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個優秀案例展示並解讀基坑支護的不同組合形式:
1、灌注樁+錨杆樁
2、灌注樁+錨杆樁+內支撐
3、灌注樁+攪拌樁+鋼支撐
4、灌注樁+擋土牆+鋼支撐
5、灌注樁+土釘牆+錨杆樁
6、灌注樁+錨杆樁+擋土牆
7、連續牆+鋼支撐
8、連續牆+錨杆樁
9、灌注樁+連續牆+隔水帷幕
10、組合鋼板樁+旋噴錨索+鋼圍檁
案例1、北京財源國際中心基坑支護工程
北京財源國際中心位於朝陽區東長安街延長線,原北京第一工具機廠院內。基坑北側距居民樓最近距離為3.36m,西側距麗晶苑(24)層為6.9m。工程佔地面積9444.8m,總建築面積23.96萬m。該工程基坑開挖長279m,寬47-67m,開挖深度為24.86-26.56m。
基坑北側:磚砌擋牆+灌注樁+5層錨杆支護體系。
西側、南側:連續牆+5層錨杆支護體系。
基坑的東側、南側東段:採用土釘牆+灌注樁+錨杆支護體系。
連續牆厚度600-800mm,深度20.24-34.1m;管棚採用φ108鋼花管,水平間距1.5m,豎向間距1.5m;護坡樁採用φ800鋼筋混凝土灌注樁,樁間距均為1.4m;錨杆長度21-30m。
降水方式:採用大口管、滲井抽滲結合的閉合降水方案。
西側支護形式:連續牆+錨杆樁
北面支護形式:擋土牆+灌注樁+錨杆樁
案例2 、北京銀泰中心基坑支護工程
銀泰中心位於北京建國門外大街國貿橋西南角原第一工具機廠院內。北側緊鄰地鐵變電站,基坑圍護與其結構外牆淨距僅1.95m~2.13m。該工程由三棟塔樓及裙房組成,總建築面積35.75萬m 。基坑開挖長219.4m,寬100.4m,最深部位22.95m。
基坑圍護形式:採用10m土釘牆+灌注樁+2層錨杆。灌注樁為φ800mm,樁間距為1.5m,樁深15.6-19.5m,共計407根。錨杆為φ150預應力錨杆,第一道長度為15-18m,第二道長度為16-23m,間距為1.5m,共779根。
北側支護形式:土釘牆+灌注樁+錨杆樁
案例3、央視TVCC基坑支護、降水、土方及基礎樁工程
CCTV新臺址建設工程位於北京市朝陽區東三環中路32號,地處東三環路東側、光華路以北、朝陽路以南,地處北京市中央商務區(CBD)規劃範圍內。該工程建築用地面積總計17800m,總建築面積56.6萬m,高度234m。基坑開挖深度12-22m。
支護形式:採取土釘牆、土釘牆+灌注樁、土釘牆+灌注樁+1(2、3)錨杆等綜合支護形式,土釘直徑φ120mm,水平間距1.5m,豎向間距1.5m,灌注樁採用φ800、φ600鋼筋混凝土灌注樁,樁長4.6m-19.7m,嵌固深度2.5m-4.0m,樁間距1.2-1.6m,灌注樁數量280餘根。錨杆長度13-29m,間距1.6m。
降水方式:採用抽取和疏幹基坑範圍內層間潛水,降低承壓水。
支護形式:採取擋土牆、土釘牆、灌注樁、錨杆樁等綜合支護形式。
案例4、國家大劇院基坑支護工程
國家大劇院位於人民大會堂西側,建築面積149500平方米。該工程基坑屬超深、超大基坑工程,基礎平均埋深26米,局部埋深32.6米。
基坑支護形式:採用灌注樁、地下連續牆和隔水帷幕等多種支護形式聯合併用,其中連續牆周長610米,厚度800mm;採用了「兩鑽一抓」施工工藝,解決了深厚卵石地層條件下地下連續牆的垂直度控制和成槽速度的施工難題;解決了深大基坑富含高承壓水砂卵石地層錨索成孔與注漿難題。
