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前三季度經濟「成績單」出爐!穩中向好!有這些亮點→→

2020-12-15 廈門網

今天下午

廈門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

發布2019年前三季度全市經濟運行情況

市發改委副主任李曉燕,市統計局總統計師李薇在會上介紹相關情況並接受記者採訪。

今年以來,全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省各項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全力推進「六穩」工作,凝心聚力抓招商促發展。

1-9月GDP增長8.1%

同比大幅提高0.5個百分點

經濟運行呈現穩中向好、好於預期的良好態勢

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定步伐

這就來看看詳細情況↓↓

主要指標平穩向好

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1%;

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4%;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4%;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3.1%;

財政總收入增長2.1%;

地方級財政收入增長2.1%;

實際使用外資增長14.8%;

外貿出口增長6.8%;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3%;

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8%;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漲2.3%。

城鎮登記失業率3.15%。

其中↓↓

8項增速達到年度預期

地區生產總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外貿出口總額、實際使用外資、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城鎮登記失業率;

5項增速比上半年提升

地區生產總值、規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5項增速位列全省前三

地區生產總值(第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第1)、實際使用外資(第3)、財政總收入(第3)、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第1)。

高質量發展主要成效特點

1

第一個特點是「平穩」

主要表現為實體經濟運行穩健、內外需求總體平穩、質量效益穩步提升,經濟增長的韌性和基本面進一步穩固。

一是實體經濟運行穩健

工業支撐穩固,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327.7億元,增長8.4%;35個工業行業中有25個實現增長。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4%,連續六個月累計增速超過全省平均水平。投資增長逐步由房地產投資拉動調整為重大基礎設施和教育、保障性住房等民生補短板項目投資拉動。

二是消費升級成效顯著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98.5億元,增長13.1%,其中,網絡零售額增長41.1%;智慧型手機、新能源汽車、可穿戴智能設備等消費升級類產品零售額分別增長2.6倍、1.3倍、72.1%。

三是質量效益穩步提升

財政總收入、地方級財政收入增速高於全省平均水平。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45804元、20592元,繼續保持全省首位。減稅降費深入實施,累計為企業及個人減負超300億元。

2

第二個特點是「增強」

主要表現為創新發展勢頭強勁、千億產業鏈培育壯大、招商引資成效突出,改革開放縱深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動力和活力進一步增強。

一是產業發展勢頭強勁

文化創意、軟體信息服務、平板顯示、旅遊會展等產業鏈群保持較快增長,增速分別達到18%、16.4%、15.1%、15%。成功舉辦高技術高成長高附加值企業發展大會,首批遴選2079家「三高」企業納入培育庫。1-9月接待境內外遊客7365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166億元,人數、收入分別增長10.2%、15%。新興動能快速成長,生物醫藥產業集群、新型功能材料產業集群入選國家首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名單。

二是招商引資成效突出

成功召開金融產業促進大會,與深交所等17家金融機構籤訂戰略合作協議,落地項目投資總額達390億元。招商大會、央地合作座談會成效逐步顯現,中航鋰電、天馬6代AMOLED、浪潮等3個百億量級製造業項目籤約落地,華為第一個鯤鵬生態基地和超算中心項目落戶廈門。中遠、中旅郵輪運營總部落地廈門,首艘國內豪華郵輪「鼓浪嶼」號從廈門港啟航。截至目前,全市共形成招商項目965個,總投資6922.4億元,其中:500強、大型央企、新銳企業等高能級項目176個,總投資1199億;投資10億元以上項目160個。

三是改革開放縱深推進

自貿區體制機制創新成效顯著,累計推出400項創新舉措,其中74項全國首創;營商環境持續優化,企業平均辦電時長下降40%以上、辦電成本下降30%以上;實際使用外資93.9億元,增長14.8%,規模穩居全省首位;外資結構持續優化,製造業實際使用外資增長22.7%,佔比達53.1%。

