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月」普法宣傳】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知識問答

2020-10-11 棗莊市委政法委

【編者按】為充分發揮公共法律服務和法律援助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的職能作用,薛城區司法局、薛城區普法辦、薛城區法律援助中心精心編制了《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知識問答》,供廣大市民學習、了解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相關法律知識,以切實弘揚中華民族敬老、養老、助老的美德,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

1.《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基本情況是什麼?

答:《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於1996年8月29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21次會議通過,2012年12月28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30次會議第二次修訂,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第三次修正。該法全文包括總則、家庭贍養與扶養、社會保障、社會服務、社會優待、宜居環境、參與社會發展、法律責任、附則共九章八十五條。

2.《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對老年人的範圍如何規定?

答:《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2條規定:本法所稱老年人是指六十周歲以上的公民。

3.老年人的合法權益包括哪些內容?

答:《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3條規定:(1)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2)有享受社會服務和社會優待的權利;(3)有參與社會發展和共享發展成果的權利。

4.法律如何規定贍養人的義務?

答:《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規定:贍養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負有贍養義務的人。贍養人的配偶應當協助贍養人履行贍養義務。(1)贍養人應當使患病的老年人及時得到治療和護理;對經濟困難的老年人,應當提供醫療費用。對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贍養人應當承擔照料責任;不能親自照料的,可以按照老年人的意願,委託他人或者養老機構照料。(2)贍養人應當妥善安排老年人的住房,不得強迫老年人居住或者遷居條件低劣的房屋。老年人自有的或者承租的住房,子女或者其他親屬不得侵佔,不得擅自改變產權關係或者租賃關係。老年人自有的住房,贍養人有維修的義務。(3)贍養人有義務耕種或者委託他人耕種老年人承包的田地,照管老年人的林木和牲畜等,收益歸老年人所有。(4)贍養人不得以放棄繼承權或者其他理由,拒絕履行贍養義務。贍養人不履行贍養義務,老年人有要求贍養人付給贍養費的權利。贍養人不得要求老年人承擔力不能及的勞動。(5)贍養人之間可以就履行贍養義務籤訂協議,並徵得老年人同意。贍養協議的內容不得違反法律有關贍養義務的規定。(6)老年人的婚姻自由受法律保護。子女或者其他親屬不得幹涉老年人離婚、再婚及婚後的生活。贍養人的贍養義務不因老年人的婚姻關係變化而消除。(7)贍養人、扶養人不履行贍養、扶養義務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老年人組織或者贍養人所在單位應當督促其履行。

5.贍養人聲明不繼承老年人的遺產就可以不履行贍養義務嗎?

答:贍養是一種法定義務,是無條件的,必須履行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19條規定:贍養人不得以放棄繼承權或者其他理由,拒絕履行贍養義務。贍養人不履行贍養義務,老年人有要求贍養人付給贍養費的權利。繼承權是法定的權利,權利人對自己享有的權利有處分權,可以享有,也可以放棄。

6.法律對扶養義務是如何規定?

答:《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23條規定:老年人與配偶有相互扶養的義務。由兄、姐扶養的弟、妹成年後,有負擔能力的,對年老無贍養人的兄、姐有扶養的義務。

7.哪些老年人由人民政府給予救濟?

答:《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31條規定:國家對經濟困難的老年人給予基本生活、醫療、居住或者其他救助。老年人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無贍養人和扶養人,或者其贍養人和扶養人確無贍養能力或者扶養能力的,由地方各級人民政府依照有關規定給予供養或者救助。對流浪乞討、遭受遺棄等生活無著的老年人,由地方各級人民政府依照有關規定給予救助。

8.法律對老年人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是如何規定的?

答:《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28條規定:國家通過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

9.法律對老年人的醫療保險方面是如何規定的?

答:《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29條規定:國家通過基本醫療保險制度,保障老年人的基本醫療需要。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老年人和符合條件的低收入家庭中的老年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所需個人繳費部分,由政府給予補貼。有關部門制定醫療保險辦法,應當對老年人給予照顧。

10.法律對老年人的住房保障制度是如何規定的?

