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內第二家,興嘉生物IPO為何被否|IPO研究院

2020-12-25 每日財報網

把飼料添加劑行業當「生物醫藥」不成,左手分紅右手借錢。

出品|每日財報

作者|劉雨辰

近期,據上交所科創板官網顯示,長沙興嘉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興嘉生物」)科創板首發未通過,公司因此成為2020年第二家科創板IPO被否的企業。

公告顯示,對於公司IPO計劃,科創板上市委提出了多方面質疑,其中包括興嘉生物定位「生物醫藥」行業的具體理由及依據,發明專利主營業務收入的關係,將董事長70%工資、總經理40%工資計入研發費用是否符合規定等問題進行了重點問詢。

據《每日財報》了解,興嘉生物成立於2002年,主要從事礦物微量元素的研發生產,核心技術和產品主要應用於動物營養領域和植物營養領域,可以理解成為動物飼料添加劑提供微量元素。

年內科創板現第二家被否,科創屬性引質疑

據招股書顯示,興嘉生物2017年-2020年上半年實現的營收分別約3.08億、3.12億、3.06億、1.59億,對應歸屬淨利潤分別約2603.97萬、4493.45萬、4994.89萬和3014.24萬。

過去三年淨利潤年複合增長率達41.03%,增速非常高,但公司銷售業務主要來自以北美為代表的海外區域,其中存在一定的風險和不確定性。2017年—2020年上半年,興嘉生物國外市場銷售逐步上升,佔主營收入分別為10.30%、17.11%、31.24%和39.08%。

興嘉生物國外銷售主要出口地區包括北美、歐洲和亞洲等,其中向北美市場銷售佔海外市場比例分別為75.01%、56.35%、65.07%和60.18%,興嘉生物的國外業務對北美市場的依賴較大。

雖然發審委對興嘉生物提出了諸多質疑,但科創屬性不足或許是此次IPO折戟的根本原因,而這還要從公司的主營業務說起。

根據披露的信息,2017年-2019年,興嘉生物生產的單體微量元素的銷售收入佔總營收的比例分別為51.12%、46.93%和55.49%,複合微量元素的銷售佔比分別為46.47%、50.52%和43.61%。

報告期各期,公司營收來自羥基氯化物、有機複合多礦兩款產品的銷售收入合計佔比分別為60.58%、66.28%、74.12%、77.58%。公司生產的礦物微量元素主要應用於動物飼料添加劑、植物肥料、食品、醫藥等領域,但招股書並未披露各領域具體佔比。

通過查閱興嘉生物今年上半年的前五大客戶可知,下遊客戶均為飼料企業或農產品生產企業,因此興嘉生物生產的礦物微量元素實際主要應用於動物飼料添加劑,添加到飼料或預混料中為動物提供礦物微量元素營養。

靠攏「生物醫藥」不成,研發投入略顯不足

有趣的是,興嘉生物最開始並不想把自己定義成動物飼料添加劑生產廠商,而是往「生物醫藥」屬性靠攏,試圖提高公司的科創屬性。

但經過幾輪問詢之後,興嘉生物顯然撐不住了,對外披露稱:經過複合之後,公司不屬於科創板「生物醫藥」行業定位。

根據《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國科發火[2016] 32號)之附件《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公司主要產品屬於「二、生物與新醫藥」之「(七)農業生物技術」之「2、畜禽水產優良新品種與健康養殖技術」之「安全、優質、專用新型飼料、飼料添加劑」。

因此,公司已修訂相關申報材料,並將公司所屬行業重新定位為《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企業發行上市申報及推薦暫行規定》之「第三條」之「(七)符合科創板定位的其他領域」。

事實上,從興嘉生物披露的其他信息中也可以窺見公司在科創屬性上的薄弱。截至去年底,興嘉生物員工人數共187人,其中本科及以上為60人,但並沒有披露研究生以上學歷的人數,大專學歷為54人,大專及以下也就是初中學歷層次最多為73人,佔比近40%。

此外,公司的研發投入上也略顯不足,2017年—2019年,其研發投入分別為1489萬、1734萬和1618萬,佔營收的比例分別為4.84%、5.55%和5.29%,最近三年研發投入佔營收比例為5.23%,剛剛超過5%的要求。

產能分配或存不均,左手分紅右手借錢

興嘉生物在招股書中披露到,公司此次擬募資3.29億元,其中2億元用於礦物微量元素產業園擴建項目。

據公司預估,該項目建成後,高品質礦物微量元素添加劑年產能增加6萬噸,其中有機礦物元素2.6萬噸、羥基氯化物1.1萬噸、複合礦物微量元素2萬噸、發酵產品3000噸。

