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開學季,新同學的到來給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的校園增添了活力與生機。在2020級新生中,有這麼一位特殊的學生。他,就是錄取到2020級臨床醫學專業的新生李賀,坐著輪椅來報到的他,因病需要母親陪讀方可完成學業,於是申請一間單獨宿舍成為他的求學夢想。山一大了解其情況後,不僅為其和母親提供單獨宿舍,而且提供了一系列的資助,圓了「輪椅男孩」求學夢。
飽受病痛折磨
仍保持積極狀態努力學習
李賀系安徽考生,2000年出生的他,在11歲時患上骨肉瘤,在休學治療的兩年裡,他經歷了17次化療、10次手術、右全膝置換、右股骨置換,現整個膝關節至髖關節均為人工假體。恢復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在2016年,臨近中考前兩個月,李賀體內的人工假體發生假體感染,由於非人體組織,消炎藥、抗生素等藥物都沒有作用,只能通過手術取出假體消毒、置換去治療,在這關鍵的時間,李賀沒有放棄中考,在遭受病痛折磨的同時,在醫院抽出時間學習,在不影響其他病人的前提下,每天學習六到七個小時,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李賀以全縣第160名的優異成績考入當地的重點中學懷遠一中。
在高中的學習生活中,李賀也保持著積極的態度努力學習,但是高考前夕,2019年末,他又一次因為假體感染,住進重症監護室,他在被送到醫院時,血氧飽和度指數已遠遠低於正常人,醫生告訴李賀家人,如果再晚送來一點,就有可能引起猝死,甚至在住院期間,曾下達病危通知書。萬幸的是,經過醫生的治療和家人的支持,李賀的病情好轉,在1月份病情終於得以控制,此時,離高考僅剩下短短的7個月。
李賀與家人
高考衝刺階段,在與病痛做抗爭的同時,李賀保持積極的狀態努力學習。由於身體情況,他無法去學校集體學習,於是在家裡展開自學,在家裡的他保持高度自律,堅持每天七點起床,洗漱後開始學習,中午午休後,從下午兩點學習至晚上十一、二點,保證每天至少學習十三到十四個小時。努力看得見回報,高考分數就是最好的證明,最終他考出了理科593分的好成績,位於安徽省25000名左右,對於普通孩子來說,考出這個成績已是不易,李賀更是付出了常人難以想像的艱辛。
也曾迷茫傷心
想投身醫學幫助更多人
李賀告訴記者,這個病是在年級比較小的時候患的,那時候覺得自己跟同齡人都不同,心態也有波折,「同齡人去打球的時候,自己在病床上躺著,心裡又知道即使病好了,也不能像同齡人那樣玩耍,所以一度不想與外界接觸。」李賀的眼神透露著遺憾,「但是在成長的過程中,一直都有很多人關心我。醫院病友之間的交流,初中同學、高中同學的關心,學校和社會的幫助,讓我覺得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大家送李賀回宿舍
「我從小就仰慕醫生,在今年疫情期間,鍾南山院士、張文宏醫生以及無數默默無聞投身於醫療事業的醫生的作為,都讓我非常佩服,他們是我的榜樣」,李賀說,「這也堅定了我想學醫的信念,因為我自己飽受病痛的折磨,所以更加能理解病人的心情,我想帶著同理心投身醫療事業,去幫助更多受苦的人。」
學校為李賀及其家人準備的雙人宿舍,以便其家人在學期間照顧李賀
李賀表示,考上山東第一醫科大學,是他希望的起點,但是如何開展學業,卻又犯了難,開學的前幾天,很是焦慮的他給山一大寫了一封求助信,心中描述了他的基本情況,想申請一間單獨宿舍,在母親陪讀下完成他的求學夢想。
學校提供愛心資助
「輪椅男孩」圓夢山一大
得知李賀同學的基本情況後,山一大基礎醫學院輔導員及時與李賀取得了聯繫,學生工作部也向校(院)黨委作了匯報。僅用半天的時間,校(院)為李賀制定了系列愛心資助方案,學生工作部和基礎醫學院領導老師到高鐵站迎接他,方便順利到校報到。大學生公寓中心為他專門設置了單間,方便李賀母親陪讀,並為其配備好被褥等生活用品。
學校為李賀發放助學金
學生工作部按照學校相關資助政策,給予李賀一萬元困難學生補助金,緩解其生活壓力。學工部還協調有關部門,幫助其母親在學校安排一份工作,一方面陪讀,一方面照顧李賀,減少其後顧之憂。
李賀來到大學宿舍
在李賀的宿舍中,李賀爸爸帶著感動說:「來到齊魯大地,禮儀之邦,看到學校為兒子的安排和支持,非常的感動。這個宿舍原本是四人間,現在改成二人間,非常感謝校領導和院領導為我們的安排。」李賀表示,雖然生活以痛吻我,我卻要報之以歌。在山東第一醫科大學未來的學習生活中,將努力學習,用優異的成績報答國家、社會、學校以及家庭的培養。
據了解,山一大每年都會對因疾病、自然災害導致家庭經濟困難的同學進行資助,9月10日該校2018級護理學院學生劉同鳳入圍第十五屆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她帶媽媽讀書的事跡感動了千萬人。據學生工作部部長華波介紹,山一大已經建立了獎、貸、勤、補、免五位一體的資助育人體制,打造「學在山一大 愛築成才夢」資助品牌,每年資助學生經費超過2000萬元。
李賀與校領導院領導合影
山一大常務副書記韓金祥表示,2020年是我們國家實現脫貧攻堅的最後一年,也是國家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關鍵之年。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將努力打造「有溫度的大學」,完善資助體系,發揮「助學、育人、築夢」的資助育人理念,廣泛吸納社會各類資助資金,扶貧、扶智與扶志相結合,幫助家庭困難同學完成學業,樹立積極健康向上的生活態度,繼續為學生的成長保駕護航。
「生活中,常會聽到各種各樣的抱怨,有的人抱怨孩子不懂事難教育,有的人抱怨家人不體諒自己,有的人抱怨付出多而收穫少,有的人抱怨上司對自己不公平……
而大多數的抱怨,把責任推給了別人,抱怨別人,卻很少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無法改變現實時,與其抱怨別人,不如改變自己,做好自己。
你自己改變了,一切也會隨之改變。
抱怨環境不好,常常是自己心態不好;抱怨別人太狹隘,常常是自己不夠豁達;抱怨孩子難教育,常常是自己教育方法不對。
可能對他們來說,抱怨是一種發洩自我的方式,讓他們的心裡好受一點,但他們不知道,這些負能量,在一點一點的侵蝕他的人生。
人不能要求環境適應自己,只能讓自己適應環境,改變不了環境和別人,你可以改變自己。
與其怨天尤人,不如從改變自己開始,把自己該做的做好,事情就會發生改變,生活也會有驚喜出現。」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