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開畫展、10歲出書,這個自閉症天才畫出了另一個世界

2020-09-06 玩轉繪畫

3歲的時候,你在做什麼?

對於普通人來說,3歲是一個無憂無慮

對世界充滿好奇的階段



而對於今天小志介紹的

這位小畫家來說

他3歲過得可真是不怎麼樣


3歲時他還不會說流利的話

也不能跟父母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感受

他總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默不作聲

周圍不僅沒有任何人願意跟他玩耍

還總有人說他是傻子


/ David Barth /


荷蘭鹿特丹的畫家

一個被上帝關掉大門的90後男孩




David出生於1998年,三歲時,媽媽眼看著別人家的孩子都在院子裡活蹦亂跳的,自己的兒子David卻躲在角落一句話不說。


無論誰找他溝通,他都拼命的低著頭,不敢直視任何人的眼睛,直到好長時間後才能憋出一句話,這可嚇壞了David的家人。



趕忙送到醫院後,醫生診斷出David患有嚴重的阿斯伯格綜合症,這是一種孤僻的精神病態,天生的不會察言觀色,可以理解為我們常說的自閉症



沒有辦法,媽媽只能一邊心理引導他,一邊幫他找到美好生活的方向,3歲時,父親為他買了畫筆和紙張,好讓他無聊時隨便做些什麼。




於是,萬萬沒想到 ,奇蹟發生了

當他第一次拿起畫筆

就好像遇到了很久沒說話的朋友

畫出了很多令人難以想像的畫面




David仿佛找到了

自己與世界溝通的方式

趴在桌子上一口氣就畫了好幾天




很快,他在畫中找到了更多的朋友

當他翻閱過動物科普書籍後

就開始瘋狂的畫各種小動物



一直畫到David十幾歲時

他已經全靠自學

完全熟練的掌握了這門繪畫技術





在他的一幅作品中

他竟然畫了400種動物

並熟知每種動物的拉丁文名



David畫畫從來不需要草稿

下筆之前就好像已經

在大腦中形成完整的畫面

真是下筆如有神






而圖像思維也是自閉症的重要特徵

這也是很多自閉症兒童

具有有繪畫天賦的原因之一




慢慢的,畫畫成為了

他與世界溝通的重要方式

對於David來說

「熱愛」和「努力"這些詞壓根不適合他

畫畫成為了他說話一樣的工具

一個必須要學會的生存技能



在他獨特的視角下

畫面不僅飽含豐富而細膩的細節

更有超越常人的構圖能力



看似一堆動物擁擠的藏在畫面中,讓人覺得壓抑封閉,實則是他渴望與世界溝通的美好願望,他希望認識更多的朋友,像正常孩子一樣去奔跑。




隨著David的年齡不斷增長

他似乎慢慢的接受了自己天生的症狀

除了繪製美好的世界

他甚至還畫有戰爭集中營的場景



畫中每個人都長著動物的臉

當他敢於描繪戰爭的痛苦

對於自己的遭遇又算得了什麼



看著自己的兒子David漸漸走出了自閉症的陰影,多年來含辛茹苦教育兒子的媽媽也不知不覺中成為了一名自閉症教育的專家,她還參與到一個自閉症患者的項目中,和兒子一起聯合創作了繪本《柯蒂斯怎麼了?》。



在這本書中,媽媽講故事,David運用自己的繪畫天賦在媽媽的幫助下向讀者解釋患自閉症對他而言是什麼感覺,以獨特的方式向我們展示了自閉症患者的生活。以此來幫助更多的人了解自閉症。