答:《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32條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在實施廉租住房、公共租賃住房等住房保障制度或者進行危舊房屋改造時,應當優先照顧符合條件的老年人。

11.法律對老年人受教育權利如何規定的?

答:《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71條規定:老年人有繼續受教育的權利。國家發展老年教育,把老年教育納入終身教育體系,鼓勵社會辦好各類老年學校。各級人民政府對老年教育應當加強領導,統一規劃,加大投入。第72條規定:國家和社會採取措施,開展適合老年人的群眾性文化、體育、娛樂活動,豐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12.根據社會需要和可能,鼓勵老年人在自願和量力的情況下,從事哪些活動?

答:《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69條規定:國家為老年人參與社會發展創造條件。根據社會需要和可能,鼓勵老年人在自願和量力的情況下,從事下列活動:(一)對青少年和兒童進行社會主義、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艱苦奮鬥等優良傳統教育;(二)傳授文化和科技知識;(三)提供諮詢服務;(四)依法參與科技開發和應用;(五)依法從事經營和生產活動;(六)參加志願服務、興辦社會公益事業;(七)參與維護社會治安、協助調解民間糾紛;(八)參加其他社會活動。

13.法律對侵犯老年人合法權益應承擔的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答:《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規定:(一)幹涉老年人婚姻自由,對老年人負有贍養義務、扶養義務而拒絕贍養、扶養,虐待老年人或者對老年人實施家庭暴力的,由有關單位給予批評教育;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二)家庭成員盜竊、詐騙、搶奪、侵佔、勒索、故意損毀老年人財物,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三)侮辱、誹謗老年人,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四)養老機構及其工作人員侵害老年人人身和財產權益,或者未按照約定提供服務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有關主管部門依法給予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五)對養老機構負有管理和監督職責的部門及其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六)不按規定履行優待老年人義務的,由有關主管部門責令改正。(七)涉及老年人的工程不符合國家規定的標準或者無障礙設施所有人、管理人未盡到維護和管理職責的,由有關主管部門責令改正;造成損害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對有關單位、個人依法給予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4.法律對老年人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救濟是如何規定的?

答:《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73條規定:老年人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被侵害人或者其代理人有權要求有關部門處理,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人民法院和有關部門,對侵犯老年人合法權益的申訴、控告和檢舉,應當依法及時受理,不得推諉、拖延。第75條規定:老年人與家庭成員因贍養、扶養或者住房、財產等發生糾紛,可以申請人民調解委員會或者其他有關組織進行調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人民調解委員會或者其他有關組織調解前款糾紛時,應當通過說服、疏導等方式化解矛盾和糾紛;對有過錯的家庭成員,應當給予批評教育。人民法院對老年人追索贍養費或者扶養費的申請,可以依法裁定先予執行。第56條規定:老年人因其合法權益受侵害提起訴訟交納訴訟費確有困難的,可以緩交、減交或者免交;需要獲得律師幫助,但無力支付律師費用的,可以獲得法律援助。鼓勵律師事務所、公證處、基層法律服務所和其他法律服務機構為經濟困難的老年人提供免費或者優惠服務。


