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如何培養健康、快樂、友善的孩子?

2020-12-22 木汐之夏

樊登老師:我認為這是我人生當中讀到的最幸運的一本書,幾乎所有人讀完此書都會覺得非常感激,所以我把它推薦給所有準備當父母或已經當了父母的家長。

剛開始知道這本書是偶然在某個公眾號精選留言裡,讀者留言推薦說這本書特別棒,自己正試著用書裡介紹的方法。我迫不及待地也購買了一本,收到後認認真真地讀,發現非常有效實用,難怪獲得中國讀者的廣泛好評!

育兒是世間唯一無法辭掉的工作(如果你有孩子的話),我們往往會採取一些不太好甚至比較極端的方法,朝他們大聲吼叫、威脅他們,甚至把他們扔在路邊作為懲罰。可是這樣做真的對嗎?這樣的方式和方法的弊端,在孩子成人以後會顯現得特別明顯。

現在有一種科學且充滿愛心的全新教育方式,能夠幫助我們培養出快樂、乖巧、適應能力強的孩子,讓他們成人以後能夠與人和諧相處,自信、果斷,這就是情感引導式教育。

01關於《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本書作者[美]金伯莉.布雷恩,在世界上首次提出了「情感引導式教育。」

20世紀90年代中期,丹尼爾.戈爾曼 出版了劃時代著作《情商》,而 在此之前數年,金伯莉就已經在聖地牙哥的一所幼兒園採用情感引導的教育方法,她是註冊家庭與兒童心理治療師,經歷過多種角色後成為兩個孩子的母親,並且成功培養了這兩個性格不同的優秀孩子。

作者將自己多年的 育兒心得與許多情感引導的真實案例記錄下來,就是現在所看到的這本書。

本書共分為六大章節,分別從情感引導是什麼?父母在情感引導中的角色,情感引導的常見誤區有哪些?為什麼要進行情感引導?它的關健步驟,注意事項?以及父母與嬰兒期、幼兒期、四到七歲的孩子如何保持親密關係,並且父母之間如何相處增進感情、離婚和單親家庭父母該如何與孩子交流等等方面進行引導,並且運用大量的生活案例進行講解。

02管教孩子的常見難題:情感引導能幫你做什麼?

情感引導其實就是向孩子傳授情感規則,讓他們知道如何辨認情感並且以恰當的方式來表達。通過引導,父母可以根據孩子的發展階段來幫助他們認知情感和表達自我。需要時間的投入和不懈的努力。

父母應該成為孩子的優秀榜樣和情感引導師。

情感引導的核心就是由父母來幫助孩子認識情感、人際關係、社會行為和他們所生活的世界。

情感引導有四種常見誤區。

誤區一:控制型父母與放任型父母舉個例子:

孩子們正在走廊裡來回奔跑,腳步在木質地板上所發出的轟鳴聲中參雜著他們尖銳又刺耳的叫聲。這讓正在煲電話粥的媽媽不勝其煩,難以忍受。

控制型媽媽終於丟下電話,一把拉開房門,大聲吼道:「都給我停下!我快被你們逼瘋了!不許再跑了,立刻都給我回房間去!現在就回去!都玩遊戲去!如果你們再繼續淘氣,飯後就沒有冰激凌吃!絕對沒有!」

放任型媽媽面對同樣的狀況只會唉聲嘆氣,無奈地搖頭,然後對電話另一端的朋友說:「哦,不過是孩子們在亂鬧……的確太吵了……他們都快要把屋頂掀翻了,可是又有什麼辦法呢?〞最後掛掉電話,然後任由噪音持續下去。

無論是控制型還是放任型媽媽,都不能教會孩子們如何去尊重他人的需要——而這正是孩子們在上小學之前必須學會的規矩。

利用情感引導和規定限度的方式來包容孩子的行為。情感引導型媽媽會先做一個深呼吸,然後對孩子們說:「親愛的,你們的聲音有點太大了,看來大家今天心情都不錯嘛——個個跑得跟小火車似的——不過你們能不能到外面跑去?我可以幫你們布置一個障礙跑道,屋裡可不方便賽跑,等媽媽一打完電話就出去幫你們建造好不好?請你們也幫媽媽一個忙,自己先去後院玩可以嗎?」

這種處理方法既有效果又很包容。媽媽不需要怒吼,更不需要威脅和懲罰。

情感引導的目的是要給予孩子選擇的機會,父母們既要保有同情之心,但也要規定限度,引導不等於溺愛。我們的目標是要讓孩子學會調控自己的感情,但也要給他們規定適當的限度。

只有這樣,當青春期到來的時候,你的孩子才會說:「毒品?我才不需要毒品呢!媽媽今晚要給我烤比薩餅吃,所以我想回家去。」如果孩子們不能從家裡得到關愛和指導的話,他們就會轉投其他地方。去尋找替代品,結果就可能會遇上某些炮製違禁化學品的人。