《每日財報》注意到,興嘉生物的產能分布似乎並不均衡,2017年—2019年,公司單體微量元素系列(包括羥基氯化物)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61.26%、56.39%和55.92%,產能利用率嚴重不足。

另一方面,複合微量元素系列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221.31%、225.48%和193.45%,大幅超過正常標準。值得注意的是,以羥基氯化物為代表的單體微量元素的產能已經過剩,但依然要擴大生產,這顯然是沒有道理的。

此外還有一個問題也很難讓人理解,就是公司一方面大手筆分紅另一方面卻將專利拿去抵押借款。

據招股書顯示,2017年—2019年,興嘉生物的現金股利分配金額分別為1176.6萬、2353.2萬和3529.8萬元,佔當年實現的可分配利潤的比例分別為45.18%、52.37%和70.67%,每年都大手筆分紅,且比例不斷提升。

但另一方面,就在2020年6月16日,興嘉生物將16項發明專利質押給長沙銀行滙豐支行,作為最高額4957萬元地債權的擔保,長沙銀行於2020年7月7日向公司發放了1400萬元專利質押流動資金貸款。

此外,興嘉生物還將大量的房產抵押出去,從這個角度來說,公司的資金狀況並不充足,在此背景之下,大比例的分紅對於未來的發展勢必會造成衝擊,而且傳遞出的信息是大股東更關心自己的「錢袋子」而不是企業未來長遠的發展。對此《每日財報》將持續關注。

