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年引發災害?1種疫苗預防12種癌症?7月謠言榜來了……

2020-12-16 科技日報

◎ 科技日報記者 馬愛平

7月,天氣炎熱,暴雨頻發,一波傳言趁機來襲。近日,南方持續降雨導致水位上漲,部分地區不同程度受災,據此,有人表示,「今年是庚子年,更是白元年,地球引力場、磁場紊亂,太陽風、離子流更猛烈地撲向地球,所以災害頻發……」還有人認為,「全球氣溫不平穩,北極地區溫度升高是導致我國南方暴雨不斷的直接原因」。

除了關於暴雨成因的傳言,隨著氣溫的升高,一篇《體格越好的人,越容易中暑!》的文章開始在朋友圈流傳;「疫情期間自來水加大氯氣注入量,需要靜置2個小時再使用」,1種疫苗可預防多種癌症等傳言又捲土重來……這些傳言是真的嗎?就此,相關領域專家做出了科學解答。

謠言一: 

庚子年、白元年可引發地質、氣象災害

6月以來,我國南方迎來持續強降雨,影響範圍廣、持續時間長,引發網友熱議。同時一則信息在各大微信群被大量轉發,「下面是國家氣象局退休專家、風雲一號氣象衛星發射地面指揮李俊英教授的帖子,轉發供各位參考。2020特別提示:今年,真正的天道輪迴,我們遇到了60年小輪迴的庚子年,更遇到了180年周期白元年,太陽、地球、木星、土星和銀河面併到了一條線,讓地球引力場、磁場紊亂,太陽風、等離子流更猛烈撲向地球。接下來幾個月是併線最高峰,可能全球還會發生很多意想不到的災害……」這則謠言中,「專家的科普」讓不少人信以為真。

真相:國家衛星氣象中心主任楊軍在中國氣象局發布會上回應:「『退休專家』我們單位查無此人,帖子裡講到的問題,從目前來看缺乏科學依據。」

近日,記者在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網站首頁看到,「過去24小時,太陽活動水平極低,沒有爆發C級以上耀斑」「預計未來3天,太陽活動水平極低,爆發C級以上耀斑的可能性低。」並未出現傳言中的異動。

「太陽是太陽系的主宰,能對地球產生決定性影響的只能是太陽,土星、木星的影響微乎其微,來自銀河系的影響更是不值一提。」中科院雲南天文臺研究員林雋說,目前,太陽整體上處於一個非常穩定的階段,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大約50億年裡也將保持這樣的狀態。

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鄭永春認為,把兩種不相干的事實扯在一起,引出一個謬論,是一種典型的偽科普邏輯。

謠言二:

北極高溫導致我國南方暴雨頻發

除了天象,今年北極地區的溫度再創紀錄,據此,有人認為我國南方的強降雨和北極的溫度升高有關係,並表示北極地區接連出現的創紀錄高溫是導致這次長江中下遊地區強降雨的主因。

真相:「目前沒有證據表明北極的創紀錄高溫和我國南方暴雨有直接的聯繫。」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宋連春表示。

宋連春說,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評估報告表明,全球氣候變暖導致了一些地區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繁發生。全球變暖不是說所有的地區都一樣,北極地區是全球增暖速度最快的區域之一。全球氣候變暖的背景之下導致很多極端事件發生,比如極端的高溫事件和極端的降水事件。

我國是氣候變化的敏感區,暴雨日數、降水極端性、高溫日數明顯增加,乾旱的地區也在增加。「這樣的一些事實表明,極端天氣的頻率和強度是我們必須高度重視的。至於今年北極的氣溫創歷史紀錄,這是一個事實。包括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地區,最高氣溫達到38攝氏度也是破紀錄的。但目前沒有證據表明北極的創紀錄氣溫和我國南方暴雨有直接的聯繫。」宋連春說。

宋連春認為,全球氣候變暖會改變全球的大氣環流形勢,通過海洋和大氣、陸地和大氣的相互作用影響到局地的氣候。不能說單次的極端天氣事件是氣候變化直接的結果,但從長期變化趨勢來看,氣候變暖已經導致了極端事件發生頻率增加、強度增強。 