3

第三個特點是「協調」

主要表現為跨島發展持續推進、項目建設有序推進、區域間城鄉間協同發展不斷加快,發展的整體性和協調性進一步提升。

一是跨島發展持續推進

「島內大提升」全面鋪開,思明區何厝、嶺兜舊村改造和湖裡區東部舊村更新提升加快實施,中山路步行街提升改造、廈門之眼、廈門金融大街等項目前期工作加快推進。

「島外大發展」紮實推進,馬鑾灣新城加快構建「一環六橫七縱」骨幹路網,濱海休閒旅遊大環灣道逐步連線成勢。環東海域新城全域交通體系加快成型,民生配套同步完善,同安一中濱海校區高中部、泰康之家醫養綜合體等加快建設。集美新城「三大商圈」人氣商氣加快集聚,中交集美城市中心、萬科廣場、IOI及世貿綜合體等加快建設。

二是項目建設有序推進

全市88個省重大、88個省重點在建項目分別完成投資382.9億元、420.1億元,分別完成同期投資計劃的113.3%、111.6%,軟體園三期、宸鴻科技等11個產業項目和馬鑾灣醫院、廈門大學翔安校區等4個社會事業項目提前完成年度投資計劃。軌道交通2號線進入試運營前的衝刺階段,第二西通道、第二東通道、保障性住房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和軟體園三期、士蘭12英寸半導體、士蘭化合物半導體、宸鴻手機觸控等重大產業項目加快建設,延江新材料、碳化矽電子器件產業化、中國移動(福建)數據中心等項目竣工。

三是協同發展不斷加快

閩西南協同發展區第二次聯席會議召開,協同發展區發展規劃貫徹落實意見、陸路交通互聯互通三年行動計劃等重要文件審議通4過。長泰枋洋水利樞紐工程上存大壩主體封頂,年均可向廈門供水約2億立方米。鄉村振興戰略加快實施,都市現代農業收入增長10.2%;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10.8%,連續五個季度快於同期城鎮居民收入。農村人居環境持續優化,率先全省實現所有農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全覆蓋。

4

第四個特點是「改善」

主要表現為高顏值城市環境更加優化、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加快推進、民生補短板加快落實,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

一是生態環境更加友好

空氣品質綜合指數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中排名第5;全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和國省控斷面水質達標率均保持100%;率先全省實行信息化實時監控危險廢物;噪聲和土壤環境質量達到功能區標準,生態環境質量保持全國前列。

二是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加快推進

完成廈門市排汙許可管理暫行辦法等5項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成果,36項改革任務基本完成。

民生保障不斷加強

民生補短板教育、醫療項目分別完成年度投資計劃91.3%、93.4%,新增中小學幼兒園學位數23310個,外國語學校集美校區、同安一中濱海校區高中部、雙十中學翔安校區初中部、實驗小學翔安校區等「名校跨島」項目加快建設;四川大學華西廈門醫院、研究院籤約,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加快創建。新開工保障性住房9302套,累計在建7萬套;建成農村幸福院16個。新增34所學校體育設施對外開放,新市級體育中心「一場兩館」、翔安體育交流中心、廈門理工學院綜合體育館、廈門醫學院體育館等國際賽事配套標準場館前期工作加快推進。

更多你關心的經濟情況

來看問答↓↓

1

- 問答時間 -

今年以來,全球經濟和貿易增長放緩,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在這種形勢下,如何評價廈門經濟的發展?

李薇總統計師答:

前三季度,國家剛剛公布了數據,增長6.2%,分季度看,一季度6.4%,二季度6.2%,三季度6.0%;全省也是小幅回落,在全國、全省經濟增速回落的情況下,廈門經濟實現了穩中有升,GDP增長8.1%,連續三個季度保持8%及以上增幅,近三年來首次超過了全省季度增速,應該說,這個速度含金量較高。我們從兩個方面來看:

一是從產業看:廈門經濟99.5%是二產和三產,前三季度,二產有力拉動,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4%,是今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建築業增加值增長17%,增速位居全省第一。三產有效支撐,交通運輸業、營利性服務業增加值均實現兩位數增長,房地產、住宿餐飲等指標也比上半年好轉。

二是從需求看:消費保持快速增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幅全省首位;投資逐步回升,從一季度的增長6.4%,到上半年的8.0%,再到前三季度的8.4%;外貿進出口好於全國水平,出口由年初的下降2.7%轉為增長6.8%,呈逐月回升態勢。

全國前三季度工業增加值、消費、基建投資增速等部分指標在9月份反彈,對經濟增長形成支撐。廈門也是同樣,工業增加值比上半年提升0.3個百分點,消費、建安投資增幅全省首位,有效支撐全市經濟發展。

2

- 問答時間 -

前三季度廈門經濟發展中還有什麼新的亮點?

