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8 | 來源:網絡 https://www.eol.cn/ceici/
河套學院,簡稱「河院」,是教育部批准設置的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實行內蒙古自治區和巴彥淖爾市兩級管理體制,以自治區管理為主,被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為整體轉型試點院校。學校始於1985年建立的河套大學;2000年4月,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決定巴盟教育學院、巴盟師範學校併入河套大學;2012年3月29日,經教育部批准升格為本科層次的河套學院。根據2020年5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佔地面積1047.98畝,校舍建築面積24萬平方米,固定資產達5.0億元,圖書館各類藏書97.52萬冊。學院設有13個教學系部及繼續教育學院,開設32個本科專業、24個專科招生專業;有教職工1122人,全日制在校生10546人,其中本科生 6692人,少數民族學生2178人,包括蒙古族學生1854人。
一、培養目標
根據區域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掌握會計核算、財務管理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具有從事會計核算、經濟管理、理財和網絡信息技術等方面知識和技能,具備財務管理職業操守,能在工商企業、金融證券業、市場中介機構、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財務、會計、金融管理等工作,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需要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
二、培養規格
1、素質結構要求
⑴具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一定的文化品位與格調;
⑵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職業道德和遵紀守法精神;
⑶具有較強的責任感、事業心和團隊精神;
⑷具有一定的崗位適應能力、人際交流能力和應變能力;
⑸具有健康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
⑹具有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分析判斷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⑺具有一定的英語閱讀、翻譯和日常會話能力;
⑻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和創新能力。
2、知識結構要求
⑴掌握財務管理崗位所需的會計、金融、理財等方面基本知識,財務管理工作所需的專業技能、統計基礎知識、計算機技術及財務軟體運用知識;
⑵掌握與財務管理專業相關的經濟法規、資本運作以及財政、稅收等方面的基礎知識;
⑶認知財務制度、審計制度的基本內容和企業經營管理基礎知識;
⑷掌握高等職業教育所必備的人文知識、政治理論知識、社會科學知識等。
3、能力結構要求
⑴具有從事企事業單位經濟業務的會計核算的能力;
⑵具有從事中小企業籌資、投資和理財能力;
⑶具有從事中小企業財務分析、財務決策和風險控制能力;
⑷具有從事中小企業財務預算的編制和成本控制能力;
⑸具有從事會計電算化、ERP軟體的運用、財務分析報告的撰寫和財務信息報送能力;
⑹具有良好的職業判斷和再學習能力。
三、修業年限和畢業條件
(一)修業年限
標準修業年限3年,實行彈性學制,學生可在2~4年內完成學業,若休學創業2年,可實行6年彈性修業年限。
(二)畢業條件與要求
修完人才培養方案規定的全部課程,取得相應學分,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合格方可畢業。本專業的課內教學學分、實踐教學環節學分總和為105學分。(其中通識教育必修課學分為32.5學分,專業必修課學分為39學分,通識教育選修課學分為4學分;專業拓展課學分為10.5學分,專業集中實踐環節學分為18學分,創新創業課程學分為1學分。文科各專業學生分別選修自然科學類課程、藝術類課程各2學分以上)。學分制及選修課的具體管理辦法,按照河套學院關於《河套學院2017級人才培養方案指導性意見》執行。
畢業時需獲得的證書有:
1.計算機等級證書
計算機等級證書以「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NCRE)成績為依據。本專業學生取得「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NCRE)一級—計算機基礎及MS
Office應用成績達到40分以上(含40分)。
2.英語等級證書
本專業學生英語應用能力考試(B級)成績須達到合格標準(及以上),或者大學英語四級考試(CET4)成績達到255分以上(含255分)。
3.普通話證書:
《關於對我校學生進行普通話水平培訓測試的通知》(河大發【2012】97號)文件中的達標要求為依據,成績須達到三甲(70分以上)。
四、課程體系與核心課程
(一)課程體系設計思路
根據崗位職業能力所需的知識、能力、素質的要求,根據人才培養規格確定支撐課程體系,從而構建財務管理專業的能力本位課程體系,主要包括通識教育課程、專業基礎課程、專業必修課程和專業拓展課程四大模塊。並圍繞職業能力的培養,確定每個課程模塊所包含的課程。
