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幸「中招」的喵星人
十幾隻貓被裝在三個編織袋裡
一男子在鐵籠裡掛上麻雀,誘貓進籠 「有人收購,一隻能賣20元」
他的行為違法嗎?律師:如果捕捉的是無主流浪貓,並不觸犯法律
一巡防隊員對此很擔心,他曾遇到過其他捕貓人,大多被捕的貓最終流向了餐桌……
昨天凌晨,三官廟街道辦巡防隊員巡邏時,抓到一名正在街頭捕貓的男子。該男子稱,他們會把捕到的貓賣到貓市,每隻價格約20元。
律師介紹,捕捉流浪貓是否違法,在我國並無法律依據。巡防隊員則擔心,這些被捕的流浪貓最終會流向餐桌。
事件
A
凌晨時分男子「設套」捕貓
昨天凌晨4點40分許,鄭州市建設路西元廣場附近,一名年輕男子蹲在暗處的地上,聚精會神地看著眼前的鐵籠子。
鐵籠子裡有一個鐵鉤,掛著一隻半死的麻雀。這時,一隻白貓緩緩走了過來,四下張望後,徑直朝籠子裡的麻雀走去。
這隻白貓剛走進鐵籠,暗門便突然關閉,把它鎖在裡邊。年輕男子站起身來走過去,打開隨身攜帶的編織袋,準備將貓放進去。
「幹什麼的?」這時,幾名巡防隊員走了過來,朝這名男子大喊。男子慌張起來,將白貓扔到地上,推摩託車想要離開現場,被巡防隊員攔下。
檢查發現,男子推著的摩託車上有3個編織袋,每個編織袋裡都裝了5隻貓,品種各不相同,在袋子裡擠成一團,「喵喵」亂叫。
「這些貓是我逮來的。」在三官廟街道辦巡防隊員朱幸的詢問下,該男子只好說了實話。
講述
B
「有人專門收購,一隻能賣20元」
該男子姓盧,今年23歲,周口鹿邑人,常年在鄭州打工,閒暇時兼職捕貓。
「我們一般四五個人分頭行動,捕貓的工具很簡單,一個有機關的大鐵籠子,用小麻雀做誘餌。」盧某稱,他們一般只捕街上的流浪貓,對於有主人的貓,捕到會再扔掉。
「捕到的貓一般會賣到貓市上,有人專門收購,一隻能賣20元。」盧某說,等貓夠一車了,他們就會開車把貓拉回鹿邑賣掉。
在巡防隊員要求下,盧某進行了一次捕貓表演。他把麻雀掛在籠子裡,把籠子放在牆根處,不到兩分鐘,便有一隻流浪貓走了過來,落進圈套。
「今天是我收穫最多的一次,平時沒這麼多。」盧某介紹,他晚上睡不著時,一般都會帶著籠子出來捕貓,賺點外快。
隨後,巡防隊員將盧某送到了建設路派出所,接受民警調查。
律師
C
捕捉流浪貓,並無違法依據
捕捉流浪貓,這種行為是否觸犯法律?記者諮詢了河南華浩律師事務所李華陽律師。
「如果捕捉的是別人家養的寵物,行為構成盜竊罪;如果捕捉的是無主流浪貓,該男子行為並不觸犯法律。」李華陽介紹。
他稱,流浪貓不屬於野生動物,不是野生動物保護法的保護對象,雖然該男子捕貓目的是為了盈利,但並不觸犯法律。
對此,建設路派出所治安管理服務大隊楊警官與李律師持有相同觀點。
昨天上午,民警對盧某進行了批評教育,並讓他將捕來的貓放生。
巡防隊員
D
擔心被捕流浪貓最終會流向餐桌
「如果這些貓被餐館收購,那就不好了。」朱幸擔心,這些被捕的流浪貓會最終流向餐桌。
朱幸說,他之前也曾遇到過其他捕貓人,大多被捕流浪貓最終被加工成食品。「且不說這些貓有沒有傳染病,光是吃貓這件事,就讓人不能接受。」
網友「溫涓」稱,她曾目睹過活貓進入飯店的過程:貓先是被人用水溺死,肉燒成各種菜,皮晾乾收集起來,統一賣給服裝廠。貓毛比兔毛硬,且不容易掉毛,在市場上十分暢銷。
2009年12月,上海救貓志願者在街頭攔截了一輛貓車,從而牽出一條觸目驚心的肉貓貿易產業鏈。
7個月後,國內首部「吃貓調查紀錄片」《三花》出現在公眾視野,血腥鏡頭讓不少愛貓人士十分痛心。
「從某種意義上說,除了素食主義者,每個人都可能吃過貓肉。這不僅是對貓的傷害,也是對人的傷害。」救貓志願者馮女士說。
立法
「動物保護法研究機構」
已經在西安成立
在搜尋引擎裡輸入「流浪貓」,可以看到各種各樣流浪貓的遭遇:有的被綁在樹上用汽油點著;有的被彈弓近距離射擊眼睛。另外,復旦研究生虐貓事件和女子用高跟鞋將小貓活活踩死的視頻,讓不少愛貓人士憤怒不已。
據了解,目前國內沒有一部涉及普通動物福利保護、強調動物權利的全國性法律。
然而,令人欣慰的是,《中國動物保護法》(建議稿)研究項目已於2008年底啟動。同時,中國首家動物保護法研究機構—西北政法大學動物保護法研究中心也正式掛牌成立。
「針對動物的暴力行為令人不齒,我國動物保護立法現狀令人擔憂,動物福利保障更是存在諸多不足。」西北政法大學動物保護法研究中心主任孫江說,使動物免受虐待,保障其生活的康樂和死去的尊嚴,這是動物的福利,也同樣關乎人類福祉。(《河南商報》記者 姬中貴/文 張鬱/圖。線索提供:陳志毅;稿酬100元;報料電話:0371-86088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