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面臨比「一周斷兩國」更殘酷現實:美國「保護」不了臺灣!

2020-12-25 中國臺灣網

臺灣「外交部」20日宣布與太平洋島國吉里巴斯「斷交」,這是民進黨執政3年多來第7個「斷交」的國家。至此,臺灣「邦交國」僅剩15國。香港媒體「中評社」刊文指出,一周斷2國,蔡英文當局無法再掩飾「外交」潰敗;然而比一周「斷」兩國更讓臺灣當局堪憂的殘酷現實是:美國「保護」不了臺灣了!

文章指出,一周「斷」兩國,可能還不是臺灣外交最壞的時候。北京學者殷存毅表示,在今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前,不排除還有其他太平洋或加勒比「邦交國」與臺灣「閃電斷交」,中國大陸有可能迎來一個小的「建交潮」。

蔡英文當局回應吉里巴斯「邦交」生變時,指臺灣地區2020大選前,大陸會試圖用各式各樣方式幹預選舉,在國際上持續「打壓」臺灣。

文章認為,蔡英文將「邦交」生變扯上選舉,歸咎於大陸「打壓」,是在推卸責任。兩岸「外交戰」因蔡英文當局的對抗政策而加劇,對抗政策不改變,「斷交潮」就停不了。

比起索羅門群島、吉里巴斯的相繼「斷交」,還有更令臺灣堪憂之事,那就是「斷交」所揭示的冷酷現實——美國「保護」不了臺灣!世局大變,中國大陸展現實力,美國在很多地方比不上,所羅門、吉里巴斯不理會美國、澳洲的壓力,堅持與臺灣「斷交」,再一次說明美國力有不逮,蔡英文當局寄望美國相助、穩住「外交」的願望落空。

金錢買不來信任,也買不到一個中國原則。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說,國際社會普遍堅定奉行一個中國原則;民進黨當局企圖靠污衊抹黑撼動國際社會堅持一個中國的大勢,是絕不可能得逞的。

文章指出,「外交」日見孤立的臺灣,快變孤島了。臺灣「邦交」正處於煎熬之中,在政治、軍事、經濟等其他領域,臺灣也將面對大陸更大的壓力。蔡英文當局唯有改變對抗政策,才有出路。

