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丨你拼了嗎?與鄰裡一起拼實惠,「社區團購」悄然興起!

2020-12-22 三湘都市報

網際網路改變著人們的生活,

使商家競相逐鹿社區。

就社區而言,

未來的蛋糕很大,

前景也很廣闊。

近日,

「社區團購」悄然興起

……

7月23日,一社區團購群群主蔡女士收到的前一日貨品及她的發貨清單。

7月23日,在湖南省體育局附近經營著一家蔚然錦和小賣部的蔡女士收到了前一日群內團友們下單所購買的商品,從獼猴桃到龍眼等水果,再到蒜苗、沐浴露,各種商品裝了滿滿4大筐。

記者調查了解,除了像蔡女士做的以量取勝的日化用品、生鮮等日常品類外,還有如眾籌土雞得雞蛋、水果拼單等各種豐富的「社區團購」種類。

業內人士認為,雖然實體銷售的利潤率較電商更高,但社區團購無需囤貨,只要賣出便是純利收入的線上銷售更受「小本買賣」的青睞。

記者 朱蓉 實習生 楊金浩

一天數十單

從日用百貨到生鮮蔬果皆可團

7月25日,家住城南鑫遠逸園的易小姐一個名叫「××拼拼團」的微信群信息不斷跳動。根據群內信息顯示,截至下午3時30分,這個主要由同一小區團友組成的拼單群內,已有34筆訂單。

易小姐

如果在發布商品信息時是沒有註明發貨時間的常規產品,在當日5點之前下單可以當天送貨上門

易小姐說,上一次在該群下單,是參與了「眾籌湘西母雞」項目,預付750元可在年底得到5隻養大的母雞,在此期間還可以獲得共計500枚按10個月分批配送的土雞蛋。

而在蔡女士發起的「××省體育局團購群」中,已有團友335人,截至7月25日16時,訂單數為10個。三湘都市報記者看到,與易女士的「送貨上門」不同,該群的購物方式為「線上下單,線下自提點取貨」。

蔡女士介紹,她所經營的團購群,是加盟了一社區團購品牌,不需要加盟費,但規定需要有固定店面、營業執照和食品安全許可證,

蔡女士

線上售賣的商品,一般是居家商品為多,包括毛巾、蔬菜、水果和垃圾袋都很暢銷,顧客多為年紀稍大些的家庭主婦。

有訂單就是純利潤

受到「兼職」團長們的歡迎

三湘都市報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在長沙,體量較大的小區內均已先後興起了社區團購模式。如易小姐的團購群,早在三四年前便已經成立,但在近兩年發展特別迅速。據她回憶,最初因為有鄰居上門推薦,抱著「試試也無妨」的心態加入,「現在那位團長都開起實體店了。」

在嘗試加入數個微信團購群後,記者發現,群內銷售商品的單價與專業電商平臺或實體店相比,似乎更加實惠。如,在易小姐的團購群內,標稱「炎陵黃桃」的5斤裝售價為68元,而在其他電商平臺上,這一品類水果的售價則為5斤裝99元。

在福元西路萬科城,也有全職在家的主婦經營著類似的團購群。7月24日晚,在萬科商業區前坪拎著三提抽紙等顧客取貨的李女士就坦言,「聽說社區團購做好了挺有前途的,所以就想試。」

而原本做水果生意的蔡女士則表示,「商品、售後都是由公司全權負責,顧客在微信群中下單購買的任何商品在提貨後如果有不滿意或者臨時沒時間提貨,都可以無條件退款。

蔡女士

目前,實體店的營業額、利潤都比線上售賣要高,但是實體店要囤貨、壓貨,過期貨品需要店鋪自己承擔,而目前的社區電商銷售則是掙零頭的純收入,完全不存在虧錢這一說。

定位精準

由實體店交易、鄰裡信任感

推動快速發展

採訪中,三湘都市報記者關注到,除了由團長們通過掃樓、定點添加等方式逐步構建起來的社區團購群外,開設在小區附近的,如綠葉水果、耕夫水果等連鎖水果店也開始建立自己的團購群由專人負責維護,在群內定期發布優惠商品信息。

家住珠江花城的楊女士

最初加群是因為會送一瓶酸奶,後來發現可以與同小區的鄰居拼單得優惠,現在經常在群內下單購買。

我加入一水果店的微信群後,與素未謀面的群友拼過一箱獼猴桃、十斤火龍果,感覺很實惠。

「會到小區附近實體店購物的消費者,一般復購率較高,在推薦後加入微信群,屬於定位精準的潛在消費客群,」一家品牌連鎖店「社區團購」負責人認為:

