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老人有這2點特質,否則我不建議他們幫忙帶孩子,傷身又傷心

2020-08-16 漫風說教育

01

2016年7月,美國總統大選正在緊張地舉行。

歐巴馬夫人米歇爾,在民主黨大會上的一次演講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她的主題是:「父母是孩子的榜樣」。

她和美國民眾這樣說道:

無論你選的總統是誰,你的選擇,將影響塑造孩子未來的四年或八年的日子。

不僅如此,米歇爾在形容她的丈夫對兩個女兒的為人行事的影響時,用了四個詞來概括:品格、信念、正直、慈悲。

這些特質,都是在18年時間內通過潛移默化的薰陶,慢慢滲透到孩子的價值觀中去的。

在女兒們的眼裡,父親就是她們一生的好榜樣;而在這個國家,其他孩子的眼裡,歐巴馬可能就是影響他們思想、行動和夢想的英雄和楷模。

為什麼榜樣的力量,如此巨大?

譚盾夫人、中西合璧親子教育專家黃靜潔在《父母的格局:成就孩子的第三種力量》一書中給出了答案。

在家庭教育中,一共有三種力量。

第一種力量,是親情的力量,來自父母和原生家庭;

第二種力量,是知識的力量,來自老師和學校;

第三種力量,則是能夠幫助把親情和知識,有效轉化成孩子內動力的一種推動作用。

舉例說,延伸家庭,也就是來往緊密的朋友家庭,還有隔代養育,節日儀式感,約定俗成的睡前故事,遊戲管理等等,都會對孩子造成不可磨滅的影響。


黃靜潔是華東師範大學特聘「實踐導師」,也是冰心兒童圖書獎得主,暢銷書《學習的格局》作者。她是享譽全球的著名作曲家譚盾的夫人,也是兩個男孩的母親。

通過深入感受和研究中西教育20多年,她形成融合中西的家庭教育新觀念,並提出了「第三種力量」對親子的影響。

父母和原生家庭對孩子影響,大家肯定已經聽過很多了,所以在今天的內容中,我想重點跟大家討論一下,巧用隔代思維,對孩子形成的優勢影響。


02

一提起隔代養育,中國的父母可能會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情緒:

一方面,隔代養育減輕了年輕父母的負擔。尤其是在孩子3歲上幼兒園之前,老人的付出,讓我們可以更好平衡家庭與工作。

但另外一方面,大部分老人在養育孩子過程中,不無可避免地會有一些時代的印記。這部分衝突,也讓老一輩和年輕父母產生了矛盾。

之前在網上就有一個新聞,一個大媽因為和家人就如何照顧孫子出現了分歧,情緒激動之下,跑到樓頂欲跳樓輕生。幸好被眾人勸了下來。

這位大媽,跑到兒子那裡去幫忙帶孫子。但是在如何照顧孩子的問題上,與年輕人產生了矛盾。


而在「第三種力量」的隔代養育中,瑞吉娜的出現,則為老一輩養育孩子,做了良好的示範。

瑞吉娜是譚盾學生時代最早的一位外國粉絲,若干年後,等黃靜潔和譚盾成為夫妻之後,他帶黃靜潔去紐約見的第一位親人就是瑞吉娜。

等他倆有了孩子,他們的孩子Ian,就自然而然成了瑞吉娜老夫妻倆的親孫子一樣的存在。

瑞吉娜以前是一位語文老師,後來也做過校長,很喜歡讀書並且見解不凡。瑞吉娜退休之後,愛旅行的她,去航空公司做服務評估,所以可以全世界飛來飛去。

她每到一個地方都會拍照留念,還會帶回來當地的很多紀念品,從威尼斯的面具,到中國西藏的頌缽。每次Ian去她家玩,瑞吉娜就會把收藏品的來歷一一講給小男孩聽,給他幼小的心靈埋下探索大千知識的小火苗。

