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原創】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全球矚目的美國總統大選已過去了一月有餘,美國主流媒體和世界很多國家都似乎鐵定認為拜登即將成為美國新總統無疑,國內諸多媒體也連篇累牘地報導拜登正在籌備即將接手白宮的各項準備工作,並滿懷希望不厭其煩地分析和預測拜登入主白宮後的中美關係走向,期待出現柳暗花明的轉機。
1|美國大選最新統計結果,川普完敗:
截止12月初,美國大選最新選舉結果統計顯示,拜登累計得票8126.4673萬張,川普累計得票7421.0838萬張。這意味著拜登領先川普705.3835萬張選票,領先約4.4個百分點。
選舉人票方面,隨著加州州務卿帕迪利亞正式批准拜登在該州獲勝,拜登的選舉人票迄今為止實際達到279票,超過了270票的獲勝門檻,川普為232票。按照這屆大選選舉團人數538人一人一票計算,超過半數(538/2=269)270票以上即可獲勝來看,川普基本上等於完敗,似乎已無回天之力。
2|川普展開法律戰,意圖推翻選舉結果:
自11月3日大選之後,川普一直認為本次大選存在著嚴重的大規模舞弊和欺詐,自己的獲勝結果被人「無恥地竊取」了,所以馬不停蹄地展開了一系列的法律戰。由善於專啃硬骨頭的三位美國著名大律師鮑威爾、林伍德和朱利安尼分別領銜,在富有爭議的六個搖擺州亞利桑那、喬治亞、密西根、內華達、賓夕法尼亞、威斯康星發起了50多起大規模的訴訟行動,並在各州召開了若干次聽證會,但是效果很不理想。截止目前,已有30多起被當地拒絕或駁回或敗訴,無奈之下有的訴訟只能按照法律程序上訴到聯邦最高法院。
3|法律戰證據之爭的孰是孰非,雙方各執一詞:
法律戰之所以進展不順的原因是各州從州長州務卿到各級地方官員、從對手民主黨各議員(也含一些共和黨議員)到各級法院法官,均步調一致眾口一詞地指責川普訴訟缺乏法律證據,並堅定地認為本州的選舉沒有任何問題。
而川普法律訴訟團隊經過幾周的不懈努力,發現並曝光了涉及到本次總統選舉的大量舞弊證據,上述各州均出現了大面積的選舉造假行為,如重複投票、死人投票、跨州投票、無選舉權人投票、一人多投等等,其數量之大範圍之廣令人咂舌。更甚者各選舉統計中心出現大量撕毀、廢棄川普選票,或者將川普選票篡改成拜登,或者乾脆使用假選票統統填寫成拜登濫竽充數等等。
2020年因為疫情原因,本次大選美國採用了郵寄投票方式,各地又將上述造假行為發展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胡亂編造姓名的、地址的、出生日期的、選舉日後抵達或郵寄的選票等等,不管真假一窩蜂似的地湧來,令人目不暇給。
網際網路時代了,美國當然也不會缺席這樣的便利條件,各州都使用了Dominion投票機,結果這種方式更方便了造假。上述辦法雖然也會讓拜登的選票增長起來,但還是太慢、太慢了,不夠直接也不夠快速。於是乎,各地「有識之士」迅速行動起來,除了一票多次重複掃描快速增長拜登的得票數據外,還利用投票機軟體自動將投給川普的選票劃給拜登,一消一漲之間,可見川普會鬱悶到何種程度,簡直要哭暈在廁所裡了。
僅舉幾個例子便可知道這種造假到了何等直接瘋狂和肆無忌憚的程度:
例1:11月6日大選剛結束3天,密西根州即被該州共和黨主席考克斯發現6000張投給川普的票被投票機軟體自動算到拜登名下。12月1日5個多小時的聽證會上,一位名叫科隆的韋恩縣居民作證,她是Dominion投票系統的合同工,「我在TCF中心目睹的完全是選舉欺詐。我在那呆了27個小時,一堆一堆的選票被點票機多次重複計數8-10次,整整27個小時,沒有看到一張投給川普的票,都是拜登的,這太可怕了!沒有任何理由可以解釋」……
例2:據報導,內華達州市場調查公司接受川普法律團隊的委託,對該州1440張郵寄選票做了抽樣審計。結果發現,出現問題的郵寄選票比率高達3%,其中有2%的郵寄選票來自「從未收到郵寄選票」的選民,有1%選票來自「根本沒有投票」的選民。12月3日該州召開的聽證會上,12名親眼見到選舉作弊的爆料證人和超過1000份的證人宣誓證詞爆料稱,有超過19000個非該州居民在該州投了票,8000張選票填寫的居住地址是假的,另有15000張選票的地址是商業地址或是無人居住的地址,這些都是不符合法律規定的。6873張選票的地址被郵局標註為無法投遞,2468張選票地址原主人通報郵局他們早已搬出了內華達州。超過1500張選票是死人票,最大的欺詐是有40000張是重複投票……,自然,這些票都是投給拜登的。
例3:喬治亞州選舉之夜錄像顯示,該州幾個選舉工作人員宣布結束計票,等觀察員和新聞媒體都離開了亞特蘭大州立農場體育館選票統計中心後,幾個人晚上11點從桌子底下拿出了幾個被黑布蒙著的裝有選票的大箱子,在沒有任何監督的情況下一連幾個小時偷偷掃描選票輸入計算機。而據後來的結果核實顯示在當天晚上那段時間裡,拜登在該州的得票突然增加了幾萬張,川普則是原地踏步……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調查的深入,越來越多的證據開始大批量浮出水面,有的州則開始迅速銷毀殘留證據。而這些違法違規選票一旦被清查出來且經過驗證屬實的話,川普很可能會再次贏回這些搖擺州,因為拜登在這些地方都是僅以每個州高出川普1-3萬張選票的微弱優勢領先。
以上各州的選舉人票為:
亞利桑那8張、喬治亞13張、密西根18張、內華達4張、賓夕法尼亞23張、威斯康星11張,合計共77張,川普只需再爭取回38張(共270張)選舉人票即可打敗拜登,獲得本次大選的最終勝利。
饒是如此,面對法律訴訟的逐步推進,上述各州的主要負責人仍舊一口咬定本州大選沒有發生系統性的舞弊和欺詐行為。言外之意被發現的選舉造假現象即便是真的,那也只能屬於個別區域或個人的失誤範疇,不值得大驚小怪。如喬治亞州迫於川普的命令和輿論的壓力,在具有了實錘視頻證據的情況下,仍然先後在三次重新統計選票後,固執地堅持拜登在本州勝選的結果,可見其頑固程度已非同一般。
4|誰在希望川普下臺,必欲清之而後快?
首先是民主黨,作為本次大選的唯一政治對手,他們的反應和做法可以理解。只是本屆大選他們的表現讓人耳目一新,表現出了空前的團結一致和同仇敵愾,不惜違規違法舞弊造假也要搬倒川普。本次民主黨推出拜登競選,明眼人都看得出拜登已老邁昏聵,47年「光鮮的職業生涯」基本無所作為,只是個浪跡於美國高層的「職業官混子」,民主黨將他作為一個「工具」推到前臺,起到爭奪到手執政權的作用即可。被提名副總統的印裔美國人哈裡斯,完全是撿了無能人可用的「缺漏」和加強了「點綴」的映襯效果,除了浮躁張揚、胸無點墨之外,全無政治頭腦和治國之策。民主黨推出這2個人也實在是夠滑天下之大稽了,好在他們要的是「黨利」,也只能如此。
