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01 17: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編者按:大型原創主旋律音樂作品《相信這面旗》是新時代弘揚民族精神、彰顯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代表性文藝佳作。該片取景主要在嶽麓區,是嶽麓區對外宣傳推薦區域形象和展現嶽麓區全新面貌的窗口。嶽麓區融媒體中心推出《相信這面旗》觀後感系列,聽聽中小學生的感想。
觀《相信這面旗》後感
近來看了網上熱傳的《相信這面旗》的由中共長沙市嶽麓區委宣傳部的大型主旋律作品。其以一家庭生活為導引,然後以歌曲《相信這面旗》為背景展現一系列圖片及視頻,感人至深。
憶開國盛況,如此輝煌!看見我們親愛的主席——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說道:「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五星紅旗便飄揚在世界之東,在每一個中國人心中。何人不為之而驚喜,何人不為之而震撼!
天宮嫦娥,神舟北鬥,哪一個不蘊含著幾代人的辛勤汗水?是C919,是「殲」型戰機,又是什麼不詮釋著「兵強則國強」的道理?
你聽,是宣誓的聲音。鏗鏘有力,堅定自信。語氣中的是嚮往,心中有的是榮譽。簡單的一句「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傾注了多少心血和智慧,它代表的是虔誠和正義。這無私偉大,延綿千年的中華民族啊!用淳樸和踏實揚起風帆,無畏地駛向民族復興的彼岸。
望高鐵穿行,「中國速度」是那樣世界聞名,令人嘆為觀止。港澳的回歸,是中國歷史翻開的嶄新的一頁。聽風吹麥浪,是豐收的聲音,是新時代農業生產的驕人的成績單……
相信這面旗,金黃的五星,鮮紅的旗幟, 是使萬千中華兒女們淚目的驕傲與艱辛。相信這面旗,陪伴泱泱華夏七十餘載,目睹著中國的一幕幕。相信這面旗,是所有炎黃子孫的精神依託和信仰……
是的,相信這面旗……
博才實驗中學(天頂校區)
1926高煜軒
相信這面旗
「相信這面旗,我用信念追隨著你。」這是我在這段視頻中聽見得最多的,同時也是感悟最深的一句話。確實,我們只要相信這面國旗,這面黨旗,這麵團旗,這面隊旗,並堅定不移的追隨它,信任它,我們的祖國就一定能欣欣向榮,將東方神韻留在世界上每一個人的心裡。
國,是一個從小就深深烙印在每一個人心裡的詞,從幼兒園我們就開始學習怎樣唱國歌,畫國旗,到了小學,我們開始了解祖國的歷史,力求長大後為國爭光,成為國家的中流砥柱,等到了中學,我們開始了解黨史國情,時事新聞,進一步了解到祖國的現狀。愛國精神代代相傳,它真正進入到了炎黃子孫的血肉裡。
看完視頻《相信這面旗》後,我感觸頗深。在視頻中我看見了許多人,有稚嫩懵懂的小學生,有朝氣蓬勃的中學生,有一身白衣的護士,愛崗敬業的警察和已邁入暮年的老人,但他們有一個共同點:他們的心是向著國的。他們的眼睛在看向國旗的那一刻都充滿了一種光輝,因為他們對這個國家充滿了信任,他們都用信念,用行動支持著國。視頻中有一幕帶給我極大的震撼:博才學子們站在草地上,對著飄揚的五星紅旗敬了一個個標準的隊禮,五星紅旗飄揚著,似乎在對博才學子寄予厚望。博才學子靜默著,對國家,對國旗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博才的校訓是:「博學多才,自強報國」,我想在那一刻每個博才學子都真正理解了這句話,並立下了「自強報國」的志向。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我們是中國冉冉升起的新星,是中國推動時代起的浪潮。所以,我們一定要不斷努力,定下遠大的志向,長大後成為中國的中流砥柱,為國爭光!
博才實驗中學(天頂校區)
2028高若萱
編 輯 | 謝 汀
校 審 | 潘振興 羅 瑤 楊 剛
原標題:《《相信這面旗》觀後感①》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