相關焦點

  • 1家被否2家暫緩,科創板IPO第二次出現被否
    記者 | 趙陽戈本周在一輪輪洗禮中,A股IPO再有1家公司被否2家公司暫緩,而這三家公司均出現在了實行註冊制的科創板,也是科創板第二次出現被否公司,也使得過會數據周環比驟減。下周,據公開信息,將再有20家公司按計劃上會,能否順利過關,有待考驗。
  • 興嘉生物衝刺IPO,礦物微量元素應用概念來襲
    隨著我國農牧業持續快速發展,礦物微量元素在飼料添加劑中的應用日益廣泛,行業內的龍頭企業也獲得長足發展。近日,上交所公告顯示,礦物微量元素企業興嘉生物即將於11月26日上會。
  • HMI龍頭步科股份上科創板 此前曾因這些問題IPO被否
    來源:財聯社HMI龍頭步科股份擬上科創板 此前曾因這些問題IPO被否《科創板日報》 (上海,記者 吳凡)訊,近日,上海證監局所披露的上海步科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步科股份」)上市輔導備案報告顯示,公司擬赴科創板上市,輔導機構為海通證券,輔導備案日期為2019年10月11日。
  • ipo是什麼意思?ipo已反饋是什麼意思?
    那麼什麼是ipo已反饋?ipo已反饋後多久可以上市呢?接下來簡單介紹一下。  IPO是股票專業術語中的其中一種,代表著是首次公開募股,是指一家企業或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次將它企業或公司的股份向公眾市場出售(首次公開發行,指股份公司首次向社會公眾公開招股的發行方式)。
  • ipo影子股是什麼意思? 影子股投資有什麼技巧
    ipo影子股是什麼意思?很多投資者不明白「影子股」是什麼來的?影子股其實是某上市公司的行業,跟另一間準備上市的公司行業相似,那麼這個上市公司便稱為「影子股」。ipo影子股是什麼意思一般,由於影子股的股價上升跟該公司並沒有直接關係,所以炒風完結後股價或會回落,這個是投資者需要注意的。
  • 博納影業ipo最新消息 博納影業借殼哪家公司上市
    據證監會網站消息,博納影業ipo說明書公布了,擬登陸深交所,募資14.25億元。博納影業ipo最新消息與360相同的是,博納影業老總於冬認為自家股票被低估了;不同的是,博納影業採取直接IPO方式上市。披露的資料顯示,納影業計劃登陸深交所中小板,籌集資金規模為14.25億元,主要用在博納電影及博納影院。
  • 經濟學人:為什麼IPO融資又流行起來了? | 金融英語
    而快速增長的公司,包括數百家科技「獨角獸」公司——價值超過10億美元的初創公司——選擇繼續由私人控股,而不是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其結果是風險更大的公司資產負債表,普通投資者被排除在經濟中最激動人心的公司的所有權之外。
  • 興嘉生物終止與華西證券輔導協議 轉而「牽手」西部證券IPO
    興嘉生物擬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已於2019年12月18日在湖南證監局進行輔導備案,輔導機構名稱為西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輔導材料受理日是2019年12月18日。12月23日,資本邦訊,證監會公布關於長沙興嘉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興嘉生物」)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輔導備案情況的公告。
  • 港股ipo#螞蟻金服06688:一手4000元定價,人人有份梭哈!
    公司簡介全球最大獨角獸,史上最大規模ipo 發售股份數目16.71億股 國際配售股份數目15.04億股 香港發售股份數目
  • 淪為IPO門外流浪漢,車貸平臺富勤金融還能上市嗎?
    來源:ipo觀察國內企業選擇海外上市,除了上市標準相比國內寬鬆外,美股的上市審批時間短、效率高也是重要的原因。近幾年在美國上市的互金公司如宜人貸、信而富、和信貸,從披露招股書到掛牌平均周期僅在30天左右,最長的樂信為38天。
  • 香港ipo上市流程和重點
    索性來寫下科普篇,一起學習呀~目    錄一、香港ipo流程二、香港ipo上市條件三、港股與A股IPO的優缺點比較1、委任保薦人及其他專業顧問委任有經驗的專業顧問團隊是新股成功上市的關鍵。5、上市委員會聆訊(提交申請後大約25-50個營業日內提交上市委員會進行聆訊)上市委員會審閱新上市申請,確定申請人是否適合進行首次公開招股。
  • 年內62家公司衝A未果 近九成主動撤單
    今年以來至12月9日午間,年內共有62家擬IPO企業衝擊A股未果。其中,有55家公司系主動撤單,佔比近九成。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自9月以來,擬IPO企業撤單的案例較此前明顯增加,僅在12月8日這一天,就出現5家公司集體撤單的情形。無論是審核環節被否還是主動撤單,都利於從源頭上把好資本市場入口關,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
  • 年內第二家 興嘉生物IPO為何被否
  • 中概股風聲鶴唳,納斯達克限制小型中企IPO,科創板能否護航?
    其中,最可靠的消息是納斯達克修改上市規則,限制中國小型企業ipo,具體方式包括收緊限制和放慢對這些公司的IPO申請的審批速度。限制的理由堪稱官冕堂皇。因為一些小型中國公司ipo,融資規模並不大,IPO募資大部分來自中國投資者,甚至是高管的熟人,而不是美國投資者。這些公司在美國上市後,只在公開市場上交易很少一部分股票,大多數股票掌握在少數內部人手中。
  • 金迪克科創板IPO,國內第二家上市銷售四價流感疫苗的生產企業
    來源:ipo觀察近日,江蘇金迪克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迪克」)申請科創板已獲受理,中信證券為其保薦機構。據招股書,金迪克本次擬發行股份不超過2200萬股募集約16億元,用於新建新型四價流感病毒裂解疫苗車間建設項目、創新疫苗研發項目、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銀行借款項目。金迪克是一家專注於人用疫苗研發、生產、銷售的生物製藥企業。
  • 創業板註冊制首家IPO被否企業「誕生」,為何是它?IPO審核生變?
    據深交所發布創業板上市委2020年第44次審議會議結果顯示,長春致遠新能源設備有限公司、寧波恆帥有限公司首發過會,江蘇網進科技有限公司(簡稱「網進科技」)成為史上第一單創業板註冊制IPO申請被否案例。 網進科技是一家什麼樣的公司?為什麼會被否?在科創板及創業板試點註冊制下,企業IPO審核是否生變?
  • ...制IPO首例被否:網進科技實控人成迷,三大問題引質疑|IPO研究院...
    創業板註冊制IPO首例被否:網進科技實控人成迷,三大問題引質疑|IPO研究院
  • 年底又有一波IPO熱潮 Airbnb一波三折終將上市,外賣Doordash加入
    美股 年底又有一波IPO熱潮 Airbnb一波三折終將上市,外賣Doordash加入 2020年11月13日 07:24:52
  • 武漢禾麗醫美:禾麗醫美IPO上市啟動
    以及深圳分所審計部經理歐陽卓偉先生,上臺籤署了ipo上市合作協議。
  • 嚴重依賴大客戶 藍電環保IPO被否
    2018年2月份的IPO稍顯「寬鬆」。2月6日,6家公司上會,僅2家被否。其中,江蘇藍電環保股份有限公司首發申請被否。究其原因,證監會在2月6日發布的審核結果公告中透露,藍電環保過度依賴大客戶。有市場人士認為,藍電環保的近3年淨利潤僅接近1億元,這也是發審委關注的重點,利潤考核成為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