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當記者在105醫院見到邱盈道老人時,他穿著以前的軍裝。「傷痕是軍人的勳章」,老人軍裝上的累累勳章在陽光下透著明亮的光芒,但最引人注目的「勳章」在他臉上。他的鼻梁骨在抗戰中被打斷,當時用一片菜葉處理傷口,建國後才接受了手術。
大伯被殺,立志抗日
1922正月初八,邱盈道出生在江蘇盱眙(解放後劃入安徽)一個佃農家庭。邱盈道排行老三,小時候放牛幫助家計。1937年,隨著抗日戰爭的爆發,日軍入侵安徽,邱盈道的大伯被日本人殺死了,這讓邱盈道非常憤怒,自此下定決心要當兵打鬼子。
當時流傳著「朱毛打仗為人民」的說法,1939年12月, 新四軍到了盱眙建立農民抗日協會,19歲的邱盈道終於如願加入新四軍。
由於人聰明機靈,幼年又接受過幾年私塾教育,組織認為邱盈道是個可培養的對象,就送他到軍事政治幹校學習了兩個月。因為表現出色,1940年他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41年皖南事變後,邱盈道擔任盱眙縣四橋鄉政治指導員,1942年又做了盱眙西高廟區遊擊大隊長,兩年後升任凌塘區委書記兼政治委員。
臉上受傷,菜葉包紮
邱盈道一路升遷,是因為他「有文化,會打仗,不怕死」。當時能認字就已經不易,像邱盈道這種念過書、有知識的人很少見。除了有文化水平,邱盈道的「武力」也很高,他在當地出了名的膽子大,敢衝敢幹不怕死,膽大心細、有勇有謀的邱盈道屢次立功。在他遭遇的戰鬥中,印象最深的還是1942年的那場遊擊戰,在炮火紛飛的激烈戰鬥中,他親手打死了三個鬼子,自己也光榮負傷,丟了一片眼皮和一塊鼻梁骨。
當時,他帶領「三農自衛隊」與一隊日本兵遭遇。日本兵的武器裝備很先進,這場戰鬥打得非常艱苦,自衛隊員們只能憑藉地利與鬼子作戰,很多戰友、包括自衛隊的副班長都犧牲了。邱盈道帶著大家繼續作戰,突然聽見嗖的一聲,臉上一片火辣辣的疼,用手一抹全是鮮血。但他並沒有退卻,順手從旁邊的菜地裡摘了片菜葉,貼在眼皮和鼻子上,堅持打完了戰鬥。
戰鬥結束後一看,他的一片上眼皮沒有了,鼻梁骨也被打斷了。當時條件非常艱苦,沒法接受醫學治療,邱盈道繼續用菜葉「包紮」。後來傷口居然慢慢好了,只是鼻梁骨凹下去一塊,受傷的眼皮看上去也不一樣。直到建國後的50年代,他才在南京接受了鼻部整形手術,手術雖然沒能完全恢復,但是看起來沒那麼明顯了。
男扮女裝,勸降偽軍
除了跟鬼子正面交鋒,邱盈道還多次跟偽軍戰鬥,並成功勸降一個偽軍鄉長。那是1942年,他手下的一個士兵是該偽鄉長的親戚,而且兩人感情很好。這個士兵多次勸說偽鄉長棄暗投明,偽鄉長一直在猶豫。為了將他爭取過來,邱盈道決定親自前去說服。於是他帶著那位士兵和幾個手下,打扮成一般農民進入偽軍佔領區,來到偽鄉長所在的一條船上會面。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掩人耳目,邱盈道這個大小夥子竟然是男扮女裝,提著花鼓燈、梳著「大辮子」過去的。
偽鄉長見邱盈道冒險前來,非常感動,跟他談了很久。其間偽軍在附近巡邏,偽鄉長還替他們掩飾過去了。臨走的時候,偽鄉長表示,自己打理好事情後會儘快棄暗投明,果然幾個月後就帶著手下投奔遊擊隊了。後來他和邱盈道成了很好的戰友,並立下戰功。
那是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後,邱盈道接到消息,說有一隊日本兵要經由盱眙去揚州,便帶領遊擊隊前去狙擊。鬼子不知有埋伏,被遊擊隊一舉殲滅。
回首人生,覺得很值
抗日戰爭結束後,邱盈道又在解放戰爭中繼續作戰,1949年進入南京軍事學院國防部當政治協理員,後來被劉伯承元帥授予少校軍銜,立三等功。由於表現出色,幾年後他又被派到北京政治學院學習,在班上擔任宣傳委員和黨代表,畢業時從羅榮桓將軍手裡接過畢業證。「文革」中他吃了很多苦頭,好在後來獲得平反。平反後,他擔任六安軍分區副參謀長,獲中校軍銜。1979年離休,現在享受平靜快樂的離休生活。
「我這輩子真沒白活,雖然吃了很多苦頭,但是回想起來,就一個字:值。」採訪快結束時,邱老對記者說:「年輕時打仗,膽子大不怕死,只求能多殺幾個敵人。建國後,我還接受過鄧小平和李先念同志的接見,在南京和北京學習時見過朱德、陳毅、彭德懷等老一輩革命領導。現在老了,看到國家越來越強大,更覺得值。」
本報記者 王俊/文 馬楊/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