其次是部分共和黨人對川普也有一種天生的不爽,除了有觀點和政見分歧外,也有一種「非我同類」的排斥。美國政壇多年來一直提倡「精英政治」,簡而言之即大家最好是同一個「圈子」裡的人,這樣才顯得體面,「話好說事好辦」。而川普是商人出身,做總統前沒有一點從政的「履歷」,是個完全的政治「素人」,屬於「來路不正」的那類。2016年美國大選,在幾乎不被所有人看好的情況下,橫空出世入主白宮,從而驚詫了一干人等。僅以前總統老布希父子作為資深共和黨人為例,在骨子裡似乎從來沒把川普當「自己人」。小布希就多次表示,選舉不會投票給川普,大敵當前不顧「黨利」足以說明這種「階級差異」的成見之深。當然也有川普口無遮攔,對布希父子和歐巴馬執政時期的做法進行了毫無保留的批評有很大關係。在本次大規模的法律訴訟中,幾個搖擺州的當政者,多是布希父子和民主黨歐巴馬提名的政客,再加上華盛頓特區裡上上下下的「圈子網」,以「這個階級」的能量拒絕或阻撓川普前行,力量之龐大和錯綜複雜也就不足為怪了。
第三是美國各大主流媒體,幾乎一邊倒地反對川普。這個原因複雜些,其中很多媒體本身是民主黨的,如經常謊話連篇的CNN、NBC和「扭腰」時報等,涉及到根本利益的時候不喜歡川普很正常。詭異的是共和黨的主要媒體FOX NEW(福克斯)也跟著起鬨川普,這個和部分共和黨實力派不喜歡川普有一定關係。近些年新崛起的網絡媒體如推特、臉書等,本次大選也限制封殺川普陣營的言論,釋放了科技巨頭們「政治站隊」的明確信號。
第四是大科技公司和金融寡頭們也在抵制川普乃至盼其下臺,主要原因是川普阻擋了他們為所欲為地開拓自己的「壟斷王國」,背後也有受到民主黨政治主張蠱惑和部分共和黨人支持的原因。以臉書扎克伯格本次大選捐助民主黨3.4億美元、索羅斯捐助5000萬美元即可知道其雄厚的實力和膨脹的野心。
第五是現在暴露出來的美國某些高層管理部門,如司法部(含美國聯邦執法局和FBI、美國緝毒局等)、郵政部、衛生部、部分軍事部門、若干各州政府等,這些和「精英政治」、「黨派之爭」都有關係。
第六是美國部分選民對川普處置疫情漫延不滿(經濟政績已被忽略),加上川普「白人至上、美國優先」政策下被排斥或清理的偷渡者、無技能含量的非法移民者、癮君子或其它有色人群等,自然組合成了一支浩浩蕩蕩的力量,搖旗吶喊唯恐美國不亂。
第七是被美國打壓或打擊的外國勢力,如伊朗和俄羅斯等,無論對錯,也不需要查找自身原因,自然都不會希望川普繼續呆在臺上。或出資贊助或間接幹預,用腳想也會知道當然會無所不用其極。
5|川普為何如此不招人待見,他做錯了什麼?
用四面楚歌來形容川普目前面臨的局面也不為過,國內外似乎都已經瞄定了他,不達目的誓不罷休。客觀評價川普,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畢竟人送外號「不靠譜」和「特沒譜」,簡單綜合一下他的所作所為,或許可以讓人們認識得更清晰一些。
「給我20年,還你一個強大的俄羅斯」,地球人都知道是誰說的,結果現在20年已到,俄羅斯人依舊在生存線上無奈掙扎,倒是寡頭財閥富得流油。川普只幹了4年,不到普京的1/5,對美國基層大多數民眾來講,如果說成績比普京的幾倍還多也無人懷疑。
美國從08年次貸危機中逐漸甦醒後,經濟發展依然緩慢,尤其美債危機日趨嚴峻,底層民眾生活水平長期得不到提升。 川普充分發揮其不在體制不受拘束的優勢,利用商人思維提出「白人至上」的對內政策以及「美國優先」的對外政策,採取企業減稅(低於全球平均水平)、單邊協議等措施,大大降低了實體企業在美國的成本,有力緩解了產業空心化的局面,經濟發展逐漸向好。同時創造了大量的就業崗位,使美國失業率不斷下降(達到史上最低),更使得美股屢創新高。