這種「人對人」的交易,相較於純線上平臺而言,會更有天然的信任感,讓消費者願意下單,且客群穩定。

相關焦點

  • 與鄰裡一起拼實惠 長沙小區興起了「社區團購」模式
    與鄰裡一起拼實惠,「社區團購」興起無需囤貨,「小本買賣」受追捧,全職主婦也「兼職」經營 為買家省錢,助賣家多銷7月23日,一社區團購群群主蔡女士收到的前一日貨品及她的發貨清單記者調查了解,除了像蔡女士做的以量取勝的日化用品、生鮮等日常品類外,還有如眾籌土雞得雞蛋、水果拼單等各種豐富的「社區團購」種類。 業內人士認為,雖然實體銷售的利潤率較電商更高,但社區團購無需囤貨,只要賣出便是純利收入的線上銷售更受「小本買賣」的青睞。
  • 「在嗎?一起拼團」,社區團購解鎖消費新渠道——大千超市
    「在嗎?一起拼團」,社區團購解鎖消費新渠道——大千超市「在嗎?麻煩幫我砍一刀。」「這個水果好便宜,還包郵,一起團購嗎?」「有需要買紙巾的嗎?一起拼團!」……隨著拼多多的上線,零售行業颳起了一陣「拼團」風潮,只要人們看到自己喜歡的或者需要的商品,都會給自己的親朋好友發去砍價連結,或者在朋友圈發拼團連結,人們似乎對這種新興的購物方式無比著迷。拼多多旨在凝聚更多人的力量,用更低的價格買到更好的東西,體會更多的實惠和消費樂趣。
  • 松鼠拼拼破產了?社區團購的出路在哪裡?
    那麼,導致松鼠拼拼陷入「解散風波」的原因,真的像網友說的那樣嗎?  02  2018年8月8日,在社區團購成為新風口之時,松鼠拼拼在北京成立。  公司管理混亂、內部派系鬥爭、收支不平衡、早期燒錢虧損嚴重……  這些似乎就是松鼠拼拼「破產」的一個個蛀蟲,放眼到整個社區團購行業的話,會發現同樣的問題依舊存在。  社區團購的興起。是因為它解決了電商行業中流量、庫存、物流成本的問題。
  • 松鼠拼拼被傳倒閉,社區團購還「拼」嗎?
    晚間,松鼠拼拼還向虎嗅強調稱「裁員」的說法沒有依據。松鼠拼拼算得上是目前社區團購的頭部企業,這聲驚雷敲打著人們:社區團購還行不行?松鼠拼拼怎麼了?2018年8月以小程序的形態上線,三個月後GMV過億元,六個月就衝擊了社區團購的第一梯隊,之後基本保持著快速增長——這是松鼠拼拼給市場的第一印象。
  • 拼多多又「大出血」!多多買菜或成為社區團購一匹「黑馬」?
    2016年是的社區團購元年,而2020年是爆發年。疫情之下,被禁足在家的人們需要日常消費,社區團購站上了風口,彼時拼多多也推出了社區團購平臺「多多買菜」,供貨方限定在附近社區,可直接送貨至社區門口。
  • 拼多多投資「蟲媽鄰裡團」 入局社區拼團?
    9月19日,億邦動力獨家獲悉,拼多多通過投資上海蟲媽鄰裡團入局社區拼團。   億邦動力曾分析,在社區拼團風口期,大概率的競爭對手是已經完成O2O化的電商企業,如拼多多、每日優鮮等。
  • 拼多多投資蟲媽鄰裡團 或涉足社區拼團領域
    蟲媽鄰裡團是一個社區拼團平臺,主打日常生活用品的銷售,雖然規模比較小,但顧客的復購率達到了90%,近日拼多多投資了此平臺,接下來了解相關內容。分析稱,在社區拼團風口期,大概率的競爭對手是已經完成O2O化的電商企業,如拼多多、每日優鮮等。而拼多多這類企業,距離生鮮社區團購只有一步之遙。
  • 美團拼多多如此積極社區團購,拼的是資本,要的是流量?
    拋開巨頭入局社區拼團的初心,單從這種商業模式過去面臨的問題,以及未來帶來的諸多可能來分析,就可以看出,社區團購模式的存在是否會持久,對於整個零售行業,是幸還是不幸。社區團購的前世今生簡單來看,社區團購是過去拼購模式與團購模式的變種,因為其是圍繞社區團購的團長展開的,因此帶有社交的基因,更有社區的特性,也因此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該模式的關鍵點:離不開人、貨、場的有機組合。
  • 拼多多旗下「多多買菜」正式上線:社區團購 菜價遠低於市場價
    據國內媒體報導,拼多多旗下社區團購項目「多多買菜」已正式上線,首批試點城市為武漢和南昌。多多買菜是拼多多旗下實惠社區電商平臺,採用預定+自提模式。當前,「多多買菜」小程序已投入使用,社區用戶可以在小程序中選購商品、下單交易,然後到多多買菜的線下站點取貨。不過,拼多多手機App中還沒有多多買菜的入口。據悉,多多買菜合作的網點有菸酒百貨超市、便利店等社區門店,也包括韻達、百世鄰裡等快遞站點。
  • 拼多多殺入社區團購,多多買菜行嗎?
    拼多多最終還是把手伸向了社區團購,目前已經在多個城市上線進行,正逐步擴大測試範圍。當然了,這樣一個眾多玩家起起落落,但有充滿無限誘惑的市場,作為巨頭肯定是不想錯過。根本原因是什麼?是因為社區團購(尤其是生鮮),它把服務延伸到了最後 100 米,甚至是到家了。
