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消防救援總隊昨天舉行新聞發布會,披露了一組數據:截至11月中旬,上海今年共發生火災3472起,造成51人死亡,41人受傷。消防部門共出動人員55萬餘人次,搶救疏散人員7988人,保護財產價值9.5億餘元。
電瓶車火災是「第一殺手」
據統計,今年以來,上海電氣火災共發生1712起,造成26人死亡。其中,電動自行車及其配件引發火災400餘起,造成20人死亡,可謂是上海火災「第一殺手」。
圖說:今年以來,上海電氣火災共發生1712起。消防供圖
今年8月7日晚,靜安區永興路一高層複式住宅發生火災事故,造成4人死亡。經調查,起火原因是一名死者將電動自行車蓄電池帶至住宅一層充電,因蓄電池發生故障引發火災。
9月22日凌晨,寶山區汶水路一村民自建住宅發生火災,過火面積達150平方米,造成5人死亡。起火原因為主體建築南側頂棚下方的電動自行車在充電過程中,因鋰離子蓄電池故障引發火災。
據上海市消防救援總隊防火監督處介紹,上海電動自行車保有量近千萬輛。針對電瓶車火災高發,從10月起,上海開展了為期2個月的防範電動自行車火災綜合治理工作。對電瓶車停放問題,加強源頭治理,加大停放充電供應,增加集中停放車位。對現有停放場所的消防安全設施進行升級改造,增加簡易噴淋、具有無線傳輸功能的獨立式煙感火災探測報警器和視頻監控等消防安全設施。
此外,還在住宅小區、大型綜合體、外賣快遞閃送網點等,推動智能充換電櫃設施建設。推進社區微型消防站建設,及時發現和處置初起火災,達到「滅早、滅小、滅初期」的防控效果。
圖說:加大巡查力度。消防供圖
公安、市場監管、經信、消防等部門也加大了對銷售企業執法檢查力度,重點查處違規銷售和違法拼、加、改裝整車及蓄電池行為。全市共查處違規銷售行為103起,違法拼、加、改裝行為48起,查獲超標蓄電池2153組,辦理有關刑事案件9起、行政案件973起,刑事拘留57人,行政拘留91人。
其中,徐匯區公安、市場監管部門根據線索搗毀一條非法改裝、租售電動自行車及蓄電池產業鏈,抓獲一個17人的犯罪團夥,繳獲偽劣蓄電池500餘組,搗毀了一個位於外地的源頭生產窩點,繳獲 「三無」偽劣電瓶電芯原料、偽劣成品及半成品電瓶等1397個,共刑事拘留25人。
「上海現有近80萬註冊騎手。我們將強化行業管理,加強對外賣、快遞電動自行車的行業管理。」上海市消防救援總隊防火監督處負責人介紹,目前,上海市商務、郵政部門已約談外賣、快遞行業頭部企業,要求註冊騎手嚴禁購買非標、偽劣整車及蓄電池產品,嚴格遵守安全使用、停放、充電規定。
圖說:加大巡查力度。消防供圖
不慎用火導致「小火亡人」
今年以來,因為市民吸菸、生活用火不慎等行為共引發火災867起。
「秋冬季要格外注意『小火亡人』事故。」上海市消防救援總隊火調技術處負責人告訴記者,近3年,過火面積小於5平方米的亡人火災有14起,造成15人死亡。此類火災往往發展緩慢,過火面積小,卻是造成「小火亡人」的重要原因,其危害雖不及電動自行車火災,但仍需引起足夠警惕。
2013年4月,徐匯區田林路某住宅樓內,熊某飲酒後返回住處,點燃香菸後睡著,因香菸引燃窗簾等物品引發大火,造成包括熊某某在內的4人死亡,2018年10月,在靜安區某菜場內,譚某使用小太陽烘烤被打溼的被子,離開後起火,造成1人死亡。2019年8月,譚某因失火罪被判處有期徒刑5年。
上海市消防救援總隊為此提醒:不要臥床吸菸;不要在醉酒、疲勞等狀態下吸菸。「菸頭、火柴要妥善處理後丟棄,尤其不能從高空扔菸頭。使用電熱毯、電暖氣、小太陽等電加熱器具,一定要選購3C強制認證的產品,不要貪圖便宜購買三無產品,不要用衣物覆蓋電加熱器具,睡覺前、離開房間後要關閉這些電器。」上海市消防救援總隊火調技術處負責人提醒。
新民晚報首席記者 潘高峰 通訊員 張申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