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外輔導班」遍地開花,而教育部明令中小學減負,怎麼看

2020-08-28 潤兜兜

暑假來臨,今年你會給孩子報課外輔導班嗎?今天我們聊聊輔導班與減負的那些事。

有一次,鄧超在他的新作品上映的新聞發布會上,被記者問到兩個孩子的教育問題時,他說:&34;

此話一出,立馬引起了無數家長的吐槽:&34;



在一個家庭中,一般爸爸是對上課外輔導班是持反對態度的。但是等孩子上了小學後也會被事實妥協,華華爸爸就是其中的一位。

華華爸爸說:&34;

因為華華剛上小學一年級時,為了不讓華華上輔導班,他在家裡和妻子擺事實講道理,還要給家裡4位老人做思想工作。當看到孩子的試卷和分數,他最終還是把孩子送到校外的補習班。最後,他還遭到妻子的埋怨,埋怨他白白耽誤了孩子半學期的時間。


像華華爸爸的觀念,不在少數。一邊是教育部命令中小學減負,孩子們的課本越來越簡單;一邊是應試教育要通過考試選拔人才的制度。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冰火兩重天的現象?

一、教育部減負政策與教師教學的矛盾

教師必須執行教育部的減負政策,因為教師工資收入是與其職稱等級密切掛扣的。

很多一線教師說:減負前教師只要負責學生的成績即可;減負後,不僅只能布置、批改與教材配套的的作業,而且還要保證教學成績。

這就衍生了一種特別有意思的現象,學生只學習教材上的知識,顯然是不夠的。

只能通過課外作業來加強訓練,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但是老師只布置、批改與教材配套的作業。這時就發揮了家委會的作用,每次開學前家委會的代表或者老師會建議家長自願購買相應的課外試卷。

二、家長與孩子的現實問題

家長們沒有足夠的精力和能力輔導孩子。孩子放學時,多數家長還在工作。

這時家長首先要解決的是孩子的接送問題。其次是孩子的晚飯和作業輔導問題。

然而對於家長輔導孩子作業這件事,並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所以,多數家長會選擇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校外輔導班,希望一方面能解決上面提到的現實問題;另一方面希望可以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畢竟,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一個家長的心願。


三、 為什麼要減負?

隨著家長對孩子教育方面的投入越來越多,加之對孩子要求和期望越來越高。焦慮父母慢慢成為了這個時代的標籤。這時,把矛頭轉向了減負教育。

到底是不是減負的原因呢?我們從問題的根源出發,找出現象發生的根本原因,幫助我們去理解現象存在的意義。

1. 學生是否要減負,其實選擇權在於家長。

很多家長都羨慕或者聽說國外的中小學生是很快樂的。國外沒有布置過多家庭作業,吃好玩好、幾乎免學費的義務教育就是國家主辦的。

但是國外免費的義務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大批藍領工人。如果你不想當藍領工人,要接受更好的教育,可以去參加貴族學校的教育。實際上貴族學校的學生的勤奮度和學業成績壓力絲毫不比國內的重點中學差。

所以,這個選擇權在於家長,是希望未來培養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當父母懂得一定的教育規律和孩子的成長規律,對孩子進行科學的家庭教育;調整好心態,對孩子抱有合理的期望值,這樣才能有效地幫孩子減負。

2. 提倡減負,但不等於學生不學習

現在很多家長和教師對於減負這件事存在一定的誤解。

&34;減的是什麼?

減負減輕的是不合理、不必要的負擔,但不是不要教學質量和學習成績。

學習是一項辛苦的工作,需要付出艱辛的努力。減負的同時要增效,教師本人要通過不斷改變教學方式,學生要學會改變和調整自己的學習方式,最終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掌握高效的學習方法。