很快,David的作品

開始受到越來越多的媒體和畫廊關注

他的作品開始不斷的展出



就在2012年,他在媽媽的陪同下受邀來到

北京中間美術館和聖歌畫廊展出作品

神奇的中國之行就這樣開始了



David一邊參觀這個陌生的國度

一邊用自己的語言,畫出中國的感受


他對中國美食非常感興趣

看起來的他的漢字也寫的不錯


他還把參加展覽的

活動內容都畫了出來


在798藝術區展覽的情景

也是畫的非常有趣


David還對著記者和攝像機

繪製自己的作品

回想小時候的孤僻膽怯

現在他面對這麼多陌生人

都顯得從容不迫


登上長城後的David

眺望著古老的文化

似乎在思考的他下次畫些什麼


看起來他在中國

玩的非常開心


上帝給他關掉一扇門,到給他打開另一扇窗。


如今的David已經是一位22歲的帥氣男孩,他甚至還可以在網上錄製視頻,給喜歡他的網友們講訴自己的繪畫故事。



當被問到自己與別的畫家有哪些不同時,他說:我們看世界的方式有差別。


他的畫更關注被認為是細節的東西。人們會覺得,在他的畫裡,一些相對不重要的東西,突然間變得重要與有趣起來。



David還說自己喜歡畫一種「理想化的自然」有許多動物存在在世界上,但它們也許從來不會待在一個地方,也從來不會同時出現在人們的視線裡。


只有在David的畫裡,它們終於實現了「同框」,所以我們會看到,巨型的野獸與小小的昆蟲同在一幅畫中。



自閉症讓David無法跟尋常孩子一樣生活,但給了他不一樣的視角,在他的眼睛裡,微不足道的昆蟲和巨型動物一樣重要,雖然在物種上不同,但所有的動物都可以和諧共存在一片空間裡。



有人說,自閉症患者都是來自星星的孩子,不小心才降臨在了地球上,他們在人群中可能會顯得笨拙,與人打交道,對他們來說太過複雜,但在他們的眼睛裡,看到的是世界更美好的樣子。



