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日,福州市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五場)舉行,福州市教育局、福州市文化和旅遊局、福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和福州市體育局等四部門通報「十三五」成果以及「十四五」發展思路。
福州市教育局
「十三五」:對教育的重視和投入達到新高度
據福州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十三五」以來,福州全市公共財政預算教育支出從2015年的126.47億元增加到2019年的169.4億元,年均增幅達7.67%。
大力引進培育優質學校。引進清華附中合作舉辦福州學校,合作舉辦天津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福州聯合學院,在倉山、晉安、馬尾、濱海新城等區塊新辦7所市屬校;出臺班主任等級考評獎勵等13項政策舉措,2019年全市教師年平均工資收入比2015年增加約2.43萬元。
各級各類教育取得新突破。全省唯一入選高校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區,創新開展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位居全國前列,思政德育比賽成績全省領先;五學科奧賽國賽金牌數連續五年全省第一,取得一枚國際信息學奧賽金牌。
「十四五」:實現「五個雙百」
福州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到2025年,福州市教育的總體發展目標是教育綜合發展水平在全省保持領先,位居東南沿海城市前列,實現「五個雙百」,教育強市基礎工作初步完成:即全市年教育財政投入200億元以上,建設約200所學校,創建240所以上各級各類優質學校,培養200名以上優秀校(園)長,培養200名以上省級名優教師。
全市將新增20萬個基礎教育學位;形成50個教育集團,培育25個優質教育集團;建成習慣養成教育基地校示範校、書香校園、美育基地校示範校、體育傳統特色校各100所,組建20支高水平學生運動隊,創設100個勞動教育特色項目;建成福州市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覆蓋全市的大數據應用資料庫、50所智慧校園示範校;建設職教城,探索組建「1+1+X」(1所應用型本科高校、1所高職院校、若干所中職學校)辦學聯盟,推進中高職一體化發展。
福州市文化和旅遊局
「十三五」:形成較為完善的四級非遺傳承人和項目保護體系
福州市文化和旅遊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十三五」期間,福州成功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建成市圖書館新館、海峽文化藝術中心等一批標誌性文化場館,成為市民群眾喜愛的大書房、藝術殿堂。
全域旅遊實現歷史性突破,1個縣獲評首批國家級全域旅遊示範區,3個縣(市)區成功創建省級全域生態旅遊示範區;全市旅遊經濟實現跨越發展,2019年旅遊總人數較2015年翻一番,旅遊總收入年均增長20%以上,均位居全省前列。實施新一輪古厝保護提升行動,新增縣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132處,完成重點文物修繕工程226處,近4000處不可移動文物保護線納入國土空間信息系統;新增市級以上非遺項目61個,市級以上非遺傳承人105個,市級非遺基地66個,形成較為完善的四級非遺傳承人和項目保護體系。
「十四五」:力爭「五個突破」
福州市文化和旅遊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十四五」期間,福州將圍繞加快建設文化強市目標,著力推動福州市從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到國家文化旅遊融合發展示範區,從國際國內重要的休閒、養生、度假旅遊目的地到國際知名旅遊目的地的跨越發展。完成500處不可移動文物保護修繕,打造「福州古厝」保護樣本。
推進「海上絲綢之路:福州史跡」、馬尾船政等申遺取得實質性進展;在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上實現新突破,建成市群藝館新館、市少兒圖書館新館,規劃建設市美術館新館、市博物館新館,基本形成「中心城區10分鐘、農村15分鐘公共文化服務圈」;在爭創全域旅遊示範區上實現新突破,推進鼓山旅遊景區、中國船政文化景區創建5A級旅遊景區;推進西湖公園等創建4A級旅遊景區,福州力爭成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五是在引進文旅融合大項目好項目上實現新突破,著力推動建設一批體量大、有帶動力的大型文旅項目;繼續辦好海絲國際旅遊節、新春旅遊月、海峽兩岸民俗文化節等品牌活動,進一步打響「有福之州·幸福之城」文旅品牌。
福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
「十三五」:健康醫療大數據試點工作走在全國前列
福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十三五」以來,福州成功引進華山醫院與省附一合作共建濱海新城醫院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實現了福州落地國家級高水平醫院的突破。建立市級臨床重點專科20個、市級醫學中心10個,4所醫院6個專科被評為省級臨床重點專科。健康醫療大數據試點工作走在全國前列,「榕醫通」信息化便民服務平臺、多碼融合應用等在全省乃至全國處於領先。
醫改不斷向縱深拓展。福州被列為國家城市醫療聯合體建設試點,3個縣(市)區被確定為緊密型醫共體建設國家級試點縣(晉安、閩清、永泰)。2019年起,連續2年福州被省衛健委作為「公立醫院改革成效明顯地區」上報國家衛健委。分級診療、醫改「強基層」等經驗被國家衛健委列為典型經驗予以推廣。
「十四五」:城區打造形成15分鐘基層醫療服務圈
福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十四五」期間,福州衛生健康工作將大力傳承弘揚「3820」戰略工程思想精髓,聚焦高質量發展超越這一主題主線。大力實施「健康福州」規劃和行動計劃,爭取2025年人均預期壽命達到80歲,居民主要健康指標保持在全省前列。
基層基礎要有新加強。城區打造形成15分鐘基層醫療服務圈,農村全力提升鄉、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標準化建設水平與基本防病治病、健康管理、中醫藥服務能力,保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水平全省領先,切實讓廣大人民群眾就近享有公平可及、系統連續的預防、治療、康復、健康促進等健康服務。
福州市體育局
「十三五」:實現15分鐘健身圈在城市社區覆蓋率100%
福州市體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十三五」以來,公共體育服務體系日臻完善。建成五級公共體育設施體系,建有108公裡環山休閒步道,475公裡濱河綠道,15分鐘健身圈在城市社區覆蓋率100%,城市主城區「10分鐘健身圈」初步形成,新增體育場地11940個,共有場地數量2.5萬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2.49㎡,較「十二五」末人均增長0.65平方米。
競技體育綜合實力穩定提升。全市在訓運動員約1.2萬人,有21位現役國家隊運動員,5年間有84人摘得291個全國以上賽事冠軍,其中,有2人次獲奧運冠軍、52人次獲國際賽事冠軍,十六屆省運會參賽成績繼續保持全省首位。
「十四五」:做好「體育+」「+體育」文章打造「城市體育IP」
福州市體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十四五」時期,加快改革創新,激發事業活力。以全國全民運動健身模範市、國家體育消費試點城市、全國城市社區足球場地建設試點城市「三創」工作為抓手,細化評價指標體系,激發各級支持體育工作積極性。致力體育教育、體育醫療、體育旅遊等行業融合發展,群體、競體、產業融合發展,賽事活動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推動建立學生體質監測站,培育體育旅遊線路、體育品牌賽事,做好「體育+」「+體育」文章。
推動產業發展,拉動體育消費。將出臺創建國家體育消費試點城市實施計劃、細化具體舉措,繼續發放市級體育消費券,推進「網際網路+體育」,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打造「城市體育IP」,持續打造馬拉松、自行車、龍舟、羽毛球、足球、圍棋等十大國際國內品牌賽事,培育1-2個濱海水上、電競等新興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