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改十二年電價上漲超三成 直購電模式仍難推開

2020-12-22 人民網

有分析師表示,直購電模式仍無法撬動輸配電一體化,在不觸動電網利益的前提下,使得電價半市場化

能源改革進入深水區,電改也在步步推進。

近日,安徽試點工程全國統一電力市場交易平臺正式上線運行。該平臺運營當日,安徽省共有18家發電企業和5家電力用戶通過交易平臺開展了直接交易。

安徽是繼廣東、雲南等省試點電改後又一個推行大用戶直購電模式的省份,儘管路徑略有不同。距離2002年第一輪電改12年後,電改再次進入高潮。

有業內人士表示,直購電模式可以滿足電力供需雙方直接交易,降低成本,依附於銷售環節的灰色利益鏈條會逐漸破除,之前電價過高的現象有所改觀。

此外,雖然直購電模式在不觸動電網利益的前提下,使得電價半市場化,但是仍無法撬動輸配電一體化。

電改現多種路徑

電價均有所下降

今年以來,電改再度成為市場的焦點。

2002年,國務院下發《電力體制改革方案》,被視為電力體制改革開端的標誌。

但是,時間一晃12年過去了,截至目前,電改並不順利,進程緩慢,業內認為電改仍舊未向核心部分開刀。

2013年3月份,國務院批轉國家發改委《關於2012 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出「深化電力體制改革」。

此後,電改再次進入高潮。

值得注意的是,能源局將直購電作為電改的重要切入口,最終確定並啟動了直購電工作的12個主要省,其中吉林、廣東、遼寧、安徽、福建、江蘇、黑龍江為試點省,湖南、四川、山西、甘肅和貴州則是在國務院出臺「簡政放權」後提出將開展大用戶直購電的。

近日,安徽試點工程全國統一電力市場交易平臺正式上線運行。該平臺運營當日,安徽全省共有神皖集團、皖能銅陵、華電蕪湖等18家發電企業,銅陵有色、馬鋼股份等5家電力用戶通過交易平臺開展了直接交易,共計成交52億千瓦時,平均降價為26.3元/千瓦時。

此外,2014年初,廣東省率先開展了電力用戶集中競價的嘗試,首次讓電力用戶與發電企業集中競爭交易,最終平均申報電價降低了0.614分/千瓦時。

除了上述兩省,涉及電改的試點還有雲南、內蒙古的電價綜合改革。今年4月份,雲南在全國率先探索電價市場化改革,公布了「將以『水電鋁』為突破口,推進直購電試點工作」的方向。

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大用戶直購電,可以滿足電力供需雙方直接交易降低成本、鎖定用電風險,類似銀行業目前的定向降準,其實此類售電模式,對電網公司利益而言也不會傷筋動骨,更容易為其所接受,也有益於發電產能過剩的調控。

不得不說,目前,圍繞大用戶直購電模式,電改出現了多種路徑。值得注意的是,大用戶直購電也好,電力交易平臺也罷,細觀其中不難發現,改革後電價確實降了。

沈萌認為,電價下跌的原因是因為增強了供需雙方的市場彈性,沒觸動輸電利益,動了配電端的奶酪。

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宋智晨也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只要電力銷售環節打通、電力成本會公開透明,依附於銷售環節的灰色利益鏈條會逐漸破除,之前電價過高的現象有所改觀。同時,電價下降更多的反映供求關係的變化和企業之間自由協商的結果。

未觸動電網利益

直購電致電價半市場化

據統計,電改十幾年來,電價全國平均累計漲幅超過了17.54分/千瓦時,上漲了30%-40%。漲價的主要因素是上遊一次能源和運輸費用大幅度上漲所致(十年中,一次能源價格上漲了約2.5倍)。但是,這其中不排除有不合理的因素。

而實際上,我國電價頗高一直備受爭議。

據了解,目前,浙江的工商業用電最終實際價格普遍在1元/度以上,而當地的火電上網標杆電價在0.4元/度左右。

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從電廠發出電,到工商業用戶最終用上電,這近0.6元/度的價格基本都到了國網的口袋中。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目前的電改被炒得沸沸揚揚,但仍舊未觸動國網的利益。

沈萌認為,電改目前的關鍵節點是電網,發輸配三個環節。上一次電改基本將發電端獨立分出。但輸配電一體化始終沒有動搖的跡象,而且以國網為核心的輸配電系統,當年還遺留部分發電資產,可以說國網在電力領域還是一個隱形的巨頭。由於輸配電遲遲未能進一步分解,導致電改多年來未有進展,因此國務院提出大用戶直購電作為一項改革突破口。