(二)核心課程
主要有:財政與金融、管理學、基礎會計、財務會計、成本會計、財務管理、財務報表分析、證券投資和財務管理實訓等課程。
(三)主要課程簡介
1.基礎會計
本課程是財務管理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主要講授:會計基本理論,會計核算的專門方法(包括設置會計科目與帳戶、運用複式記帳法、填制和審核會計憑證、登記會計帳簿、成本計算、財產清查、編制會計報表等),基本經濟業務核算(包括製造企業的資金籌集、供應過程、生產過程、銷售過程、利潤形成與分配等),各種會計核算組織程序等。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會計基礎理論、會計基本程序與方法和會計基礎知識,為本專業學習專業會計奠定基礎。
2.財務會計
本課程是財務管理專業的核心專業課程之一。主要講授財務會計的特徵及其概念框架;會計準則中的會計假設、會計要素和一般會計原則;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利潤各會計要素的確認、計量、記錄;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的結構和編制方法;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比較廣泛、系統的理解企業會計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掌握我國現行會計準則下各種經濟業務的會計處理方法,培養和提高正確分析解決會計處理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的能力。
3.財務管理學
本課程是財務管理專業的核心專業課程之一。通過本課程教學,使學生掌握財務管理基本理論和分析方法,重點掌握籌資管理、投資管理、營運資金管理、收益與分配的管理等方面的知識,同時通過教學,使學生能夠用財務管理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分析解決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投資決策、籌資決策、股利理論分配等問題。
4.成本會計學
本課程是財務管理專業的核心專業課程之一。主要講授成本計算,成本預測、成本決策、成本計劃、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考核。其中成本計算與核算是成本會計最基本的內容,包括傳統的基本方法、輔助方法以及現代成本會計的新方法。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成本會計的基本理論和各種技術方法,並能綜合運用所學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熟練地進行實務操作,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5.
會計信息系統
本課程以財務軟體應用主,依據企業會計業務處理的過程,全面、系統地介紹會計信息系統的原理和使用方法,使學生全面了解會計信息系統的功能、結構和數據流程,系統地掌握會計信息系統的工作原理和數據處理方法。主要內容包括會計電算化概論、會計核算體系的建立、總帳系統、薪資管理系統、固定資產管理系統、應收款管理系統、應付款管理系統、報表管理等系統。
6.財務報表分析
本課程是財務管理專業的核心專業課程之一。主要講述財務報表編制與分析的基本理論與方法,在內容上主要有財務報表分析基本理論、財務報表編制與解讀、財務報表能力指標分析、財務報表綜合能力分析等。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可以使學生分析與評價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質量,以及企業償債能力、營運能力、獲利能力、發展能力和現金流量等綜合情況,從而進行成功投資、有效管理、科學決策。
五、實踐性教學要求
實行「2+1」人才培養模式,2年進行系統理論知識學習,1年進行畢業實習(頂崗實習、教育實習),任課教師(班主任)利用第五、六學期帶領學生進行畢業實習(頂崗實習、教育實習),並確定相關的行業企業專家進行全程指導。
六、教學計劃表
1.課程設置、學分要求與時間分配表
2.學時與學分比例表
3.學時與學分分配表
七、必要的說明
1.通識教育必修課設置方案:按《河套學院2017級人才培養方案指導性意見》執行。
2.成績考核
課程考核由期末考試與教學過程考核組成,各佔50%。期末考試按照應用型人才培養要求,考核內容突出知識的理解運用。根據各專業課程性質特點進行教學過程評價設計,注重課堂教學過程每一環節的評價,注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可以採取以下方式:綜合性、設計性作業,課堂交流與提問,小組討論,指定閱讀,讀書報告、設計報告、研究報告(研究論文)、實驗報告,問卷調查分析,期中考試(利用課程學時在一年級中組織)等。
據2020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河套學院下設13個教學單位,有32個本科專業、24個專科專業,分布在文學、理學、農學、工學、教育學、管理學、經濟學、藝術學、醫學等9個學科門類 。
河套學院報名地址是什麼?
河套學院
①凡本站註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公共服務平臺」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公共服務平臺」。
②本站註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