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前途
前段時間「高分子科學前沿」微信公眾號發布了一則關於關於陶氏斷供華為的文章之後(原文連結:「陶氏斷供華為?國產高分子材料當自強!」),陶氏隨後發聲稱:僅對在美國《出口管理條例》(「EAR」)中約束的商品、服務和技術產生影響。在小編看來陶氏是美國企業,受到美國政策的影響,無可厚非。但是美國的言下之意是「中國只配擁有低端產業,出賣廉價勞動力」,面對中國的崛起,美國各種圍堵、技術封鎖。高分子科學前沿小編收集了網友的留言,查閱了美國《出口管理條例》得出觀點:我國的高分子產業仍大有可為。
例如這些高分子材料:
此外網友Louis稱:高性能膠粘劑,環氧樹脂,PES,PUES,PVDF,SBS。高性能樹脂材料,我基本都用過,我們自己的產品真的就是不行的。
小編查閱了美國《出口管理條例》:
這些高分子材料國人當自強,關鍵時刻美國可能會對我們做封鎖:
含氟聚合物基本全面管制……還有很多,未一一列舉
還有:
還有:
PEG,PGA
PEEK
還有很多……本文未一一列舉。
高分子專業不僅是衣食住行,還有國防軍工,從事高分子專業的學習、研究是一個不錯的選項。
那麼高分子領域有哪些科研院所可以考慮?
高分子領域的「國字號」實驗室?
高分子學科國家重點實驗室
序號
實驗室名稱
依託單位
1
聚合物分子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復旦大學
2
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
東華大學
3
高分子材料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四川大學
4
高分子物理與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
5
發光材料與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
華南理工大學
6
超分子結構與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
吉林大學
7
廢舊塑料國家重點實驗室
金髮科技
化學/化工/材料 國家重點實驗室
1
化工資源有效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北京化工大學
2
有機無機複合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
北京化工大學
3
功能有機分子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蘭州大學
4
現代配位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南京大學
5
化學工程聯合國家重點實驗室
清華大學、天津大學、華東理工大學和浙江大學
6
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
中國科技大學
7
元素有機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南開大學
8
光電材料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山大學
9
材料化學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南京工業大學
10
結構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
11
材料複合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武漢理工大學
12
分離膜與膜過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天津工業大學
13
電子薄膜與集成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
電子科技大學
14
精細化工國家重點實驗室
大連理工大學
14
化學生物傳感與計量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湖南大學
高分子領域國家工程實驗室
高分子相關領域國家工程實驗室序號實驗室名稱依託單位1輪胎先進裝備與關鍵材料國家工程實驗室青島科技大學2塑料改性與加工國家工程實驗室金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高分子複雜結構增材製造國家工程實驗室湖南華曙高科技有限責任公司4結構性碳纖維複合材料國家工程實驗室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5功能性碳纖維複合材料國家工程實驗室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航天材料及工藝研究所6碳纖維製備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7碳纖維製備及工程化國家工程實驗室威海拓展纖維有限公司8醫用植入器械國家工程實驗室威高集團有限公司9輪胎設計與製造工藝國家工程實驗室三角集團有限公司10新型道路材料國家工程實驗室蘇交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高分子領域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高分子相關領域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國家阻燃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北京理工大學2橡塑模具計算機輔助工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鄭州大學3合成纖維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中石化上海石化公司4橡塑新型材料合成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中石化北京燕山分公司5聚烯烴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6纖維基複合材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7膜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天邦膜技術公司8工程塑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海爾科化工程塑料公司9聚合物新型成型裝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廣州華新科實業有限公司10國家受力結構工程塑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化工部晨光化工研究院 11國家有機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化工部晨光化工研究院小編帶您一起高分子領域部分國家重點實驗室都在做什麼?
