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正處於大變革時期,全球經濟受中美貿易摩擦拖累,風險和不確定性大幅上升。在GDP增長放緩等嚴峻形勢下,中國提出推進經濟轉型,以全新的開放姿態,繼續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發動機」。回顧2019年,科創板落地註冊制試水,多家外資控股券商開始逐鹿中原,理財子公司火速進場,投顧試點預示財富管理轉型大幕開啟。展望2020年,如何面對錯綜複雜的變局與機遇?
12月15日下午,2019CFA北京金融分析師協會(CFA Society Beijing)金融投資論壇在北京召開,北京市金融監管局副局長李妍、北京金融分析師協會理事長、泛海投資集團執行副總裁鄭孔棟以及國內外眾多知名機構投資者和資深行業專家齊聚一堂,聚焦金融領域「變革、挑戰、機遇」,分享前沿的觀點,碰撞思想的火花,共同探討新趨勢下的投資與發展之道。
北京市金融監管局副局長李妍在開場致詞中指出,金融業佔北京GDP近20%,是第一支柱產業,金融發展的核心在於人才。當前我國金融對外開放不斷擴大,明年1月1日,中國對外資金融機構的開放政策將進一步落地,而外資金融機構來北京發展業務的第一步就是要找到人才,CFA協會中人才薈萃,是提供金融高端人才的一個非常重要平臺和基地,北京金融局和將和CFA協會一起推動這項工作,為進入北京的金融機構提供服務,為協會會員提供更好的發展機會。
北京金融分析師協會理事長、泛海投資集團執行副總裁鄭孔棟在致辭中表示,CFA北京協會自2013年成立至今,已獲得北京市金融監理局、民政局、北京市政府相關部門的持續關注與支持。作為首都金融人才的重要平臺,北京金融分析師協會遵照嚴格的金融職業道德標準,匯聚高端金融人才,促進行業學術研究與交流,持續為首都金融發展、建設金融城市提供智力支持。
在「2020投資展望」圓桌討論環節,中信產業基金董事總經理、北京金融分析師協會監事樊揚與中國東方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風險管理部總經理牛南潔,中金公司董事總經理、首席策略師王漢鋒以及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翟晨曦,就周期、風險管理及利率走勢展開討論。
王漢鋒指出,現在可能是處於自2018年第一季度景氣見頂後下行周期的底部。今年,大部分股市是在從悲壯的熊市氣氛當中走出的牛市,全球股指都在創新高,最近隨著全球的風險偏好逐漸好轉,資金正在重新流向股市。2020年上半年股市的表現將比較積極。
牛南潔認為,從新技術替代產能過剩技術及人口結構性變化兩個方面可以看出周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較為顯著,人口老齡化將可能會對未來一二十年的經濟結構產生巨大的衝擊。
翟晨曦表示,明年經濟不會失速,中短期有望呈現一定企穩,央行也會指導整個市場,市場明年會延續今年分化的風格,大概還會博弈核心資產,債券利率總體向下的態勢不會改變。明年股票資產投資上很難有大的整體機會,但結構性機會可能會有很多,宏觀層面更看好中遊製造龍頭低估值板塊,科技行業看好半導體和5G。
交銀國際董事總經理、研究部主管洪灝的演講結論是,經濟增長不超預期,貨幣政策適當穩健。如果通脹在未來幾個月很可能超出預期,央行貨幣政策選擇的空間就非常小。中國市場周期在修復,但是由於今年修復的速度非常快,2020年投資者需要把握的是市場、結構和技術分化帶來的結構性行情。
近年,ESG投資(即,環境Environmental、社會Social和治理Governance。ESG投資指的是關注環境、社會責任、公司治理的投資理念和企業評價標準。)成為金融領域的熱詞。多位與會嘉賓呼籲,應更廣泛地推動ESG投資理念在中國資本市場的應用,從而助力提升上市公司質量,構建良性發展的資本市場生態。
德勤風險管理諮詢團隊合伙人李愷在「ESG投資在中國的實踐與探索」圓桌討論環節表示,ESG投資之所以受到市場熱切關注歸根結底還是在於其本身是一個好的投資工具,可以帶來較好的投資回報。他同時引用CFA協會ESG相關報告,「通過30多個國家100多個ESG主題的基金獲得的數據來看,整體對比同類非ESG主題基金的回報率約在2.5%-4%。」
「我們通過實證研究發現,過去十年MSCI(明晟指數)和發達市場上的股票, ESG表現最差的上市公司相對於表現最好的上市公司,出現爆雷事件的概率是三倍。可以說明,在尾部風險控制方面,ESG策略是很有效的。」明晟公司ESG研究部門亞太團隊副總裁王曉書說。
華夏銀行資產管理部總經理苑志宏指出,建立符合中國市場特點的ESG指標體系和分析框架是非常必要的,面對使用國際已有ESG標準產生的不適應性,我國資管行業深化ESG投資,亟待建立ESG評估指標體系、評估數據、評估機制,探索將ESG理念貫穿投資決策和風險管理全流程等問題。
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李一梅表示,作為買方機構,通過ESG投資理念,也要促進推動上市公司完善治理和信息透明。「雙向機制建立起來後,G在整個上市公司生態圈的可提升空間會越來越大,一定會對上市公司和整個資本市場的發展起到良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