誤區二,輕視低估和否定孩子的感受

誤區三,採用外部激勵和獎賞的手段

誤區四:以消極後果作為懲罰

本書中都有生活實例,錯誤的方法以及提供了更好的策略,這裡就不一一描述了。

03奠定父母與孩子一生的親密關係

情感引導的關鍵在於你和孩子之間的親密程度,這是你們所有互動的前提條件。

在對孩子的行為做出回應之前,父母都應該問自己:「我即將要做的事情和要說的話,會不會增進我們之間的感情,並且有助於他現在和未來做出更明智的選擇呢?」

孩子們真正看重的是和你在一起的快樂時光。真正能讓孩子感到受重視的,是和父母單獨相處而不被打擾的時間。據統計,父母每天和孩子的談話時間平均只有十二分鐘,還多半是對孩子的負面評論,這種狀況必須改變。

要陪孩子一起玩,認識和了解孩子的個性和他們在平日裡的正常表現,了解孩子所處的發育階段,它能讓你避免設定不切實際的期望。

父母要觀察和判斷,也就是關注自己的孩子,學會聆聽,體察並理解孩子的感受。阿黛爾.法伯和伊萊恩.瑪茲麗斯所合著的具有開創性的著作《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樣聽孩子才肯說》中有這樣一句至理名言:「先聽後說。

當然,情感引導父母的言行必須保持一致,讓孩子知道大人會幫助他們,當父母自己出錯時,就要認錯,該認錯時就認錯。

04在孩子嬰兒期、幼兒期、以及成長期如何與孩子建立親密關係?

該讓孩子一直哭下去嗎?嬰兒是如何學習的?安撫毯、毛絨玩具安撫奶嘴該不該用?可不可以用?孩子吸吮拇指是很自然的行為嗎?如何處理孩子的分離焦慮?

我記得當我家孩子還是三、四歲 容易鬧騰的年齡,我經常隔幾天就值夜班。第二天特別累,一般下午補覺,這時候孩子也在家,沒有人帶他。我都是提前跟他說好了:「暢暢,媽媽昨天上夜班,今天要補覺,三個小時以後我會起來帶你出去玩的。不過呢,在這個時間段你不要打擾媽媽。」

結果我的孩子從來沒有在我睡覺的時間打擾過我。提前和孩子說好了,讓孩子有個心理準備,別看孩子小,他會懂你的。

05無條件的愛:育兒是世間唯一無法辭掉的工作

著名育兒及家庭關係顧問、作家兼演說家,內奧米.阿杜爾特說:我們唯有甘心忍耐,才有可能從刻意逃避轉為欣然面對。

如果一個人連最想做的事情都不去努力的話,是永遠也不可能成功的。同樣的,任何父母不經歷一番磨難,都不可能成為合格的好家長。

這一章節作者主要從父母自身成長以及對伴侶進行情感引導,促進家庭關係和睦。離婚和單親家庭如何與孩子交流,何時把你正在交往的對象介紹給孩子等等問題都有詳細的指導與建議。

|寫在最後

本書最大的亮點與特色就是利用自身多年的育兒心得與情感引導的真實生活案例進行建議,也應用了很多其他父母育兒的一些生活事例,實戰經驗,讀來給人感覺真實可信。

書中對父母育兒小細節有詳細的講解,例如:午飯過後才一個小時,孩子就說餓了,你該怎麼辦?可以帶著嬰兒去度假嗎?怎麼讓貓咪遠離嬰兒床?當孩子在公眾場合耍脾氣的時候怎麼辦?幼兒的牙齒保健和第一次看牙醫。何時進行如廁訓練?以及睡眠問題等等,書中都有詳細的講解。

總結:單靠情感引導是不夠的,在孩子成長的全過程中,父母都應該對孩子加以約束,讓他們清楚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事情絕對不可以做。情感引導和設定限度是教育孩子的兩個最關鍵的環節——一個是要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另一個就是制定簡單明了的規則。

我們要為他們說明在怎樣的年紀應該做怎樣的事情,沒受過父母嚴格約束的孩子,很難理解遵守制度的重要性。

作為父母,我們有責任引導和塑造孩子的行為,積極的幫助他們掌握社會生存技能。

怎樣設定限度,書中有詳細的答案哦。

培養岀健康、快樂、適應能力強的孩子,讓他們成人以後能夠與人和諧相處,自信、果斷,這就是情感引導式教育。

(我是愛讀書的木汐,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留言關注。)

