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機械工程學科2019年度優秀結題項目

2021-02-07 機械工程學報

提示:點擊上方"機械工程學報"↑關注我吧


項目負責人


華中科技大學



項目執行期

2016年1月-2019年12月


依託單位


華中科技大學 


項目名稱


難加工材料高速切削過程中刀具工況特徵的跟隨感知


項目批准號


51575215項目簡介


難加工材料高速切削過程中,切削區產生的局部高溫導致隨時空變化的工件變形、刀具磨損與讓刀變形,在線精確獲取對控制零件加工質量以及實現刀具磨損預測和切削模型精化等均具有重要意義。本項目針對難加工材料高速切削過程中刀具工況特徵在線精確感知需要:1)探索溝槽型微織構內薄膜熱電偶的高效製作工藝,建立刀具表面微織構與薄膜傳感器集成製造方法;2)提出基於有限溫度測點信息的刀具表面熱流快速精確計算方法,實現切削區域溫度場的快速重構;3)研製集成薄膜熱電偶的智能切削刀具,開展實驗驗證。本項目研究成果可實現鈦合金等難加工材料高速切削過程中刀具近切削區域溫度的高精度跟隨測量,為航空零部件高品質製造提供理論和方法支撐。


主要研究進展及創新點


創新了一種利用刀具表面微織構實現薄膜傳感器在硬質合金刀具刀刃區域進行集成製造的方法,解決了難加工材料高速切削過程中刀刃區域溫度無法高可靠原位感知難題(圖1、圖2)。研究成果連續發表在IEEE Sensor, 16(13):2016; SNA 279, 2018; SNA 296, 2019等國際學術期刊; 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1項。


提出了基於有限溫度測點的非均勻、強時變溫度場的快速重構方法,實現了刀具切削區域溫度場的在線快速重構(圖3)。研究成果連續發表在IJHMT, 143: 2019; IJAMT, 97 (1-4): 2018; IJAMT, 99 (5-8): 2018; IEEE TIM 69(7): 2020等國際學術期刊。


研製了表面微織構內集成薄膜熱電偶陣列傳感器的硬質合金智能刀具,解決了傳感器無線供電和數據同步傳輸,實現了難加工材料高速切削過程中刀具近切削區域溫度的高精度跟隨測量(圖4)。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IEEE TAP 64(12): 2016、IEEE TCS 64(5): 2017、IEEE TM 53(4): 2017,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2項。


項目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在理論研究和技術創新方面:建立了薄膜傳感器與硬質合金刀具集成製造方法和刀具切削區域溫度場在線精確重構方法,研發了具有溫度跟隨感知功能的智能切削刀具,實現了難加工材料高速切削過程中刀具切削溫度的可靠高精度測量,測量溫度高達900°C。


在成果指標與人才培養方面:在IEEE TAP、IEEE TCS、IEEE TM 、IEEE TIM、IEEE Sensor、SNA、IJHMT、IJAM等本領域國際學術期刊發表SCI收錄期刊論文10篇(第一標註論文9篇,第二標註1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4項,授權 3 項;培養畢業博士研究生3人、碩士研究生3人。


編輯:惲海豔    校對:向映姣



JME學院簡介


JME學院是由《機械工程學報》編輯部2018年創建,以關注、陪伴青年學者成長為宗旨,努力探索學術傳播服務新模式。首任院長是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監事會監事長、《機械工程學報》中英文兩刊主編宋天虎。


歡迎各位老師掃碼添加小助理-暖暖為好友,由小助理拉入JME學院官方群!



有一種合作叫做真誠,有一種發展可以無限,有一種夥伴可以互利共贏,願我們合作起來流連忘返,發展起來前景可觀。關於論文推薦、團隊介紹、圖書出版、學術直播、招聘信息、會議推廣等,請與我們聯繫。


感謝關注我們!我們《機械工程學報》編輯部將努力為您打造一個有態度、有深度、有溫度的學術媒體!




版權聲明:

特別聲明:本微信轉載文章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目的,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立即聯繫我們,我們會予以更改或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益。


商務合作:

