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葉傳龍
自由戀愛、集體婚禮、結婚宣誓,新郎單膝跪地,給新娘戴上結婚戒指。在眾人的祝福聲中,緊緊擁抱新娘,更親密的,還當眾親吻新娘——對成人來說,這是經常遇到的場景,而這件事發生在一家幼兒園,是幼兒園為100多名孩子舉辦集體婚禮。婚禮有主婚人,孩子們穿著禮服互相承諾,他們的爸爸媽媽也在婚禮現場見證。(1月14日鄭州晚報)
應當承認,教育不該板起面孔,性教育也的確需要從小抓起。幼兒婚禮寓莊於諧,帶有天真童趣,還受到家長的支持,所以能夠連辦多年。4、5歲的孩子,已經對結婚有了朦朧的嚮往,這是一種正常心理和生理反應,教育者不必帶有色眼鏡,以大人之心度孩子之腹。鄭州這家幼兒園因勢利導,值得肯定。在德國,就有索布族小朋友扮成新娘和新郎,舉行傳統的「鳥兒婚禮」。
給幼兒辦集體婚禮,讓他們像模像樣地走完所有程序,的確能讓孩子明白一些結婚的意義,但是,如果說因此增強了孩子的責任感,未必太把這個婚禮當回事了,畢竟它只是一個「過家家」遊戲,別指望它承載多少重任。
幼兒婚禮,除了少一個結婚證書和進洞房程序,其它基本都是成人婚禮的簡單翻版。一場集體婚禮,滿足了孩子的好奇心,但結婚之後,「夫妻」之間如何相處,他們會一對一地保護好自己的另一半嗎,遇到移情別戀怎麼辦,幼兒園要求同學之間團結、友愛、互幫、互助,這與「夫妻」間的「感情專一」是否矛盾,如果有孩子一旦牽手,便把美好的情愫珍藏於心,只盼著快快長大,好迎娶心上人,又該如何教育……結婚意義不在於婚禮的熱鬧中,性教育也不僅是遊戲那麼簡單,箇中還有很多東西值得教育者去探索和研究。
幼兒「婚婚」,使人昏昏,讓人有找不著北、跟不上趟之感,但其中一定有人清醒並快樂著。為此,筆者要冒昧問幼兒園一個也許俗氣的問題:孩子參加集體婚禮免費嗎,那些禮服、戒指、主持、場地是否需要家長出錢?按理說,天下沒有免費的婚禮,幼兒園極有可能在其中充當了可恥的婚託!
延伸閱讀:
夏慧萍:幼兒「集體婚禮」是成人的「娛樂大餐」
(來源:齊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