但願每一個自閉症孩子

都能在寬容的照料下成長

也可以找到一種特別的頻率

向這個世界訴說獨一無二的自己

相關焦點

  • 11歲自閉症男孩手繪世界地圖 憑記憶精確畫出(圖)
    11歲自閉症男孩手繪世界地圖 憑記憶精確畫出(圖) 2015-04-10 15:10:32  自閉畫家威爾夏竟是「活人相機」  據外電8日報導,紐約一位11歲自閉症男孩跟著身為大學教授的母親來到大學課堂,令人瞠目結舌的是,他居然完全憑著記憶,在白板上近乎精確地畫出了完整的世界地圖
  • 19歲自閉症少年畫作走紅 陳丹青稱其"中國畢卡索"
    自閉症孩子都是天才?  錯,  大部分患者智商低下  自閉症又叫孤獨症,許多人知道自閉症是緣於美國電影《雨人》。由著名影星達斯汀·霍夫曼飾演的主人公雷蒙,是典型的自閉症患者,卻擁有著神奇的記憶力。
  • 重慶版「梵谷」來了 3位特殊少年辦抽象畫展 用色彩和世界溝通
    9月16日,三位特殊少年的抽象畫展在重慶美術館開展,他們用色彩來自由的表現內心世界,用藝術的形式來呈現高傲而孤獨的靈魂!展覽將持續至本月24日,感興趣的市民可前往參觀。3位特殊孩子的畫展在重慶美術館舉行參展作品表達自己的方式是畫畫走進美術館大廳,最先進入視野的便是陳昱先的畫,他也是三位展出者中年齡最大的孩子,今年16歲。
  • 自閉症男孩義賣作品建基金 7歲畫作奪全國金獎
    畫展的主人,是3歲時被診斷患有自閉症的男孩偉偉。他的作品讓許多自閉症患兒家長感到震驚。舉辦此次畫展的目的更加特殊結束時,現場展覽的30餘幅作品中,14幅被義賣,所得2.4萬元將用於成立定向慈善基金,幫助更多像偉偉一樣的「星星的孩子」接受藝術教育。
  • 認知誤區:天才都是自閉症?自閉症兒童都是天才?
    近些年,似乎很多自閉症孩子一夜之間都展現出了少有的天才。自閉症兒童都是天才?自閉症是什麼時候被醫學發現的呢?因此Kanner醫生首次將幼兒自閉症定義在醫學分支裡,在這以前認為自閉症是精神分類的一種,是他把精神分類單獨分了出來。我們覺得自閉症兒童經常有很多新聞,認為自閉症小孩很多都是天才:音樂天才、數學天才、繪畫天才。其實大部分自閉症病人都處在廣泛性發育障礙這個階段,確實有一些是天才,但只佔10%-30%。
  • 發現不一樣的世界 自閉症兒童畫作重慶美術館展出
    ­  圖為市民觀看自閉症兒童畫展。 陳植煒 攝­  為關注自閉症兒童內心生活,發現他們眼中的世界,重慶美術館日前展出自閉症兒童繪畫作品,讓市民在畫作中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  自閉症、唐氏綜合症等特殊人士在個人藝術語言方面常常表現出不一樣的才華,今天的畫展共展出其畫作50餘幅。據介紹,他們的藝術創作常常能放下日常生活包袱,不被社會意識左右,放鬆自由地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
  • 13歲少年患自閉症,畫出內心世界,網友:越看越可怕
    13歲少年患自閉症,畫出內心世界,網友:越看越可怕每一個人都有與外界交流的方式,對於那些活在自己世界裡的自閉症患者來說,即使他們與外部世界沒有言語上的交流,但他們也會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傳遞自己對世界的印象和情感。
  • 自閉症的少年都是天才嗎?怎樣發現孩子自閉症的早期症狀?
    對於自閉症,或許大家的印象多是這樣的:行為古怪,不善於交往,不能自主完成學習,但是往往會有隱藏的技能。這項技能一旦發掘,簡直會天才般的驚豔四座,比如鋼琴談的特別的好,或者看一眼便能畫出全貌來,或者珠心算特別的快等等。這樣的認知,大家一定是從電影或電視上了解到的,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 讓自閉症孩子開口說「畫」
    冬天剛剛來臨的時候,一場特殊的公益畫展在北京望京地區拉開帷幕,開放式的場地吸引了很多不知情的參觀者,駐足賞畫期間,聽說這些畫作的作者都是自閉症患者,在場眾人無一不感到吃驚和讚嘆。自閉症,又稱孤獨症或孤獨性障礙,僅從字面上的意思,難免讓人猜測這一群體可能存在社交障礙、興趣狹窄等特徵。
  • 你的偶像其實是自閉症,15歲還沒開口說話,細數世界10大傑出名人
    自閉症兒童未來怎麼辦?自閉症現行幹預治療方式有沒有效果?自閉症兒童未來能不能融入社會?這是眾多自閉症患者和家長關心的問題。今天星悟說給大家分享世界10大傑出名人,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他麼都是自閉症患者,而且其中幾位還是高功能自閉症患者。相信這些耳熟能詳的名人能帶給給你更多信心和美好的未來。
  • 10歲上大學15歲考上碩士,自閉症男孩創造奇蹟:人生不被限定