另一方面,這種「讓利於民」的舉措雖然使得美國各級政府越來越拮据,對外政策日趨保守,如從阿富汗撤軍,拖欠聯合國會費、敲詐德日韓三國保護費、與外國大打貿易戰(頗讓人詬病)等,但好處是提高關稅充實了國庫,撤軍節省了開支,收保護費增加了收入,都在為美國換來了豐厚的經濟收益。
再比如非裔和拉丁裔繁殖能力旺盛,如不合理控制,美國也許早變成了現在的法國。在美墨邊境修建隔離牆,將非法移民拒之門外,都取得了立竿見影的效果。美國社會的不安定因素少了很多,許多基層崗位也沒有了更多的惡性競爭者,民眾的錢包也鼓了起來,這些美國人民還是比較認可的。
川普之所以現在遭到群毆(國外因素暫時可以忽略,主要是國內),原因是他4年間一直惦記著要做一件幾乎可以得罪美國整個上層社會結構的事,即「抽乾華盛頓沼澤」。
早在2016年競選的時候,川普就曾痛斥美國官僚體系的腐敗和低效率、不作為,揚言要抽乾華盛頓沼澤,政府少養閒人,減少那些不必要的程序和手續,還治國以清廉。
上臺領政後,他開始落實對選民的承諾,一是要限制議員老爺們的任期。一屆國會議員,參議院是4年,眾議院是2年,但實際上議員可以反覆被選上(都是圈裡的人),複選率可達85-90%,那也意味著長久連任會滋生腐敗和造成新人上位困難,不能實現輪流換血,自然難以激發政府活力。如拜登47年的職業生涯,實際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參議院度過的。2019年8月,川普開始徵集民眾意見,以期達到修憲限制議員複選連任率,此舉對議員們的心裡衝擊與震撼可想而知。
第二是要整頓美國政府機構,調整、精簡人員,提高效率。同時實行低稅收、低福利待遇,實現民選政府為人民的良好願望,這些都與民主黨提倡的高稅收、高福利正好相反。對於習慣了民主黨歐巴馬8年高待遇高福利的各級政府人員來說,這無疑會讓他們產生活不下去的感覺,他們能高興才是怪事了。
僅憑以上2點就可知道,川普的我行我素破壞了華盛頓多年積習成的潛規則和老規矩,不單要斷了人家官路,又要斷了人家財路。不只是民主黨不高興,就是共和黨很多人也無法接受,美國政客沒找他拼命還真是便宜他了。這也不難理解為什麼他會遭到四面八方的狩獵與圍攻,為什麼很多共和黨州長州務卿也在反對他,為什麼自己親自提撥重用的司法部長也要背板他。
原則上來說,川普屬於一個理想主義者,因為以前沒有參與過政治,還不太體會「出頭的椽子先爛」的道理,自古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所謂「政治」,都是首先要保證自己群體的成活富貴,最後才是考慮底層百姓的貧富存亡。作為身家數十億美元的富豪總統,因為他有錢,故而不屑於象以往的總統一樣與財團勾結建立金權政治窠臼,沒有「拿人手短」的顧慮,所以他敢逼迫大公司回美國以創造稅收解決就業。敢打破金融和科技壟斷,為新生公司創造更多發展空間(當然會得罪到這兩個不好惹的行業寡頭們)。一門心思為底層民眾著想,反而更招致了眾多上流社會人物的排斥與憎恨。他不缺少理想,更不缺少為了理想奮鬥的勇氣和膽量,用治理企業的方式治國,殊不知這裡面有著太多的區別。對於4年來一分薪水也不領取的「另類」總體來說,不能不說這種無奈與心酸也是件很令人遺憾的事。
6|被圍攻,川普手裡還有哪些牌可出?
