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轉型期醫生這份職業為何越來越受到大家的追捧?
我們都知道,當今的大學生數量越來越多,就拿2020屆的大學畢業生來說,數量已經接近了900萬人,在可以預測的將來,每年的大學畢業生人數有望突破1000萬人,人數是越來越多了,而我國的經濟經過幾十年的高速發展,如今正處於從高速發展到高質量發展的轉型期,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相應的就業壓力也變得越來越大,根據就業數據統計,近幾年很多的同學畢業時就意味著失業,這對大家的打擊非常巨大,畢竟已經考上了大學,最後還找不到一份工作來養活自己。
這也導致了一種現象,大家越來越傾向於尋找一份穩定的工作,比如大家都能想到的公務員,這兩年公務員的考試競爭已經進入到白熱化的地步,很多崗位達到"千裡挑一"的程度,可以說很難考上,而醫生的穩定性甚至高於公務員,並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其技術與收入也會慢慢地提高,其實在美國,醫生和律師都是高收入群體,並且收入在所有的職業中名列前茅。因此醫生這份職業越來越受到大家的追捧,既然醫生這份職業很有前途,那麼我們來看看我國都有哪些好的醫科類大學,近日,我國醫科類的大學排名出爐,讓我們來看看各個學校的表現吧。
南醫大殺入前三甲
在這份榜單中,北京協和醫學院毫無疑問地佔據了榜首,排全國23名,接下來是首都醫科大學,在全國排46名,而南京醫科大學強勢殺入前三甲,位列醫科類大學第三名,在全國排47名,表現非常優秀。南京醫科大學創建於1934年,在1962年,學校被列為全國首批六年制醫藥院校。到1981年,被批准為全國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是首批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與省政府共建醫學院校和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
在學科實力上,學校的臨床醫學、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神經科學與行為學、藥理學和毒理學、免疫學、社會科學總論、化學等8個學科進入ESI(基本科學指標資料庫)全球排名前1%,其中臨床醫學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位列中國內地高校第34位,獨立設置醫科院校第3位。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該校的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在全國54所參評高校中獲評A+等級,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護理學獲B+等級,藥學獲評B等級。學校的學科實力很強,入選前三甲也是實力體現。
重醫遺憾跌出前九名
中國醫科大學、天津醫科大學、南方醫科大學、哈爾濱醫科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中國藥科大學分別佔據了第4名到第9名;重慶醫科大學遺憾跌出前九名,位列醫科類高校第10名,在全國排104名。重醫創建於1956年,由上海第一醫學院(現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分遷來渝組建,原名重慶醫學院,學校是首批具有博士和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
在學科實力上,有6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2020年3月,科睿唯安發布),在教育部學位中心第四輪學科評估中,臨床醫學等學科排名全國前列,但是學校沒有A類學科,這是比較遺憾的事情。
以下是各校的具體排名。
寫在文章後面
接下來的大學是溫州醫科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河北醫科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大連醫科大學、廣州醫科大學等眾多學校,這些學校都是150名以內的高校,你覺得哪些學校的學習氛圍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