北方天氣乾燥沒有梅雨季節,存白茶可以簡單點?

2020-12-13 小陳茶事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一日,與茶友閒話白茶保存。

這位茶友,位處北方,其地方最大的特點:天氣乾燥。

這一天氣特點,不知道讓多少南方茶友羨慕,至少,可以少操心白茶受潮問題。

許是聽多了「北方乾燥適合存茶」,這位茶友,直接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我們這裡氣候乾燥,沒有梅雨季節,存白茶,是不是可以簡單點?」

茶友所理解的存茶簡單,就是白茶不用那麼麻煩,裡三層外三層地包裝起來,簡單用塑膠袋紮緊,放在柜子裡就可以。

這類「簡單存茶」,當然不行。其中原因,且聽村姑陳道來。

請注意:這是一堂認真的存茶課,建議新茶友學起來。

《2》

北方存茶,可以不用【三層包裝法】嗎?

不行!

三層包裝法,其目的有三。

第一,遮光

第二,隔絕部分空氣和水分

第三,提供一個相對密閉的空間轉化

三層包裝法,對白茶品質有著深遠影響,不可忽視,更不能少了。

茶友認為,只要天氣乾燥,茶葉不會受潮,就萬事大吉。

事實上,會影響白茶品質的,可不止空氣溼度這一點,光線、氣味、溫度等因素,也是白茶的天敵,稍不留神,茶容易變質。

北方,天氣相對乾燥,這只能說明我們在存茶時,可以少操心水分對白茶品質的影響,但也不能掉以輕心。

要想白茶正常陳化,【三層包裝法】,一層也不能少,可別以為在北方就可以偷懶喲。

《3》

如果北方存茶,不用【三層包裝法】,會有什麼後果?

若是存茶不用三層包裝法,我們大致可以猜想到白茶的後果。

首先,茶葉會變色。

少了來自紙箱和鋁袋的庇佑,白茶受到光線直射,茶葉中的色素物質,營養物質容易受光照分解。

如長期在戶外被光照的廣告牌,容易褪色。同樣,一款白茶,長時間受到光照後,也會使色素分解,口感物質被破壞,最後變質。

這也為什麼茶葉不能保存在透明玻璃罐當中的原因。

其次,茶葉還是會受潮。

北方,雖然天氣乾燥,但並不意味著空氣中就沒有溼度。只是相對南方而言,空氣中的水分少,不容易直接影響白茶品質。

但是,乾燥不等於沒有水分。若是讓白茶裸露在空氣裡,當水分積累到一定量後,就會發生質變,使白茶受潮。

其三,茶葉容易有異味。

少了三層包裝法,直接將茶葉存在柜子裡,還容易出現吸收異味的情況。

白茶,本身就容易吸收氣味,比較敏感,所以在存茶時才要用三層包裝法密封,避免茶葉吸收異味。若是我們還人為地將這些保護殼祛除,豈不是親手將白茶推入變質的深淵?

尤其是存在柜子裡,四周會有一些異味產生,或許的柜子自帶的氣味,或者是空氣中飄來的異味……不論何種,都將致使白茶有了異味。

最後,白茶變質。

在上述三種情況的綜合作用下,即便是再乾燥的北方,沒了三層包裝法保護的白茶,也難逃變質的魔咒。

《4》

在存茶時,有若干個細節,茶友們請周知。

首先,白茶保存一定要用三層包裝法保存。

白茶保存一定要用三層包裝法,其中原因,就不過多解釋了。

這裡,要說說三層包裝法的細節。

選擇三層包裝法,要確保密封性。

有的茶友,忽視了存茶細節,用了三層包裝,最後還是讓白茶變質了。

其原因,就在於鋁袋、塑膠袋、紙箱都沒有密封緊!