來源:薛城司法行政在線

相關焦點

  • 法援律師義務普法,呵護老年人合法權益
    10月15日,為貫徹落實「敬老月」活動工作部署,增強老年人法律維權意識,引導社會全體關愛老人,共同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開展了由坪山區衛生健康局、坪山區司法局聯合主辦,坪山區老年協會承辦的「弘揚養老孝老敬老傳統,共建共享老年友好社會」主題《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以下簡稱「保障法」)普法宣傳講座
  • 法治託起夕陽紅——薛城區「敬老月」宣傳活動綜述
    在今年「敬老月」期間,薛城區司法局積極組織,各法律服務單位和法律服務人員廣泛參與,切實開展「敬老月」宣講活動。期間共舉辦各類宣講活動252場次,發放各類宣傳資料2000餘份,解答各類法律諮詢500餘人次,有效提高了老年人的法律知識和維權意識。
  • 中國涼都網:強化普法宣傳 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
    中國涼都網訊(www.zgldlps.com)為加強案件多發地群眾法律意識,保障農民工自身合法權益,11月19日上午,盤州市人民法院羊場巡迴審判點到保基鄉開展普法宣傳活動。多數工人法律意識淡薄,法律知識欠缺,導致因修建該路段產生的勞務糾紛、合同糾紛較多。為了保障農民工合法權益,羊場巡迴審判點負責人率相關人員到保基鄉發放合同法、勞動法、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等資料,並採取面對面交流,一對一問答,詳細講解在提供勞務過程中如何保障自身合法權益、如何規避風險、如何有效維護自身利益,同時發放了便民聯繫卡,提供及時快捷的法律幫助。
  • 濟寧:公共法律服務「敬老月」活動溫暖老年人
    為充分發揮公共法律服務在構建養老、孝老、敬老社會環境中的服務保障作用,濟寧市司法局於10月份組織開展公共法律服務「敬老月」活動,通過集中宣傳、走訪慰問、以案釋法等方式,開展老年人維權法治宣傳和法律援助活動,贏得了老年人和社會各界的好評。
  • 大英縣司法局積極開展「敬老月」法治宣傳活動
    為進一步傳承中華民族孝老愛親傳統美德,大力營造養老孝老敬老社會氛圍,10月16日上午,遂寧市大英縣司法局聯合縣婦聯、縣應急管理局、縣教育局和體育局、縣殘聯等單位在縣政府廣場開展了以「弘揚養老孝老敬老傳統,共建共享老年友好社會」為主題的法治宣傳教育活動。
  • 「敬老月」主題宣傳|《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十六問,這樣敬老有新意...
    為傳承中華民族孝老愛親傳統美德,大力營造養老孝老敬老社會氛圍,我省於10月1日至31日開展以「弘揚養老孝老敬老傳統,共建共享老年友好社會」為主題的「敬老月」活動,今天大遼姐姐通過16個問題為你解讀一部專為老年人制定的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Q1為什麼要制定《老年人權益保護法》?
  • 東方市司法局開展「敬老月」法治宣傳活動
    適逢全國「敬老月」活動,為傳承中華民族孝老愛親傳統美德,大力營造養老孝老敬老社會氛圍,10月27日上午,東方市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到市三角公園開展法治宣傳活動。 活動中,工作人員通過設立法律諮詢臺、發放《民法典》法治宣傳資料等方式向群眾尤其是老年人普及法律常識
  • 關愛老年人,伸出法律援助之手 ——無棣縣司法局開展法律援助「敬老月」專項活動
    日九九重陽節,棣豐司法所到街道敬老院宣傳《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民法典》以及法律援助有關法律法規,為老人們答疑釋惑。10月26日,棣豐司法所到李白楊村大集宣傳《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民法典》以及法律援助有關法律法規,增強廣大群眾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意識,讓更多的老年人懂法知法用法,提高老年人維護自身權益意識,切實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
  • 濃濃敬老情丨 淮安區法院召開涉老年人權益保護新聞發布會
    日下午召開新聞發布會,依法公布該院保護老年人合法權益工作情況。,並結合淮安區法院保護老年人合法權益的九起典型案例,詳細講解了我國老年人所享有的贍養權、繼承權、財產權等。在重陽節來臨之際,淮安區法院召開此次新聞發布會,通過媒體向社會宣傳保障老年人權益的法律知識,號召全社會依法保護老年人權益,通過「以案說法」的方式提示老年人如何防範風險以及如何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 【法律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國家和社會應當採取措施,健全保障老年人權益的各項制度,逐步改善保障老年人生活、健康、安全以及參與社會發展的條件,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 第五條 國家建立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逐步提高對老年人的保障水平。
  • 關愛老年人  從普法開始
