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常見虛詞用法與練習

2022-01-22 文言文閱讀

一、文言虛詞的用法——「則」

用     法

意     義

例     句

 

 

 

 

連 詞

表示承接關係

「就」「便」

戰則請從《曹劌論戰》

表示假設關係

「假使」「如果」

入則無法家拂士《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表示轉折關係

「可是」「卻」

餘則舊袍敝衣處其間《送東陽馬生序》

表示選擇關係

「就是」

非天資之卑,則心不若餘之專耳。《送東陽馬生序》

副  詞

用在判斷句中,起強調和確認作用

「是」「就是」「那麼」

此則嶽陽樓之大觀也。《嶽陽樓記》

二、文言文虛詞用法——「以」

用     法

意     義

例       句

介     詞

「用、靠、憑、憑藉、根據、因為、拿、把、按照、在、從」等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為)(2)、必以分人(把)。(3)、必以情(根據)

 

 

連 詞

表目的

「來、用來、以便」

(1)、以光先帝遺德(來);(2)、屬予作文以記之(來)

表結果

以致、就

(1)、以傷先帝之明;(2)、以塞忠諫之路

表順接

相當於「而」

卷石底以出(表順接,無實意)

動     詞

 

認為、覺得

皆以美於徐公

特殊用法

表「……的原因」

此先漢所以興隆也

通「已」

故以怪之矣(陳涉世家)

三、文言虛詞的用法——而

用法

意義

例句

表示並列

「並且」「又」,或不譯。

與之論辯,言和而色夷。《送東陽馬生序》

表示轉折

「卻」、「可是」、「但是」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論語十則》

表示遞進

「而且」

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醉翁亭記》

表示修飾

「地」「著」

施施而行,漫漫而遊。(《始得西山宴遊記》)

表示順(承)接

「然後」、「就」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十則》

四、文言虛詞的用法——乎

用      法

意     義

例          句

 

 

 

語氣詞

用在句子的末尾,表示疑問或反問

「嗎」「呢」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陳涉世家》

用在句子的末尾,表示讚美或感嘆

「啊」「呀」

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嶽陽樓記》

表示測度或商量

「吧」

其言,茲若人之儔乎?《五柳先生傳》

助詞

用於形容詞或副詞後

「……的樣子」,或不譯

牡丹之愛,宜乎眾矣。《愛蓮說》

介詞

表示時間或對象

「在」「從」「對」等

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醉翁亭記》

五、文言虛詞的用法——其

用法

意義

例句

代詞

可以代人、代事、代物       

「我」「你」「他」「我的」「自己的」

餘人各復延至其家。《桃花源記》

指示代詞

那、那個、那些、那裡

其人視端容寂《核舟記》

副詞

放在句首,表示推測、反問等語氣

「大概」、「難道」、「或許」、「怎麼」

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馬說》(「難道」、 「大概」)

六、文言虛詞的用法——且

用法

意義

例句

副詞

表示動作行為的發生、出現是暫時的

「姑且」「暫且」

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石壕吏》                         

連詞

表示讓步關係

「況且」「尚且」「還」

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馬說》

表示並列關係

「並且」「而且」

蓋餘之勤且艱若此。《送東陽馬生序》

七、文言虛詞的用法——然

用         法

意    義

例       句

 

 

 

 

常用來指代上文所說的情況

 

「這樣」

然後施行《出師表》

由代詞演化來做詞尾,常常附在動詞、副詞、象聲詞、形容詞等後面,以模擬聲響或描繪事物、動作、狀態

「……的樣子」 或不譯

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桃花源記》

連       詞

但是

然侍衛之臣《出師表》

八、文言虛詞的用法——雖

用   法

意   義

例             句

表示假設

即使

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三峽》)

表示轉折

雖然

故餘雖愚,卒獲有所聞(《送東陽馬生序》)

九、文言虛詞的用法——為

用     法

意    義

例         句

 

 

表行為動作的對象

向、對

不足為外人道也(《桃花源記》

表被動

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童稚記趣》)

表行為動作的替代

替、給

為我謝曰(《送董邵南序》)

行為動作發生的目的

為著、為了

為宮室之美(《魚我所欲也》)

表動作、行為的時間

當、等到


連詞,表示因果關係

因為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觀書有感》

動詞

做、成為

可以為師矣(《論語十則》)