基坑降水:採用疏幹、抽滲、隔離、減壓等多種降、排水並用的地下水控制方法。
支護形式:擋土牆、灌注樁、地下連續牆和隔水帷幕
案例5、中國國家博物館改擴建基坑支護工程
本工程位於天安門東側,長安街南側,國家公安部西側,為天安門地區標誌性建築,在中國革命博物館和中國歷史博物館原址上進行改建。本工程東側結構緊鄰建築紅線,新館建築鑲嵌於老館之中,且南北兩側局部緊靠老館基礎,基坑周邊存在各種地下管線,基坑開挖深度14.65m。
支護形式:採用擋土牆+灌注樁+1(2、3)道錨杆,南、北汽車坡道處局部採用土釘牆支護形式。擋土牆高度2m,護坡樁直徑800mm,間距1600mm,樁長19.45m,共5148根。第一道錨杆長25m,第二道錨杆長22m。第三道錨杆18m,錨杆間距1.6m,一樁一錨。
降水方式:採用坑內設滲水井,抽排結合。
支護形式:採用擋土牆+灌注樁+錨杆樁
案例6、世紀財富中心基坑支護工程
世紀財富中心基坑支護工程位於大北窯國貿北,嘉裡中心與漢威大廈之間。基坑長160米,寬140米,基坑深20.6米。
支護形式:土釘牆+灌注樁+錨杆樁支護形式。
支護形式:採用土釘牆+灌注樁+錨杆樁
支護形式:採用土釘牆+護坡樁+錨杆樁
案例7、太原萬達基坑支護工程
太原萬達廣場B1區位於太原市新建北路以東,焊西門街以北,東側緊鄰龍潭湖。該工程基坑開挖深度11.2m。
支護形式:主要採用鋼筋混凝土灌注樁+兩層錨杆的支護形式,四角部位採用鋼筋砼灌注樁+內支撐+一層錨杆的支護形式,混凝土灌注樁樁徑800mm,樁長18.5m(一期施工樁長19.2m),樁間距1.3m,共計484根。第一道錨杆間距1.3m,長度18m;第二道錨杆間距2.6m,長度22.5m,共計678根。
基坑內降水採用管井降水,基坑西側設置回灌井。帷幕樁均採用三層水泥深層攪拌樁,φ500@350mm,有效樁長為18m,止水帷幕樁共計約5500根。
支護形式:灌注樁+內支撐+錨杆樁
案例8、軌道交通亦莊線肖村橋車站支護工程
肖村橋站位於宋家莊站與小紅門站之間,南四環與成壽寺路交叉口的北側,城外誠家具城廣場上,地下多種管線交錯複雜。基坑開挖深度16.7m,基坑長192.4,寬19.7,總建築面積10200平方米。
支護形式:為擋土牆+鑽孔灌注樁+3道錨杆,為一樁一錨,東端大裡程處及盾構井段圍護結構形式為鑽孔灌注樁+3道鋼支撐(斜撐)。擋土牆高2.3m,護坡樁直徑800mm,間距1.3m,樁長19.661m,嵌固長度為5m,護坡樁共計342根。錨杆為一樁一錨,長度為27-30m。
降水方式:採用大口徑管井降水。
支護形式:擋土牆+鑽孔灌注樁+錨杆樁
案例9、杭州地鐵1號線濱康路車站基坑支護工程
杭州地鐵1號線工程濱康路站位於濱安路、濱康路及西興路間的三角地塊內,與濱康路成60夾角,施工條件良好。該工程基坑開挖長170m,寬21.7-25.8m,
支護形式:採用800mm厚地下連續牆,標準段採用1道混凝土支撐加3道鋼支撐,端頭井採用1道混凝土支撐加4道鋼支撐。連續牆共87槽。鋼支撐採用φ609壁厚16mm鋼管,支撐間距1.7~4.5m,一般為3m;混凝土支撐為八字形撐,支撐間距8.4~9.5m,一般為9.0m。出入口採用SMW樁施工,樁徑φ850mm,共136根。
