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銀行分紅大比拼:招行每股派現最多 工行總額第一

2020-12-18 金融界

來源:上海證券報

在眾多上市公司中,賺得多的銀行向來是穩定分紅的主力軍,也受到機構投資者長期持有和認可。

隨著2018年報披露接近尾聲,銀行經營業績普遍亮眼,營收淨利雙增,資產質量好轉;同時不少銀行在年報中大方拋出2018年度分紅預案。

小編梳理了上市銀行2018年度現金分紅預案情況,大家一起來圍觀這些銀行誠意如何。

招行每股派現最多 工行穩居「分紅王」

梳理A股27家上市銀行2018年報來看,目前有17家銀行在年報中公布了2018年度現金分紅預案(需經股東大會審議批准後實施),合計分紅總額為3577.49億元,平均分紅率為26%。

其中有5家銀行現金分紅力度較大,每股派息均超過0.3元(稅前,下同),分別是:寧波銀行每股派0.4元,分紅總額20.83億元;浦發銀行每股派0.35元,分紅總額102.73億元;民生銀行每股派0.345元,分紅總額151.05億元;招行每股派0.94元,分紅總額237.07億元,建行每股派息3.06元,分紅總額765.03億元。

從派息方案來看,招行每股派息最高,最為慷慨;江陰銀行每股派息最低,僅為0.05元,但搭配送股。

根據方案計算分紅率來看,分紅率超過30%的銀行有:青島銀行、民生銀行、無錫銀行、農行、工行、建行以及中行。此外鄭州銀行、招行分紅率接近30%,分別為29.04%、29.43%。最低的是平安銀行,僅為10%。

從分紅總額來看,A股銀行中,歷年來都是國有大行最多,2018年分紅預案也不例外,除交行外,四大國有行現金分紅均超過500億元。其中以工行最多,擬現金分紅893.15億元,分紅總額和每股分紅較2017年均有所上升。

事實上,從歷年已實施分紅情況來看,工行都是當之無愧的「分紅王」。根據Wind數據統計,工行上市以來歷史分紅率保持在30%,且上市以來累計分紅總額也最高,回報投資者超過7000億元的現金。此前,工行行長谷澍在業績發布會上表示,未來工行計劃把分紅比例穩定在30%左右,這既考慮了公司價值最大化,也考慮了股東價值最大化。

在股份行中,招行也誠意滿滿,該行上市以來分紅率約為24%,分紅總額超過1300億元。不過,上市以來分紅率最高的常熟銀行,約為33.67%,也難怪這家農商行最受機構青睞,每年接待調研機構最多。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上市銀行雖然維持了較高分紅率,但是在金融去槓桿、資產質量等重重經營壓力之下,分紅率其實已較過往下降,如招商銀行、常熟銀行2018年度分紅率(預案計算)都較上個年度有所降低。

加之今年以來銀行板塊指數(申萬)上漲了22.18%,按照最新收盤價和預案每股派息計算,當前銀行股平均股息率從去年的近5%下降至近3%,比去年的「白菜價」略貴。當然大行仍然較高,除交行外,股息率均超過4%,股份行中最高為民生銀行,該行股息率為5.26%,妥妥跑贏10年期國債利率(4月3日為3.22%)。

機構看好銀行股 匯金成大贏家

銀行分紅主要取決於銀行盈利情況、股東回報要求、監管考核等因素,當然最主要還是看銀行的盈利能力,尤其是淨利潤增速。

銀行要從自己口袋裡掏出「真金白銀」回饋投資者,盈利能力才是基礎。換言之,在銀行派發股利背後,是監管要求和各家銀行經營能力的博弈。所以回溯歷史數據可以發現,一般來說,除了大行外,其他中小銀行分紅並不穩定,有時需要留存利潤補充資本金或者抵禦風險。比如民生銀行2017年度分紅率僅為2.2%,而2018年度派息預案分紅率達30%。

但無論哪種,銀行股都是中國股市中較為穩定的分紅大軍,分紅份額佔比超過70%。其估值低(當前板塊對應2018年PB僅0.87倍)、安全邊際高,一般被認為是長期價格股,受到機構喜歡,尤其戰略投資者長期持有。

天風證券銀行分析師廖志明在其最新研報中認為,低估值構築安全邊際。橫向來看,銀行板塊無論是PE還是PB估值都是A股所有行業最低,有安全邊際。後續經濟企穩有望支撐銀行股估值修復。他表示「旗幟鮮明地看多銀行股」。