謠言三:

體格越好的人越容易中暑

目前在網上流傳的一篇文章《體格越好的人,越容易中暑!》表示,日常生活中,體格好的人容易得大病,而那些身體羸弱的人,雖然小病不斷,但總是沒那麼容易得大病。夏季,全國各地的氣溫一路攀升,而體格越好的人越容易中暑。

真相:「體格越好的人越容易中暑是不對的,更恰當的描述應該是幾乎所有人都有中暑風險,體格好的人也不例外。」知貝醫療成人內科醫生、國際認證泌乳顧問萬怡表示。

圖源:視覺中國

萬怡說,中暑的專業名稱叫熱射病,可以分成兩種類型:其一是經典熱射病,也稱非勞力性熱射病,是指任何人暴露在高溫下出現的嚴重中暑症狀。「經典熱射病容易發生在兒童、孕婦、年老體衰、有慢性基礎性疾病、免疫功能受損的個體身上。這類人群體格相對較弱,稍不留神就容易『躺中』。」萬怡說。

萬怡說,另一種是勞力性熱射病,這種類型的中暑除了暴露在高溫高溼環境下,通常還需要人進行劇烈運動或勞作,典型人群是運動員、剛開始訓練的新兵、建築工人和外賣小哥等,一眼看上去都是精壯的中青年。但這並不能說明體質好的人就容易中暑。國內的部分調查顯示,因中暑死亡的患者中,大約一半是在住所發生中暑,在工作場所發生的中暑佔比不到三分之一。死亡病例的平均年齡是61.5歲。

「據此,我們可以合理推測,長期居家的體弱人群才是中暑發病的主力,發病後的死亡率也高得多。」萬怡說。

謠言四:

疫情期間自來水要靜置2個小時以上再用

「市水業集團提醒:疫情時期,自來水在處理過程中允許的範圍內加大了氯氣的注入。請大家在用水時,特別是燒開水、煮飯前要把水提前接出來,最少靜置2個小時以上再用。」近日,受疫情影響,一則自來水注入大量氯氣的信息在烏魯木齊當地的微信群裡被大量轉發,這則消息也讓不少市民對自來水的質量表示擔憂。

真相:烏魯木齊水業集團表示,此消息不實。疫情防控期間,烏魯木齊市各制水廠出廠水餘氯(消毒劑)控制在0.6—1.0毫克/升,均符合國家標準要求並能有效保障自來水在管網運輸中的持續殺菌能力,完全不會影響健康,更無需「最少靜置2個小時以上再用」。

據了解,加氯消毒方式是國際公認、普通使用的較為安全有效的消毒方式。目前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中對出廠水餘氯限值規定為0.3—4毫克/升。

烏魯木齊水業集團營銷服務部主任工程師王俊峰說,在自來水裡添加氯是為了保證水裡面的微生物不會復生。而各制水廠氯氣投加量的調整是根據水源及管網水質的監測情況,並在國標範圍內進行的。

「自來水中略帶氯味屬於正常現象,完全不影響健康。烏魯木齊市自來水完全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市民可以放心飲用。」王俊峰說。

目前,烏魯木齊市每月持續對地表水、出廠水、管網末梢水、調蓄水進行嚴格把控、檢測,各項水質指標完全符合國家飲用水標準。並定期通過烏魯木齊水業集團客戶服務微信平臺公示水質檢測數據,保障全市正常安全供水。

謠言五:

1種疫苗可預防12種癌症

日前,有媒體報導稱,某醫療集團發布「DCV癌症疫苗」,98000元注射一針,可以預防包括前列腺癌、乳腺癌、肺癌等12種以上的癌症。文章表示,WT1基因是誘發腫瘤的基因,人類所有的癌症都與這個基因突變有關。諾貝爾生態醫學科學研究院發現了抑制WT1基因突變的路徑,可以通過疫苗接種的方式讓人體產生抑制WT1基因突變的記憶T細胞,這種記憶T細胞讓人體產生免疫。