李薇總統計師答:

一是政策組合拳積聚發力,今年以來,全市上下凝心聚力落實招商大會、「三高」企業發展大會、金融產業促進大會、「健康廈門」建設大會精神,招商引資成效初現,企業服務措施增強,減稅降費成效明顯,為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積累新動能。

二是「三新」經濟加速領跑,為全市經濟較快增長提供動力。高新技術產業增幅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平均水平高1.5個百分點,帶動全市工業增長;網絡零售保持強勁增勢,增長41.1%,京東、萬翔和安踏電子等電商增勢良好;網際網路和相關服務業較快增長28.8%,是拉動軟體信息服務業增長的主動力;智能、綠色產品成為消費熱點,智慧型手機、新能源汽車零售分別增長2.6倍和1.3倍,此外,還有智能電器也賣得很火。

3

- 問答時間 -

民生是我們比較關注的問題,今年以來,民生方面有什麼新的變化?

李曉燕副主任答:

廈門民生保障一直都在不斷改善。前三季度,全市民生投入540億元,佔財政支出的78.1%,重點投向「城鄉社區事務」「教育」「醫療衛生」「社保和就業」等領域,特別是教育方面,為滿足新增學位需求,學校建設投資力度不斷加大,新開工學校項目25個,比去年同期增加14個,計劃總投資增長89.4%。

去年中央提出的「六穩」,穩就業居於首位。前三季度,我市城鎮新增就業人數21.56萬人,失業再就業人數9.75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15%,處於控制目標之內,比去年同期下降0.59個百分點。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同時,我們的社保覆蓋面在持續擴大,全市參加基本養老保險、醫保、失業保險人數分別增長10.0%、6.8%和7.3%。

4

- 問答時間 -

今年廈門召開了招商大會,能不能結合固定資產投資談談招商引資的情況?

李曉燕副主任答:當前我市正按照「一手引增量,一手擴存量」的思路全面夯實發展基礎,增強發展後勁,「引增量」就是大招商,招大商,大力引進高能級企業項目,「擴存量」就是服務好「三高」企業,推動增資擴產。上半年招商大會以來,全市掀起招商引資的熱潮,「大招商、招大商」持續升溫,並取得了一系列顯著成果,中航鋰電項目、天馬6代AMOLED等一批大項目籤約落地。

至9月末,全市利用外資項目1000個,實際利用外資93.90億元,增長14.8%;比重佔到全省的42.3%;還有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速,從一季度6.4%、二季度8.0%到三季度8.4%,趨勢也是向上走的。這些項目將有助於增強廈門的發展後勁,成為未來幾年實體經濟的生力軍,同時也將引導外界對廈門的預期,增強他們投資和發展廈門的信心。

5

- 問答時間 -

今年以來財政減稅降費等政策的力度比較大,那有沒有什麼數據能反映我市前三季度減稅降費成果?

李薇總統計師答:根據財政部門提供的數據,我市減稅降費成效還是比較明顯的。前三季度,全市為企業和個人減稅降費300多億元,其中企業新增減稅降費105.5億元。1-8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應交增值稅下降7.8%。

