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觀察】暨南大學博士熊科偉抄襲北語教師粟花論文被查
【民間觀察】暨南大學博士熊科偉抄襲北語教師粟花論文被查
文/落魄書生-王中銀
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介紹
2016暨南大學110周年校慶宣傳片
範以錦教授:我不差錢,我更不想賺學生的錢!
暨南大學是中國華僑最高學府,國家211工程重點綜合性大學,位於廣州,隸屬國務院僑務辦公室,新聞與傳播學院是強勢學科,在華南有廣泛社會影響力。暨南大學1928年在上海開設新聞類課程,1946年成立新聞學系,第一任系主任馮列山【留德中國第一個新聞學博士】,第二任主任詹文滸【《中央日報》副社長、哈佛碩士】。1949年併入復旦大學新聞學系,1958年在廣州重建暨南大學,1978年暨南大學再次成立新聞學系,周冷、馬戎、馬彥珣、吳文虎、黃匡宇、馬秋楓、蔡銘澤等先後擔任系領導,2001年擴建成新聞與傳播學院。現任院長是南方報業傳媒集團社長範以錦,擁有新聞傳播學一級博士學位授予權,有新聞傳播學博士後流動站。現有專任教師60多人,為海內外培養6000多名優秀畢業生,不少都是各級黨政部門重要負責人、新聞媒體負責人、著名企業家。
熊科偉本科、碩士、博士都在暨南大學就讀,網絡有其國家獎學金痕跡,多次去外地高校學術交流,提交論文【慄花指控好多是涉嫌抄襲的論文】在頂尖高校同齡學子中競爭力大。2007年熊科偉從農村考入暨南大學、2011年攻讀研究生、2013年繼續攻讀博士。2017年有熊科偉去清華參加學術活動,提交論文《從「社會問題製造者」到「跨國貿易尖兵」:臺灣東南亞移民家庭媒體形象的建構與變遷(2005-2015)》,2015年熊科偉曾獲得學校德育優秀成果獎項「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百名優秀學子,2016年10月熊科偉去陝西師範大學參加西部傳媒類研究生學術論壇表態發言中敘述:收穫很大,認識各界同仁,認為創新第一步是模仿,多看優秀期刊,出理論建構做出有深度論文,對陝西師大韻味有好評,還會再來。
2017年熊科偉參加復旦大學博士生學術論壇重複使用《從「社會問題製造者」到「跨『國』貿易尖兵」:臺灣東南亞配偶家庭媒體形象的建構與變遷(2005-2015)》獲得一等獎。2013年熊科偉參加武漢大學研究生學術論壇獲得二等獎,2016年熊科偉又參加武漢大學博士學術論壇,其論文《不止於聽:廣播與微博融合語境下聽眾與音樂節目主持人的擬社會互動研究》獲一等獎。熊科偉攤上事, 2018年5月北京語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慄花就開始舉報熊科偉抄襲其英文論文,私底下和刊物與其本人溝通,效果不明顯,慄花網絡刊文形成輿論事件,倒逼刊物和暨南大學官方很快表態,核實查清、嚴肅處理。熊科偉《親密關係:是隱藏,還是公開?——中國高校年輕情侶的媒介使用分析》(http://www.doc88.com/p-2324567733203.html)慄花認為逐段翻譯自己的英文論文,導致自己未使用數據無法使用且有剽竊嫌疑,粟花發現熊科偉發表的很多論文都涉嫌剽竊。《不止於聽:廣播與微博融合語境下聽眾與音樂節目主持人的擬社會互動研究》抄襲臺灣學術文章,《富裕的現代生活還是較高的社會地位—20世紀80年代中國電視的媒介形象研究》抄襲美國,粟花還發現他在多次學術會議中提交論文多涉嫌抄襲。
《新聞界》由四川日報報業集團傳媒研究中心協辦,該刊物核實慄花舉報,已刊發公告,編輯部經過調查和對比程序,認定熊科偉翻譯英文文章,少量改動違背學術誠信,道歉並撤銷,今後不再接受熊科偉投稿。隨後《新聞界》再發聲明,認定熊科偉2017年1月文章與臺灣一篇文章雷同,屬於抄襲,又撤銷一篇並道歉。媒體聯繫熊科偉本人,熊科偉已惶恐不安,對自己剽竊未正面回到,並表態自己狀態不好,學校啟動調查,以學校發布調查結果為準。安徽師範大學準備引進熊科偉任教,因此舉報,表態不再接受熊科偉。暨南大學、《新聞界》和江西師範大學同時拋棄熊科偉這個文科名校博士,熊科偉真的攤上事了。中國高校精緻利己主義者太多,遭懲戒可營造風清氣正社會風氣。
熊科偉差一點成為高校一名青年教師,慄花本身也是一名高校青年教師。隨時間發展,這些青年教師逐漸成為學術骨幹或走上領導崗位。現在青年博士,思想開放,知識面廣、有很強自主性,自我意識強,以自我為中心,豐富、完善、開拓自己,實現自身價值動機強,考慮或解決問題,想自己的多,想別人的少,想個人的多,想集體的少,面對利益,想自己如何多得點。青年教師很多社會責任感強,憂國憂民,以社會、民族、國家大事參與者姿態活躍,進取心強,想成就一番事業,充分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熊科偉如調查情況特別嚴重,博士學位可能撤銷,進入高校工作機會喪失,利益損失巨大。高校學術可贏得巨額利益,學術不端涉嫌不正當競爭,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暴露概率大。重複發表、自我抄襲、搬來主義、隨意引用、東抄西湊,文章發表都是學術不端。論文與很多利益掛鈎,職稱評定、升遷、學術影響力、榮譽、留學升學,在高校社會地位多由論文決定。熊科偉抄襲成慣性,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熊科偉目前正得到懲罰,懲罰都什麼地步?需暨南大學官方結果。處理學術不端很複雜,涉及到一個學者終身生涯,一旦暴露會產生惡劣影響。熊科偉已涉嫌學術腐敗,缺乏學術道德,敗壞了暨南大學聲譽,形成網絡公共事件,也損害了公共利益,靠剽竊獲得學術利益,佔據較高學術地位,腳踏實地的人就競爭不過他,同一領域的人成最直接受害者,慄花女士利益遭侵害也是舉報動機。
王中銀微信公眾號:本平臺致力於原創時政觀察、經濟文化法律評論,本公眾號關注者包括各級領導幹部、海內外菏澤遊子、國家級媒體人、著名智庫學者。站在社會發展最前沿,窺視社會變化新動向和新趨勢。網絡新銳社會問題觀察、記錄,獨立思考,同情社會弱勢群體,思想超越左右,稍微偏左,秉持愛國民族主義立場!點擊上方藍字體「王中銀」並關注,或直接按下邊二維碼並關注,您將獲得更多有價值的觀點和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