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很多孕媽都在預產期那天標註上顯眼的記號,但其實只有5%的寶寶會準時「報導」。大多數寶寶要麼是著急出來,要麼是懶洋洋地過了預產期好多天才出來,所以與其苦等預產期,還不如在「衝刺」階段就做準備。
預產期一般都是按照40周算的,而分娩「衝刺」期是指預產期前30天,也就是孕36周到40周,這個階段胎兒和媽媽都會發生一些身體變化。
孕36周起正式進入「分娩衝刺」階段,胎寶和孕媽自己的變化要知曉
一:胎兒的身體發育
胎兒以每周100-200克的體重在長胖,身高以每周0.5公分的速度在長高,「衝刺」階段不僅是媽媽在為臨產做準備,寶寶也在長大,這一個月將是寶寶身高體重迅猛增長的時期,寶寶在為體重和個頭達標努力呢!
二:胎兒的器官發育
胎兒器官在「衝刺」階段快速發育,很多孕媽都覺得,自己肚子在前幾個月不怎麼大,但是一到八九個月時就像氣球似的吹鼓了,這不僅是孩子的肉肉和個頭在長,器官也在快速發育呢,子宮環境是寶寶器官發育的最好場所,有些孕媽一到37周就迫不及待地想要把孩子剖出來,代價就是孩子的器官發育不完全,出生後難免體弱多病。
三:孕媽的身體變化
比如因為子宮迅速增大壓迫盆骨而出現下肢浮腫;比如出現肚子一緊一緊的假性宮縮;比如身體為哺乳做準備,胸部開始分泌出液體等等…
這個階段孕媽要進入「備戰」狀態了,想要「備戰」得當,要謹記這些
1)別暴飲暴食
很多孕媽忌口了九個月,臨到最後30天想好好犒勞自己,結果開始大吃特吃,覺得對胎兒不會有什麼影響,然後就把孩子吃成了巨大兒。
所以孕媽可別在衝刺階段「放飛自我」,否則9個月的小心翼翼都會泡了湯,超重兒有很多的安全隱患,媽媽生的時候也費勁。
2)減少出門次數
新聞報導過,有孕媽出門買菜,結果孩子直接「禿嚕」 出來,生在了菜市場,這多危險!可是相似的情景總是屢屢上演,要麼有孕婦生在了火車上,要麼有孕婦生在了大馬路上。
孩子在孕38周-42周出生都是正常的,所以在預產期前一個月就不要經常出門了,這個時候嬌氣點、金貴點是在自我保護。
3)每周一次產檢必須做
到了預產期前一個月,醫院會讓孕媽每周做一次產檢。這時候的產檢絕!對!要!做!
醫生會監控胎兒的心跳、評估胎兒的體重、評估臍帶繞頸情況、查看胎位,這都是為孕媽制定分娩方案必不可少的環節,孕媽如果想順順利利的分娩,就千萬要做好每一次產檢,每周都不能懈怠。
4)待產包和錢包要準備好
既然已經是「衝刺階段」了,寶寶隨時可能發動,待產包和錢一定要準備好,這兩樣東西是孕媽安全感的保障。
5)身邊必須有人陪伴
臨產的孕媽可是大熊貓一般的存在,家人一定要看住了、看好了。這不僅是因為孕婦隨時有生的可能,身邊要有人照顧應對。
因為孕媽心理需要得到安慰和鼓勵:由於激素的影響,孕媽會鬱鬱寡歡、情緒低落,再加上臨產的緊張,這讓孕媽整個人處在一種焦躁的狀態,這個時候家人的陪伴很重要,有了家人的開導和鼓勵,孕媽的消極情緒才能排解,生孩子才更有勇氣和動力。
孕媽們,你的預產期是什麼時候?從預產期前一個月就要開始注意了哦,好好把握分娩「衝刺」期,才能順順噹噹的生下寶寶。分享你的故事一起討論,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