但是,從目前電改的進程來看,大用戶直購電只停留在突破口,距離真正的電力市場化還很遠。

有不願意具名的電力行業分析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直購電模式仍存在一定的局限。如果發電企業和電力用戶籤訂好合同後,電網卻不進行輸配電服務,將導致直購電擱淺。因此,目前的電改仍未觸及輸配電這一矛盾。

他認為,以大用戶直購電為切入點進行電改,有兩個矛盾。一是獨立的輸配電價機制尚未形成;二是電企的最大客戶往往是高耗能企業,直購電電價降低後,有可能助長高耗能高汙染產業的發展,這有悖於電改的初衷。

沈萌表示,直購電模式雖然仍無法撬動輸配電一體化模式,但至少電價不再由國家電網一家說了算。直購電的電價將由供需雙方議定部分加上根據輸電距離及單價確定的電網部分組成,電網價格部分將更加透明和固化,而議定部分更加市場化和靈活。也算是在不觸動電網利益的前提下,使得電價半市場化。

不過,大用戶直購電制度試點工作開展十多年,至今卻無法得到大範圍推開。

「來自電網公司的阻撓是主要因素,如今想要有所突破必定先從電網內部改革開始。」 宋智晨表示。(記者 李春蓮)

 

相關焦點

  • 新電改進入第二輪爆發期 超千家售電公司掘金萬億售電市場
    從2015年3月份到目前,新電改方案出臺整整兩年,從局部試點到全面推進,新電改的改革進程超出市場預期。  近日,發改委和能源局再次強調,要繼續加快電新電改的公布部署。  分析師表示,在電力供給側改革和電改紅利釋放等多重因素驅動下,電改在2017年將進入第二輪爆發期。
  • 新電改方案與「深圳模式」相去甚遠
    新電改方案通過 或與「深圳模式」相去甚遠  「新版電力體制改革方案」終於揭曉不過,這份改革方案可能會令大多數主張電力市場化改革的人士失望。  據《財經》(博客,微博)記者多方求證得知,本次會議討論的「其他事項」中,重頭戲即為「新電改」方案——該方案獲常務會議原則性通過,將擇機向社會發布。  接近決策層的人士對《財經》記者表示,新電改方案「並無太大新意」,將不會對電網企業進行橫向拆分,但明確了電網企業的公共服務屬性、改變了電網「吃差價」的盈利模式,最大的亮點在於網售分開,培育多種售電主體。
  • 細解美國1度電63元:這是批發電價 不直接影響百姓
    在競爭性電力市場中,居民用戶位於零售環節,不會直接面對批發電價的波動。居民用戶的零售電價傳遞的是配電公司或售電公司的平均批發購電成本,或多或少包含了售電主體對批發價格波動的預期,而且,批發到零售的價格傳遞取決於零售市場結構。如果零售電價受到規制,那麼規制電價便構成居民用戶的防火牆。
  • 新電改點亮能源網際網路 六維度掘金萬億蛋糕
    此輪電改明確「三放開、一獨立、一研究、三強化」的改革基本主線,定位電網職能,放開售電側,促進分布式電源發展。分析認為,在新電改下,除了電力股的價值窪地突顯外,能源網際網路+也是亮點之一,投資者可從六維度掘金萬億電改蛋糕。
  • 深度調查|浙江電改試錯
    而售電公司與發電企業在批發側的結算,則不分時段,按照一個度電單價結算。售電公司收益=零售市場售電收入(不含輸配電價和基金)— 批發市場購電費用。「按照我們去年的測算,用戶的谷電比例不能超過52%。如果超過了這個紅線,這個單就要虧損了。」曹民說。
  • 國家電力為什麼要引進售電公司?電改到底是什麼?
    相信大家都有許多的疑問  為什麼要電改?  電改單純為了降電價嗎?  為什麼不直接行政命令降價?  煤價漲了這麼多,為什麼還要降電價?  為什麼要引入獨立售電公司?  讓私人老闆賺大錢嗎?  電改是什麼?
  • 【電改衝擊波】想做民營分布式綠電售電公司
    【電改衝擊波】想做民營分布式綠電售電公司 來源: 中電新聞網      日期:15.04.20        中國電力報 中電新聞網記者 劉世明  近日,《關於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簡稱電改9號文)引起業界廣泛關注,其中對於新能源入網著墨頗多。
  • 基於邊界條件的售電市場模式與開放路徑設計
    在售電市場主要問題方面,研究了售電市場中大用戶直購電的交易品種、交易方式和輸電定價等制度,提出了通過政府核定,均衡分攤的方法來回收大用戶直購電實施中的交叉補貼損失;研究了售電市場中用戶側的價格機制,提出用戶側價格機制要兼顧輸配電價體系和現貨市場交易的要求;研究了順價模式下的售電市場關鍵問題,並進行了市場結算案例分析,為過渡階段的電力市場設計提供了新的設計思路。