聯繫人:暖暖

電話:010-88379909

E-mail:jme@cmes.org

網 址:http://www.cjmenet.com.cn

官方微信號:jmewechat


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喲


相關焦點

  • 關於2021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與結題等有關事項的通告
    按照科學基金總體工作部署,現將2021年度項目申請和2020年資助期滿項目結題等工作的有關事項通告如下。1. 2021年度集中接收申請的項目類型包括:面上項目、重點項目、部分重大研究計劃項目、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創新研究群體項目、基礎科學中心項目、地區科學基金項目、部分聯合基金項目、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自由申請)、數學天元基金項目和重點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等。集中接收工作於3月20日16時截止。
  • 清華大學電機系五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結題項目獲評優秀
    11月26至27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電氣學科基金項目交流與研討會(電力系統和電力電子相關領域)在重慶召開。在本次會議上,共有53個結題項目獲評優秀,清華大學電機系有5項結題項目獲評優秀。清華大學與西安交通大學、東南大學並列獲得優秀結題項目數量最多的高校。
  • 通知 | ​關於2021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與結題等有關事項的通告
    按照科學基金總體工作部署,現將2021年度項目申請和2020年資助期滿項目結題等工作的有關事項通告如下。1. 2021年度集中接收申請的項目類型包括:面上項目、重點項目、部分重大研究計劃項目、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創新研究群體項目、基礎科學中心項目、地區科學基金項目、部分聯合基金項目、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自由申請)、數學天元基金項目和重點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等。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類項目績效評價結果出爐
    獲取更多CSCB2020相關資訊來源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網站導 讀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網站發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19年度績效評價報告》。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委託,國家科技評估中心作為第三方機構承擔了2019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績效評價工作。本年度績效評價對象為面上項目、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地區科學基金項目、重大項目和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福建師範大學榮獲67項2019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8月16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19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項目評審結果。福建師範大學獲資助項目66項,直接經費3912萬元(集中申請項目)。其中:重點項目4項,優秀青年基金項目1項,面上項目32項,青年科學基金項目29項。還有部分項目正在評審過程中。
  • 寫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放榜前
    但9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應該會放榜。雖然各大論壇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不乏爭議,譬如「我發了5篇Q1論文,居然連青年基金項目都沒上」,「某人僅僅是本子寫得好,從來未見做過實驗,結題都是硬湊文章」 等等。但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作為目前我國知名度最高、認可度最廣、影響力最大的縱向科研項目,也是目前我國科研評價體系及研究人員個人學術水準評價標準中的關鍵指標之一。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第五條 確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以下簡稱基金資助項目),應當充分發揮專家的作用,採取宏觀引導、自主申請、平等競爭、同行評審、擇優支持的機制。堅持鼓勵探索、突出原創,聚焦前沿、獨闢蹊徑,需求牽引、突破瓶頸,共性導向、交叉融通的資助導向。
  • 同濟大學400項目獲2015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
    8月18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基金委」)發布了「關於公布2015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項目評審結果的通告」。  我校今年獲資助的400個項目中,包括面上項目227項,青年科學基金項目148項,重點項目9項,優秀青年基金項目4項,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1項,此外還有重點國際合作、國際(地區)合作與交流、海外及港澳學者合作研究基金、外國青年學者等類型的項目共11項。
  • 2021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德國研究聯合會合作研究項目...
  • 2021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波蘭國家科學中心合作研究項目...
  • 2017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績效評價工作通告發布—新聞—科學網
    關於開展2017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績效評價工作的通告 國科金髮計〔2017〕
  • 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化學領域項目申請指南
    導讀近日,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指南正式發布,今年項目申請集中接收工作自2020年3月1日開始,3月20日截止。化學加特別整理了化學領域的面上項目、重點項目、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申請指南,供大家參考。
  • 中北大學2020年度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8項,創歷史新高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2020年度集中受理期申報項目評審結果。中北大學有48個項目獲立項資助,獲批總數較去年增加10項,增長率26.3%,實現連續兩年持續增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是國家創新體系重要組成部分,在推動我國自然科學基礎研究的發展、促進基礎學科建設、培養優秀科技人才等方面發揮著巨大的作用,是國家「雙一流」建設和教育部學科評估重要量化指標。2020年基金委在集中接收期間共受理項目申請267534項,比2019年增加近3萬項,但總資助經費同比削減22億餘元。
  • 201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與日本學術振興會合作項目指南
    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與日本學術振興會(JSPS)的雙邊合作協議,雙方每年共同資助合作與交流項目,包括合作交流項目和雙邊學術研討會。經雙方協商,2013年度將共同資助合作項目14項,其中合作交流項目10項,雙邊研討會4個(其中2個在中國舉辦,2個在日本舉辦)。
  • 2021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以色列科學基金會合作研究項目...
    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與以色列科學基金會(ISF)於2007年10月籤署的合作備忘錄和之後達成的合作共識,2021年雙方將繼續共同資助合作研究項目,支持兩國科學家開展實質性的創新研究與合作。
  • 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項目評審結果公布
    9月17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在官網上發布了《關於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項目評審結果的通告》(國科金髮計〔2020〕64號)。上述通告顯示,202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集中接收期間,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共接收項目申請269671項,經初審及覆審後共受理267541項。
  • 暨大獲2019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67項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19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的評審結果。 暨南大學共獲資助267項 (另有1項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處於公示期) 全國排名第31位 省內排名第5位 立項數較去年同期增加32項 項目資助率約為23.45% 高於全國平均資助率(17.35%) 按照項目類型,暨南大學共獲得重點項目3項,重點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1項,優秀青年科學基金6項
  • 2021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英國愛丁堡皇家學會合作交流...
    冠狀病毒快速及精準檢查新技術(New technologies for rapid and precise diagnosis of coronavirus,申請代碼1須選擇H2209); 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資助中方研究人員訪英的國際旅費(機票為經濟艙)和英方研究人員訪華的住宿費、夥食費、城市間交通費。英國愛丁堡皇家學會資助英方研究人員訪華的國際旅費和中方研究人員訪英的住宿費、夥食費、城市間交通費。 (四)資助期限。 資助期限為2年,申請書中的研究期限應填寫2021年4月1日—2023年3月31日。
  • 2021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生物多樣性...
    美方項目指南請見:https://www.nsf.gov/pubs/2021/nsf21545/nsf21545.htm。 (二)申請代碼。 中方申請人請根據研究內容,選擇生命科學部代碼(C03)作為申請代碼1填寫中文申請書。 (三)資助規模。資助規模不超過3項。 (四)資助強度。中
  • 基金·政策 | 通知通告 :2021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交叉科學部項目申請指南
    (一)在2021年度項目申請集中接收期間,交叉科學部接收申請的項目類型包括: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創新研究群體項目和基礎科學中心項目。集中接收工作於3月20日16時截止。(二)在2021年度項目申請集中接收期外,交叉科學部接收申請的項目類型包括: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部門推薦)、重大項目、重大研究計劃項目、組織間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和專項項目。其中,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部門推薦)的指南已包含在《2021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指南》中;其他類型項目的指南將另行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網站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