根據近2天的最新消息,川普法律團隊已經有3起訴訟轉移到了聯邦最高法院。同時12月7日釋放出的法庭文件顯示,川普和副總統彭斯一起以個人身份作為原告,在威斯康星州密爾沃基縣的巡迴法庭提起起訴,被告是拜登和哈裡斯。要求推翻密爾沃基縣和戴恩縣的選舉結果,原因是這些地方存在選舉不公。由此可以看出,四位「總統副總統」對簿公堂,法律戰越演越烈,大有升級之勢。
很多媒體預測過,川普在押寶最高法院定輸贏,通過大選前由他親自提名的大法官巴雷特和另外兩位大法官來助其一臂之力扭轉乾坤。同時各媒體也羅列了很多看似對川普有利的信息和證據,來說明這個可能性。同時還煞有介事地提出了幾個號稱「關鍵的日期」提請人們注意這些法律節點,似乎川普一定會按照他們設計好的方向去做去走一樣。
國內外多數媒體也一直刻意歪曲川普,如家人被調查、意圖2024年大選、已同意拜登政府過渡等於認輸、司法部背叛、訴訟大多輸掉官司、總統典禮日要大鬧現場、考慮後路要赦免家人和自己等等,越來越被事實證明均屬隨意發揮,只為製造緊張空氣渲染拜登獲勝,不足以為憑為據。
以川普經歷過商業上的幾起幾落瀕臨破產和幾次公開露面開誠布公地坦誠不會認輸即可知道,他不是一個願意輕易放棄的人。現在正在進行的法律戰,很可能不是他的最終真實目的。就目前的情況看,訴訟在各州勝訴的可能性不大,那些抵制的人寧可把牢底坐穿也不肯承認事實,案子最後只能轉向最高法。最高法大法官是9人,雖然其中有3人是川普親自提名任命,保守派人數也達到6人,但面對如此規模和影響的訴訟,說有100%的勝訴把握也是不現實的。大法官也要考慮「圈子」和「生活」的現實,臨時起意也會在所難免的。
那麼川普大打法律戰就只剩下一個目的,即喚起民眾的支持。最近2次長時間的公開演講,儘管他一再聲稱為了保護憲法,但通過大規模長時間的法律戰宣揚舞弊和欺詐,自己公正無私維護法律關注民生的正義形象也自然跟著樹立起來了。不可否認的是,儘管上流社會不喜歡他,美國底層民眾多數是很愛戴他的,近階段全美各地舉行的遊行聲援活動也說明了他具有很強的民意基礎。7400萬選票均是他的鐵桿選民,通過大打法律戰的方式,也可使原本不喜歡他的人群(官員或選民)被感染過來一部分。一旦具備了規模,數量龐大的選民就會給地方各級政府和法院乃至華盛頓施壓,對立的官員們不得不重視和考慮民眾的意見,最高法也會顧慮到爆發內亂的可能性,只能無奈于堅持秉公斷案。官司能贏更好,就算最後贏不了訴訟,擁有如此堅強的民意,還是大有文章可做的。 退一步講,即便不爆發內戰,如果發生大規模的騷亂,也會反向倒逼一些既成事實的反轉與改變。
12月6日,據《華盛頓郵報》報導,川普此舉已經產生了影響,90%的聯邦參眾兩院共和黨議員目前都不承認拜登為「當選總統」,249個共和黨國會議員中目前只有25個承認拜登。52位參議院共和黨人中,11位承認拜登獲勝。197位共和黨眾議員中,僅有14位承認拜登(其中6位將在下一屆國會退休,2位在本屆大選中落敗)。
12月8日,德克薩斯州司法部長肯·帕克斯頓向美國最高法提起訴訟,要求最高法院下令推翻賓夕法尼亞、喬治亞、威斯康星和密西根四個州的計票結果。訴訟稱拜登贏得這些州的選舉結果是非法的,需要核實審查。
而這些,都是臉書和推特摺疊和封殺不了的,也是主流媒體左右不了的,說的謊越多,暴露的也會越多。曠日持久的大戰對川普有利,相反,對民主黨和主流媒體希望馬上連哄帶騙趁熱打鐵地將拜登送入白宮則是極大的諷刺和打擊,所以很多人只局限於以習慣性思維按部就班地糾纏於爭論這些法律戰進程都是沒什麼意義的。