時光飛快,Ian很快要上寄宿高中了,在報考的試卷中,有一部分要求孩子談一談對自己de成長有著深遠意義的人。

Ian最後選擇的是瑞琪娜,孩子說在瑞吉娜為他描繪出了一個很大的世界,讓他從小愛上了旅行和探索。

雖然兩個人的年齡相差了80歲,而且是一對沒有血緣關係的忘年交。但是,有時候我們必須承認,親情之間的羈絆,可能遠不及一個為你點燃求索火焰的無血緣之人,來得那樣深刻。

瑞吉娜給予Ian的第三種力量,讓他沉浸在精神世界裡而忘到了年紀的約束,也讓孩子感受內心發生的深層的變化。

若干年之後,瑞吉娜會不在人世,但是她帶來的改變,仍舊會影響著Ian,持續一生。



03

看了上面的故事,也許你會說,瑞吉娜素質高,而且也不是真正的長輩,自然站著說話不腰疼啦。

其實這話根本說不通。

瑞吉娜為孩子打開一扇窗的原因,是她勇於探索世界的精神,和終身學習的態度。

回歸到很多人頭疼的隔代養育的問題,如果我們不去想解決方法,總是抱怨老一輩的問題,那麼家庭裂痕只會越來越嚴重。

結合中國國情,父母需要體諒老人照顧孩子的辛苦,也要在平時生活中,注意引導他們多接觸新鮮事物,多學習新的知識。

除此之外,老人幫我們帶孩子,我們也需要懷著感恩之情,而不是吹毛求疵。

最後,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老人更多的是「幫把手」,父母還是第一順位。

所以,我們來總結下,隔代養育的兩大智慧

• 長輩用自己的人生智慧,陪伴、引導孩子,以榜樣的力量指引他們。

•學到老,活到老。只有具有終身學習信念的長輩,才能讓晚輩傾佩。

富蘭克林曾說過:有些人死於25歲,葬於75歲。

對能發揮影響的「第三種力量」的隔代養育來說,上了歲數並不是引發矛盾的根源,而是因為你不學習,固執已見,才讓你和年輕一代,格格不入。



註: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老人幫忙帶孩子確實減輕了你的負擔,但有3件事別讓老人幫忙
    導讀:老人幫忙帶孩子確實減輕了你的負擔,但有3件事別讓老人幫忙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老人幫忙帶孩子確實減輕了你的負擔,但有3件事別讓老人幫忙!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幫你帶孩子是我最後悔的決定」,老人傷心落淚,女兒:我也後悔
    之前兒媳婦生孩子就是她幫忙給帶的,一直到孫子上了幼兒園,她才返回老家,這剛清閒了兩年,女兒就懷孕了,要她前去幫忙照顧。女兒不甘示弱地回道:「我也後悔,讓你來幫我帶孩子。」母女倆發生了激烈的爭吵,楊大媽一氣之下收拾行李就要準備離開,臨走時給女兒留下了一句話:「我不是你家的保姆,信不著我帶孩子,當初就別找我啊。」
  • 為何不建議外婆給女兒帶孩子?原因有3點,與「重男輕女」無關
    他們上有老,下有小,兩邊都要照顧,所以,他們總是忙得不可開交。也正是因為這樣,我們在生活中,總是可以看到老人和小孩在一起的組合。而這不是因為別的,只是因為年輕人工作忙,沒有時間照看孩子和老人,只好讓老人來幫忙照看孩子。
  • 老人應不應該幫忙年輕人帶孩子?
    近幾年很多人都在討論一個話題:要不要讓老人幫忙帶孩子!關於「隔代帶娃」這個話題也一度成為媽媽圈裡熱門的話題。 媳婦指責婆婆帶娃的方法落後,跟不上時代,特別是有一個寶媽吐槽到:我的孩子都已經發燒兩天了,婆婆還不送他去醫院看病,而是孩子在家裡呆兩天就好了,還說去醫院浪費錢!
  • 不幫忙帶孩子的老人,晚年容易遭遇這些問題,個個都很扎心