如,拿完茶之後,嫌包裝麻煩,隨便將鋁袋塑膠袋揉一揉。或者,嫌反覆開箱麻煩,索性就直接將紙箱口開著。還有的朋友,沒有養成隨手封箱的習慣,拿完茶之後,等到自己想起來,再封箱……

這些不經意間的小細節,都會給水汽、異味提供機會,最後導致茶葉變質。

拿完茶,一定要及時密封,儘可能少地讓水汽和異味有機可趁。

其次,存茶時一定要離牆離地保存。

離牆離地,是存白茶的基本要求,尤其是家庭存茶,更要做到離牆離地放置,儘可能讓白茶遠離水汽。

如果直接將箱子房子地板上,加大了白茶和水汽的接觸機會,到頭來損失的,還是白茶。

像是南方空氣潮溼,到了梅雨天氣,牆面和地面還會有水珠滲出,若白茶存放沒有離牆離地,這些水珠將會被紙箱吸收,最後的結果,不必村姑陳多說了吧。

最後,白茶要陰涼存放。

存白茶,最佳溫度是在25℃左右,此溫度下,白茶轉化正常,不容易發生變質的情況(指密封、乾燥、無異味的前提條件下)。

現在正值三伏天,整體天氣還比較炎熱,在存茶時,要給白茶找個陰涼所在。就像我們存放食物,都是要把它放在陰涼的場所,溫度不宜太高,不然容易壞。

如果家裡難以找出涼爽的場所,不妨藉助空調的力量,讓溫度冷下來。

要想茶存的好,能夠自然轉化,儘可能給它提供一個舒適的環境。

這些存茶建議,請茶友們認真記下,不論南北方存茶,都適用!

《5》

北方乾燥,所以不用三層包裝法?

這是不存在的!

三層包裝法,它就是白茶的防護罩,是白茶的護衛隊,如果將三層包裝法都捨棄了,無外乎將貝殼的殼打碎,將其置於烈日下暴曬,等待貝殼的命運,只有死亡。

同樣,沒有三層包裝法的白茶,正在變質邊緣掙扎。

最後,村姑陳只想提醒大家:白茶的保存,不論南北方,都要一絲不苟,認真以待,任何一個細枝末節都將直接影響白茶的陳化效果。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相關焦點