7|無力回天的時候,川普的最後殺手鐧:
如果過了12月14日,最高法的官司輸掉,選舉人團又投票確認拜登勝選,龐大的民意也左右不了結果,看似回天無力的時候,那麼川普就只剩下了最後一個殺手鐧,利用在職總統的權利頒布全國「戒嚴令」。
關於這個選擇,網上也有很多討論,多數人認為不可行,從憲法到現實分析了很多,唯獨沒有分析好川普的為人和美國的歷史。
首先,他以前是個商人,為了存在和贏利,很多時候不得不去做很多違心的事以獲取最後的結果。同時,他又是個關注民生的理想主義者,獲得的7400萬張選票在有史以來謀求連任的總統裡排第一,選票最多反而最後被搞舞弊和欺詐的大選對手快80歲的「瞌睡喬」打翻在地,且不說4年來的辛苦付出和政績如何,單是這口氣,對一個有著幾起幾落人生經歷從不認輸的「戰士和鬥士」來說,無論如何都是難以咽得下去的。
美國歷史上發布過戒嚴令的只有2位總體,林肯和羅斯福,當時都是戰時總統,也是美國人心中的偉人。內戰統一了美國,二戰造就了美國崛起,可謂是居功至偉。
我們只說最著名的林肯總統,他當時競選的時候是以微弱優勢勉強上臺的,正因為他的勝選,南方開始脫離了聯邦鬧獨立。可以說,在入主白宮之前,林肯除了在家鄉州有名氣,在全國範圍內幾乎算是初出茅廬。在戒嚴令意義上他下的第一道違法美國憲法的命令,是因為臨時組建的麻薩諸塞州民兵在經過巴爾的摩市的時候,被群眾攻擊造成4名士兵被殺。而根據憲法「人身保護令」,只有法院法官籤發手令才可以拘押抓捕公民。林肯直接越過法院和憲法,以三軍總司令的名義暫停人身保護令,允許軍隊在不經審判的情況下逮捕和拘留那些被認為「不忠誠」的人。結果造成了軒然大波,遭到了議員們的集體反對和抵抗,指責總統「違憲」和「行政篡權」,最後鬧到了最高法大家一起攻擊林肯,而林肯不但不予理會還命令軍隊逮捕了一些議員和大法官。為了保持美國的完整,先後關閉了300多家報紙,監禁了一些報社的記者、編輯及其老闆,逮捕了超過14000名政治犯,監禁了一些有叛國行為的議員,不經審判都投入了軍事監獄。他的理由是:美國都快沒了,還死守著憲法有什麼用?結果當然是最後他勝利了,這些事那些議員大人們也沒有了追究的勁頭和勇氣,只能不了了之。
川普最崇拜的人就是林肯,經常拿自己和林肯比,這些歷史他不可能不知道,這些道理他不可能不懂。真正做出豐功偉績的人物,往往都是那些開始時名不見經傳的人創造出來的,有了結果才成就了最後的威名,林肯、拿破崙、希特勒都是如此。如果當時林肯屈從於那些議員大人們的「高見」緊緊守護憲法,那麼現在的美國應該是2個國家才對。他本人也只能是個默默無聞的總統,如果國家在他手裡最後分裂了,能不能幹滿4年都是未知數。而川普現在比之當年的林肯處境,可謂優越太多。雖然以前沒從過政,但是畢竟已經做了4年總統,門清路熟,不象林肯當時只是個剛進入白宮的白丁。從影響力上看,2人處境更沒有可比性。4年下來,川普已經積攢了多數基層民眾的認可和擁戴,而林肯當時可是「舉目無親」兩眼迷黑,太多的人對他持有懷疑態度。在那種內外危急的環境裡林肯都可以做到殺伐決斷,川普在沒有那種急迫形勢威逼的年代不見得就做不到。
現在川普經常高喊舞弊和欺詐就是叛國,其寓意明者自清。2018年9月12日川普籤署了總統行政令,授權對幹涉美國選舉的國家、實體或個人進行制裁。所謂幹涉美國選舉,不僅指對選舉或競選基礎設施的幹擾,還包括宣傳和傳播虛假信息等。似乎在那時他就為現在的大選提前準備了一些防範措施,這也說明他為了連任也是煞費苦心的。