    導讀:不幫忙帶孩子的老人,晚年容易遭遇這些問題,個個都很扎心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不幫忙帶孩子的老人,晚年容易遭遇這些問題,個個都很扎心!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別輕易讓老人幫忙帶孩子,不喜歡孩子的老人,這3個動作很明顯
    這也是無奈之舉,現在,每個家庭的壓力都很大,很多家庭都背負了房貸、車貸,這是每個月的固定開銷,很多家庭夫妻倆的工資只能保證生活。但是,有了孩子之後,生活壓力增加,靠丈夫一個人的工資很難養活一大家子,所以,很多生了孩子之後都會儘快的復工減輕家庭的負擔,而孩子就只能請家裡面的老人幫忙照顧。
  • 有五種老人不適合帶孩子,這不是偏見,是為孩子好
    導讀:有五種老人不適合帶孩子,這不是偏見,是為孩子好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有五種老人不適合帶孩子,這不是偏見,是為孩子好!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讓老人幫忙帶孩子,父母要注意這四件事,否則很容易鬧矛盾
    對於普通家庭來講,也沒那個經濟實力去請保姆來幫帶孩子,於是夫妻雙方的父母會抽出時間來幫忙帶孩子。有些是自己的媽媽,有些是婆婆來幫忙帶孩子。這在整個家庭中也會形成一種尷尬的氛圍,老人要不要幫忙帶孩子就會成為一個問題。其實,作為子女,無論是自己的媽媽還是婆婆,老人願意幫忙一直帶孩子肯定是出於善意的。
  • 誰說老人帶不好娃,家有這三類老人幫忙帶娃,孩子有出息爸媽省心
    Hello,我是家庭教育指導師Matt,提倡體驗式家庭教育,倡導科學育兒、理性育兒。今天和大家聊的話題是:家有這三類帶娃的老人,真幸福。前兩天,一個奶奶帶孫子做遊戲的視頻在網上火了,網友看了直呼,「我家要是有這樣的奶奶就太幸福了。」
  • 家裡有老人帶娃的,這三件事別讓老人幫忙,很多家庭吃過虧
    導讀:家裡有老人帶娃的,這三件事別讓老人幫忙,很多家庭吃過虧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家裡有老人帶娃的,這三件事別讓老人幫忙,很多家庭吃過虧!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帶娃傷了多少姥姥的心?讓老人幫忙父母需做到這3點,子女多反思
    這幾年女兒生了孩子,她就和許多老人一樣成了眾多的隨遷老人之一。這讓身為姥姥的馮老太很是傷心。前段時間她和女兒商量好了把兩歲多的孩子送去早教班,之後她就回來了。2.女兒的區別對待如果光是女兒的不理解,姥姥可能也不會說太多。真正讓姥姥們傷心的是女兒對婆婆的態度。自己辛辛苦苦的付出得不到女兒的體諒,反倒是每次婆婆前來的時候,女兒們卻顯得非常孝順。
  • 「再閒也別幫女兒帶娃」,幫忙帶外孫3年,女兒一巴掌讓老人寒心
    由於生活壓力大,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生活,父母在陪伴孩子和出門打工間選擇了後者,基本上只要家中有老人的,父母都會讓老人幫忙帶娃。而帶娃的老人也從曾經的奶奶居多,變成了姥姥居多,現如今很多寶媽都願意將孩子交給自己的親生母親帶,而寶爸由於不承擔照顧寶寶的主要責任基本上也沒有什麼意見。
  • 年輕爸媽沒空帶孩子,爺爺奶奶幫忙帶娃,但照看孩子需注意這5點