中泰證券報告認為,隨著中長期資金和機構資金的持續入市,銀行板塊有望持續吸收資金,推動板塊持續上行。記者注意到,去年四季度,證金公司、全國社保基金等主力資金便開始加倉銀行股。如證金第四季度加倉中行、農行、工行數量最多,分別為580萬股、516萬股、511萬股。

事實上,上市銀行前十大股東多為國有背景投資平臺,如大行前十大股東都是匯金、證金、香港中央結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梧桐樹投資等國有投資平臺,招行第一大股東為香港中央結算,其他地方性銀行大股東也多為當地國資平臺。

這些股東從銀行歷年分紅中賺得盆滿缽滿。根據Wind數據,工、農、中、建第一大股東都是匯金公司,持股比例分別為34.71%、40.03%、64.02%、57.11%,持股數分別為1400.97億股、1237.18億股、1247.86億股、1884.62億股,按照2018年度分紅預案計算,匯金可從四大行獲得1282億元(稅前)的現金回報,超過去年的1000億元(稅前)。

相關焦點

  • 35家銀行分紅4700億,工行分937億,招行303億,平安「最小氣」
    Wind大數據顯示,截至7月13日收盤,A股共36家上市銀行,其中有35家銀行完成2019年度現金分紅,只有浦發銀行還沒有完成。35家銀行2019年現金分紅總規模為4698.28億元,平均每家分紅金額為134.24億元。
  • 36家上市銀行實施分紅派息 工行派發逼近千億元
    7月進入下旬,上市銀行集中分紅也漸近尾聲。根據Wind統計,截至記者發稿,A股36家上市銀行已公告實施2019年度分紅派息方案,合計擬分紅派息4877.92億元。從分紅總額來看,工商銀行仍然是「分紅王」,分紅派息逼近千億元。除浦發銀行外,上市銀行均已完成派息。
  • 雙匯發展賺43億分紅41億
    雙匯發展分掉97%淨利潤  雙匯發展昨晚披露年報顯示,2015年度實現營業收入446.97億元,同比下降2.1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2.56億元,同比增長5.34%;基本每股收益1.2892元;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現12.5元(含稅)。
  • A股公司2019年合計分紅1.36萬億 工行派現937億為科創板13.4倍
    特別是近年來監管部門加大對上市公司實施現金分紅的倡導力度,以真金白銀回饋投資者也成為上市公司積極履行責任的主要手段。今年3月1日起實施的新證券法第91條就明確指出,上市公司應當在章程中明確分配現金股利的具體安排和決策程序,依法保障股東的資產收益權。上市公司當年稅後利潤,在彌補虧損及提取法定公積金後有盈餘的,應當按照公司章程的規定分配現金股利。
  • 誰是A股分紅王:工行總額居首 格力5年股息率居首
    摘要 【誰是A股分紅王:工行總額居首 格力5年股息率居首】長期以來,A 股市場的低現金分紅一直飽受詬病,遠低於全球市場。據平安證券研報統計數據,2015年A股年度股息率為1.44%,當前可計算的2016年度股息率為1.66%。
  • A股分紅誰最壕?工行狂撒937億,茅臺分紅1700想拿得先掏13萬
    其中,工商銀行以936.62億元分紅額繼續穩坐A股「分紅王」寶座,比2018年上漲4.9%,佔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淨利潤的比例為30.0%。值得一提的是,其分紅額甚至超過了絕大多數A股上市公司的全年淨利潤,僅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及中國平安5家公司的淨利潤可與其匹敵。
  • 大紅包來了,建設銀行2019年度擬派現800.04億元
    來源:證券時報網3月29日建設銀行發布2019年度分配預案,擬10派3.2元(含稅),預計派現金額合計為800.04億元。派現額佔淨利潤比例為29.99%,以該股2019年度成交均價計算,股息率為4.47%。
  • 以分紅為目的購買工商銀行的股票是否值得?
    工商銀行作為宇宙第一大行,規模非常龐大,而且作為國有大型商業銀行,本身的股本非常大,所以股票的波動非常小,雖然工商銀行的股價並不是很高,只有5塊錢左右,但對應的工商銀行的股價也沒有大起大落。比如10年之前,工商銀行的股價維持在4.5元左右,到現在工商銀行的股價也只是在4.9元左右。
  • 年報排行榜|「宇宙第一大行」日賺8.55億元!工行分紅最大方;交行...
    截至目前,A股上市的36家銀行之中,已有33家披露了2019年年報或業績快報。從整體業績看,都賺得「盆滿缽滿」,且拿出十足誠意,向股民豪氣分紅。一方面,上市銀行在淨利潤、資產質量等方面均交出了滿意的「成績單」,另一方面,年報數據背後還有一些隱藏的「秘密」值得關注。
