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昆陽路越江及配套道路工程今天正式復工,主要進行南岸引橋溼接縫鋼筋綁紮、焊接工作
隧道股份上海路橋供圖(下同)
新民晚報訊(記者 裘穎瓊)黃浦江上的第13座大橋——在建中的昆陽路越江及配套道路工程今天正式復工,部分項目部管理、一線工人經過14天隔離期,正式返回工作崗位。記者獲悉,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時,復工首日主要進行南岸引橋溼接縫鋼筋綁紮、焊接工作,不同工序的人員採取分批進場的措施。
在昆陽路大橋岸上作業區域,所有解除隔離以及春節期間未離滬的施工人員在進入工地前,需要經過測溫、登記、防疫安全交底、班前教育、安全講評、發放口罩手套等一系列工作,才能開啟了一天的「施工任務」。在南岸引橋的工地現場,防疫員還會不定期開展巡查,檢查工人防護及環境消毒工作。
圖說:在昆陽路大橋岸上作業區域,施工人員在進入工地前需經過測溫、登記等一系列工作才能開啟了「施工任務」
「施工現場人員集中處每天定期2次消毒,並張貼防疫宣傳海報等加大防控宣傳。」承建方隧道股份上海路橋項目副經理諸明星介紹,復工階段,辦公場所、生活區、施工現場全部實行封閉式管理。施工現場晚6點後關閉大門,生活區晚上9點以後禁止人員外出進入,實施最嚴格「宵禁」措施。
在就餐上,復工人員採取分批入場,並在餐區以鮮明的數字地貼,為每一名排隊就餐人員標記當前排隊人數,提示排隊時分隔一定距離。此外,項目部每日兩次對施工現場人員集中處、水上平臺辦公區、電梯及等候區實施消毒,確保各項防疫管理「細節到位」。對於仍在隔離觀察期的返滬人員,每天則有專人「全副武裝」防護進行測量體溫、送飯、環境消毒,並利用擴音大喇叭做好防疫宣傳、教育、心理疏導等工作。
作為有特殊「水上作業」的市重大工程,昆陽路主橋施工計劃3月中旬開始,進行大橋主梁安裝、斜拉索等作業。「屆時將迎來施工高峰,預計將有300名作業人員返崗。」諸明星表示,項目部已做好了周密部署及準備,將嚴格落實疫情防控的各項措施要求,合理組織、科學安排,儘量減少同一時間段內在平臺中的作業人數,實施「多批次、小團體」的施工模式,分施工區域、分作業點、分階段錯峰組織人員上崗。
此外,在連接水上作業平臺與岸上作業區域的關鍵位置——碼頭處,加設了體溫檢查和消毒作業流程,對於所有需要進入核心作業區域——水上作業區的人員,要進行二次消毒和二次監測,確保人員安全。接駁人員的快艇,由於屬於密閉空間,更是項目部重點防護的區域。項目部根據作業人員接駁的情況,每日至少2次對快艇內部進行消毒,做到「接送一波、消毒一次」的最高標準。
「我們將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精心組織施工生產,打好這場戰役。」諸明星表示,接下來,項目部將進一步優化施工方案、倒排工期、立體作業,降低疫情對施工生產的影響,高質量、高品質完成大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