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的社會現狀是:男女比例失衡逐漸突出,年輕的男女大多數都晚婚,甚至恐婚。隨著個人受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很多人的思想變得更加開明,充分理解了婚姻是人生的選擇項,但並不是必選項,對於婚姻的態度和包容度都有所提升。儘管如此,人們普遍還是認為婚姻,是衡量一個人幸不幸福的標準,所以催婚依舊存在,甚至愈演愈烈。
90後這一代年輕人,不管是教育水平,還是獨特個性,都是一個分水嶺一樣的存在。不管是上一輩看90後,又或者是00後、10後看90後,似乎都感到非常迷惑,總覺得90後是特別與眾不同的,為90後貼上了很多標籤。有人說90後這一代,00後生育的孩子都可以喊他們叔叔阿姨了,但卻超過半數的90後依舊單身,成為了所謂的「剩男剩女」。
90後的結婚率連年下跌,很多90後的年輕人並不願意結婚,不單單是因為生活和社會的種種因素,還有最為明顯的問題是:90後的年輕人恐婚比較嚴重,特別是90後的女生,對於婚姻的憧憬度極低,甚至充滿了懷疑。現在不想談戀愛,不想結婚的年輕人很多,越是被催婚得嚴重,越是對婚姻產生抗拒。總有人說:一個女生一輩子的不結婚,哪怕過得再好,收入再高,成就再高,都是不幸福的,因為她的人生不完整。女性要結了婚,生育了小孩,才完整。這簡直就算謬論,一個人幸不幸福什麼時候開始是有他人定義的?或許正是這樣畸形的觀點尤為突出,女性似乎就算生育的機器,這樣很多年輕人適婚女性更加恐婚。很多90後的女生,不想戀愛不想結婚,但卻想養一個娃兒,讓女性恐懼的是婚姻的不幸,而並不是生育一個小孩。
這個時代,很多女性能夠在職場和生活中獨當一面,並不再是完全依賴於一個男性,而且女性的文化水平越來越高,對於用未開化的舊思想來壓制女性和定義女性的行為,是非常抵制,這是女性拒絕過早進入婚姻,甚至拒絕婚姻的重要原因。90後這代女孩子,受教育水平高,相對追求自我,有半成以上是恐婚的。而女性天生的母性光輝不可磨滅,很多女孩子還是喜歡小孩子,同時覺得自己有能力養育得起一個孩子,所以不想戀愛不想結婚,卻想養個娃兒的大有人在。
換句話說:女孩子能夠貌美如花,也能夠賺錢養家,儘管如此,社會輿論對女性的苛責也不會少。既然結不結婚,孩子也是女孩子自己生,甚至要自己帶,自己養,就好像孩子只是她一個人的。不結婚,不生育,條件合適還可以領養,那麼結不結婚,又有什麼關係?恐婚是女性對婚姻的牴觸,不戀愛不結婚養娃,是女性的獨立以及對人生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