十、文言虛詞的用法——與

用      法

意    義

例    句

動       詞

「給予」「給」

與朱元思書

介詞,表示對象、處所等

「和」「同」「跟」

公與之乘,戰於長勺。《曹劌論戰》

句末語氣詞。表示疑問或感嘆,後來寫作「歟」

「嗎」或「啊」

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五柳先生傳》

十一、文言虛詞的用法——者

用法

意義

例句

助詞,表示人、事、物、時間等

「……的人、事、物、時間、原因」等

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       《嶽陽樓記》

表示停頓或判斷

不譯

舍魚而取熊掌者也《魚我所欲也》

十二、文言虛詞用法——乃

用法

意義

例句

 

 

 

 

表示動作在時間上的承接

「才」

斷其喉,盡其肉,乃去。(《狼》)

表示動作在時間上的承接

「就」

乃詐稱公子扶蘇、項燕,從民欲也。(《陳涉世家》)

表示出人意料

「竟」「竟然」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桃花源記》)

用於判斷

「是」「就是」

當立者乃公子扶蘇。(《陳涉世家》)

作連詞,表示前後的銜接或轉折

「於是」

乃重修嶽陽樓。(《嶽陽樓記》)

作代詞

「你、你的」。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示兒》)

十三、文言虛詞用法——於

用法

意義

例句

表示動作的對象

「向」 「對」 「 同」 「給」「到」

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出師表》)——(對)

用在被動句中,介紹行為主動者

「被」

「受制於人」——(被)

用在形容詞之後,表示比較

「比」

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魚我所欲也》)

表原因

「由於」「因為」。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孟子〉二章》)

十四、文言虛詞用法——之

用法

意義

例句

代詞: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為第三人稱,有時也做第一人稱

他(她、它)、他們(她們、它們)、我

(1)、公與之乘,戰於長勺(他)(《曹劌論戰》);(2)、肉食者謀之(代事情)(《曹劌論戰》)

 

 

 

 

 

 

 

結構助詞

(1)、於嘗求古人人之心(《嶽陽樓記》);(2)、小大之獄

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

無實義

與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愛蓮說》)

音節助詞,用在句末,用來調整音節。

一般不翻譯

公將鼓之

賓語前置或定語後置的標誌

無實義

(1)、何陋之有?(《陋室銘》);(2)、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嶽陽樓記》)

動詞

「去」、「往」、「到」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註:部分虛詞有實詞用法,表格也一併列出。表格為初中階段常見虛詞用法。

練習兩則:

1、解釋12個其的意思。

狐謂狼曰:「羊肉其①鮮乎!君其②有意,叼其③一而啖之,得飽其④口福。」狼曰:「其⑤如猛犬何?」狐間於犬曰:「羊數詈言,其⑥言不堪入耳,君乃無所怒,其⑦無聞邪,其⑧畏主人邪?及其⑨嬉逐,願為一雪其⑩恥。君其⑪許之!」犬笑曰:「欲加之罪,其⑫無辭乎?」護羊愈謹。狐與狼遂去。

2、解釋7個之的意思。

曾子之①妻之②市,其子隨之③而泣。其母曰:「女還,顧反為女殺彘。」妻適市來,曾子欲捕彘殺之④。妻止之⑤曰:「特與嬰兒戲耳。」曾子曰:「嬰兒非與戲也。嬰兒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學者也,聽父母之⑥教。今子欺之⑦,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參考答案與譯文

1、

①表測度,「大概」。

②表假設,「如果」。

③指示代詞,「其中」。

④第二人稱代詞,「你的」。

⑤加強疑問語氣。

⑥第三人稱代詞,「它的,它們的」。

⑦⑧兩個「其」並用,表選擇,「是……還是」。

⑨第三人稱代詞,「它們」。

⑩指示代詞,「那種」。

⑪表期望、要求,「一定要」。

⑫表反問,「難道」。

參考譯文:

狐狸對狼說:「羊肉大概是很鮮美的吧!你如果有這種欲望,不妨從羊群中叼一隻來吃,也好一飽你自己的口福。」狼說:「將那兇猛的牧羊犬怎麼辦呢?」狐狸挑撥牧羊犬說:「羊多次咒罵你,它們的話不堪入耳,你卻一點也不發火,是沒有聽到呢,還是害怕主人呢?等它們嬉戲追逐的時候,我願意為你洗盡那恥辱。你一定要答應這件事。」牧羊犬笑著說:「想要用罪名來加害它,難道還找不到理由嗎?」牧羊犬保護羊群更加小心謹慎。狐狸與狼於是離開了。