    為進一步增強老年人法治意識,提高老年人自我保護能力,10月22日,武清區司法局組織公證員、律師、法律服務人員、司法助理員等普法志願者來到徐官屯街道曹園社區與居委會工作人員一同開展敬老愛老普法宣傳活動。並與老年人進行了「面對面」的法律諮詢互動,從專業的角度引導社區居民依法處理矛盾糾紛。
  • 蒙陰縣法律援助中心積極開展「敬老月」宣傳活動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劉元迪 通訊員 霍新華 臨沂報導為切實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營造濃厚的「孝老愛老敬老」社會氛圍。10月,蒙陰縣法律援助中心聯合基層司法所、村(社區)法律顧問在全縣各鄉鎮村居、集市開展了以「弘揚養老孝老敬老傳統 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為主題的敬老月宣傳活動。活動中,向過往群眾發放了有關《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法律援助條例》等法律法規及精準扶貧、人口普查相關知識。
  • 孝親敬老,傳承孝心——興義市盤江路中心幼兒園「敬老月」宣傳教育活動
    孝親敬老是人倫道德的基石,更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燦爛文化的精華。10月是盤江路中心幼兒園的「孝親敬老」月。為了培養孩子孝親敬老的良好美德,讓孩子從小樹立社會責任心,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在重陽節到來之際,盤江路中心幼兒園向全園孩子、家長、教職員工發出孝親敬老倡議:我們要繼承發揚中華民族敬老愛老的優良傳統,真正做到寬待老人,照顧老人,尊敬老人。
  • 【法律援助】敬老助老 法援先行——龍湖區開展2020年法律援助宣傳月暨「敬老月」活動
    為弘揚中華民族養老、孝老、敬老的優良傳統,共建共享老年友好社會,維護老年人的合法權益,提高法律援助法律服務的社會知曉率和滿意度。10月22日上午,龍湖區司法局聯合鷗汀街道走進鷗汀街道草池居委文化中心,共同開展龍湖區2020年法援宣傳月暨「敬老月」活動。
  • 法律法規丨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第七條 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全社會應當廣泛開展敬老、養老、助老宣傳教育活動,樹立尊重、關心、幫助老年人的社會風尚。青少年組織、學校和幼兒園應當對青少年和兒童進行敬老、養老、助老的道德教育和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的法制教育。
  • 潘愛民率隊來湘鄉調研老年人權益保障工作
    紅網湘鄉市分站6月16日訊(分站記者 譚浪 實習記者 楊賽蘭)「湘鄉市『一法一辦法'貫徹實施情況如何?」「在加強老年人權益保障工作中有哪些措施?」6月14日,湖南省湘潭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潘愛民率湘潭市人大內司委工作人員和部分湘潭市人大代表來湘鄉,調研老年人權益保障工作情況。湘鄉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紅陽,副市長侯愛萍陪同調研。
  • 湟中區共和司法所深入社區開展《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講座
    為進一步引導轄區內老年人依法合理維護自身合法權益,讓老年人在法律的保護下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為。11月5日,共和司法所深入鎮社區開展《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講座,20餘人參加了學習。講座中,司法所工作人員以《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 興華辦湖西社區開展民法典知識問答活動和法律知識宣傳活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被稱為「社會生活百科全書」,是民事權利的宣言書和保障書。為進一步提高居民對民法典的知曉率,強化轄區居民對民法典的法律意識,7月29日下午,湖西社區聯合興華辦司法所在轄區內開展了「送法進社區,民法典與生活同行」知識問答活動。
  • 《民法典》如何保障老年人權益?
    10月25日是一年一度的重陽節在中國傳統的敬老節日你最先想到什麼?《民法典》將於2021年1月1日起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涵蓋了公民的生老病死,依法對全生命周期進行全方位保障,對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也具有重要意義,這標誌著我國老年人權益保護將進入全新的「民法典時代」,對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將產生深遠影響。
  • 圖說|《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十六問,這樣敬老有新意...
    圖說|《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十六問,這樣敬老有新意、更有心意!小編將通過16個問題為大家解讀一部專為老年人制定的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