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中午,公安部兒童失蹤信息緊急發布平臺在官方微博上發文,就此前一天網傳的「西南一婆婆毆打被拐漢族媳婦」視頻進行回應,強調相關信息為假新聞,事發地並不在西南地區,警方已經排除了拐賣犯罪的可能,被打女子是藏族人,打人者是其親生母親及哥哥。當地有關部門正依法調查處理。
8月15日,有網友在微博上發布視頻稱,「轉發等同報警!西南地區被拐賣的漢族女子(媳婦)逃跑被發現」,並配有多個表示憤怒的表情。
視頻顯示,一名身穿粉色大衣的女子被一名男性從路邊拉起,並帶入一處院落中。隨後,有一名更為年長、穿著傳統服飾的女子站出來,操著一口的方言,扯住該女子的頭髮進行毆打。
這一幕引起了諸多網友的憤慨,並談論到地區發展差異、性別平等、法治建設等相關話題。
不過,也有一些網友指出,原博內容有誤,視頻中打人者說的是藏語,而非西南地區的方言,根據對話內容判斷打人者與被打者之間的關係應當是母女。
對此事件,@公安部兒童失蹤信息緊急發布平臺 於16日中午做出澄清:視頻中的被打女子系藏族,因家庭矛盾被丈夫送回娘家,打人者系其親生母親和哥哥,因覺得丟臉,教訓該女子,視頻為其丈夫拍攝,警方已經排除了拐賣犯罪的可能,關於視頻中涉及家庭矛盾糾紛等其他情況,當地有關部門正依法調查處理。
@公安部兒童失蹤信息緊急發布平臺 還稱,當事的對話內容及其家庭糾紛情況在很多微博及知情人那裡都有詳細的介紹,因有關情況涉及個人隱私,該博不予公布。
目前,最早發布相關視頻的微博帳號因被投訴違反《微博社區公約》中的有關規定,被微博站方予以註銷。不過,仍然有個別轉發了視頻的網友保留有造謠微博。
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12月27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作為中國第一部反家暴法,該法於2016年3月1日起施行。其中有條例規定,工會、共產主義青年團、婦女聯合會、殘疾人聯合會、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等應當對實施家庭暴力的加害人進行法治教育,必要時可以對加害人、受害人進行心理輔導。
2016年,在《反家庭暴力法》生效前夕,中國西藏新聞網曾刊發報導指出:
要讓我國首部反家暴的法律生根落地,尤其是像我區這樣農牧區婦女法律意識較為淡薄的地方,如何聯合社區、村居、婦聯、法院、公安等多部門,讓他們融入並參與到弱勢群體的社會救助體系中來,為反家暴法的落地提供制度基礎,這也許比法律自身出臺更為艱難。
因此,4年多來,西藏自治區婦聯多措並舉開展婦女兒童維權服務工作,編制藏漢雙語反家暴法宣手冊、開展法律進社區等活動、創建婦女兒童維權服務崗、成立困境婦女庇護所。2019年,僅拉薩市婦聯共接待來信來訪619件,其中110便民警務站婦女兒童維權服務崗接訪435件、八縣區婦聯接訪156件。「我們接到來信來訪的案件裡,家庭暴力案件的比例一直很高。」拉薩市婦聯黨組副書記、主席向巴彩喜說,「很多婦女受到家庭暴力後忍氣吞聲,導致各種合法權益很難得到保障,所以我們希望婦女們能認識到家庭暴力的危害,增強自己的維權意識,在受到家庭暴力的第一時間裡與公安機關、婦聯取得聯繫,尋求幫助,及時、妥善地處理這種家庭矛盾,保護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