    可等爺爺回來時,媽媽發現孩子頭也磕破了,鼻子也磕破了,問爺爺是怎麼回事,爺爺卻說是孩子自己碰的,可那傷痕看起來明顯是摔的呀。看到孩子受傷,寶媽心裡非常不舒服,她說孩子爺爺經常是一邊看孩子一邊玩手機,她覺得肯定是爺爺一邊推孩子一邊看手機,沒看路才導致孩子摔的。對於讓老人看孩子這件事,寶媽覺得非常後悔,寧願自己累一些,也不該交給老人。
  • 親身經歷告訴你:孩子該不該讓老人幫忙帶?
    所以,歐文1歲之後是姥姥幫忙帶著,姥姥帶孩子雖然也很盡心盡力,但是,她卻缺乏耐心,當著孩子的面就會發脾氣罵人。過了一段時間我發現孩子變得怯弱,我擔心這樣的環境不利於孩子成長,最後就把孩子接回自己家裡,自己帶。我的老闆很仁慈,沒有因為我帶著不到兩歲的孩子上班而開除我。但是,每天早上抱著孩子去打上班卡,但可能因為孩子拉褲子,不舒服了,不到10點又不得不抱著孩子回家。
  • 老人幫忙帶孩子,最好別超過這個年齡,不然不利於家庭和睦
    導讀:老人幫忙帶孩子,最好別超過這個年齡,不然不利於家庭和睦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老人幫忙帶孩子,最好別超過這個年齡,不然不利於家庭和睦!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老人幫忙帶孩子,帶到幾歲就該停了?
    為了更好地照顧寶寶,不少爸媽都把還是交給了老人帶。有的選擇把孩子送回到公婆身邊,有的選擇將老人接到身邊。平時老人可以幫忙照看孩子,接送孩子上下學,讓父母省了不少心。但一般老人幫忙帶孩子,帶到幾歲就停了呢?一起聽一聽家長們是怎麼說的?
  • 為什麼不建議老人帶孩子?這些事情很現實,別大意了
    今天要跟大家討論的就是,為什麼不建議老人帶孩子,有一些事情是非常現實的,其實老人帶孩子還好,奶奶帶孩子才是讓人最為頭疼的事情。在教育孩子上每個人都知道教育孩子是非常困難的,但婆媳關係更加難以相處,有時候婆婆幫著兒媳婦帶孩子,帶的好,兒媳婦可能會感恩,但有些兒媳婦反而會覺得這是婆婆應該做的,所以好不好都有可能會導致婆媳關係變差。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老人,寧願自己孤獨生活,也不願意幫忙帶孩子?
    現在的年輕夫妻由於工作原因,有了孩子以後都希望交給自己的父母幫忙帶。但是在當今這種大環境下,很多地老人也表示,比起跟子女生活在一起帶孫子,他們更願意自己一個人的生活。周末的時候,帶孩子在小區的小花園玩的候,遇到了帶孩子出門的鄰居李阿姨,孩子玩在一塊了。
  • 為什麼不建議姥姥給女兒帶孩子?並非重男輕女,3個原因很真實
    前不久和朋友聊天,說起老人帶孩子的事情,朋友和我吐槽,自己家離親媽家很近,所以隔三差五晚上就帶孩子過去,一來自己不用做飯了,二來老人能幫忙帶會兒娃。剛開始孩子姥姥挺高興了,後來時間久了老人就說腿疼,慌裡慌張我趕緊帶著去醫院,做了好幾個檢查醫生都說沒問題,也去看了中醫醫生也表示沒啥病,只好買了些營養品,囑咐老人多多休息。
  •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要讓老人幫忙帶孩子,先捋清這幾點
    說起老人帶孩子,他們大都是會按照自己的方法來。他們自己覺得沒事兒就沒事兒,一般也不會聽取別人的建議。他們帶孩子的時候只要孩子不哭不鬧就行,孩子要什麼給什麼,要吃什麼買什麼,其實有時候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做法,有可能會給孩子造成傷害。所以,你想讓老人幫帶娃,這三點要先捋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