3. 教育部排查是為了杜絕不正規的培訓機構

與正規的學校教育相比,課外輔導班(如學而思或者猿輔導等)是一種商業機構,口碑、客戶的消費感受等很重要。

近年來,國家部門加強了對培訓機構的管理,目的主要是嚴查那些資質不全,存在虛假宣傳的,在職老師辦班,與升學考試掛鈎,辦學場所不合格的校外輔導機構。

因此,校外培訓機構火爆的根源在於家長對孩子成績和升學的心理期望,與減負無關。


相關焦點

  • 「輕鬆閱讀」李彩霞:中小學課外輔導班為何泛濫?
    李彩霞:中小學課外輔導班為何泛濫?在教育學領域,輔導班被稱為「影子教育」,指發生在正規學校教育之外,旨在提高學生學業表現的一系列教育活動,同時與「興趣班」(美術、體育、樂器類課外學習)相區別[1]。中小學生參加輔導班是城市教育相當普遍的現象。《2018年中小學生減負調查報告》[2]顯示,約有六成以上的小學生均報名參加各類輔導班,京滬更是有七成以上的學生參加。
  • 教育部提出6條學生減負措施,明令禁止2點,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面對社會上反映的各種各樣的學生學習問題,針對「校內減負、校外增負」的問題,許多學生放學後又進去入不同種類的輔導班和培訓班,學生的課後作業不減只增,有的學生寫完作業都十二點了,家長要陪讀,一家人都是疲憊不堪。2018年,教育部聯合9部門發布中小學生減負30條,要求一系列措施減少作業量,保證學生睡眠。
  • 李彩霞:中小學課外輔導班為何泛濫?
    在教育學領域,輔導班被稱為「影子教育」,指發生在正規學校教育之外,旨在提高學生學業表現的一系列教育活動,同時與「興趣班」(美術、體育、樂器類課外學習)相區別[1]。中小學生參加輔導班是城市教育相當普遍的現象。《2018年中小學生減負調查報告》[2]顯示,約有六成以上的小學生均報名參加各類輔導班,京滬更是有七成以上的學生參加。
  • 李彩霞:中小學課外輔導班為何泛濫?
    一、中小學生課外輔導班泛濫引起的問題 課外輔導班能一定程度上滿足學生和家長的多元化訴求,幫助解決學生課後沒人照管的問題,有存在的合理性,但是輔導班泛濫也引起了一些問題,不容忽視。
  • 學校忙減負輔導班卻人氣旺,專家提醒面對升學壓力家長需理性
    在剛過去的周末,今年剛升入小學三年級的涵涵每天都在不同的課外輔導班中來回「穿梭」。近日,記者採訪發現,開學後,南昌市各類課外輔導機構迎來報名小高潮。有關專家提醒,在周末,學生應以休息為主,對學生偏弱科目或興趣愛好,家長可為其報班補習,但要注意把握好度。
  • 教育部高度重視作業管理!福建為中小學教師減負
    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10日表示,對於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這個問題,教育部的態度是一貫的、堅決的。作業是學校教育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學生鞏固知識、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徑,是老師開展教學評價和精準分析學情的重要手段。這幾年,我們教育部一直以來高度重視作業管理的問題,像中發26號文件、減負三十條等等都有一些明確的要求。
  • 小學生課外輔導班怎麼加盟?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都會送自己的子女到課外輔導班進行學習, 幫助孩子開發更加廣泛的興趣, 所以目前課外輔導班加盟非常的火爆,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很多人都看好課外輔導班,那麼小學生課外輔導班怎麼加盟?需要什麼樣的一個條件?在加盟之前需要準備什麼樣的資料呢?
  • 夯實基礎,提升學習能力,當選大智教育中小學一對一課外輔導班
    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也為了提升孩子日後的競爭力,家長對教育的重視程度日益提高,中小學一對一課外輔導班因針對性強,效果顯著,受到廣大學生家長青睞。中小學一對一課外輔導班,恰好可以彌補這份課堂缺失。中小學一對一課外輔導班,由一位老師面對一位學生,可以在充分了解學生實際學習情況後,制定個性化的學習方案,針對性幫助學生夯實學科基礎,提升學習能力!中小學一對一課外輔導班受到越來越多的家長關注,也因此催生出巨大的課外輔導市場,那如何才能選擇到靠譜的輔導機構呢?
  • 教育部發布切實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課外負擔的通知,你怎麼看?
    近日,教育部網站發布了《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印發義務教育六科超標超前培訓負面清單(試行)的通知》。通知要求相關部門依據負面清單,嚴肅查處超標超前培訓行為,切實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課外負擔。這都是怎麼造成的呢?學霸、學渣的形成更促使了家長逼迫孩子學習,老師逼迫學生學習。所以,減負的呼聲四起。但是,社會的競爭還是如此殘酷,單憑几聲減負的呼喊,能真正達到減負的目的嗎?現在,教育部出手了,為了減輕學生的課外負擔,發布了負面清單的通知。那麼,學校老師在執行的同時,家長也應當積極配合,才可能真正達到減負的目的。