2、

①結構助詞,「的」。

②動詞,「去,往」。

③代詞,代「孩子的母親」。

④代詞,代「彘」。

⑤代詞,代「曾子」。

⑥結構助詞,「的」。

⑦代詞,代「孩子」。

參考譯文:

曾子的妻子到集市上去,他的兒子哭著鬧著要跟著去。兒子的母親對他說:「你先回家呆著,待會兒我回來殺豬給你吃。」(曾子的)妻子剛從集市上回來,曾子就要捉豬去殺。妻子就勸止他說:「只不過是跟孩子開玩笑罷了。」曾子說:「可不能跟孩子開玩笑啊!小孩子沒有思考和判斷能力,要向父母親學習,聽從父母親給予的正確的教導。現在你欺騙兒子,等於教兒子欺騙別人。母親欺騙兒子,兒子就不再相信自己的母親了,這不是正確的教育方法。」於是(曾子)殺了豬煮肉(給孩子吃)。

  

▍ 聲明:文章及音頻、視頻摘編自自網絡,如有侵權,請留言告知!

▍ 錯謬/交流/投稿/索取資源:QQ&微信:272032922

▍ 喜歡本頁內容,請收藏到微信,以便後期學習。

— 文言文閱讀 —

出品人:穆一傳媒

最認真的文言文學習平臺

值得你關注!

