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中國共產黨貴州民族大學第二次代表大會在大學城校區開幕。貴州民族大學黨委書記褚光榮代表中國共產黨貴州民族大學第一屆委員會作題為《黨建引領、學科謀篇、創新驅動、治理保障,為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一流民族大學努力奮鬥》的工作報告。
大會現場
據悉,此次大會的主題為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十二次黨代會精神,堅持黨建引領,突出學科謀篇,注重創新驅動,強化治理保障,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快學校內涵發展,推進學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努力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一流民族大學。來自貴州民族大學各單位的代表們將在會議期間,圍繞這一主題,共商學校發展和黨的建設大計。
褚光榮說,五年來貴州民族大學全面加強黨的領導,不斷改進黨的建設,深入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切實履行管黨治黨、辦學治校主體責任,提出「高舉思想旗幟,做到『兩個維護』,落實『5+2』總體布局,踐行『六度三合』要求,凝聚發展強大力量」黨建工作思路,通過強化思想引領、加強協同聯動、深化教育教學、注重實踐養成等措施,將立德樹人貫穿教書育人全過程、各環節,各項事業穩步發展。凝練形成「一項任務、兩個定位、三元融合、四位一體」思政工作思路,構建了「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體系,成效顯著。紮實開展「六個專項」幫扶計劃,深入推進校農結合,實施「大地論文工程」,多次獲各級政府表彰。學校在省直單位定點扶貧工作考核中多次獲「優秀」等次。
褚光榮代表中國共產黨貴州民族大學第一屆委員會作報告。
同時,五年來貴州民族大學以服務國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養項目順利通過評估驗收和本科教學審核式評估圓滿完成為標誌,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高。以入選貴州省國內一流建設學科I類學科群和第四輪學科評估取得較好成績為標誌,學科建設逐步邁入發展快車道。以年科研經費總量連續突破億元和成功獲批兩個國家級平臺為標誌,科學研究能力穩步提升。以博士總數實現歷史性突破和引進一批名家大師為標誌,師資隊伍結構持續優化。以一批立法建議得到採納和反貧困研究深入推進為標誌,服務社會能力明顯提升。以被列入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和東協人文學院掛牌成立為標誌,辦學國際化水平快速提高。以「三元融合」民族教育創新實踐系列成果入選教育部精品項目並獲多個省部級一等獎為標誌,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開創新局面。以「一校兩區」辦學格局形成和花溪校區改造提升為標誌,辦學條件得到極大改善。以公租房、經適房建設和教職工待遇穩步提高為標誌,民生工程建設取得積極進展。以制定並施行《貴州民族大學章程》和實施四項綜合改革為標誌,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不斷深入。
褚光榮表示,今後五年學校工作的奮鬥目標是:堅持黨建引領,以「六度三合」為著力點,全面加強黨的領導,為學校改革發展保駕護航;突出學科謀篇,推動特色學科、優勢學科、基礎學科、交叉學科協同發展;注重創新驅動,以改革撬動發展,助推人才團隊和特色研究實現新突破;強化治理保障,深化實施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實現綜合實力穩步提升。
與會代表認真研讀報告。
「我們將搶抓機遇,攻堅克難,聚焦『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一流民族大學』奮鬥目標,根據『堅持黨建引領、突出學科謀篇、注重創新驅動、強化治理保障』總體工作思路,重點布局『135』計劃,即:堅持『一個根本』,實施『三大戰略』,推進『五大工程』,努力走出一條有別於一般普通高等院校不同於其他民族院校的特色發展之路。」褚光榮說。
代表合影。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王雨
編輯唐嘉陽
編審範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