  • 【圖解分紅送配】寧波銀行2018年度擬10派4元
    2018年年度分紅派息方案:以本公司總股本52.1億股為基數,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4.0元(含稅),合計派發現金紅利總額為20.8億元。  寧波銀行2018年年報顯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的營業收入289億元,同比增長14.28%,淨利潤112億,同比增長19.85%;每股收益2.15元,
  • 上市券商2019年度利潤分配陸續兌現 哪家最慷慨?
    來源:中國證券報282億分紅在路上!上市券商2019年度利潤分配陸續兌現,哪家最慷慨?胡雨 2019年年報披露結束後,上市券商利潤分配實施逐漸提上日程。日前第一創業證券披露2019年度利潤分配實施公告,計劃向所有股東每10股派0.25元,累計派現8756萬元。
  • 24家券商超3成分紅手不軟 唯方正證券2年未分1釐
    去年上市券商中,中信分紅總額最高,西南分紅比例最高達六成,而華泰的股息率最高,不過方正股民可能就有些鬱悶了,有兩年未分紅   去年資本市場震蕩頻繁,上市券商營業收入下滑平均超四成,淨利潤降幅近五成
  • 上市銀行私行業務大比拼:招行領跑,浦發中信寧波同比增逾20%
    處在大資管、大零售、大投行的交叉口,私人銀行具有資本佔用小、貢獻中間業務收入多、抗周期性強等特徵,是銀行轉型的重要突破口。經過10餘年的發展,多家中資銀行在私人銀行上均有長足發展和布局。從上市銀行公布的年報上來看,私人銀行無論是在資產管理規模上,還是在客戶數量都呈現增長趨勢,不乏有些私人銀行的增速在20%以上。
  • 五大行2016成績單出爐日賺超25億 工行不愧是宇宙第一大行
    五大行2016年成績單出爐:日賺超25億 工行不愧是宇宙第一大行!幾年前,有位銀行行長曾經說:銀行的利潤太高了,高到不好意思公布。而如今,情況發生了不小的改變——沒什麼不好意思的,反正大家都已經習慣了!
  • 信用卡競爭力大比拼!
    詳情可以點擊閱讀輕金融系列文章:1、六大行信用卡大比拼2、9大股份行信用卡比拼而如果把全國性銀行放在一起比,如何評價各家銀行信用卡業務的競爭力呢?中金公司的一份報告給出了可參考的數據,輕金融根據中金公司的數據進行了解讀,以幫助從業者全面了解信用卡的競爭力。
  • 工商銀行:2018年預計現金分紅893億元
    3月28日,工商銀行(股票代碼SH:601398,HK:1398)公布2018年年報。按照國際財務報告準則,2018年,工商銀行實現淨利潤2987億元,同比增長3.9%,增幅較上年同期提升0.9個百分點;反映經營成長性的撥備前利潤達到5340億元,同比增長8.4%;實現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1453億元;淨利息收益率NIM為2.3%,同比提升8個基點。
  • 工商銀行:2018年預計現金分紅893億元 每10股稅前分紅2.506元
    3月28日,工商銀行(股票代碼SH:601398,HK:1398)公布2018年年報。   年報顯示,工商銀行市場競爭力持續提升,全年新增個人客戶4000萬戶,創近年來最好水平。
  • 招行高價收購永隆銀行背後
    6月2日,招商銀行(600036.SH ,3968.HK) 以193億港元(約合172億元人民幣)巨資完成了對香港永隆銀行(0096.HK) 53.12%的股權的收購。   曾在第一輪競標中出局的招行殺個回馬槍,第二輪以每股156.5港元的價格擊敗其他對手。這一收購價格相當於2007年每股帳面價值的2.91倍。
  • 創造豐厚回報,創造卓越價值 工商銀行上市後普通股累計現金分紅近...
    統計顯示,上市以來,工商銀行已經累計為普通股股東創造了9988億元人民幣的現金分紅回報。工商銀行自2006年10月27日上市以來,與資本市場共發展,在實現經營發展歷史性跨越的同時,長期保持穩定的高比例現金分紅,以回報市場、回饋投資者,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 五大熱門銀行大比拼,你「心頭好」屬於誰?
    眾多銀行信用卡,你更喜歡哪家銀行,哪張信用卡呢? 一、工商銀行信用卡 作為宇宙第一行,工行是全球最大的銀行,發行信用卡數量最多,使用工行信用卡優點多,目前全國性銀行信用卡分期費率一般每月0.6%以上,而工行分期費率每月只需0.3%左右。而工行對信用卡的申請和額度審批,相對其它銀行都更為嚴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