  • 梅雨季節即將來臨,剛到手的春白茶該如何保存?
    雷雨天氣,除了對做茶有很大的影響,對於我們茶友存茶來說,同樣是一種挑戰。尤其是在江南地區,每年都會迎來一次梅雨季節。在此季節,空氣潮溼、悶熱,往往讓人覺得黏膩、不清爽。人尚且覺得不舒服,就更別提茶了。且梅雨天氣前後,又是新白茶上市的高峰期,不少茶友擔心,自己買的白茶,是否能安然度過梅雨天氣。關於梅雨天氣如何存茶,且讓村姑陳給各位支個招。《2》所謂梅雨天氣,最典型代表就是雨多,空氣溼度大。黃梅時節家家雨,就是梅雨天氣的寫照。
  • 房間溼度低於20%,適合存白茶嗎?
    末了感慨,南北方的天氣,真的差好多。確實,北方的朋友存白茶,肯定就沒有我們這麼多的麻煩和成本支出了。就算不是北方,同為南方的上海江蘇安徽和浙江北部,空氣也比我們福建乾燥得多。上海一個朋友家裡,為了存茶,專門買了一臺抽溼機,結果第一天抽了一晚上,第二天起來,發現抽溼機上顯示的房間溼度,是32%,完全符合了40-45%的白茶儲存常規標準。新買的抽溼機,沒了用武之地,只好關掉,等明年的梅雨季節再開了。
  • 實驗證明:南北存白茶果然有很大差異!你沒發現吧
    文/小陳茶事《01》都說南北存茶方法不同。但你知道嗎?南北存出來的白茶口感也是各不相同的!想知道南方存的白茶和北方存的白茶有什麼不同,看這篇文章就能找到答案。《02》在之前的文章中,曾和茶友們分享過關於南北方存白茶的方法。同時也提到,這南北方的存茶環境也是不一樣的。
  • 南方梅雨季節開啟,北方炎熱天氣在線
    自6月1日江南地區官宣入梅以來江南、華南等地幾乎是降雨不斷中央氣象臺更是連續十天發布了暴雨預警可謂是梅力十足昨天(6月11日)我國主雨帶向北方移動長江中下遊等地將出現頻繁降雨現象主要降雨時段在11-13日和16-18日尤其是江蘇、安徽以及湖北等地強降雨將疊加出現有大到暴雨甚至大暴雨部分地區還伴有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
  • 白茶怎麼存,在箱子裡放乾燥劑?毀三觀!
    在這樣溼度大的天氣裡,不少茶友犯了難,這種天氣,白茶要怎麼保存呢?於是有茶友突發奇想,在存放白茶的箱子裡直接放一袋乾燥劑不就完事兒了嗎?多簡單,沒煩惱啊!但是,村姑陳要提醒大家,這個懶人做法一定要小心了,尤其是在存放白茶的箱子裡放乾燥劑更要注意啦~~~因為乾燥劑處理不當,是會導致白茶的品質受損的,尤其是乾燥劑的種類沒選對,這可是很致命的。
  • 在春夏秋冬不同的季節下,日常白茶的儲存,有哪些要點呢?
    一簾春雨密織,潮溼多雨的季節,存茶防潮工作是當務之急。茶葉喜幹不喜溼。通常儲存白茶的環境,能夠做到越乾燥,越有利長久保存。針對春日多雨的天氣,家中有長期存白茶的朋友,存茶房間要做好足夠的防潮。通常潮溼的季節裡,離地面越近,空氣裡的「潮氣」越重。對於這點,廣大南方地區的朋友,深有體會。所以白茶儲存的房間,儘可能的要放置在閣樓、高層等,才能更好的遠離水汽。第二步,存茶房間要確保乾燥、清潔。
  • 來自茶友的存茶疑問,白茶存滿7年,聞起來沒有黴味,能喝嗎?
    哪怕是梅雨季節後,素有火爐城市之城的福州,還要度過長長的酷暑天才能迎來秋涼。 天氣潮溼,最讓人擔心的是收藏的白茶是不是容易發黴。 這就要儲存茶葉時用心,用老生常談的老三樣,三層包裝,離牆離地,乾燥密封來呵護白茶。
  • 梅雨季節可以裝修嗎 梅雨季節裝修注意事項
    南方地區每年都會有長達一兩個月的梅雨天氣,大家都知道,梅雨季節的空氣是非常溼潤的,所以很多人會問:梅雨季節可以裝修嗎?如果梅雨季節裝修,那麼梅雨季節裝修注意事項有哪些?梅雨季節裝修施工流程?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吧。
  • 北方存白茶壽眉餅,就用牛皮紙袋+紙箱,不用鋁袋行不行?
    但最近看到一個提問,「北方存壽眉餅,就用牛皮紙袋+紙箱,不用鋁袋行不行?怕用鋁袋不透氣,把茶葉悶異味,同時也影響轉化。」看完的第一感受是,這位仁兄且慢啊。存白茶餅,只簡單用牛皮紙袋和紙箱,茶葉很容易跑氣啊。鋁袋和塑膠袋,對白茶長期儲存的效果而言,可是兩大功臣。任何茶葉的儲存,都是件要用心費心的事情。
  • 【家居】梅雨季節,如何防潮防黴?
    位於江南水鄉的大杭州,已然進入梅雨季節,淅淅瀝瀝的雨水紛沓而至,鋪滿了整個江南。梅雨,在古代常稱為黃梅雨。 如果家裡有曬乾的橘子皮,用乾淨的紗布或舊襪子包好放置在衣櫃,可以保持乾燥、去黴味,還可以防蟲。
  • 關注2014梅雨:江南梅雨季節是什麼時候