  • 獨立售電公司陷入困境 如何破局?
    其次,發電企業面對高煤價、企業虧損和省外電入湘等不利因素,既積極地參與了電改,又成功地守住了電價,控制了虧損或保住了盈利;再次,電力用戶是此輪電改的最大贏家。1600多戶參與電改的電力用戶,此輪可獲近6.5億元電改紅利。
  • 電改邁入新發展格局 是什麼意思?
    新的發展格局,會引導電改往什麼方向走?它對享能匯這樣的能源新媒體又有何意義?我們把時間線截出三個節點——2002年、2015年和2020年。1.回顧曾經的新格局——2015先說最熟悉的重要年份——2015年。
  • 2020疫情衝擊,售電行業逆流而上,如何辦理售電公司呢?
    原標題:2020疫情衝擊,售電行業逆流而上,如何辦理售電公司呢?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電力體制改革迎來新的春天。在「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戰略思想引領下,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醞釀成熟並迅速推開。
  • ...地電榆林分公司電網內綜合電價企業網上購電電量再降1分/千瓦時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售電網訊:記者從5月15日市政府舉行的《榆林市人民政府關於全面貫徹落實「六穩」「六保」做好工業穩增長和民營企業解困工作的若干意見》發布會上獲悉,陝西地電榆林分公司、國網榆林供電公司降低企業電價,幫助企業紓困解難
  • 五年電改那點事:售電企業須在「售電+」上做文章 輸配電價市場化...
    在電改系列措施的共同作用下,我國電力市場化交易規模逐年擴大,到2019年,全國電力市場僅中長期直接交易電量已達到21771.4億千瓦時,佔全社會用電量比重已達到30.1%。總體而言,新一輪電改走向持續縱深階段。下面,我們就從幾個具體方面梳理一下五年來的電改情況。
  • 當前售電公司的出路何在?增量配電項目是電改的初衷?
    一、中國新電改五年的亮點(一)明確的目標眾所周知,中發9號文按照「管住中間、放開兩頭」的體制架構設計,主要內容可以概括為「三放開、一獨立、一深化、三加強」,即:有序放開輸配以外的競爭性環節電價,有序向社會資本放開配售電業務,有序放開公益性和調節性以外的發用電計劃;推進交易機構相對獨立
  • 國網甘肅電力直購電交易金額已超去年全年
    國網甘肅電力直購電交易金額已超去年全年 來源: 2020-12-01
  • 一度電利潤超0.13元 售電公司 「低買高賣」模式引爭議
    一度電利潤超0.13元 售電公司 「低買高賣」模式引爭議 發布時間:2016-06-12   來源:本站編輯
  • 第三階梯電價上漲60%,超五口之家有政策
    臨近年末,不少市民面對電費帳單直咋舌。國網哈爾濱供電公司工作人員解釋,部分居民感覺電費上漲,很可能是用電量達到第三階梯。戶籍人口為 5 人以上(不含 5 人)的家庭,可辦理 " 一戶多人口階梯電價 " 業務——每多一人每年居民階梯電量基數可增加 408 度的(第一檔、第二檔基數同步增加),需要辦理的用戶需本月 12 月 20 日前攜帶有效證件材料到當地供電企業辦理資格核實手續。
  • 配售電改革核心文件出爐,要開售電公司資產不得低於2千萬元
    作為本輪電改的最大亮點,配售側放開一直受到能源企業和各路資金熱捧,管理細則的出臺明確了社會資本參與配售電業務的門檻和遊戲規則,過去電網獨家壟斷配售電的體制將被徹底打破。《售電管理辦法》明確了售電企業的電力買賣對象。售電公司是指提供售電服務或配售電服務的市場主體。售電公司可以採取多種方式通過電力市場購電,包括向發電企業購電、通過集中競價購電、向其他售電公司購電等,並將所購電量向用戶或其他售電公司銷售。準入門檻上,《售電管理辦法》規定,售電公司的資產總額不得低於 2 千萬元人民幣。
  • 階梯電價基本電量240度
    新京報訊 從7月1日起,北京將實行階梯電價,每戶家庭一年用電在2880度以內不漲價,維持現有0.48元/度的標準。月均用電量在241-400度以及400度以上的,分別上漲0.05元/度和0.3元/度。北京市電力公司表示,7月1日前購電一概按照現有政策執行,算平價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