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4月1日,亞洲頂級巨星張國榮在香港逝世,終年46歲。在他生前他曾確診為內源性抑鬱症,在醫生開出的四張診斷報告中指出哥哥的病是由於腦內缺乏五羥色胺所致。
2016年9月,喬任梁也被曝在家中不幸身亡。經證實,喬任梁因患有抑鬱症,在家自殺身亡,年僅28歲。開始的時候,我們怎麼都無法理解為什麼看起來那麼陽光的男孩子,會患有抑鬱症,為什麼要在這麼年輕的時候,選擇離開。
在這裡,我想告訴對抑鬱症不是很了解的讀者們:
抑鬱症是世界第四大疾病,它並不是簡單像大眾裡認知的那樣是患者心理出現問題,而是大腦發生了病理性的改變。
世界衛生組織的最新資料顯示,全世界抑鬱症患者達3.5億人,到2020年,抑鬱症將成為僅次於癌症的人類第二大殺手。根據相關的流行病學調查數據表明,每年有80萬人因自殺死亡,大約每40秒就有一人選擇輕生。
就像是常人感冒的時候會咳嗽流鼻涕闌尾炎會胃痛一樣,他們的症狀是焦躁不安消極甚至嚴重一點的時候會想不開有自殺的衝動。
有時候朋友向我傾訴,我只能跟她說一句,你要開心點呀,人間不值得你這麼不開心。我其實也想開導她多一點,但是,我並不擅長安撫別人,因為,也許我做不到完完全全的感同身受吧。
不是我不想,是因為我很清楚很多時候說了其實也沒有用,因為我並不能幫他解決實質性的問題。
曾飽受抑鬱症折磨的歌手楊坤說過的一句話:因為抑鬱症,我受了整整6年的苦,其中最痛苦的兩年,是我還不道抑鬱症是什麼的時候。
還好,張茜她知道。張茜比很多人幸運,因為她有張衛健在她身邊理解她,陪伴她,直到她康復。還有很多很多陷入抑鬱症的患者沒有人理解,更有甚者,還被人誤會精神不正常,像這類人,太需要被理解了。
我突然有一種很難過的感覺:那些得了抑鬱症的朋友,在病情沒有發作的時候都是很好的人,卻因為這樣一個病,被折磨成這樣,我卻什麼都不能做。
我有一個朋友得了重度焦慮和中度抑鬱,接下來我會用第一人稱的方式敘述我的這位朋友的故事。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好像從我17歲的時候開始,我沒有一天真正快樂過,慢慢開始就不喜歡跟別人接觸,很小很小的事情就可以難過很久。到現在五年以來,沒有真真正正快樂過,每一天都好痛苦,精神完全不集中,走在街上覺得任何人都比自己有用,自卑到了極點,我不知道怎麼辦。有時看到高處的地方就很想跳下去,可是擔心父母,如果,我走了,他們怎麼辦呢?
很多人說我消極,可是,我連跟自己相處都不快樂, 我不是不想快樂,我比任何人都想要快樂,可是,我真的快樂開心不起來,我的快樂好像都被榨乾了,我的天空就好像灰色一樣。
我媽總說:「你的想法怎麼這麼矯情,這麼消極,那麼陰暗,好像都看不到陽光,跟你說話真的好受罪。」我跟我媽說:「媽,我好像得了抑鬱症。」我媽反而把我罵了一頓,什麼都不想,偏偏說了這麼不吉利的話,不想跟你說了,我要工作了。
我連得知自己是抑鬱症這件事都是瞞著父母偷偷去醫院看的。
跟同齡人訴說,別人通常會說:你就是想得太多了,你有什麼好不開心的?你天天這樣想過關心你的人嗎?你能不能不要總是發一些負面的東西影響別人、你就是沒事幹,應該多找些事情做、你想不開的時候,就想想我。等等之類的。
要不然就發點雞湯文,對我說,你應該快樂點,人間不值得你這麼悲傷,你連死都不怕,害怕活下去嗎?想想身邊的人。你笑生活也會對你笑,你哭生活也會對你哭。等等。
久而久之,我所有事情都悶在心裡,心裡很痛苦,那能怎麼辦,我有一次告訴我的母親,我母親跟我說那不正常,你不要經常說,你只是不開朗而已,這沒有什麼的。
我內心的消極情緒我並不能控制,不是我不想控制,而是我控制不了。
請你相信他們比任何人都更想走出現在的境遇。
其次千萬不要把他們當作是異類,把他們想成是因為心理陰暗才會患有抑鬱症的人。患有抑鬱症的原因,是不可控的,和他們無關。
崔永元曾說:「我就想告訴大家,確實有這樣一種病(抑鬱症),希望大家能知道,如果你身邊有這樣的朋友得了這種病,希望你不要歧視他,然後鼓勵他去看醫生,醫生可以幫助他解決這個問題。」他們需要的也不過像是正常朋友一樣的陪伴和關心,你只要給予他們足夠的安全感,表達:我在就夠了。很抱歉不能做到感同身受,但是我想陪著你們再看看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