相關焦點

  • 文言文虛詞研究:高考文言文虛詞於的用法
    文言文虛詞研究:高考文言文虛詞於的用法 2012-11-20 17:35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 文言文虛詞研究:高中文言文虛詞乎的用法
    文言文虛詞研究:高中文言文虛詞乎的用法 2012-11-20 17:21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 文言文虛詞研究:高中文言文虛詞為的用法
    文言文虛詞研究:高中文言文虛詞為的用法 2012-11-20 17:20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 文言文虛詞研究:高中文言文虛詞何的用法
    新東方網整理18個高中文言文虛詞用法,幫大家鎖定所有高考文言文虛詞,更多高考語文基礎知識在新東方網高考頻道。   高中文言文虛詞何的用法   (一)用作疑問代詞   1.單獨作謂語,後面常有語氣助詞「哉」、「也」,可譯為「為什麼」、「什麼原因」。   ①何者?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
  • 文言文虛詞用法練習
    文言文虛詞用法練習     一、請指出下面句子中「而」字的意義和用法。(        )     9.桑之未落,其葉沃若 (        )     八、解釋句中「其」字的意義和用法。
  • 文言文虛詞研究:高考文言文虛詞以的用法
    新東方網整理18個高中文言文虛詞用法,幫大家鎖定所有高考文言文虛詞,更多高考語文基礎知識在新東方網高考頻道。   高中文言文虛詞以的用法   (一)介詞   1.表示工具。譯為:拿,用,憑著。   ①願以十五城請易璧。(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璧之下。(蘇軾《石鐘山記》)   2.表示憑藉。
  • 怎樣快速讀懂文言文?掌握好實詞、虛詞的用法才是關鍵!
    在前幾天的文章中,辣辣給大家講解了如何翻譯文言文,除了掌握一定的方式方法,在文言文能否正確的將實詞和虛詞理解準確,就成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文言實詞和虛詞。如果你正好需要,就請接著往下看吧!
  • 文言文常見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①文言文常見虛詞的意義和用法複習資料,各位讀者如有需要,請隨意收藏。②動動手指滑倒底部,還可以點擊題目,閱讀往期內容。③掃底部二維碼可加入語文教師微信群②,隨時參與微信互動。文言文常見虛詞的意義和用法1.之(1)代詞,指代人、事或物,相當於「它(她、他)」「它(他)們」等。例:①復投之,前狼止而後狼叉至。    ②忿恚尉,令辱之。
  • 【文言文】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文言虛詞推斷「四法」
    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
  • 文言文閱讀——虛詞考情分析和備考建議
    客觀題一般考察詞語的意義或用法;主觀題一般會出句子翻譯題,句中實詞、虛詞的翻譯為採分點。二、考點分析及備考建議這一部分主要考察對於文言文知識的把握,考查角度有實詞、虛詞、特殊句式、斷句、篇章閱讀等。需要學習的知識點比較多,不易理解,考生普遍反映文言文學習難度較大,在此特提出一些考點分析和備考建議作為參考,考生後期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備考。
  • 2018初中語文文言文虛詞「雖」的用法
    下面是《2018初中語文文言文虛詞「雖」的用法》,僅供參考!   雖     "雖"作連詞,在文言中有兩種用法。     1.用在假設關係的句子裡,作用是先承認一種假設,然後轉入正意,可譯為"即使"。例如:     豫州軍雖敗於長坂,今戰士還者及關羽水軍精甲萬人……(《赤壁之戰》)     3.複音虛詞"雖然"。     現在漢語用"雖然"的地方,文言只用一個"雖"字。文言的"雖然","雖"是轉折連詞,"然"是指示代詞,結合在一起,有承上轉下的作用,相當於"雖然如此"或"話縱然這麼講"。
  • 高考必考:高中語文十八個文言文虛詞用法匯總,輕鬆突破130+
    在高中語文的學習過程中,文言文是一塊非常難啃的「骨頭」,文言文是高考語文必考的重點和必考點。尤其今年,在全國I卷上就連作文材料都是文言文。文言文是高考的必考點,逢考必出的就是文言文中虛詞的用法,多變的虛詞更是讓考生們頭疼不已。
  • 文言文真不難丨文言虛詞的特點
    學習文言文的障礙,常常是因為不懂得其中一些詞語所表達的意思。因此,只有掌握一定數量的常用文言詞語,才能比較順利地閱讀文言文。同現代漢語一樣,文言文中除了數量較多的實詞,還有許多虛詞。大家讀不懂文言文的主要原因除了實詞的意思不知道之外,還有就是對文言虛詞的意義和用法不清楚。文言虛詞包括代詞、副詞、介詞、連詞、助詞、嘆詞。
  • 高中文言文虛詞總是讀不懂?看新東方在線如何破譯辨析
    在高中語文的學習過程中,虛詞一直是同學們攻克文言文問題的重難點。與實詞具有實質性區別,虛詞主要用來組詞成句或者在句子中起語法作用,因為沒有固定的釋義,虛詞經常會為同學們的文言文解析帶來閱讀障礙。此外,一個虛詞在不同語境中詞性也並不相同,既可用作代詞也可用作助詞和副詞,這無形中又增加了題目的難度。
  • 中考常考的文言文虛詞用法,趕緊收藏練一練
    考點解析「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是文言文閱讀的重要考點。其中,「文中的」這一限制條件表明,中考主要考查考生在具體語境中理解文言虛詞的不同意義和用法的能力。綜觀近幾年中考試題可知,從總體上來看,對文言虛詞的考查著眼於應用。
  • 高一語文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常見虛詞用法
    高一語文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常見虛詞用法 2012-05-10 13:47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 備戰中考——文言文虛詞「之」「而」「以」用法整理
    學好語文就格外重要了,尤其是學好古詩文,即文言文。虛詞的不同用法屬於學習的重、難點之一。同學們一定要重視!文言虛詞包括代詞、副詞、介詞、連詞、助詞、嘆詞,常見文言虛詞20個。一般不作句子成分,不表示實在的意義的詞。主要的作用是組合語言單位。 虛詞種類:副詞,介詞、連詞、助詞、嘆詞、象聲詞、代詞七類。本篇是對初中教材裡文言文重點常用虛詞「之」「而」「以」用法進行的整理歸納。
  • 文言文虛詞於的用法
    文言文虛詞於的用法     1.作介詞     ⑴表動作行為的趨向、所自,引進動作行為的對象或結果。譯為:向、給、到、從、自 。     ①日削月割,以趨於亡。     ②而恥學於師。
  • 2018初中語文文言文虛詞「於」的用法
    下面是《2018初中語文文言文虛詞「於」的用法》,僅供參考!   於     "於"是介詞,總是跟名詞、代詞或短語結合,構成介賓短語去修飾動詞、形容詞,表示多種組合關係。例如:     或脫身以逃,不能容於遠近……(《五人墓碑記》)     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廉頗藺相如列傳》)     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受制於人……(《赤壁之戰》)     4.複音虛詞"於是",用法與現代漢語的"於是"不完全相同。
  • 2018初中語文文言文虛詞「夫」的用法
    下面是《2018初中語文文言文虛詞「夫」的用法》,僅供參考!   夫     "夫"當作虛詞,可用作代詞和助詞。     1.用作代詞。     "夫"作代詞常放在名詞或名詞短語之前,表近指與遠指。     (一)用在句子開頭,表示議論或敘述的開端,稱為"發語詞",也可用複音虛詞"且夫",不必譯出。     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眾,眾數雖多,甚未足畏。(《赤壁之戰》)     且夫不好問者,由心不能虛也;心之不虛,由好學之不誠也。 (《問說》)     (二)用在句末,表示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