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撤檔風波的《帶著爸爸去留學》終於登錄衛視,孫紅雷暌違小熒幕三年、帶來了一部異域視角下的《小別離》式「家庭vs教育」面面觀。劇作聚焦不同收入階層的家庭,在教育的「疑難雜症」面前令人哭笑不得又能發人深省的「三十六計」。
比如孫漂亮一上線就開始飈英文,成功用他那「兩塊五一斤的散裝英語」,徵服了海關工作人員和廣大觀眾,戲裡成功將「原機遣返」更改為六個月,戲外又讓《極限挑戰》粉絲對他角色的喜愛濾鏡更加重了一層。
於是問題來了,明明是磕磕巴巴只能說出一兩個單詞、連用法都只能勉強算對的「不及格」英文,為什麼反而效果很好?
首先,人物有真摯的、底層的、有溫度的喜劇效果。
影視劇演員說英文臺詞,最可怕的情況就是明明荒腔走板卻蜜汁自信「本人口音非常純正」,長長一串臺詞說出來分分鐘氣死英語老師、尷尬死觀眾。
但孫紅雷這次的情況不同,他的角色很符合他本人的英文水平:約等於不會。
這種不會說卻努力找詞彙來翻譯的狀態,一向是笑點擔當。孫紅雷絞盡腦汁手腳並用說孩子現在大了、終於想起一個單詞big,各路手勢都上線才終於說對only seven days
語言不夠、唱歌來湊,還一言不合就開始手舞足蹈。
雖然舒心醬不明白這個場合為什麼唱《鴻雁》,但還是成功被這對父子一個餵一個張嘴吃的情景逗笑。
其次,父子關係、夫妻關係、人物性格裡的「暗面」都變成了反差萌的笑點。
第一點,「吹牛」這樣的性格缺陷,都變成了可可愛愛的傻樂呵自尊心。
孫紅雷劇中角色是圖書館管理員,收入水平有限,第一次家長大合集見面中,這個職業就引起了在場人員很微妙的不同反應;車禍意外換車之後,孫紅雷又一路眉飛色舞亂聊車、被問自己開什麼車時說「手中無車、心中有車才是最高境界」,吹牛破破了導致兒子賭氣要走,整個過程裡不論是孫紅雷的吹噓,還是兒子「少年人自尊心過度」的矯情,都不是太理想的完美狀態。
但偏偏是這種「有瑕疵」的可愛,才更有現實質感和共鳴基礎。
第二點,經濟條件上的不足,也被角色「窮」出了親情溫度和魔性笑點。
孫紅雷送兒子出國上學,帶了一箱子八角、榨菜(老乾媽表示不服),為了打扮成兒子喜歡的人,花「幾十塊」重金、製備了一堆放在水裡會飄起來的大金鍊子,花裡胡哨打扮自己。
「可憐天下父母心」是一個很感人但也很沉重的話題,《背影》裡老父親買橘子的故事帶著問人生到此悽涼否的傷感和悲情,而這部劇在開局階段用各種「奇葩老爹歡樂多、沙雕老頭最喜慶」的方式,衝淡了天涯一方的傷感,而以更家常、更喜慶的方式來展開問題討論。
第三點,夫妻感情裡的「不平等條約」也自帶爆笑屬性。
孫紅雷的角色大概還是個「怕老婆的」,和兒子走丟之後老婆打來電話要求和兒子說話,他瞞報軍情自導自演「小棟你媽讓你接電話,啊睡著了不想接啊」,輕車熟路一看就是常年和老婆鬥智鬥勇動人,但一頓操作猛如虎、最後效果二百五。
換句話說,這次孫紅雷飾演的父親角色,很「小男人」,既沒有霸道總裁富可敵國的家產,也沒有昔日餘則成只手翻江倒海的能力,甚至連在異國他鄉生存的語言基本關 都不能通過。
但恰恰是這麼一位一窮二白說著「兩塊五散裝英語」的老父親,叫人覺得親切、覺得真實。
一部劇如果能最大程度放大演員的優點,讓人想起他在綜藝裡相同又不同的討喜特質;又能讓人覺得似曾相識「小區裡有一定有這樣的隔壁老孫」,不失為一條真正的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