斤斤計較、走路大聲、挑食搶座、聽mp3……這些在日常生活中看似有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已經成為常州一所中學明令禁止的「嚴苛」校規之一。記者昨天在常州理想中學看到,該校學生如今人人有一本特別的「作業本」,每個學生每天在學校的任何行為和活動都被記錄且被納入考核,而這個打分者也是學生自己,每周均有學生家長和老師「籤批」。校方旨在通過此舉加強自主管理,讓每個孩子都要成為「君子淑女」。
校方:
要把學生培養成「君子淑女」
「學生追逐打鬧、早戀、抽菸、亂扔垃圾甚至打架鬥毆等等這些司空見慣的不文明行為,現在在我們理想中學,可以說幾乎沒有。」理想中學萬建群校長跟記者如是說,這都得益於學校有一套獨創的、令學生行為標準化的、文明化的「校規」。記者昨天了解到,在該校列舉在冊的眾多「中學生行為習慣」中,許多規範可以用「嚴苛」來形容,甚至一些習慣已經細化到要求學生「走路輕聲,交流細語」。
萬建群坦言,學校學生不多,而且大多學生進校前成績並不理想,有一些還是「問題學生」。他到任後,當時學校裡老師與學生的關係可以用「水火不容」來形容,學生辱罵頂撞老師的現象時有發生。利用暑期等近幾個月時間,萬建群等老師琢磨著從學校實際出發醞釀改變管理模式,提倡讓學生進行自主管理,同時集思廣益編寫了「常州市理想中學學生成長記錄本」。對應該校學生日常行為百分考核標準,學生每周必須自我考核打分,「早讀不認真、上課睡覺、說空話、不服從老師,每次扣0.5分;穿著奇裝異服、打扮不得體、遇事計較、見人不打招呼,每次扣0.5分;挑食、搶座、男女生非正常交往等,每次扣2-3分……」記者看到,這份考核標準共包含各種規定四十餘條,另外還包括五「美」、五「不」、五條「高壓線」等,對於學生在校期間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上綱上線。而學生打完分數後,老師和家長都必須籤批,這個制度,成為該校一項布置給學生長期的固定「家庭作業」,而且所有記錄,無論好壞,都將被錄入學生的檔案中。
在校方看來,給學生提出量化、標準化的要求,讓學生對著這些「校規」來嚴格要求自己,徹底改變了老師對學生被動管理的局面,培養學生自主管理的意識,激發學生追求成功的欲望,使每個學生進入「不需要管」的理想境界。「這本成長記錄本十分注重考核學生的每一個細節,將全面記錄學生成長中每一天的行為,從而使學生從各個方面開始嚴格要求自己,讓他們成為『君子淑女』。」萬校長說。
老師:
學生比以前更好管理了
於丹楓老師現在是理想中學語文教研組組長,此前她擔任過多年的班主任。她也坦言,學校的生源不是太好,很多學生入學的成績都很差,而且個人的行為習慣也非常不好,所以在成長記錄本使用之前學生的管理工作十分困難,她所帶的班級經常出現任課老師被學生氣哭離開教室的現象。她認為,這不是學校沒有相應的規章制度所造成的。「老師與學生之間缺少一種互動,老師不了解學生而學生也對老師不了解,這樣學生很容易與老師產生對立心理,」於老師說。
現在,每個學生有了這套「緊箍咒」,有不少學生的個人行為習慣明顯發生了改變,最終在高考中都取得不錯的成績。於老師告訴記者,這其中一個叫小米的學生給她留下的印象最為深刻。小米剛入學時成績不是很好,而且喜歡出風頭,儘管他在班裡擔任著班幹部的職務但與同學間的關係非常差,還曾經與人打架而受到處分,班幹部的職務也被撤了。後來學校給每名學生都發了成長記錄本後,小米也開始嚴格的要求自己,於老師也經常找他談心。慢慢地,小米就把於老師當成了自己的姐姐,只要自己有什麼心事就會主動找於老師,後來在於老師的推薦下全班同學一致同意恢復小米的班幹部職務。
當然,對學生行為的約束考核有減分也應有加分,該校「加分」則是鼓勵學生去幫助他人、完善自我。據學校老師介紹,該校一位學生小飛,因為身材比較胖而遭到另外一個班的兩名學生的嘲笑,這讓他感到憤怒,於是想「教訓」同學。但是他想到如果與同學打架就會被扣操行分,而「及時向老師反映自己的困難」還可以加分,於是他就找到了班主任老師。很快,兩名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向小飛道歉,一場學生之間的衝突就這樣消除了。
學生:
成長離不開學校「苛刻」管理
學生自主管理自己,減少了老師對學生進行壓迫式教育的現象,這樣老師與學生之間就形成了一種朋友關係,拉近了師生關係。
湯堯宇是理想中學高二(一)班的學生,在今年的會考中他物理考了全校唯一的一個A,這個成績放在其他重點中學來說是很普通的,但對於理想中學的學生來說是絕對的高水平了。
小湯告訴記者,自己小學初中都是在公立學校就讀的,那時自己成績很差而且在班裡也不是太顯眼,再加上班裡同學非常多所以老師基本上照顧不到自己,而且感覺自己跟老師之間的關係就是老師高高在上的,這讓他對老師有一種畏懼心理。
後來自己來到了理想中學上高中後,發現這裡的師生關係與以前相比卻大不一樣了。「我在這裡感覺到校領導與學生、老師與學生之間更多的像是朋友關係,校長走到教室裡學生可以隨意地跟他聊天,甚至分享自己生活的經驗,」小湯告訴記者,自己有一次生病有一天沒去上課,第二天到學校後班主任老師把他喊到學校會議室,在那裡各科任課老師給他補上了昨天落下的功課。在理想中學的課堂上,只要有一名學生對一個問題表示不理解,那麼老師就會在全班重新講一遍這個問題。
小湯說,有著成長記錄本在時刻約束自己,有著學校領導在關注自己,有著各科老師在關心著自己,在理想中學求學的三年將會成為自己成長道路上最好走的一段路。
實習記者 周萌 本報記者 肖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