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蘭州6月11日訊(記者 尹曉軍)記者今日從西北師範大學獲悉,由該校推出、歷時一個月的「西北師大華文雲課堂——漢字文化與漢字教學」系列課程圓滿結課。據悉,此次「華文雲課堂」系列課程涵蓋漢字起源與演變、「六書」與漢字構造、漢字教學方法與技巧、漢字與中華文化、漢字信息處理與在線漢字教學資源等五大主題,並採用微課+」的雲上翻轉課堂模式,為泰國華文教師傳遞漢字教學理念的同時,助力了泰國華文教育「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
據介紹,面對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西北師大積極響應泰國華文教育界的倡議,通過在線教育平臺,與泰國華文教師公會攜手合作推出了此次系列課程,旨在通過講述漢字起源與流變的故事,探討漢字學習和教學的有效、有趣、有用的途徑與方法,為海外華文教育蓬勃發展注入新的動力與活力。「華文雲課堂」的第一個主題——「漢字的起源與演變」於5月14日上線,上線當天facebook與釘釘雙渠道直播課程內容,一小時覆蓋人數超過4000人,播放超過1000次。每周更新的主題上線後,在線參與培訓人數節節攀升,單個主題覆蓋人數多達8000人,五個主題累計播放15000餘次,引起了泰國華文教育界的強烈反響。
西北師範大學相關負責人介紹,不僅是泰國華文教師,全球本土漢語教師在漢字教學中都存在「漢字難學論」和「漢字落後論」這兩個「痛點」問題。其原因在於,漢字構形上比表音文字複雜,很多漢語學習者有畏難情緒,加之許多華文教師長期生活在國外,也篤信「象形—表意—表音」的文字進化規律。針對這兩個海外華文教師漢字教學的誤區,西北師大在漢字雲課堂系列課程中,運用直觀、生動、形象的教學資源,引導海外華文教師在漢字教學中「對症下藥」,運用「化繁為簡、化易為難」的策略,以漢字圖形為媒介、以漢字結構為基礎、以漢字部件為橋梁,讓「漢字難學論」的問題迎刃而解,實現了漢字教學的科學性、有效性、實用性、趣味性。
作者:尹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