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個原因》作為當下最值得看的美劇之一,可謂深度解讀了我們目前這一代人。
對於還沒看這部劇的美劇迷們,提醒一下,這部劇可能有點讓人難以消化。
大部分美劇都喜歡把生活中歡快的一面展現出來,但《十三個原因》並不迴避人生中的可悲和現實世界裡的可怕。
就像所有的節目一樣,有些事是連粉絲都不知道的。
從演員之間的關係到劇中的一點元素,一起來看下《十三個原因》背後的13個小秘密。
1.兩個主演沒讀過原版書
通常情況下,如果一部美劇是改編自小說的話,演員們通常會在試鏡前就先把書給讀了,以便更好的了解要演的角色的內心狀況。
13個原因就改編自同名小說,但男女主演凱薩琳和迪蘭都沒有讀過這本書。
因為在他們看來是先把書看完的話,會增加更多的壓力,事先知道後續的發展也會影響表演時的心境。
不得不說也是有道理的,因為起碼他們演的還是挺好的。
而不管事先讀沒讀過這本書,他們兩個都已經得到了這個角色,說實話,也沒法想像其他人來扮演男女主角。
2.漢娜的扮演者凱薩琳是通過視頻試鏡的
對於演員來說試鏡基本上都是極其痛苦尷尬的經歷。
大部分演員試鏡時都是和自己的競爭對手坐在同一個房間裡面,然後排著隊進門見導演和製片,然而對於凱薩琳來說,情況並非如此。
有時候就是這樣,命運會幫你一把,事情也會變得簡單,凱薩琳就很幸運,試鏡漢娜的時候特別輕鬆。
因為凱薩琳是澳大利亞人,試鏡時人也在澳大利亞,而她的籤約公司還是很不錯的,經紀人更是手段一流,硬是讓導演願意通過視頻聊天來試鏡她。
她就是這樣在正式和導演製片以及其他演員見面之前就直接正式拿到漢娜的角色了。
話說背後的團隊這麼優秀,以後在好萊塢應該會發展得很不錯。
3.劇組成員基本都有相同的紋身
在這部劇第一季上映之後,演員湯米、布蘭登、阿里莎等以及製片人賽琳娜都去紋了一個相同的具有紀念性意義的紋身。
他們的手腕上都有一個分號,這不僅僅是一種紀念,更是讓看劇的粉絲們知道他們並不孤單的一種方式,這個紋身象徵著與抑鬱和消極思想做鬥爭的決心。
而這兩種情緒偏偏都是《十三個原因》裡的主要氛圍,分號代表著沒有人是孤單的,不管怎麼樣人生都要繼續下去。
4.賽琳娜·戈麥斯原本想演漢娜的角色的
賽琳娜作為製片人,可以說是這部美劇剛開始時最大的噱頭。
過去十年,她一直都很想把《十三個原因》改編成美劇,因為她希望讓內容更生動,她更覺得和全世界分享這個故事的意義是很重要的。
剛開始她原本是準備打算做成電影的,也準備自己上陣扮演女主角漢娜。
只是因為內容實在過於豐富,沒有辦法直接做成電影,所以就直接被網飛買下來拍成了美劇。
但在籌備開拍時,劇組的人商量了一下,賽琳娜實在是太出名了,這樣的角色需要新人新面孔來演。
這個決定是正確的,雖然臉臉真的很好看也能演戲,但不一定能把漢娜刻畫得像凱薩琳那麼好。
《十三個原因》可以被稱之為完美的一個原因就是選角,演員陣容很新對劇集受關注也是有影響的。
5.漢娜的指甲油顏色被稱為「無盡藍」
粉到深處自然愛,粉絲喜歡買同款,這不是什麼新鮮事。
不難發現,在《十三個原因》裡,每盤磁帶上,漢娜都用深藍色的指甲油標上了號碼。
在整部劇中,藍色一直都是個非常突出的顏色。
首先,這個顏色的指甲油是她消失之前的幾天用的,這個轉變可能暗示著她最後做出決定的決心,以及這個決定沒有後悔的餘地。
而指甲油顏色的改變更是代表漢娜性格上的改變,原本是甜美開朗的女孩,但後來她心中的情緒只有悲傷。
6.黴黴有客串
黴黴可謂向來是各種席捲網絡,不僅在《死侍》裡有他的梗,就連《十三個原因》裡也有她的「另類客串」。
賽琳娜和黴黴是閨蜜,這不是什麼秘密,兩個人也一直互相支持,幫助對方的事業發展。
而賽琳娜就想了個小心機,讓自己的閨蜜換了個方式客串了一下,只是很多人可能沒看到。
在一個鏡頭中,背景裡很明顯有一張黴黴《1989》專輯封面的海報。
這簡直是做死黨的極致了,而且黴黴對於年輕人來說影響巨大,她的海報更是很有意義的。
雖然很多劇迷可能沒注意看到,但不少黴黴的死忠粉還是眼尖發現了。
7.第一季結束的時間戳是有含義的
