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由北京中企卓創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簡稱中企卓創)完成的「混凝土結構裂縫控制成套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通過了中國混凝土與水泥製品協會組織的科技成果鑑定。鑑定委員會認為,該項目成果在混凝土結構工程裂縫控制方面提出的水泥定製、混凝土拌和物製備及施工一體化裂縫控制技術路線,對提升混凝土工程質量具有推廣意義,市場應用前景廣闊,該項目成果總體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科技成果鑑定會現場
在現代混凝土中,混凝土的裂縫問題一直是產業內部難以根治的問題。一個混凝土構件,從結構設計、原材料、混凝土設計、施工管理到使用環境各個環節都存在裂縫產生的因素。如何解決混凝土結構產生裂縫的問題一直是國內外工程界的研究熱點,然而要想控制、減少工程結構中的裂縫,技術難度很大。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為4F級綜合性超大型國際樞紐機場,採用水泥混凝土道面,與道路路面相比,機場混凝土道面一旦出現破壞,會對航空安全和機場日常運行產生巨大的影響,因而工程上對道面強度、平整度、病害控制都有較高的要求。
2015年起,以楊文科工程師為首的中企卓創研究團隊以極大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參與到北京新機場工程建設中,他們用「螞蟻啃骨頭」的精神,對混凝土工程進行了全面的質量管理,將創新的觸手從混凝土行業延伸到產業鏈上下遊,首次打破了混凝土原材料、拌和物製備與工程施工的行業隔離的傳統模式,形成了水泥定製、混凝土拌和物製備、施工過程控制及現場管理等一體化裂縫控制技術。該項目成果全面應用於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的機場道面工程一年以上,斷板率為萬分之0.26,施工效果非常好,大幅度降低了混凝土裂縫的形成。
座談會上,中企卓創總經理劉潔民表示,機場道面混凝土裂縫對民航安全危害很大,楊文科團隊成功研製出混凝土結構裂縫控制成套技術,增加了民航部門最終克服裂縫的信心,意義十分重大。中國長江三峽集團的李文偉主任表示,該技術成果與水利工程界解決大體積混凝土裂縫問題的技術思路有相通之處,今後應當加強交流,打通產業鏈上下遊的技術、生產、施工等環節,為最終解決混凝土的裂縫問題共同努力。中國混凝土與水泥製品協會執行會長徐永模表示,希望在未來的項目應用過程中進一步總結經驗,結合工程特點編制施工工藝細則,加快技術成果的推廣應用。
目前,中企卓創團隊已著手推廣該技術成果,在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地下管廊、八達嶺長城站等多個工程中進行應用,基本實現混凝土結構無可見裂縫,混凝土生產和工程施工單位反映良好,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來自水泥企業、混凝土攪拌站以及公路、鐵路、水利等建設單位的20餘位專家、領導出席了關於混凝土裂縫和控制技術的專題座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