實驗室的主體依託學科是復旦大學的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全國重點學科。該學科創建迄今已有50餘年的發展歷史。實驗室以「分子工程學」思想為導向,把結構性能關係研究、分子設計與合成、材料製備與應用融為一體。以「國家重大需求和學科前沿導向的基礎研究」為總體定位,結合學科發展和學科交叉的需要,基於原有的研究基礎,設置四個主要研究方向:
(1)通用高分子的高性能化;
(2)生物醫用高分子的設計;
(3)高分子相關的功能介孔材料;
(4)高分子多尺度製備科學與技術。
主頁連結:
http://www.meplab.fudan.edu.cn/
高分子材料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四川大學)1991年在四川大學高分子材料學科基礎上組建,是世界銀行貸款「重點學科發展項目」建設的75個國家重點實驗室之一和確定的七個試點實驗室之一。
本實驗室的總體定位是瞄準國家關鍵需求和國際高分子材料科學研究前沿,以高分子材料高性能化、加工為特色,開展應用基礎研究,建設高分子材料領域內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科學研究、技術創新、人才培養和對外交流的重要基地,為我國高分子材料科學和高分子工業的發展提供知識、技術和人才支撐。
一、通用高分子材料高性能化新技術和新原理的研究
二、聚合物成型理論和技術研究
三、油田開發用高分子材料
四、廢棄高分子材料回收處理與再生利用
主頁連結:
http://sklpme.scu.edu.cn/news.keylab/index.html
發光材料與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於2011年10月獲批建設,2013年通過科技部建設期驗收正式運行,同年參加科技部重點實驗室評估獲評優秀。實驗室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和學科前沿,開展光電功能材料與器件共性基礎科學問題與關鍵技術研究,凝聚和培養高層次人才,促進國內外科技合作與交流,實現原創性發現。
研究方向:
一、有機聚合物發光顯示及照明材料與器件
有機發光材料合成、光物理、器件物理、驅動基板、發光器件集成
二、有機聚合物光伏材料與器件
光伏材料合成、薄膜聚集態結構、器件物理、柔性大面積器件製備技術
三、光纖及玻璃材料與雷射器件無機玻璃材料、無機光纖、無機發光材料、光子控制與轉換、光纖雷射器件
四、生物光電及成像診療
AIE發光材料、生物標記、生物檢測、生物傳感
主頁連結:
http://www.skllmd.com/
高分子物理與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前身是1989年經中國科學院批准,依託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建立的中國科學院高分子物理聯合開放實驗室。
實驗室總體定位 高分子物理與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定位於高分子科學的基礎研究和高分子材料的高技術研究,推動高分子科學與材料科學、信息科學、生命科學和環境科學等前瞻領域的交叉,促進高分子材料在相關領域的實際應用,實現高分子科學與高分子技術的協調並重發展。不僅能夠在高分子化學、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加工等領域方向創造出標誌性成果,取得不可替代地位,而且在凝聚傑出人才和優秀研究群體、營造學術交流氛圍、建設公共設施平臺等方面,實現示範和引領作用,成為代表國家水平、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一流國家重點實驗室。
主要研究方向實驗室選擇高分子的高性能化、高分子複雜體系和功能高分子的分子工程作為主要研究方向,力爭通過交叉聯合、協力攻關的發展模式在高度學科交叉領域方向取得在國際上具有原創性的研究成果,在面向國家戰略需求的領域形成具有國際核心競爭力的自主創新成果,推動我國高分子科學與高分子技術的跨越發展。
一、高分子的高性能化
-高分子的結構可控合成與性能優化. 發展烯烴/雙烯烴的活性配位聚合、烯烴與功能單體的高效共聚合、組成與結構可控的高分子控制合成新方法與新技術;利用分子設計原理和新合成反應,製備新型拓撲結構和有機/無機雜化鏈等特殊結構與性能的新型高分子。
-高分子反應加工. 通過發展在線檢測技術及理論和模擬方法,重點研究高分子反應加工中的機理與動力學、形態結構的形成和演變,建立結構與性能的關係,發展新型功能化、高性能化高分子材料。
二、高分子複雜體系
發展從微觀到介觀再到宏觀尺度及其逆過程的理論與模擬方法,完善多尺度結構的現代表徵手段,研究多相、多組分高分子體系分子鏈構型演變、相轉變、聚集態結構形成等過程的熱力學和動力學協同控制機制和規律性。
三、功能高分子的分子工程
-光電功能高分子. 面向塑料光電子學,特別是有機平板顯示與高分子薄膜太陽能電池應用目標,以解決光電功能高分子的分子結構與電子結構的關聯、凝聚態結構與光電性能之間關係等關鍵科學問題為核心,在分子設計與合成、薄膜生長與調控、微加工方法、器件組裝與優化等方面開展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
-生物醫用和生態環境高分子. 通過發展高效生物與化學物質轉化新方法,充分利用生物質和二氧化碳資源,研究智能型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分子設計與合成方法,實現結構與性能調控,發展新型生物醫用與生態環境高分子材料。