    對於來自美國紐約的一名自閉症兒童雅各布來說,他對此有著最深切的體會。雅各布今年20歲,出生於美國印第安納州的一個普通的家庭,在雅各布剛出生的時候,一家人充滿了歡樂,所有人都對雅各布的降生感到高興。雅各布可以輕鬆的將5000多塊的巨大拼圖快速完成,凡是走過的路,雅各布回來就能將這些路畫成地圖,而且分毫不差,並能快速的理解複雜的物理學公式以及行星運動的理論。這讓母親感覺了無限的希望,自己的兒子難道是一個另類的天才,於是她開始上網搜索資料,發現很多名人都有過這種經歷,比如莫扎特,牛頓等等,這讓母親更加堅信自己的判斷。
  • 被陳丹青譽為「中國畢卡索」的自閉症少年,周迅都為他打call
    在這個世界上,有一特殊人群獲「最美浙江人——2016年度浙江驕傲人物」就是這麼一個自閉症少年作品卻一次次被肯定 讓無數人記住了他的故事而自閉症孩子的世界是怎麼樣的呢?成名在他心中的意義就等於零對於繪畫,畢昌煜是最單純的喜歡有一次他被受邀為一個兒童區的畫牆繪他就一個人,在那兒一畫就是幾天...
  • 天才畫家,3歲學畫,10歲聞名世界,一場意外半身粉碎不再畫畫
    八十年代曾經有這樣一個天賦奇才的小朋友,他僅僅三歲的時候就開始痴迷於畫畫,剛剛十歲就已經聞名全世界成為年齡自小知名度最高的畫家,如今當年那個紅遍全球的天才神童已經四十六歲了,他如今咋樣了呢?而這一次的封面,竟然是一個年僅六歲的小屁孩,他手持毛筆抬頭,一臉童真地含笑仰望著什麼。這個繼齊白石之後成為權威美術期刊人物封面的孩子,名叫譚文西,當時,他被畫壇譽為天才神童畫家。
  • 你認為的自閉症「天才」,他們離正常生活有多遠?
    2020年4月2日是第13個世界自閉症日!據了解,目前全球自閉症患者已超過6700萬人,平均每150個新生兒中就會有一個自閉症患者。在我國,調查數據顯示,自閉症發病率已居各類精神殘疾之首,平均每500個兒童中就有一個是自閉症患者。《中國自閉症教育康復行業發展狀況報告》顯示,目前中國自閉症患者已超1000萬,其中0到14歲兒童患者超過200萬,近年來患病率仍有上升趨勢。
  • 天才少女患上自閉症,誰知最後貓咪「救」了她!
    天才少女走紅值得一提的是,Thula一次搗蛋還使得父母發現了Iris的另一項天賦,那就是繪畫。這天,貓咪不小心碰倒了顏料,帶著五顏六色顏料的貓爪在家裡各處都留下了可愛的印記,而Iris也跟著模仿。見到這一幕的媽媽並沒有責怪女兒和貓咪,反而為女兒帶回來了一些顏料,鼓勵Iris用畫筆去畫出她心中的世界。出人意料地,Iris完全沒有抗拒繪畫,反而可以為了畫畫安安靜靜地呆上兩三個小時。而慢慢地,Iris的繪畫天賦也凸顯出來了。
  • 19歲自閉症少年考上大學,老師同學不知情,媽媽奢望:能不能成為一個普通人
    有一次沙龍的孩子們在玉佛寺借住,父母不可陪同,曹小夏去探望,發現小戴在幫另一個年紀更小的自閉症孩子洗襪子和短褲。銅管五重奏裡的愷愷貪玩不愛練習,小戴自告奮勇每天督促。18歲的小號手天舒說:「我最喜歡和小戴一起玩,一起表演。他是我最好的朋友。」
  • 保定涿州十歲天才小畫家 畫展太驚豔了
    十歲天才小學生曹羽淇個人藝術展火爆開幕。曹羽淇是涿州市物探局第二分校五年級學生,自小喜愛繪畫,四歲開始自由創作,每次看完喜歡的動畫片就會生硬得手攥油畫棒,專注的在地上、牆上、桌上,甚至爸爸的肚皮上無拘無束的創作,雖然線條粗糙,但生動有趣,充滿想像力。五歲時,每當看到小動物或看完電影就會找來筆和紙隨手拈來,就畫十幾張速寫作品,當時家裡消耗最大的就是紙。
  • 自閉症天才丹尼爾:用不同方式看世界
    丹尼爾是一個天賦異秉的自閉症者。1979年他出生於東倫敦一個普通家庭,從小就是個「難以伺候的怪人」,一出生就總是愛哭,他可以從早哭到晚,一刻不停。丹尼爾從小害怕人群,童年也沒有小夥伴朋友,大伙兒叫他「那個只跟樹說話的傢伙」,然而他從小就展現出特別好的記憶和心算能力。
  • 16歲自閉症少年手寫「印刷體」,筆跡如同複印機,獲七百萬點讚
    ——《寄興》都說在世界上找不出任何一個十全十美的人,這句話是有被無數的例子印證的。我們在報導中看到的某些天才兒童都有一定的性格缺陷或是與同齡人很難相處,還有某些偉人也都有很多缺陷像貝多芬、海倫凱勒、尼克胡哲,他們都有一定的身體缺陷,但是他們都在某方面有著很卓越的成就,而且在世界上有著極高的影響力。
  • 8歲自閉症兒童每天憑記憶畫一本畫冊(圖)
    原標題:8歲自閉症兒童每天憑記憶畫一本畫冊(圖) 兩名自閉症兒童正在專業機構接受康復訓練  昨天是第七個「世界自閉症日」,今年世界自閉症日的主題為「科學幹預、合理治療、平等發展」。蔣文龍 文/攝  不少孩子天賦「閃耀」  蘇州市佳悅特殊兒童早期幹預中心,是一家專業的特殊兒童康復機構,他們在蘇州市區的校區目前有50名自閉症兒童正在接受康復訓練,小天天(化名)就是其中的一個。  天天今年8歲,是一個德國籍孩子。去年剛來到幹預中心的時候,家長很擔心,怕他在這裡情緒會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