圖源:視覺中國

真相:中國抗癌協會科普宣傳部部長、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教授支修益表示:「什麼癌症都能治?從這句廣告詞就可以判斷是偽科學。」

支修益說,單就肺癌來說,就有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之分;非小細胞肺癌又包括鱗癌、腺癌、鱗腺癌和大細胞癌;有些癌是來源於上皮細胞,有些癌是從間胚細胞層來的……光是預防肺癌一種都不太可能,別說一起預防12種癌症了。

專家表示,「DCV癌症疫苗」產品說明中提到的控制廣譜WT1基因就可以預防癌症,目前是不可能的,所謂的「萬能基因」純屬子虛烏有。

「無所不能、包治百病」是面照妖鏡,特別是對於發生機理複雜的惡性腫瘤來說,一種疫苗更不可能「以一敵十」。

「這類偽科學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沒有具體的研究機構和研究事件。如果它是真事,就應該有具體的科學研究項目和科研成果數據,並在國際或國內腫瘤大會上進行成果展示。」支修益解釋。而該集團發布的「DCV癌症疫苗」並沒有披露相關的臨床試驗數據,臨床驗證如何推進,三期臨床研究效果如何,有沒有相關論文在學術期刊上發布等問題。

來源:科技日報 文中圖片除標註外來自網絡

編輯:劉義陽

審核:管晶晶

終審:冷文生

相關焦點

  • 【網絡謠言粉碎機】流言:有1種疫苗能預防12種癌症
    【網絡謠言粉碎機】流言:有1種疫苗能預防12種癌症 2020-11-20 18: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香港有1種疫苗能預防12種癌症?尚未見官方宣傳報告
    流言:香港MDX醫療集團發布「DCV癌症疫苗」,98000元注射一針,可以預防包括前列腺癌、乳腺癌、肺癌等12種以上的癌症。真相解讀:腫瘤疫苗,是以腫瘤相關抗原構建的疫苗,業內稱為瘤苗。最近一種香港MDX醫療集團推廣的、可以預防多種癌症的DCV癌症疫苗,正在高端人群中做宣傳,1針98000元。聲稱可以預防大腸癌、 腎臟癌、前列腺癌、卵巢癌、肺癌、乳腺癌、胃癌、子宮頸癌、淋巴癌、肝癌、鼻咽癌、胰腺癌和食道癌。
  • 喝酒能預防新冠、糧食緊缺需搶購、庚子年是災年……2020年的這些...
    值此年終歲尾之際,科技日報盤點出2020年十大謠言,為你擦亮雙眼、解疑釋惑。1、吃蒜、喝酒可預防新冠肺炎二者皆無此功效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伊始,網上就傳出「喝酒可預防新冠肺炎」。隨後,網上又傳出多吃大蒜可殺菌,預防新冠肺炎。
  • 有疫苗能預防12種癌症?蚊子會傳播新冠病毒?都是謠言,別信!
    如果有人告訴你,已經研發出預防12種癌症的疫苗,你會興衝衝地跑去醫院接種嗎?如果有人說,體格好適應力強,容易對高溫「視而不見」,反而更容易中暑,你會對此憂心忡忡嗎?別急著信,仔細甄別下,它們或許都是流言製造者們編造的偽科學!科普之路還任重道遠。
  • 一針98000元,可預防12種以上癌症,天價疫苗真不是智商稅?
    0近段時間 ,香港一家叫做MDX的醫療集團發布了一種「DCV癌症疫苗」,號稱此疫苗可以預防包括前列腺癌、乳腺癌、肺癌等12種以上的癌症,注射一針的價格為98000元,可謂是「天價疫苗」。 且不說價格貴,沒多少人能注射得起,但是這能夠預防12種癌症的噱頭,就已經漏洞百出了。
  • 10萬一針、可預防12種癌的癌症疫苗!手把手教你「富人韭菜」怎麼割