  • 個體商家賣貨利器,「拼團小棧」賦能社區團購
    今年以來,在疫情背景下,小區居民們由於無法外出,集體拼單購買果蔬生鮮等生活必需品,逐漸形成了「社區團購」這一新興的線上消費模式。在迎來了井噴式發展後,美團、滴滴、拼多多如今也快速切入社區團購併大力補貼用戶,引起了社會廣泛的「拼團潮」。社區團購通過減少中間環節讓消費者得到實惠,有利於市場競爭。
  • 社區團購系統開發 社區拼團系統開發
    社區團購商城系統是在以往拼團的基礎上進行升級改革,主要是以社區團購為主,藉助這個平臺能讓商家節省人工成本,助力商家實現營銷轉型。搭建拼團管理平臺,平臺主要負責採購與配送等供應環節,再通過招募社區寶媽與店長等作為社區團長,由團長搭建微信群並日常分享微信商城or小程序商城中的商品連結,參與拼團的人數越多價格就越低。
  • 社區團購:居民買菜方式悄然之變
    王女士說,他們一家五口人是在今年7月份開始參與社區團購,平均一個月能省下100塊錢左右。  記者了解到,王女士口中的「社區團購」就是在年初疫情風口飛入百姓家的生鮮團購,在黃石,社區團購影響幾何,是否正在潛移默化地改變居民傳統的買菜方式?  疫情催熟社區團購  十薈團、興盛優選、美團優選、多多買菜……這些社區團購平臺名字你聽過嗎?
  • 滴滴、美團、拼多多等企業紛紛布局 網際網路大廠拼搶社區團購
    滴滴、美團、拼多多等多家網際網路公司紛紛布局,迅速覆蓋全國多個省份,並呈現出繼續向下沉市場發展的趨勢。主打低價方便、基於鄰裡關係的社區團購為何能迎來「第二春」?社區團購正在如何改變居民生活?社區團購好在哪兒?
  • 京東、拼多多、美團等巨頭紛紛布局的社區團購
    繼電商直播後,「社區團購」可能是最近網際網路行業的一大熱詞。時下,京東、拼多多、美團、滴滴、阿里等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布局社區團購業務。可以說,新冠肺炎疫情是社區團購興起的助推劑,越來越多的人養成了在線上消費的習慣,進一步推動了社區團購產業發展。
  • ...美團楊俊 All In,社區團購平臺「松鼠拼拼」獲 3000 萬美元 A...
    36氪獲悉,社區團購平臺「松鼠拼拼」近日完成了 3000 萬美元 A 輪融資,本輪投資方包括IDG資本、高瓴資本、MSA、雲九等機構,以及美團網原 COO 幹嘉偉,由指數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此前, 「松鼠拼拼」還曾獲得 IDG、BAT 的 400 萬美元天使輪融資。
  • 快寶雲店發力社區拼團 依託快遞流量深耕細作
    業內普遍認為,廣義上的社區團購,本質上是去中心化電商的具體形態。多年來專注於快遞末端最後一公裡服務的快寶網絡,真正意識到如何以「消費者為中心」,整合現有社區資源,賦能快遞末端平臺。以社區團購為例,去中心化意味著更加碎片化,化整為零的社區中心相對較小,快寶雲店需要把供應鏈、服務、流量作為基礎設施,賦能給消費者社區,它是一個新的消費生態建立的過程。
  • 社區團購的巨頭擂臺賽:又見高補貼,拼多多燃起「菜籃子」戰火
    「你在我這買菜,網上下單後拼多多平臺會將菜送到我的店裡,你再來店裡取。」商家告訴記者,儘管目前還未見許多訂單,但高補貼、強拉新、快入駐等一系列打法,正在將多多買菜火速推向臺前。事實上,社區團購早已是入局者眾,興盛優選、十薈團、同程生活等早在2018年左右興起並割據低線市場,其背後也不乏阿里、騰訊的身影。如今,美團、滴滴、拼多多自行切入社區團購,意在探求長尾流量。
  • 【重磅】《2018年中國社區團購「50強榜」》發布
    (網經社訊)在經歷一年多的「厚積」,社區拼團在2018年接棒「無人超市」,成為2018年比較火的一種消費模式,吸引了包括京東、蘇寧、拼多多以及美團等零售巨頭紛紛搶灘布局。如今基本所有主流電商都推出了拼團功能,而在當今經濟下行和消費降級的大趨勢下,社區拼團大戰將會愈演愈烈,社區拼團「千團大戰」的廝殺大戰已經快速在醞釀和爆發當中。
  • 拼多多「多多買菜」or「美團優選」 武漢成為全國社區團購練兵場
    金九銀十黃金期將至,武漢的社區團購領域有如晴空烈日,一片火熱!本月迎接兩位重磅玩家入場,面對社區團購這種新的零售方式帶來的巨大流量和利益,巨頭們紛紛踏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