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數據顯示,月子期間是婆媳矛盾爆發的高峰期,容易結下「月子仇」。
婆媳關係是千古不變的難題,一直都是中國家庭中非常緊張的一種,幾乎是每個家庭的通病。婆婆和兒媳原本是毫無交集的陌生人,是由於兒子或老公這個角色而聯繫起來的。
特別是在坐月子期間,更是容易觸發婆媳矛盾,因為婆婆始終覺得兒媳是個「外人」。既然心存芥蒂,那麼婆婆在照顧月子期間,必然不會盡心盡力,甚至還會故意為難兒媳。
產婦在月子期間做家務,婆婆卻熟視無睹,老公回家後揪心不已
寶媽桃子家裡是農村的,她從上大學到工作一直在大城市,和老公情投意合,談了三年戀愛後和家裡提出結婚。
男方的家人不同意這樁婚事,尤其是婆婆特別嫌棄桃子的農村家庭,而桃子家裡也覺得女兒嫁得太遠,到時候受欺負都沒人撐腰,可是抵不過二人的堅持。
婚後婆婆也沒少給桃子臉色看,桃子想著反正平時都見不了幾次,忍一忍沒什麼大不了。不久前,桃子生下了孩子,家庭條件一般沒能力在僱,桃子的父母離得太遠,只能請婆婆來伺候月子。
前幾天,婆婆一改往日的尖酸刻薄,把桃子和孩子伺候得周到細緻,桃子感動不已。
老公出差後,婆婆的態度發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轉彎,對桃子沒像之前那麼噓寒問暖,還總吃舊飯菜。
有一天,桃子發現盆裡堆滿了孩子的衣服,兩三天了婆婆還沒洗,想到這幾天的相處方式,桃子只好自己擼起袖子洗。
這時,桃子的老公突然回家了,一進門看到正在坐月子的妻子正洗衣服,而親媽卻熟視無睹地玩手機,滿不高興地說:「媽,桃子坐月子呢,你怎麼能讓她洗這麼多衣服呢?」
他緊接著又想到,這段時間每次問妻子吃了什麼,發現好幾頓都是一樣的舊飯菜,親媽這樣對待月子期的妻子,讓他揪心不已。
於是和親媽提出了讓她回家的想法,剛開始他媽委屈地不肯,桃子老公只好威脅道:「您要是不回去,以後不帶孫子去看望您了。」
掌握月子期婆媳相處的「三招」,才能深化親情不結「月子仇」
對於婆婆來說,兒媳是「搶」了兒子的「外人」,但是既然嫁到家裡,就應該接受並把她當成家人。兒媳生育的可是自己家的血肉,而且同樣身為女人,應該更能理解做媳婦和生孩子的不易,應該盡心照顧月子。
對於兒媳來說,可能很害怕與婆婆的相處,畢竟初為人母,在婚姻和孩子的方面肯定缺乏經驗,兒媳要多向婆婆請教,同時也理解婆婆老一輩人的思想觀念。
現在很多年輕夫妻婚後都不願和父母一起生活,可是到了坐月子期間,兒媳避免不了長期與婆婆相處,平時交際不多的兩代人突然要生活到一起,肯定會有很多矛盾。
所以,兒媳要在平時就多與婆婆相處溝通,相互了解對方的生活習慣,平時搞好婆媳關係,關鍵的時刻也會稱心,避免矛盾。
男性在家庭中的作用很重要,婆媳關係中更是如此,對於婆婆來說是養育幾十年的兒子,對於媳婦來說是將要攜手下半輩子的老公。
在產婦坐月子期間,產婦會有身體的不適與心情的不悅,婆婆也因為照顧兒媳和孩子而操心不已,雙方難免會有摩擦發生。
如果有任何不方便直接講或是不滿意的事情,可以選擇讓兒子或老公作為「中間人」進行轉述,這樣提出的建議,不論是婆婆還是兒媳都比較好接受。
男性這個調和婆媳關係中的「潤滑劑」作用發揮好,能夠避免不少矛盾的發生,構建和諧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