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重磅!@1100萬中小學教師!
督查檢查評比考核減少50%以上;
精簡相關報表填寫;
嚴格清理規範與教育教學無關的事項……
中央深改委審核通過的《關於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進一步營造教育教學良好環境的若干意見》即將印發。老師們,是不是超級開森呢?
今兒個,小編就為大夥好好說說這個事兒。
要給老師減哪些「負」?
近日,在教育部通氣會上,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巡視員劉建同表示,中央深改委審核通過的《關於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進一步營造教育教學良好環境的若干意見》即將印發。
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切實履行主體責任,統籌規範督查檢查評比考核、社會事務進校園、精簡相關報表填寫、抽調借用中小學教師等事宜,「確保對中小學的督查檢查評比考核事項在現有基礎上減少50%以上並實行清單管理,將惠及1100萬中小學教師,使他們能夠安心教書、靜心育人」。
是不是說到了各位老師們的心坎上呢?為老師「減負」,其實就是減輕老師職業所面臨的不科學、不合理的外在負擔,同時從精神、制度、專業及保障等方面給老師更多支撐,讓教師樂教、善教,安心從教。唯其如此,教師才會成為令人羨慕的職業。
為什麼要給老師減負?
一位老師每天要做多少工作?別以為只有備課、上課、批改作業、處理日常班務、與家長溝通……除了上述工作,老師還要花大量的時間精力,處理好多事務呢。
今年10月,湖南湘西一女教師在網上發文反映其所在學校存在「檢查過多、影響正常教學、增加教師負擔」等現象,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隨後,其所在的永順縣人民政府回應稱,已成立調查組對問題進行調查。
據教育部梳理,目前全國各類進校園活動達五十多項。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任友群表示,一些本來屬於政府、社會、企業的工作過度投放到校園內,使得校園老師們的主業受到了擠壓。「教師的主業就是立德樹人教書育人,減負就是希望老師騰出更多的精力聚焦主業。」任友群說。
一直以來,諸多與教育教學無關的事項加重了中小學生教師不合理工作負擔。教育部長陳寶生在2019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專門提出:要下大力氣為教師減負。這些年來,我們一直在努力給學生減負,今天我要強調,教師也需要減負。
陳寶生說,現在老師負擔是很重的,各種填表、各種考評、各種比賽、各種評估,壓的有些老師喘不過氣來。基層把這個叫做「表叔」 「表哥」。學校要拒絕它們,讓老師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研究教學、備課充電、提高素質、提高質量。
給老師減負,根本上還是給學生減負
「給教師減負,根本上還是給學生減負。」北京市101中學校長陸雲泉認為,通過提升教師專業水準,提高教學效率和教育質量,才能從根本上把學生的負擔減下去。
「讓孩子天天跑培訓班,家長也受不了,對孩子也不利。要讓老師在學校有更多時間陪伴孩子,更加安靜潛心鑽研。」對於相關課程進學校,陸雲泉表示,學生、教師的時間都是有限的,需要進行整合評估,作有效整合。
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巡視員劉建同會上表示,調研發現,各地在整治中小學及教師不合理工作負擔問題上採取了不同的措施。
以陝西省為例,該省提出5大類問題,並提出嚴格控制涉及學校的檢查評估項目、實行社會事務進校園審核制等16項整改工作措施,減少了30%的教師培訓項目。再如山西省,目前全省11個市面向中小學的各類檢查、考核、評比項目由128個減少至49個,共減少79個,117個縣面向中小學的各類檢查、考核、評比項目由287個減少至133個,共減少154個等。
老師這份職業,
很不容易呀~
真的是從早忙到晚,
希望咱們社會和家長,
給予老師更多的關心和尊重哦~
大家覺得要不要給老師減負呢?
快動動手指,
和可耐無敵的播報君互動下吧。
也歡迎大夥留言,
坦露你的心聲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