相關焦點

  •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教出快樂的孩子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看著這個書名我忍不住樂了起來,怎麼跟我的想法是一模一樣?我也要做孩子最好的玩具。當孩子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父母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看著那粉嫩粉嫩的小臉:&34;。這是每個父母心裡想的。
  • 孩子最好的玩具是什麼?就是你
    你家孩子最喜歡的玩具是什麼?你可能會說是前幾天剛買的樂高或者是價格不菲的芭比娃娃。但其實孩子最喜歡的玩具是父母。沒錯,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父母比任何玩具都更能讓孩子著迷和喜歡。其實孩子們真正需要的是父母而不是玩具,他們真正看重的是和父母在一起的快樂時光,他們需要被重視,需要和父母單獨相處而不被打擾的時間,需要和父母建立一生的親密關係。但太多的父母在和孩子相處過程中,控制、放任、賄賂、威脅都是慣用的伎倆。
  •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你以為是為孩子好,其實是在傷害孩子
    媽媽對玩得正高興的孩子說:「我們該回家了,」孩子沒玩夠不想走。媽媽說:「我喊123,你不走就自己呆在這裡吧。」孩子不想被媽媽拋下,不情願地跟媽媽走了。 孩子不小心摔了個跟頭,媽媽卻說:「不疼,不疼,快起來。」孩子眼裡含著眼淚,眼巴巴的望著媽媽,媽媽卻只顧自行玩手機,等孩子自己爬起來。 超市裡撒潑打滾的孩子,任媽媽如何哄勸說教都無動於衷。
  • 培養孩子同理心,鋪就健康幸福人生
    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和情商,對他們的健康成長舉足輕重。 培養同理心和情商對孩子的健康成長舉足輕重。但是,一個有同理心的父母教育出的孩子,則會以積極的方式處理這些情緒,這樣孩子會更有可能具有強烈的情商和同理心。3、啟發孩子設身處地體會別人的感受,問問他們「你會感覺如何?」孩子天生就有同理心。即使是小孩看到某人處於明顯的情緒困擾中,就會表現出同情心來,還想試圖安慰此人。同時,孩子天生就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人。
  •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讀後感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讀後感 作者:曹紅雁 發布時間:2018-05-04   來源:電力網
  • 避免無意陷入的教養誤區,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 豆爸讀書會
    每個父母都想把自己認為最好的給孩子,從小時候買玩具、讀繪本、培養興趣愛好;到長大後上學擇校、買學區房、上演現代版的「孟母三遷」。80後、90後這一批年輕的父母們,總是想著法的希望培養出健康快樂、獨立自信、又有責任感的孩子。
  •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帶娃的十個非典型錯誤
    不管你是還沒有孩子將來成為父母,或是孩子已經出生正在為人父母,抑或孩子已經長大自認父母經驗豐富,都需要認真地讀讀《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這本書。這本書列舉了關於父母帶娃的一些典型錯誤,幾乎我們每個父母都在生活中經常遇到,並且可能一直在用錯誤的方法在應對。
  • 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從這些簡單的玩具開始!
    家長們應該都知道,孩子的創造力要從小培養才行,因為孩童時期寶寶們的身體和大腦都處於快速發展的階段,他們對於這個新奇的世界充滿了好奇心。咿呀學語時只能用兩三個字表達自己的想法,手卻忙個不停。能說幾句話時你感覺自己可能不是生了個孩子,而是生了本書,書名叫「十萬個為什麼」。
  • 從出生開始,詳細步驟教你培養友善的孩子
    想培養一個與人友善的孩子,從他一出生就要開始了。  剛出生的小寶寶都是友善的,就像一句古話說的:「人之初,性本善。」他們來到了這個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會繼承父母的性格和特徵。換句話說,就是無論是父母還是新生的小寶寶都能影響對方,這為他們將來能夠與人友善交往打下了基礎。  只有父母才能夠培養出小寶寶善於與人交往的氣質。孩子們通過模仿我們成年人表現出他們的友善。他們會模仿我們的面部表情、手勢、動作和各種各樣的行為,所以,我們所有的行為動作都要表現得誇張和有戲劇性,以便吸引他們去模仿。
  • 如何培養出快樂、溫暖、人格健全的孩子?
    父母們不禁要焦慮了,如何才能讓孩子眼裡充滿快樂、溫暖呢?李玫瑾教授針對不同階段孩子的養育給出了具體可行的方法。這是因為,老人的生活沒有節奏和規律,「一會兒給孩子吃個紅薯,一會兒帶孩子去鄰居家串串門兒,久而久之,孩子的注意力就變得分散。」早年的沒有節奏的養育會讓人在成年後對自己缺乏控制力。如何讓四歲上下的孩子開始懂得等待和忍耐,從而培養自律意識?