來源:廈門日報

編輯:楊韻、賴旭華

相關焦點

  • 圖解前三季度經濟成績單,還有這些亮點……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導讀:值得注意的是,公布的各分項經濟數據大都實現轉正,並刷新了年內新高。作 者丨夏旭田、趙偉編 輯丨李博、李靖雲、曾靜嬌、陳思穎中國經濟獲得了一份非常漂亮的成績單。前三季度中國GDP轉正,增長0.7%,工業、投資、消費也都全面飄紅,紛紛創下年內新高。
  • 前三季度我市農業農村經濟持續向好穩中有進
    原標題:前三季度我市農業農村經濟持續向好穩中有進   前三季度,全市各級農業農村部門緊緊圍繞決勝脫貧攻堅、實現全面小康、推進鄉村振興總
  • 7月份成績單出爐 這些關係國計民生的問題有答案了
    原標題:7月份成績單出爐 這些關係國計民生的問題有答案了   原標題:與你有關!7月份成績單新鮮出爐,這些關係國計民生的重要問題有答案了↓↓   7月的經濟運行情況如何?中美貿易摩擦對現在經濟的影響怎麼評估?人民幣最近的貶值對出口行業有何影響?
  • 按前三季度經濟表現,預計今年國內GDP增量超千億元的城市有哪些
    然而,隨著疫情防控形勢逐步好轉,全國大多數城市經濟均持續復甦向好推進,尤其三季度GDP增速實現由負轉正,較一、二季度經濟回升向好態勢突出,推動各省份宏觀經濟穩步復甦向好發展,全國經濟運行總體穩定、穩中延續穩定恢復的發展態勢,內需表現依舊強勁。
  • 長三角「期中成績單」出爐:主要經濟指標明顯回升
    原標題:長三角「期中成績單」出爐,可以從中讀出什麼? 截至7月22日,長三角三省一市上半年經濟運行數據已陸續出爐。 同樣在21日,安徽半年經濟數據出爐。「二季度以來,整體經濟運行穩步復甦,主要指標快於全國、好於預期。」安徽省省統計局新聞發言人肖志穎說。據統計,上半年,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安徽省地區生產總值達17551.1億元,同比增長0.7%。 「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上海經濟社會運行逐漸回歸正常,呈現企穩回升、總體向好的態勢。」
  • 前三季度城市GDP50強出爐 影響GDP的因素有哪些?
    2020年全球經歷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在此影響下,全球經濟發展遇到很大的阻礙,其中,中國經濟也受到很嚴重的影響。那麼,在疫情得到穩定控制之後,今年前三季度中國各大城市的GDP有什麼變化呢?一份前三季度城市GDP50強排行榜出爐了,一起來看看哪個城市表現更加亮眼?
  • 28省份前三季度GDP增速排名出爐:25省份增速超全國
    在國家統計局10月19日公布2016年前三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相關數據後,近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也陸續發布了前三季度GDP增速「成績單」。《中國經濟周刊》記者統計,截至11月3日,共有28個省份統計局公布了2016年前三季度GDP數據。從已公布的數據看,有25個省份的GDP增速均超過全國前三季度6.7%的增速水平。
  • 浙江省資訊|浙江11市交出前三季度「成績單」關鍵詞裡看高質量發展
    浙江11市交出前三季度「成績單」關鍵詞裡看高質量發展近段時間,浙江11市陸續公布前三季度經濟運行情況今年以來,面對複雜嚴峻形勢,浙江各地全力打好高質量發展組合拳,透過「關鍵詞」來看全省11市交出了怎樣的「成績單」。1-9月,全省11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經濟運行延續了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各地在穩健增長中不斷累積高質量發展新動能,為衝刺「全年紅」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前三季度,杭州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511億元,首次在前三季度就實現GDP破萬億。
  • 中國經濟三季度成績單公布!GDP同比增長4.9%
    中新經緯客戶端10月19日電 19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中國經濟三季度成績單。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72278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0.7%。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長3.2%,三季度增長4.9%。
  • 前三季度企業年金投資成績單放榜
    前三季度企業年金投資成績單放榜2020-12-24 08:40:31   來源:上海證券報     列印 發表評論   作為資本市場舉足輕重的長線資金之一,企業年金的運營情況一直以來備受關注。
  • 匯中財富研究院|無近憂而有遠慮,三季度經濟數據解析
    至於利率走勢,儘管有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的巨大壓力,但是在嚴控房地產價格的高壓政策下,政策當局很難主動採取降低利率的措施。 01 經濟數據亮點頗多