編輯:承志

相關焦點

  • ...美國「保護」不了臺灣;28歲女博士獲聘大學博導;香港機場被打...
    付國豪獲獎10萬 胡錫進:望他在北京能買房28歲美女博士獲聘大學博導 可獲90萬年薪蔡英文面臨比「一周斷兩國」更殘酷現實:美國「保護」不了臺灣!(澎湃新聞)點擊底端「閱讀原文」查看更多>>蔡英文面臨比「一周斷兩國」更殘酷現實:美國「保護」不了臺灣!臺灣「外交部」20日宣布與太平洋島國吉里巴斯「斷交」,這是民進黨執政3年多來第7個「斷交」的國家。至此,臺灣「邦交國」僅剩15國。
  • 蔡英文"一周兩斷"不反省 韓國瑜:沒反省卻怨大陸
    (原標題:蔡英文「一周兩斷」還不反省,韓國瑜炮轟!) 【環球網報導】臺灣一周「斷交」兩個所謂「邦交國」,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辦公室聲稱是「大陸打壓」。22日,國民黨2020參選人、高雄市長韓國瑜再次批評蔡英文,稱她沒反省檢討,卻歸咎於大陸因素。
  • 蔡英文「一周兩斷」還不反省,韓國瑜:沒反省卻怨大陸
    臺灣一周「斷交」兩個所謂「邦交國」,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辦公室聲稱是「大陸打壓」。22日,國民黨2020參選人、高雄市長韓國瑜再次批評蔡英文,稱她沒反省檢討,卻歸咎於大陸因素。韓國瑜資料圖(圖片來源:《聯合報》)據臺灣《聯合報》9月23日報導,韓國瑜說,臺灣「邦交國」一周兩「斷」,是「外交」前所未有的危機,但沒看到蔡英文反省檢討,卻「膝(跳)反射」地歸咎於大陸因素。韓國瑜說,希望蔡英文拿出具體作為改善兩岸關係,並非「只是說說」。
  • 蔡英文上臺 臺灣必然會走向「臺獨」嗎?
    我們知道在中美關係方面臺灣和日本一樣,一直是美國制衡大陸的一個棋子。最近,美國通過TPP,意在形成一個制約中國的經濟聯盟。最近日韓關係有所改善,背後也有美國因素。蔡英文當選之後,對中美關係有什麼影響,美國會不會藉此機會把中國周邊關係整合成建立一個制衡中國大陸的聯盟呢?  鄭永年:首先,我們要看臺灣想有一個怎麼樣的臺美關係。臺美關係有一個法律上的保護,即美國的《臺灣關係法》。
  • 最殘酷現實!蔡英文心知肚明,支持「臺獨」的民眾真的不多
    「臺獨」未獲認同根據臺灣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最新的數據,民進黨的支持率是36.8%;臺灣人認同則達到67%;偏「獨」者更是高達35.1%,然而儘管上述所說的比例都突破了歷史巔峰,但是支持「臺獨」的民眾依然沒有不算多。
  • 蔡英文拿到"總統」又怎樣?臺灣的「烏克蘭陷阱」和「希臘陷阱」!
    無論是李登輝時代還是陳水扁時代,蔡英文實際上一直是民進黨在兩岸關係方面的操辦手,「一邊一國」也是蔡英文在李登輝擔任臺灣領導人期間炮製出來的。所以從意識形態層面來看,蔡英文甚至比陳水扁更傾向於獨立,她可能跟李登輝更近一點,陳水扁可能更多是一個機會主義者,他就是為了政治,搞魯莽的民粹主義。這麼多年看下來,至少從意識形態上,蔡英文仍然是傾向於臺獨的。
  • 宋魯鄭:蔡英文面臨的三大直接挑戰
    臺灣「大選」後,國民黨和民進黨的第一次較量似乎就這樣平淡無奇地收場了,對於國民黨「甩鍋」的妙計,獲得「大勝」的蔡英文也不敢接招。假如蔡英文八年仍然無法重振經濟,民主恐將在臺灣失去更多民心。 應該說,蔡英文面臨的艱苦局勢遠遠超過2008年重新執政時的國民黨。雖然當時發生了美國金融危機和全球經濟危機,但對臺灣經濟影響最大的大陸由於四萬億刺激計劃而成功抵禦危機,臺灣也由於積極的兩岸政策受益匪淺。
  • 蔡英文懵了!拜登將延續一中政策,臺灣問題或被加速解決
    編輯:化蝶在川普競選失敗後,蔡英文不得不開始與政治理念行動相對溫和的美國民主黨套關係,獲取美國支持是其生存下去的唯一希望。蔡英文頻頻行動近日,蔡英文動作不斷,連續在美國智庫、國際民主協會以及"臺美日三邊印太安全對話"活動中發言,展示樂觀的臺灣對外關係。民進黨一直以推動「臺獨」進程為目標,為此摒棄了馬英九時期與大陸形成的良好關係,在分裂國家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 臺專家批蔡英文:為「過境美國」買武器,向美交保護費
    【環球網報導 見習記者 尹豔輝】在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即將「出訪」加勒比海所謂「邦交國」並將「過境」美國前夕,美國國務院批准了總計約22億美元(約合151億元人民幣)的對臺軍售案。但有島內專家質疑,蔡英文主要目標是為了在「過境」美國時取得更好的待遇來拉抬選情,為此她不惜花大錢買了一堆用途不大的武器當成交給美國的保護費,搞出「敗家外交」。
  • 蔡英文算哪種「臺獨」?|臺灣一周
    文/許億美衛生部長訪臺只是一場政治秀8月9號,美國衛生部長亞歷克斯·阿扎到訪臺灣,給民進黨當局極大的鼓舞。哪裡知道這位部長致辭的時候,不小心口誤,把蔡英文稱呼錯了。這本來無關痛癢,畢竟阿扎在職業生涯裡對蔡英文的確很陌生,口誤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國民黨開記者發布會專門要求民進黨當局讓這位阿扎道歉。民進黨呢?