降水形式:採用大口徑無砂管降水。承壓氣體排氣井,施工期間進行坑外排氣,在排氣井外設置回灌井。
支護形式:地下連續牆+鋼支撐+混凝土支撐
案例10、深圳地鐵翠竹車站基坑支護工程
翠竹站位於東門北路與翠竹路、華麗路交叉路口地下,東南側緊鄰銀漢大廈(原海洋大廈)、翠竹小學,西北角與深圳市人民醫院相臨。車站建築總面積10053.9m。基坑開挖深度16.4-17.8m,基坑開挖長度192m,寬約18.5-23m。
支護形式:採用連續牆+3道鋼管支撐。連續牆厚度800mm,槽深21.4-22.83m,共74槽,總長433.4m鋼支撐三道,第一道鋼支撐設在地連牆冠梁上,間距6m,採用直徑609mm鋼管,壁厚12mm;以下兩道支鋼撐水平間距為3m,採用直徑609mm鋼管,壁厚16mm。
降水方式:採用集水井明排降水。基坑內井點延縱向方向分一 排布置,間距20m左右。
支護形式:地下連續牆+鋼管支撐
案例11、北京地鐵房山線世界公園站~郭公莊站區間基坑支護工程
北京軌道交通房山線工程世界公園站~郭公莊站地下區間位於葆臺北路與豐葆路交叉口,區間橫穿豐葆路及郭公莊路。明挖段區間總長268.222m,寬度為11m~15.7m,基坑深度8.712m ~14.626m。
支護形式:採用擋土牆+圍護樁+2(3、4)內支撐的支護形式。擋土牆為磚砌,高1.1m;圍護樁直徑800mm,間距1.6m,樁長11.4-21.4m;內支撐採用工字鋼488雙拼,間距5m,樁間採用100mm厚C20噴射混凝土支護。
支護形式:擋土牆+圍護樁+內支撐
案例12、北京地鐵五號線劉家窯車站基坑支護工程
劉家窯站位於南三環路與蒲黃榆路交叉口,車站位置橫越南三環(劉家窯橋),呈南北向布置。北側為現狀蒲黃榆路,南側為規劃的蒲黃榆南路,是南三環重要的交通樞紐。現狀為大量1~2層平房,周圍地勢平坦。該車站總建築面積11426.26m。基坑開挖分南側和北側,南側基坑開挖深度為16.7m~20.0m,開挖寬度為20.3m,開挖長度為75.7m;北側基坑開挖深度為17.5m~20.6m,開挖寬度為22.35m,開挖長度為49.8m。
支護形式:採用灌注樁+3道鋼支撐+1道一樁一錨杆(僅北側基坑北側),圍護樁直徑600mm,間距800-1100mm,樁長為19.54m~23.82m,共385根;錨杆長20m,豎向設三道鋼圍檁及φ609X14mm的鋼支撐。
降水方式:採用管井降水,抽滲結合。
支護形式:灌注樁+鋼支撐+錨杆樁
案例13、揚州生態科技新城基坑支護工程
該項目建設單位為江蘇易發置業有限公司,項目地址位於揚州市廣陵區生態科技新城杭集鎮(曙光路以西、韓許河路以南、站東路以東、董莊河路以北),由7~10層公寓樓和2層公共創業服務中心和配套書房等組成。
本項目從2019年11月15日至2019年12月19日進行施工,2019年12月31日完成開挖驗收。該項目基坑規模為395m*70m*5.5~6.8m,由江蘇東合南巖土科技股份有限設計、施工,採用「組合鋼板樁+旋噴錨索+鋼圍檁」支護形式,設計安全可靠,施工便捷快速,總工期35天,比傳統支護結構工期節省約30%,大跨度基坑無內支撐的方案大大節省了土方和土建單位作業的進度時間;基坑開挖至設計標高后經過春節假期、新冠疫情的長時間考驗,監測各項數據正常,與傳統設計方案相比節能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