    江南梅雨季節是什麼時候?印象裡江南一帶甚是多雨,當江南梅雨時節時,整個江南被籠罩在綿綿細雨中,有一種說不出的韻味。江南在字面意義為江之南面,在狹義人文地理概念中特指長江中下遊以南的吳語區。廣義江南涵蓋長江中下遊流域以南,南嶺、武夷山脈以北。我們一起來關注下2014江南梅雨季節吧。
  • 密封袋、一層餅紙、頻繁開箱,這3點存白茶餅錯誤,會報廢好白茶
    呃,又是位以「北方冬天乾燥」為由,想要在存茶過程尋找捷徑的茶友。但其實,在存白茶這件事上,完全沒理由放鬆警惕。白茶的陳化之旅,是一段漫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好茶一旦受潮,吸附進過多的水汽。存茶單用一層紙,怎麼想,怎麼看,風險都太大!《4》存白茶不當操作之三:箱子經常開合三層包裝之後,存白茶的外箱不能經常性開合。這點細節,關乎白茶存放安全。
  • 梅雨季節養鴿要注意什麼?
    梅雨季節應當注意的幾點問題北方地區高溫天氣剛剛有所好轉,就迎來了梅雨季節,天氣預報顯示,基本上這一周都處於降雨之中,雖然雨水並不太大,但連續的梅雨天氣對賽鴿也是一種考驗。前段時間,南方大部分地區遭受梅雨天氣,就有鴿友反映賽鴿出現萎靡不振、縮頭閉目,更有甚者全棚幼鴿水便嚴重,一時間鴿友愁眉不展、心急如焚,就好像熱鍋上的螞蟻。今天就藉助中信網這個交流的平臺,與大家一起交流一下梅雨季節我們該注意哪些問題,希望能夠給北方地區的鴿友們起到一個預警效果。下面就從以下幾個方面簡單談談,還望廣大鴿友多多交流,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 是梅雨天氣提前了嗎?其實答案很簡單
    這就是所謂的梅雨季節嘛?其實並不是那首先來簡單介紹下梅雨季節所謂梅雨,是指一定地區、一定季節內發生的天氣氣候變化。具體點就是特指長江中下遊地區,六月中旬至七月上旬期間連續降水的天氣狀況,泛指初夏向盛夏過渡的一段陰雨天氣。
  • 汾河灣老西兒原創生活詩-北方的梅雨季節
    >小坐窗前聽雨聲,溼風潤地雲層層,明前龍井煙嫋嫋,疑似梅雨下河東人生感悟:我的家鄉雖然是北方城市,可每年到了5月份,也總會有一段時間連續不斷的下著小雨或者是陰不見日的天氣。雖然天氣非常的涼爽,但對於一個北方人來說的話,七八天甚至十來天見不著太陽的日子,還是非常不舒服的。
  • 梅雨季節
    原標題:梅雨季節   長江中下遊地區,通常每年六月上中旬到七月上旬前後,會出現持續的陰雨天氣。嘉興地區正好處於這樣的氣候帶,因這時江南的梅子變黃成熟,所以老百姓習慣把這段時間的天氣叫做「黃梅天」。梅雨季節,家具、屋子、衣服感覺都「潮膩膩」,整個人心理上也會感覺壓抑。但對農民來說,是個難得的休息季。
  • 江南進入梅雨季節 較常年偏早7天 梅雨季節如何防潮呢
    泱波 攝中新網客戶端6月5日電 據國家氣候中心的最新監測,參照《梅雨監測指標》國家標準,可以確認江南區梅雨於6月1日正式開始,入梅時間較常年偏早7天。進入梅雨期後,江南一帶降水強度增強,強對流天氣活躍,大部地區累計雨量有50~100毫米,其中江西婺源(185.3毫米)等21站累計降水量超過100毫米,浙江開化(231.8毫米)等3站超過200毫米。
  • 白茶密封會悶壞,冬天可以不用三層包裝法?這些謠言你信了幾個?
    而茶友們之所以認為,三層包裝法在冬天使用太多餘了,是因為天氣逐漸變得乾燥。乾燥,說明空氣中的含水量降低。但是,降低不等於消失啊。空氣中不可能沒有水分,只是相較於春天、夏天而言,冬天更乾燥一些。關於白茶的儲存,始終離不開那11個字,密封,乾燥,陰涼,避光,無異味。前面說到,即使冬天的氣候乾燥,但仍然要密封。密封,是不會因為季節的變化而發生改變的。同樣,冬季存白茶,也不能對存茶環境的溼度掉以輕心。
  • 圖解日常儲存白茶,常見的四大錯誤存茶包裝方法,請認真排查!
    咦,難道是這段時間陰雨天氣下,存茶環境中溼度太大,導致的受潮嗎?「不會啊,我是將茶放在書房裡了,平時門窗都關著,屋子裡也沒有什麼水汽啊。」這就奇怪了,不過等到茶友發來照片一看,原來問題的所在是這白毫銀針竟然被存在了常見的密封袋裡,袋口簡單捏緊就放在了置物架上。
  • 為什麼會有梅雨季節
    梅雨季節很多地方也會叫成「黴雨」季節,因為一直是下雨天,很多東西都會發黴,很形象的說法。在中國,它是只有長江中下遊才有的,時間大概是6、7月份。今年的梅雨季節來得遲,走得也遲,據說是今天就出梅了。當它進入我國大陸以後,就與從北方南下的冷空氣相遇。冷暖空氣相遇,交界處形成鋒面,鋒面附近產生降水,沒有就屬於鋒面降水的形制。如果冷空氣勢力較強,雲雨區將隨著冷空氣向南移動;如果暖空氣較強,雲雨區則會隨著暖空氣向北移動。所以,它們都不會在一個地區停滯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