    一種可預防12種癌症的「天價」疫苗,據說正在高端人群中悄然流傳。據網上流傳的一篇推文,這種由香港MDX醫療集團發布的疫苗叫「DCV癌症疫苗」,一針高達98000元,可以預防12種以上的癌症,技術來自日本,已獲得日本厚生省批准。推文中還出現了楊瀾參與推廣的照片。
  • 全球已有8種癌症疫苗研發成功
    這種抗癌疫苗的設計包括20種新抗原靶向肽,目的是產生抗腫瘤免疫應答,指導T細胞靶向患者腫瘤中的特定癌症新抗原。 一名乳腺癌患者參與了為期12周的新型HER2乳腺癌疫苗的臨床試驗。據梅奧診所報導,這種抗癌疫苗阻止了癌症復發,而且可以從一開始就阻止癌症發展。該抗癌疫苗仍在研發初期階段,預計八年內上市。
  • 【網絡謠言粉碎機】11月「科學」流言榜來啦!
    【網絡謠言粉碎機】11月「科學」流言榜來啦!吃抗生素能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有1種疫苗能預防12種癌症?韓國流感疫苗致多人死亡,疫苗副作用很大?心臟難受,忍忍就好了?……又到了每個月的流言排行榜揭曉時間,讓我們來看看,這一次是誰榜上有名!
  • 河北1170萬兒童免費接種麻疹疫苗預防12種疾病
    呂曉紅 攝     長城網4月25日訊(呂曉紅)今天是第26個全國兒童預防接種日,今年的主題是「接種疫苗,寶寶健康」。河北省自今天起,將在車站、集貿市場、廣場等人員流動密集的地方開展為期一周的系列宣傳活動,提高家長的知曉率,加強大家的防護意識。
  • 7種疫苗不用花錢
    本報訊(記者 李琳)家住西安市邊家村的張女士有一個兩歲的女兒,兩年來,隔幾個月她就要拿著預防接種證到女兒的出生醫院接種政府提供的免費疫苗,但奇怪的是,每次醫院還會收取兩三元不等的費用,醫生解釋說:「這是一次性針管的費用,還有勞務費。」和張女士有同樣經歷的市民很多。6月1日以後,按照規定接種免費疫苗就不得再收取任何費用了。
  • 衛計委:0-6歲完成12種疫苗28次接種 可預防13種疾病
    中國網財經7月10日訊 今天下午,國家衛計委就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等有關情況舉行例行發布會,會上,國家衛生計生委基層衛生司副司長高光明表示,0-6歲完成12種疫苗28次接種,可預防13種疾病。
  • 闢謠|7月謠言盤點:尼古丁是癌症剋星,抽菸能防癌?
    1尼古丁是癌症剋星,抽菸能防癌謠言類別:失實報導欺騙指數:★★★★危害指數:★★★★謠言內容:2019年3月2日,中國防癌協會、中國菸草協會和東北大學在日本東京共同舉辦對此,今年上半年,社保基金運行總體平穩,能夠確保各項社保待遇按時足額發放,「今年1-6月,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總收入1.9萬億元,基金支出1.6萬億元,當期結餘3000億元,累計結餘超過5萬億元,有信心保證養老保險基金長期按時足額發放。」
  • 成年人9種疫苗你打了嗎?|hpv|B肝疫苗|疫苗|宮頸癌疫苗|B肝病毒...
    九成受訪者不知漏種疫苗「不太清楚。」「小時候應該都接種過了吧? 」當記者隨機詢問市民,是否知道成人也可以打疫苗時,九成受訪者這樣表示。據悉,雖然我國疫苗接種規定已經比較完善,但比較全面的疫苗(涵蓋14種免費接種一類疫苗)接種是從2007年開始的。這也就意味著2007年前出生的人,因為各種原因可能會存在漏種的情況。
  • 成人也要打疫苗!9種你可能漏打的疫苗,時間表都幫你排好了
    還真不一定,我們整理了 5 大類 9 種疫苗,成年人都該認真核查是否漏種,希望對家有幫助: 年代原因,從未接種或已過保護期,目前還有接種意義:B肝、A肝、麻腮風疫苗、水痘; 預防癌症:HPV 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