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外交部」20日宣布與太平洋島國吉里巴斯「斷交」,這是民進黨執政3年多來第7個「斷交」的國家。至此,臺灣「邦交國」僅剩15國。香港媒體「中評社」刊文指出,一周斷2國,蔡英文當局無法再掩飾「外交」潰敗;然而比一周「斷」兩國更讓臺灣當局堪憂的殘酷現實是:美國「保護」不了臺灣了!
文章指出,一周「斷」兩國,可能還不是臺灣外交最壞的時候。北京學者殷存毅表示,在今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前,不排除還有其他太平洋或加勒比「邦交國」與臺灣「閃電斷交」,中國大陸有可能迎來一個小的「建交潮」。
蔡英文當局回應吉里巴斯「邦交」生變時,指臺灣地區2020大選前,大陸會試圖用各式各樣方式幹預選舉,在國際上持續「打壓」臺灣。
文章認為,蔡英文將「邦交」生變扯上選舉,歸咎於大陸「打壓」,是在推卸責任。兩岸「外交戰」因蔡英文當局的對抗政策而加劇,對抗政策不改變,「斷交潮」就停不了。
比起索羅門群島、吉里巴斯的相繼「斷交」,還有更令臺灣堪憂之事,那就是「斷交」所揭示的冷酷現實——美國「保護」不了臺灣!世局大變,中國大陸展現實力,美國在很多地方比不上,所羅門、吉里巴斯不理會美國、澳洲的壓力,堅持與臺灣「斷交」,再一次說明美國力有不逮,蔡英文當局寄望美國相助、穩住「外交」的願望落空。
金錢買不來信任,也買不到一個中國原則。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說,國際社會普遍堅定奉行一個中國原則;民進黨當局企圖靠污衊抹黑撼動國際社會堅持一個中國的大勢,是絕不可能得逞的。
文章指出,「外交」日見孤立的臺灣,快變孤島了。臺灣「邦交」正處於煎熬之中,在政治、軍事、經濟等其他領域,臺灣也將面對大陸更大的壓力。蔡英文當局唯有改變對抗政策,才有出路。
編輯: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