很多劇迷喜歡這部劇是因為裡面的很多小細節都值得仔細琢磨。
而第一季結束時有一件事很多人都沒注意到,就是角色們記錄下自己面對漢娜的「審判」時的證詞,日期是2017年11月10日,但這部劇是在2017年3月首播的。
有發現這點的粉絲相信這是有目的的,為的是向觀眾證實時間的存在。
時間是任何人都無法挽回的一樣東西,但時間也能治癒一切,如果身邊有的人有了像漢娜那樣的想法,請告訴他(她)自己有時間可以幫助他們度過難關。
8.劇裡有幾個人物有的是書裡沒有的
美劇迷們都知道,只要是從書籍改變來的美劇,基本上都會改很多細節,有的角色會被刪掉,也會添加一點新角色。
很正常,導演想要把角色帶進現實生活中,確實需要創建一些新的角色,才能讓拍出來的劇整個流暢起來。
就這樣,整部劇以漢娜的故事為主要提綱,然後讓編劇增加一些細節和情節進去,這樣觀眾才能深入的把故事線拆分清楚。
從整部劇的效果來看,這些新角色也確實讓劇中的每個人物都變得更有血有肉。
有的角色該刪就刪,有的該添就添,重點是合情合理不破壞原著結構和中心,這是合格的美劇導演和編輯拍書改劇的嚴格標準。
而在這樣的標準下,每個角色都是情感豐富的,性格多層次的,而且也被賦予了自我,確實是很有質量的劇。
9.有的劇情是在學校拍的,有的不是
現在隨著特效啊什麼的科技的發達,就連美劇也讓人分不出什麼是真實的了,有時候難免會讓粉絲想念「情景劇時代」。
《十三個原因》裡的外景和部分內景是在加州北部的一所真正的高中拍攝的。
劇組拍攝的時候正值秋季,學校放假,然後劇組就在攝製棚的大倉庫裡做了和學校裡一模一樣的場景,保證部分室內場景在不會出現差別。
不僅如此,還有做後期的人,會保證不出穿幫鏡頭,而且每個小細節都是到位的,也是很辛苦很敬業了!
10.舞會鏡頭拍了一周
每個人都記得第5集裡的舞蹈場景,只是我們在看劇的時候可能不知道拍這一個鏡頭有多複雜。
首先要捕捉所有的角度,這樣才好剪輯,結果就是這個場景拍了真正一周。
好在演員們都喜歡拍這個鏡頭,因為現場永遠有一種懷舊的感覺。
11.有時候拍到凌晨4點
在好萊塢當演員也不容易,拍戲的過程也是很漫長的,個人生活更是只能先熬完苦日子才能放個假。
錢不好掙,很多人認為當演員當明星肯定過的就是令人嚮往的生活。
但說實話,除了走紅毯或者拍照片時候穿幾件好看的衣服,別的沒什麼了。
《十三個原因》作為一部高質量的美劇,基本上每個場景都要連續拍上幾個小時。
為了協調拍攝進度,很多鏡頭都是在大半夜的時候大家熬夜辛苦拍攝的。
最慘的是他們有時候要在凌晨2點起床收拾,4-6點之間拍攝,因為要符合原著設定讓周圍環境看起來像是秋天的晚上7點。
12.這部劇光線和色調的轉換超厲害
目前為止,《十三個原因》裡讓很多人都喜歡的一點就是視覺效果的展現。
燈光師和場景布置的人簡直都是天才,這種詩性視覺美從來都是不好打造的。
當漢娜還活著的時候,鏡頭大部分都是溫暖的調調,在她去世之後,則更多的是灰色和藍色相搭的冰冷的毫無生氣的沉重的色彩。
這種視覺上的差異造成的視覺和心理上的效果的確讓這部劇脫穎而出,細節決定成敗啊朋友們!
如果有沒注意到的劇迷小夥伴可以再刷一遍,注意到這個變化的時候可能會對整個故事情節都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
有的演員們在開拍之前就互相認識
緣分就是這麼奇妙,可能十年前在學校擦肩而過的人,十年後和你的關係就另當別論。
凱薩琳和迪蘭兩人16歲的時候一起在一部叫《上帝救我》的美劇裡出現,這部劇講的是個一個女人對自己的人生再次充滿希望和激情的故事。
只是這部劇沒有續籤,還是青少年的兩個人就失去了聯繫。
直到他們作為男女主角一起接拍了《是三個原因》,在演員表裡看到迪蘭名字的時候都把凱薩琳給高興壞了,居然會時隔這麼久再次團聚真的是很有緣!
雖然這部劇很有「爭議」,被人說內容太暗黑,讓人沮喪,但一向價值觀比較正,敢於面對人生的網飛還是續訂了第三季,作為最有意義最值得期待的美劇之一,希望《十三個原因》不會讓人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