主頁連結:
http://www.ps-lab.ciac.cas.cn/
超分子結構與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依託吉林大學物理化學和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兩個國家重點學科,是經國家科技部批准建設的以超分子體系為研究對象的實驗室。多年來,實驗室的發展得到了國家和依託單位吉林大學的大力支持。
實驗室定位於基礎研究, 研究成果向高新技術輻射。實驗室的科學研究主要面向複雜超分子體系,以膜和微粒的組裝體系為切入點,關注超分子組裝體的光電和生物功能,並注重發展組裝體的譜學與理論模擬。目前,實驗室的主要研究方向為:超分子組裝與組裝過程;超分子結構與光、電功能材料;生物超分子組裝體;超分子組裝體譜學與模擬。
主頁連結:
http://supramol.jlu.edu.cn/index.php
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依託於東華大學,源於我國第一個化學纖維專業,於1992年由國家計委批准籌建,1996年通過國家驗收,2003、2008和2013年三次通過國家評估,是我國紡織和材料領域重要的國家級科研基地,為我國發展成為化學纖維生產大國,並向纖維強國邁進做出重要貢獻。目前設有三個研究方向。
一、高性能纖維及複合材料
1.研究碳纖維製備過程中的結構設計與調控。特別是碳纖維前驅體聚合結構設計、紡絲溶液的分子流變學及其凝膠化等相轉變熱力學、紡絲過程聚集態演變規律和調控方法、低成本碳纖維製備技術等。
2.研究有機高性能纖維製備過程中的科學問題和關鍵技術,包括聚芳醯胺、HSPE、PI、PPS等高性能纖維、新型單體的分子設計與合成、複雜多相高活性縮聚反應體系的反應規律與控制等。
3.研究無機高性能纖維的製備技術和相關的科學問題,特別是溶膠-凝膠法製備氧化物纖維和非氧溶膠-凝膠法製備氮化物無機高性能纖維、前軀體聚合物的分子結構設計與合成、有機無機轉化機制等。
4.研究複合材料製備的科學問題和關鍵技術,特別是纖維增強複合材料、高性能纖維的表面處理和複合材料界面科學,紡織結構複合材料的設計與成型加工等。
二、功能纖維與低維材料
1.研究新型聚合物的結構設計和合成,特別是功能性成纖高分子的縮聚反應規律,為製備新型纖維材料及通用纖維材料的多功能和仿真超真化提供理論支撐。
2.研究低維材料加工過程中多級結構的演變規律和調控方法,特別是在線檢測技術的研究,為調控纖維的凝聚態結構提供理論指導。
3.研究納米纖維、納米管、納米線的複合結構設計與功能調控,開展低維納米材料在環境、能源、通信等領域的應用研究。
4.研究智能凝膠材料、凝膠纖維、導電與光電纖維材料等功能纖維材料。
三、環境友好與生物纖維材料
1.研究纖維素、甲殼素、PLA等生物源高分子纖維材料的溶液熱力學及其相轉變規律、固體聚合物動力學等基本科學問題,為纖維材料製備提供理論指導和關鍵技術支撐。
2.研究開發低能耗、低汙染的纖維綠色生產技術,包括離子液體、NMMO等新型溶劑的纖維成型加工理論與技術。
3.研究纖維材料的仿生製備、材料仿生結構設計與製備、組織工程纖維材料、材料生物相容性等生物材料製備的科學問題和關鍵技術。
主頁連結:
http://cmse.dhu.edu.cn/xw_mainAction.do
論院校
另外根據武漢大學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武漢大學中國教育質量評價中心、中國科教評價網近期推出了一個《中國大學及學科專業評價報告(2017-2018)》,對中國大學及其學科專業進行了排名。評價報告對中國大學分地區、分類型、分專業競爭力進行了排名,以下是2017-2018年中國大學本科教育分專業競爭力排行榜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以及相關材料專業排名供大家參考。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2017-2018年)
除了前途,還要考慮吃飯問題,那麼高分子專業的薪酬怎麼樣?
論薪酬
高分子材料沒前途?根據中國薪酬網公布了一份2018年中國大學畢業生薪酬排行榜(2018年高校畢業生薪酬排行榜發布!高分子、化學、材料專業亮了!)顯示,材料物理、應用化學、高分子材料與工程位列前十,其中「高分子材料與工程」位列第八。
2018年中國大學專業薪酬最高的20個專業
2018年中國大學專業薪酬最低的20個專業
「物化環材沒前途」可以休矣!高分子專業考慮一下!
來源:高分子科學前沿
聲明:凡本平臺註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平臺轉載出於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並不意味著本平臺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我們的微博:高分子科學前沿,歡迎和我們互動。
添加主編為好友(微信號:gfzkxqy,請備註:名字-單位-研究方向),邀請您加入學術圈、企業界、碩博聯盟、北美、歐洲、塑料、橡塑彈性體、纖維、塗層黏合劑、油墨、凝膠、生物醫用高分子、高分子合成、膜材料、石墨烯、納米材料、表徵技術、車用高分子、發泡、聚醯亞胺等一系列技術交流群。同時可以在菜單中回復「交流群」,獲取群目錄。
投稿 薦稿 合作:editor@polysc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