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4日,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與世界銀行以線上視頻直播的形式聯合舉辦《全球經濟展望》報告會,這也是本院新知大講堂第23講。本期主講嘉賓為世界銀行集團前景預測局局長阿伊汗·高斯(Ayhan Kose)博士,財科院劉尚希院長主持本次活動。世界銀行中國、蒙古和韓國局首席經濟學家、國別業務主任艾卡思(Sebastian Eckardt)出席會議並致辭。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副部長、研究員馮俏彬,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楊志勇作專家點評。世界銀行集團前景預測局高級經濟學家派屈克·柯比(Patrick Kirby)、葉卡捷琳娜·瓦沙克馬澤(Ekaterine T. Vashakmadze)參會研討交流。
艾卡思先生在致辭中表示,本次新冠疫情前所未有,疫情全球大流行沉重打擊了全球經濟,導致全球經濟嚴重衰退。無論是對發達國家,還是新興市場以及發展中經濟體來說都是如此。當前,全球各經濟體緊密相連,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市場之一,與世界上其他國家間都會產生深刻影響。來自世行的阿伊汗·高斯博士、派屈克·柯比先生以及葉卡捷琳娜·瓦沙克馬澤女士三位經濟學家將為大家介紹《全球經濟展望》報告的主要內容,感謝財科院提供的這次寶貴的機會,世行的研究團隊將與財科院深入探討交流。
阿伊汗·高斯博士對世界銀行《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做要點解讀,主要圍繞三方面問題展開闡述。第一個問題是關於此次疫情爆發對近期全球經濟的影響。高斯博士指出,在疫情爆發的大背景下,大部分國家都採取了相應的抗疫措施,這些措施不可避免地對各國的活動與貿易都產生了極大影響,導致世界經濟嚴重衰退。全球進出口貿易、投資都嚴重衰退,預計2020 年發達經濟體的經濟活動將收縮 7%,發展中經濟體與新興市場將收縮 2.5%。從世界銀行在世界各區域抽樣的情況看,世界經濟呈整體收縮狀況,但中國目前仍有0.5%的正增長。世界銀行預測,中國2020年增長為1%,且中國將成為2020年唯一一個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目前公共健康和經濟發展方面存在的巨大危機使得未來全球經濟具有相當大的不確定性,未來可能發生的金融危機、債務危機以及各類危機引起的社會動亂都是應當警惕防範的重大風險。當下,最重要的短期風險是第二波新冠病毒引起的感染或者病毒局部性大爆發。第二個問題是新冠病毒將造成的長期影響。高斯博士表示,病毒的席捲首先引發了大量人口失業,人力資本積累速度下降,削弱了全球的潛在產出。同時,學校的關閉勢必影響教育,從而對人力資本產生負面影響。從長期來看,這些變化都將對生產率和投資率造成巨大影響。第三個問題是關於目前政策的重點。高斯博士提出,解決當務之急非常重要,但更要有前瞻性。如何促進全球經濟的長期增長,如何協調全球政策,增強各項信息的透明度都是需要思考的重要問題。要戰勝這次巨大的經濟衰退,引導經濟復甦將是非常艱苦的過程,政策制定者必須制定綜合性的措施,保持積極的心態並對疫情的變化及時作出反應。
在專家點評環節,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的副院長、研究員楊志勇指出,世行《全球經濟展望》報告對183個經濟體做出了調查,提供了對目前全球經濟整體的評價,為研究人員提供了一個參照系。疫情防控,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強國際合作,激發市場活力等都是未來應該關注的問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副部長馮俏彬談到,此次世行《全球經濟展望》報告對全球經濟給出了較為悲觀的預測,令人對未來充滿警醒。總體來看,目前,中國政府不斷推出一系列改革舉措,整體復甦態勢非常明顯。
在問答交流環節中,與會人員就未來應採用什麼樣的宏觀政策對衝新的風險,如何評價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財政貨幣政策的政策空間等提問。高斯博士、派屈克·柯比先生和葉卡捷琳娜·瓦沙克馬澤女士逐一詳細回應。
劉尚希院長總結指出,從高斯博士的精彩報告中可以概括總結出當前國際社會的一大特徵,即全球面臨著高度的不確定性。當前,在疫情防控中如何構建經濟社會發展的確定性,是一個重大且長期的問題。高斯博士和世界銀行的專家們給出的方案在一定程度上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在疫情的影響下,人類經濟社會生活可能會出現一種全新的局面,未來如何面對這種新的形勢和新的全球格局,財科院希望與世行的專家加強合作,共同深化研究。
有關部門、機構、財科院科研人員、研究生及媒體記者共180餘人參加了本次報告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