  • 必須毫無保留地支持教育部的減負政策
    可點擊「閱讀原文」查看全文。作者黃斌:史丹福大學教育學碩士,長江商學院EMBA班26期,四個孩子的父親,江蘇人常居北京。........................................為什麼我們可以看到各種社交平臺上,幾乎所有人的發言,都在強烈地反對教育部減負的種種措施呢?
  • 明令禁止!事關所有中小學
    10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表示,教育部的態度是一貫的、堅決的。教育部將嚴格落實作業的管理工作,對於違反有關規定,特別是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 脫離了高考的減負,意義在哪?
    在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再次提議「為中小學生減負」,同時提出「給大學生加壓」,目的在於解決中國學生教育壓力不均衡問題。近日,教育部發布通知,稱要加快推出具體改革措施,徹底扭轉「玩命的中學、快樂的大學」現象。這新一輪的減負舉措,其實際效果能夠達到預期願望嗎?
  • 新縣人,明令禁止!事關所有中小學!
    10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表示,教育部的態度是一貫的、堅決的。教育部將嚴格落實作業的管理工作,對於違反有關規定,特別是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 教育部對家長批改作業表態了,明令禁止!你怎麼看?
    很多中小學的家長都會建一個家長群,方便老師和家長的溝通。這個群可以說是家長和學校的橋梁和紐帶,家長們為了支持老師的工作紛紛加入了這個群,然而現在有個有趣的現象,家長們不斷退群了,這是為了什麼呢?對於這種情況,教育部在2020年12月10日表態了,明令禁止家長批改作業,也提到要提高老師教學質量,並且加強監管,條例中,明確寫了「落實作業的管理工作,對於違反相關規定的學校,尤其是要求家長們完成或是批改作業等問題明令禁止」,如果發現有違規的學校,教育部會嚴肅處理。家長們在立刻覺如釋重負,這條規定也獲得了廣大家長們的好評與點讚。
  • 教育部徵集減負良策引關注:誰將家長綁上"戰車"?
    教育部相關人士近日表示,將於今年6月起,向社會徵集學生「減負」良策。這一徵集令立即引起社會和家長的普遍關注。人們在肯定教育部良好初衷的同時,也表示憂慮。「減負「喊了幾十年,卻越減越重,「良策」能成為根治良藥嗎?
  • 教育部,請不要給我家孩子減負!
    這是一個有深度的公眾號家長的部分群體因為信息源的稀少,對政策的熟悉和現象不是很了解,看到周末自己的孩子這麼辛苦的上五天課在學校,到了周末又要上輔導班小學減負、初中減負,到了高中還會加倍返還。我們為什麼不能被「快樂教育」所迷惑?1、減負其實就是國家從教育領域退出,把教育的責任從學校推給家庭。2、統一教學質量,提供平等的教學機會,才能給予底層上升的希望。
  • 事關全體中小學教師:擴編、提薪、免試認定、減負,職稱評定放寬
    公費師範生的覆蓋高校在持續增加當中,教育部在本月也下發意見,明確表示招收教育類研究生和公費師範生的高校,從2021年起,只要這兩類學生通過既定考核,就可以免考國家教師資格考試部分或者全部科目。第三要點:為中小學教師持續減負
  • K12課外輔導,在線「下沉」三國殺
    相關政策規定,課外輔導機構的辦學許可證,由區縣一級教育主管部門審批。學生人口集中在次級城市和縣區,辦學審批下放到基層縣區,正是國內課外輔導行業中小機構多如牛毛、歷經多次「整治」仍舊亂象橫生的根本原因。「優等生」變少,由「培優」邏輯建立的商業模型,馬上就遇見「優等生不夠用」的難題。這也是,無論好未來怎麼擴科,怎麼延伸,卻無法在初中、高中學段立穩的本質原因。「培優」的基因,造就了好未來小學階段的成功,卻為中學階段的拓展、延伸,埋下槓腳石。在好未來的體系中,學而思網校,實際扮演了兩大角色。
  • 中小學教師額外工作負擔過重!教育部發話:出臺減負清單!
    中小學教師額外工作負擔過重!教育部發話:出臺減負清單!中小學教師要減負了!20個省份已出臺中小學教師減負清單預計年內所有的省份都會出臺! 「在營造教育教學環境方面,出臺中小學教師減負20條,加強督察力度,目前全國已經有20個省份出臺了減負清單,預計年內所有的省份都會出臺減負清單。」
  • 教育部明令禁止!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教育部明令禁止!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10日表示,將從健全作業布置的機制、提升作業的質量、加強日常監管等三個方面落實好作業的管理工作。對於違反有關規定,特別是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