  • 蔡英文上臺2年臺灣斷了5個「邦交國」,美國急得祭出了一套組合拳
    薩爾瓦多與中國建交,臺灣「邦交國」數量減至17個。連日來,蔡省長很鬱悶,美國也很憂心,這「邦交國」越來越少,以後自己的「臺灣牌」還怎麼打?蔡英文上臺2年斷了5個「邦交國」,照此速度,豈不是清零也不遠了?
  • 妄想美國幹涉中國內政?蔡英文不懂鋌而走險的後果,但美國懂
    蔡英文想藉助中美關係惡化的局勢,加快親美行動,以求得到正常時期無法得到的支持,比如更多的軍購案、美國保護臺灣的承諾、民進黨想要的FTA談判等。為了這些目的,蔡英文付出了巨額的資金、開放美豬禁令等,美國也傳出一項多達7種戰略武器裝備的巨額軍購案,這些都刺激了兩岸關係緊張化。 美國右翼好戰派的想法 美國最新一期《軍事評論》的主題是「中國大陸武力侵犯臺灣」,引發了右翼反華勢力的狂歡。
  • 川普就臺灣問題再度表態:蔡英文遭出賣
    當地時間31日,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舉行了盛大的新年派對。在派對上,他接受了美媒的採訪。在採訪中,他談到了自己上任後的一些計劃。談話涵蓋了網絡安全,外交等話題。最值得關注的是,當記者問到他是否計劃會見臺灣當局領導人蔡英文的時候,他沒有給出否定答案。他說道:讓我們走著瞧。
  • 臺灣經濟低迷 蔡英文還揚言幫美國發展
    海外網1月16日電 島內經濟萎靡不振,蔡英文卻表態要支持美國經濟發展。蔡英文16日向「美臺商會訪問團」表示,美國經濟政策面臨轉折期,臺灣希望「盡一己之力協助美國,讓美國在經濟上能有新的景象」。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蔡英文辦公室發布新聞稿稱,蔡英文16日表示當前美國經濟政策在面臨轉折期時,「在這樣的時間點,政府經常需要做出很多的決定,有的時候需要智慧、有的時候需要勇氣,這些都是很困難的決定」。蔡英文還稱,一直關注川普的經濟策略,例如稅改、放寬法規,以及在貿易、投資方面的政策。
  • 沈詩偉:90小時內斷兩國,臺「友邦」崩盤前兆?
    當蔡英文再次拿起同樣的稿件復讀「抗議」時,下一個「斷交」的是誰?外界不免猜測,臺當局僅存的「友邦」何時全面崩盤? 唯一橫跨東西南北半球的島國,扼守航天戰略要地 一旦某「友邦」拋棄臺灣當局,一些臺灣政客便又會老生常談地說起「某某國家」國小人少等「友邦」無用的論調。
  • 臺媒:蔡英文被視為「兩國論」規劃者 入法危害臺灣
    臺灣《中央日報》網絡報對此發表評論說,蔡所將面臨的挑戰才剛開始。長期以來,蔡英文被視為「兩國論」的規劃者,而且在這次太陽花學運中,更進一步想把「兩國論」納入「兩岸協議監督條例」,重塑臺灣的「國家定位」與兩岸關係。
  • 蔡英文「押寶」川普,臺灣賠了夫人又折兵
    近段時間,正值美國領導人換屆的關鍵時刻。當美國總統大選進行得如火如荼的時候,臺灣地區的領導人蔡英文也忙得不亦樂乎。此前,蔡英文覺得川普有很大概率連任總統,可是隨著美國總統大選結果的塵埃落定,拜登最終擊敗川普,成功當選美國下一任總統。蔡英文「押寶」川普,可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 蔡英文要將臺灣推往「深淵」
    編輯:虎威軍校對:查爾斯眾所皆知,近段時間以來,民進黨當局自以為有美國可以「撐腰」,就不斷刷存在感,尋求所謂的「臺獨」空間,讓兩岸關係變得愈加緊張,製造「實際獨立」的現實狀態,進以謀求更深入的不當政治利益。
  • 蔡英文任內三年「斷」7個,臺媒質問:美國挺臺是補藥還是毒藥?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在聯合國總部發表演講,臺北駐紐約辦事處處長徐儷文也受邀出席。蔡英文當局又開始宣稱臺美關係的「大進展」,但島內媒體發現,美國的所謂好處常常讓臺灣「贏了面子、輸了裡子」。臺灣《聯合報》25日回顧稱,2016年川普與蔡英文通電話可以說開啟了民進黨當局的「斷交潮」。蔡英文開始塑造「臺美關係的重大突破」,引起大陸的反彈。隨後臺當局非洲「邦交國」聖多美普林西比選擇「斷交」,「斷交與這通電話顯然有因果關係」。川普顧問白邦瑞直言,當初川普接這通電話是一個錯誤,他提醒總統處理兩岸關係要克制,對方接受他的建議,不再接蔡英文的電話。
  • 蔡英文拒絕赴美 逃避現實
    目前預測選舉結果言之過早,美國相信選民有權透過選票決定領導人,美國不應對特定候選人表示偏好,影響選民的投票意向;但是美國的利益與臺灣地區領導者的政策有關,儘管華府面臨兩難,也絕不會悶不吭聲。     說了這麼多的話,基本的意思是美國不放心民進黨遲遲不拿出他們的兩岸政策來。太陽花學運後,民進黨內的「臺獨」路線抬頭,凍結「臺獨黨綱」之議蔡英文主席裁決交項目小組討論,其實就是擱置不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