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時裝劇,我還是喜歡TVB劇,雖然戲路、臺詞都是似曾相識,不過細細品味,還是看到香港社會的細節。
01:香港教育不行?
很難理解無論內地還是國際高校排行榜,香港教育都有很高的排名。然而在TVB劇裡,所有精英都是外國留學,想出人頭地的家庭,基本會努力掙錢把子女送到國外留學。劇裡的精英階層具有香港教育背景,尤其是大學教育背景幾乎很少。這和國際高校排行榜形成鮮明的對比,事實上香港高等教育遠遠不能和內地相比。拋開今天香港高校亂局,還有一個直觀的例子。無論國內500強企業、全球500強企業,或者香港本地最大的50強企業,鮮有香港高等教育背景的CEO、總裁或者其他高管,這說明香港高等教育本身實力和排行榜相差甚遠。從這不難理解到香港讀大學的內地學生基本讀廢的緣故了,看香港幾所大學的知名校友名單,坦白說有點寒酸。
02:香港圈子太小?
香港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城市,一方面是國際大都市,一方面則是街坊型城市。這一點在TVB劇體現出來。
幾乎任何一部TVB現代劇,所有的主角基本有較為微妙的關係。比如《創世紀》,汪明荃離婚後嫁給羅嘉良的二叔,羅嘉良又給汪明荃的前夫工作,汪明荃的女兒是羅嘉良的朋友,而羅嘉良和他的二叔有矛盾,汪明荃年輕時曾給羅嘉良父親工作…人物關係網幾乎像蜘蛛網一樣互有關聯,汪明荃最後的圈子還是和年輕時沒有差別,只是身份有所變化。從這可以說明香港是一個相對封閉的社會,人們幾乎跳不出固有的圈子,來來回回還是那幾個人,還是那層關係。
香港又是國際化大都市,這一點在TVB劇中得到體現。基本上主角離開香港80%直接飛國外,而在國外又有一群香港人的圈子。但給我一種感覺,香港的國際化大都市是香港走出去,而非外國人進來。
03:香港人很忙?
經常看到類似的情節:在高級餐廳約飯,一位主角千裡迢迢的趕來,吃了一點或者說一句話就走了。這一點同樣難以理解,難道真的這麼忙?其實香港集中在九龍半島、香港島狹小地區,故而主角過來不是特別遠的路程,所以才有說一句話或者吃一點點就離開的劇情。
從劇情上看確實如此,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我估計比較少。任何一部TVB時裝劇,主角一天可以做很多事情,去很多地方。比如《學警狙擊》最後片段,吳卓羲幾個小時內跑了三四個地方完成各種部署。即使不堵車,爬上十多層樓也需要時間吧。然而在TVB劇裡,主角確實能夠做到。
從這個細節來看,港人確實很忙,也間接說明香港節奏很快。其實走在香港街頭,凡拿公文包的人步行速度確實很快,這一點從TVB劇得到佐證。
04:香港不熱?
上班族需要穿西裝可以理解,可一些逛街的人也在夏天穿兩件衣服確實有點匪夷所思。可能在廣州呆久了,對南方夏天的高溫感到可怕。所以夏天看到穿著兩件衣服走在街上的人,我第一感覺是這哥們不熱嗎?
香港雖然靠海,畢竟緯度低,加上香港島擋住、高樓林立,夏天也是很熱。至少穿兩件衣服逛街是一件挺難受的事。但有一個前提是香港幾乎所有的商店都開空調,密集的商鋪讓人們很快可以到達下一個商鋪,熱也是那麼一小會兒。所以你看TVB所有的現代劇,除了搬運工人外,很難從電視畫面上感受到香港的高溫。
05:美食之都
看TVB劇最大的感覺是香港美食中西合璧,這一點也是TVB劇和內地內地劇最明顯的區別。如果約會或者精英們會談,會看到十分精緻的高級西餐廳;如果哥們聚會,畫面便是路邊最普通的大排檔,非常貼近生活;如果是家庭聚會或者有老人參加的聚餐,則是高檔的中餐廳。總之,香港人即喜歡精緻的西餐、也喜歡高檔中餐、也接受十分普通的大排檔。
不僅如此,幾乎所有TVB現代劇。關於美食片段,都會加上一段情懷,比如小時候來這裡吃過,然後主角借著食物討論人生、理想、友誼。雖然是固有的套路,但不難看出,香港人還是挺有情懷的。
06
TVB劇對細節的把握還是令人佩服,或者令人匪夷所思。比如主角國外旅行途中,偶然發現一個小物件(燈、水杯等)。回香港後拼命的尋找,最後被他的愛人無意間買到,然後……
旅行中或許會遇到很喜歡的小物件,但我覺得不至於拼命尋找。或者不會因為這個小物件而對一個人產生好感,然而在TVB劇裡,愛情有時就這麼簡單。
這似乎也說明香港是購物天堂的城市,因為國外的稀奇小物件,在香港都可以買到。
07
看過都市劇,包括美劇、日劇、韓劇、內地劇、臺劇,只有TVB劇讓我產生一種香港情懷,或者說比較嚮往劇中香港的生活。
你會發現TVB劇很貼近生活,比如衣著光鮮的精英經常去大排檔吃宵夜。大排檔看似「低端」,其實這才是都市精英應該有的生活。內地、臺、日、韓劇把精英和平民分得很清楚,精英是不會去大排檔吃宵夜,他們去的地方儘是奢華高端的餐廳,看多了難免覺得虛偽。
也會發現TVB劇很有人情味,比較注重鄰裡、親戚關係。經常出現幫助老人的片段,還別說,就給人很真實的感覺。同樣的片段,感覺內地都市劇是為了幫助老人而幫助,而不是自然而然的發生。其實內地都市劇對人情的刻畫越來越殘酷,比如《歡樂頌》的樊勝美家庭,簡直是顛覆三觀。回頭看TVB劇,家庭關係始終是溫馨的。
總體來說,港劇更貼近生活,大概因此而產生香港情懷吧!另外有一點也比較諷刺,大家小時候從電視劇看到香港的模樣,今天還是那個樣子,尤其是維灣,幾乎和小時候一模一樣。情懷就這樣產生,你總會因為看過小時候的畫面而產生情懷。
08
我發現TVB劇人物特別多,動不動添加一兩個無關劇情的角色。現在才知道,TVB演員很多,如果每一部電視劇只有幾個主角,其他演員幾乎沒有工開,也自然沒有收入。
除此之外,主角不是特別明顯。如果說內地劇只有男一和女一,TVB劇男一男二男三女一女二女三戲份幾乎一樣多,讓你都不知道誰是主角。比如《學警狙擊》,故事主線是吳卓羲和陳鍵鋒,但中間加入的苗僑偉、謝天華戲份同樣不少,讓人不知道哪個是男一,沒有主角是TVB劇最大的特點。
從這看出,TVB更有共產主義味道,演員參演的戲份是公司分派任務,大家都有戲拍(都有飯吃)。
結語:雖然TVB劇套路幾乎一樣,不過細細品嘗,還是別有一番風味。總體來說,都市劇唯TVB精彩。能聽懂粵語的話,我建議看粵語版,普通話版實在太噁心了。
文|藍心勞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