  • 【湖南省統計局】前三季度湖南GDP同比增長2.6%
    關鍵經濟指標持續回升 總體呈現恢復增長前三季度湖南GDP同比增長2.6%  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前三季度湖南地區生產總值(GDP)29780.59億元,同比增長2.6%。10月20日,省統計局通報了前三季度湖南經濟形勢,我省經濟逐月向好,總體呈現恢復增長。  細看成績單,「2.6%」這一數據背後,是一系列關鍵經濟指標持續回升:前三季度,我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1至8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速在上半年由負轉正的基礎上進一步改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31元,同比增長6.1%,比上半年回升0.9個百分點。
  • 前三季度世界十大經濟體名單出爐,我國與美國差距縮小,一國消失
    2020年前三季度世界十大經濟體及排名變化與去年相比,今年十大經濟體的名單大致上變化不大,不過排名卻有不小變化。首先,GDP排名世界前四的國家分別是美國、中國、日本和德國,這幾個國家的位置都沒有變。美國雖然今年前三季度的GDP出現了不小幅度的衰退,但它的GDP對其他國家的領先優勢仍然很明顯,前三季度的GDP達到了15.5萬億美元。如果按照不變價國內生產總值計算,美國前三季度的GDP達到了18.58萬億美元,短時間內很難有國家可以超越它。我國作為今年前十大經濟體中唯一實現經濟增長的國家,位置自然比較牢固的。
  • 全區前三季度工業經濟數據公布,綦江交出怎樣的成績單?
    工業園區 陳星宇 攝 全區前三季度工業經濟運行平穩向好 日前,記者從區統計局獲悉,前三季度,我區工業經濟運行平穩向好,規上工業企業實現總產值307.24億元,同比增長10.1%。
  • 債券信用評級機構三季度成績單出爐 中誠信、大公被約談
    三季度成績單出爐!大公國際最喜歡給好評 這些機構被約談 來源:券商中國日前,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2020年第三季度債券市場信用評級機構業務運行及合規情況通報。截至2020年9月30日,存續的公司信用類債券公開發行主體共計3863家,同比增加191家。
  • 前三季度,梅州蕉嶺經濟持續向好,增速全市第一
    今年以來,蕉嶺縣科學統籌推進疫情常態化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有力有效推動生產生活秩序恢復,市場活力動力復甦加快,就業民生較好保障,全縣經濟延續上半年穩中有進的加快態勢。
  • ...動力不斷增強丨國家統計局相關負責人解讀前三季度主要經濟數據
    一、經濟運行持續恢復  前三季度,我國GDP為722786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同期增長0.7%,上半年為下降1.6%,累計增速年內首次實現由負轉正。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8123億元,增長2.3%;第二產業增加值274267億元,增長0.9%;第三產業增加值400397億元,增長0.4%。三次產業累計增速均實現了正增長,經濟發展長期向好趨勢不變。
  • 洛陽上半年「成績單」出爐
    時間飛快2020年已經過去一半洛陽上半年「成績單」出爐啦!一起看看吧!今年上半年全市經濟穩步復甦,全市實現生產總值2370億元。經濟增速實現由負轉正,增速分別高於全國、全省平均水平,居全省第一位。上半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嚴峻考驗和複雜多變的國內外經濟環境,全市上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紮實做好「六穩」「六保」工作,大力實施「五提」行動,主要指標增速持續回升,經濟運行穩步向好,實現了「出谷轉正穩增穩升」的預期目標。
  • 2020年前三季度中國城市GDP前50強排名正式出爐
    隨著長沙GDP數據姍姍來遲,2020年前三季度中國城市(大陸)GDP前50強名單終於塵埃落定。前十強城市:上海、北京、深圳、重慶、廣州、蘇州、成都、杭州、南京、武漢。上海、北京和深圳依然毫無懸念地排在前三,上海以27301.99億排名第一,北京以25759.5億排名第二。深圳以為19787億排名第三。全國共有11個城市前三季度GDP突破萬億,雖然天津前三季度GDP突破萬億,但是首度退出前十強,被武漢,南京等強市趕超。
  • 28省份前三季度城鎮居民收入出爐 上海最高(圖)
    28省份前三季度城鎮居民收入出爐 上海最高(圖) 2014-11-05 00:01:31據中新網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11月4日,全國已有28個省份公布了前三季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其中,上海、北京、浙江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超3萬元,上海以35769元排名榜首。此外,22個地區的增速跑贏了當地的GDP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