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3月19日電(信蓮)據日本新華僑報網報導,近日,「構築亞洲知識共同體」「霞關亞洲中國塾」開校紀念國際研討會在東京的日本記者俱樂部成功舉辦。會議由日本愛知大學國際中國學研究中心、亞洲聯合大學院機構、日本華僑教授會議主辦,國際亞洲共同體學會、日本商務智能協會協辦,主要就日本如何應對歐亞新世紀浪潮和構建亞洲知識共同體進行探討,來自日本、中國、韓國的一流專家學者、政經財界及媒體人士等160人來到了日本的中心地「霞關」參加了國際研討會。南京師範大學林敏潔教授應邀主持了大會。愛知大學校長兼理事長佐藤元彥致開幕辭,表示希望通過「霞關亞洲中國塾」為中日友好交流搭建新的橋梁。
參加會議的學者
會議由三部分組成。圍繞當今世界與亞洲面向何方的主題,愛知大學國際中國學研究中心高橋五郎主任教授致開場辭,來自東洋學園大學的朱建榮教授就習近平新外交與歐亞新秩序進行了闡述;東京大學特任教授河合正弘詳細說明應當如何面2020年東亞新秩序;軍事記者田岡俊次在如何把握美中新時代與中國威脅論上給予新的啟示;早稻田大學的李鍾元教授則從韓國視角剖析了亞洲地域形成與日韓關係。隨後共同通信社副論說委員長森保裕及原神奈川副知事久保孝雄分別對上述學者的發言進行點評。
會議第二部分則主要圍繞如何面對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及亞洲新經濟秩序的形成。由日本華人教授會議代表、愛知大學教授李春利主持。津上俊哉分析了亞洲基礎強化與日中ASEAN的合作;瀨口清之樂觀地展示了如何應對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富士通總研主席研究員金堅敏客觀揭示了中國新亞洲經濟外交—海陸新絲綢之路戰略與日本這一課題;名古屋市立大學特任教授中川十郎則依次闡述了上海合作組織(SCO)、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最後,日本經濟新聞編輯委員後藤康浩及前東京·中日新聞論說委員川村範行對以上觀點進行評論。
會議現場
第三部分由亞洲聯合大學院機構理事長、筑波大學名譽教授進藤榮一主要就「霞關亞洲中國塾」有關課程進行詳細說明。「霞關亞洲中國塾」的田代秀敏、川井伸一、唐燕霞、服部健治、荻原伸次郎、高橋一生、豐田隆、黑瀨直宏等8位暫定講師分別就課程內容進行簡單闡述,內容涉及中國經濟、中小企業、大眾社會、六次產業化等熱門話題,在場賓客興致勃勃。
會議在熱烈友好的學術交流氛圍中取得圓滿成功後,緊接著在日比谷公園松本樓舉行了研究交流會。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中國公使郭燕、原聯合國大使谷口誠、美國保險公司大竹美喜會長、日本影片製作公司會長榎善教、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衝村顧問等一行、松本樓第四代掌門人小坂文乃等出席並至精彩發言,會場氛圍熱烈,掌聲不斷。松本樓歷史悠久,不僅是近代革命先驅者孫中山先生與日本實業家梅屋莊吉深厚友誼的象徵,也是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宴請中國前國家主席胡錦濤的所在地,深信在中日友好人士的共同努力下,此處也將會見證中日更加美好的明天。
(編輯:劉夢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