  • 情感引導 助力親子關係--關於《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今日聽了樊登讀書關於《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一書的解讀,對聽到的內容進行整理,作為今日最大的收穫。【常見的育兒誤區】1.控制型父母,典型表現是命令和威脅孩子,比如對孩子說:我數1.2.3,你電視關了!這樣帶來的後果是孩子懦弱,或者控制欲很強。2.放任型父母。
  • 父母修行之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很多平臺都在推薦這本書,既然大家推薦,肯定有它優秀的地方。當父母不是簡單的造人就完事了,後期的教育更重要,幫助孩子打好情商的基礎,讓孩子能夠在以後的生活中好好地成長。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這個你沒有明確說是誰,但我個人認為首先應該是父母,父母需要關注孩子的成長情況,我們不要試圖做孩子人生的掌控者,用盡我們的軟硬兼施的手段,逼迫孩子按照我們的方向去走
  • 李玫瑾:如何培養出快樂、溫暖、人格健全的孩子?
    父母們不禁要焦慮了,如何才能讓孩子眼裡充滿快樂、溫暖呢? 李玫瑾教授針對不同階段孩子的養育給出了具體可行的方法。 孩子挑好後,家長可以說: 「這玩具超出我們的計劃,你知道爸爸媽媽每天為什麼去上班嗎? 30天才發一次工資,家裡買所有東西都需要計劃,你這個玩具要120元,但是按照媽媽的預算計劃,我們只能買100元的玩具。 如果今天買回家,我們下星期的菜錢就沒有了。
  • 李玫瑾:如何培養出快樂、溫暖、人格健全的孩子?
    父母們不禁要焦慮了,如何才能讓孩子眼裡充滿快樂、溫暖呢?李玫瑾教授針對不同階段孩子的養育給出了具體可行的方法。有計劃的給孩子買玩具 。選擇一個輕鬆的周末,父母可以帶孩子到商場裡去挑選玩具。孩子挑好後,家長可以說:「這玩具超出我們的計劃,你知道爸爸媽媽每天為什麼去上班嗎?30天才發一次工資,家裡買所有東西都需要計劃,你這個玩具要120元,但是按照媽媽的預算計劃,我們只能買100元的玩具。
  • 不會給孩子挑玩具?學會3招幫孩子挑出好玩具,讓孩子快樂成長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看一看,應該如何幫助孩子挑出適合的好玩具吧。否則如果家長漫不經心,導致孩子的玩具出現問題,不僅不能夠讓孩子獲得有益的進步,反而容易給孩子的健康造成損害。挑選適當的玩具也只是第一步,如何讓孩子在玩具的陪伴中快樂的成長
  •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今天咱們來學習這本書叫作《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這本書是我覺得特別幸運能夠遇到的一本書。我在養孩子之前曾經養過一條狗,養的特別的失敗。結果後來我就特別擔心,我說我將來養了孩子怎麼辦呢?我就在生孩子之前遍閱了大量的關於兒童教育的書籍,其中最有效的就是這本,叫作《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前兩天我的一個朋友老來得子,然後現在也特別緊張。那天在微信上說,她孩子使勁兒哭,然後她老公就說,不行,哭不能抱。因為哭了一抱呢,他以後就哭得越來越厲害。後來我就趕緊把這本書的這個縮讀版發給她,我說這種想法是錯誤的,為什麼呢?
  • 樊登力薦《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情感引導教你帶出高情商孩子
    」情感引導式教育」——讓孩子受益終身的教育方式《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單看書名,許多人可能會誤以為這是一本教你如何陪孩子玩的一本書,然而它不是,它是一本教育心理學的書,它介紹了一種實用工具,教你如何學會用「情感引導」的方法來與孩子建立親密關係,值得每一位父母去閱讀。
  • 如何培養「反脆弱」的孩子?
    大學四年或七年如果完全在這樣的節奏裡,我們能培養出為了一項事業保持長久的興趣,並獻其終身的學生嗎?大學考得好保研能保上,能證明他是未來能夠堅持50、60年的人才嗎?一個孩子的持久性、忍耐力,長久保持對一件事情的熱愛和忠貞,才是我們教育需要的。一句話,他需要體力,需要健康的身體。第二,心理的健康。
  • 李玫瑾:如何培養出快樂、溫暖的孩子?(深度好文)
    父母們不禁要焦慮了,如何才能讓孩子眼裡充滿快樂、溫暖呢? 李玫瑾教授針對不同階段孩子的養育給出了具體可行的方法。 有計劃的給孩子買玩具 選擇一個輕鬆的周末,父母可以帶孩子到商場裡去挑選玩具。 孩子挑好後,家長可以說: 「這玩具超出我們的計劃,你知道爸爸媽媽每天為什麼去上班嗎?
  • 培養孩子的同理心是一項重要的生活技能
    培養同理心和情商(EQ),對孩子的健康成長舉足輕重! 從根本上講,「同理心」是指自己能夠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並了解他人的感情和感受。心理學家對「情商」的定義是,能夠理解自己的感受和他人的感受,以及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和進行自我控制。和智商(IQ)相比,情商對實現人生成功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