2020年11月10日,川普又急匆匆解聘了國防部長埃斯珀的職務,換上了服從自己的人米勒,將特種作戰部隊直接抓在手裡,這種反常的做法也不是一個準備認輸的人該做的事。
根據美國的《反叛亂法》,在職總統有權不經國會批准發布戒嚴令。當總統認為針對美國官方的非法阻撓、結盟、聚會或叛亂使法律無法執行時,可以召集民兵或使用類似的武裝力量,以使國家恢復正常運轉。唯一的問題是川普需要找足一些理由和證據,證明當前的合法政權正在受到攻擊和顛覆,造成法律無法執行。
而本次大選的舞弊是一場「高度協調、資金雄厚」的行動,國內外聯合在一起要推倒川普,各州和華盛頓政府的一些部門群體欺上瞞下系統性造假。如果有太多的證據證明本屆選舉拜登獲勝是使用了欺騙的方式獲得的,那自然會造成法律無法正常執行,當然也等於變相顛覆了現在的川普政府。
如果以上做法仍然達不到可以頒布戒嚴令的程度,那麼還可以選擇在1月21日前發動一場對外的局部戰爭(可選對象很多,矛盾都擺在那裡,設局製造衝突也不難),效法林肯做戰時總統。只要一開火,就可以順理成章地發布戒嚴令了,阻力自然也就煙消雲散。先搞定白宮,把拜登和哈裡斯擋在門外,坐穩了屁股再研究如何結束戰爭。如此移花接木的操作,當木已成舟的時候,任誰也無話可說了。為了入主白宮才開打,為了穩定局勢才撤軍,都是不需要表露真正原因的。
有時候想法不重要,行動才最能說明問題,如果民眾堅定地支持川普,那麼在實在沒有解決辦法的時候為了不坐以待斃,鋌而走險賭一次也是一步好棋。冒這個險既能重新坐穩白宮,又能一舉蕩平「華盛頓沼澤」,一箭雙鵰,有何不可?如果那樣,他也可能成為在美國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位「非凡」總統。
近日,美國茶黨下屬的我們人民大會(WTPC)主席和波蒂奇郡茶黨執行主任Tom Zawistowski在《華盛頓時報》上刊登了一整版廣告,呼籲川普效仿林肯故事,要求總統在立法者、法院和國會不遵守憲法的情況下,啟用有限的戒嚴令,重新進行美國大選,讓美國軍隊監督新的自由和公平的聯邦選舉。如果總統不採取大膽行動捍衛美國人的權利,那麼美國人就要自己幹。
大律師林伍德也向川普提出了同樣的建議,但是川普一直沒有給予正面回應,仍然埋頭大打官司,也許是為了繼續搜集證據,持續擴大影響力。屆時看最高法和選舉人團怎麼判怎麼選再做決定也不遲,反正時間足夠,沒必要急於一時。
據報導,12月7日(美國珍珠港事件周年紀念日)晚,川普女兒伊萬卡一家人遊覽了華盛頓紀念碑和林肯紀念堂,拍攝了林肯雕像的照片,並在社交媒體上進行了分享。一方面可能是女兒希望川普能效法林肯,另一方面,可能說明川普本人也有相關的打算和計劃。
8|川普能否笑到最後,請拭目以待:
今年的美國大選,不到最後一刻,是無法蓋棺定論確定輸贏的,是歷史選擇川普還是川普選擇歷史,只能靠時間來證明了。
美國前國家情報代理總監格雷內爾12月7日表示:我希望看到川普總統繼續改變華盛頓特區,因為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我們有如此堅強的總統,如此客觀公正地對待華盛頓的媒體規則,且能擔當應負重任。
12月7日,川普表示:已找到足夠證實本屆總統大選被操縱的證據,接下來的幾天內「會有大事發生」。
「特沒譜」是否會笑到最後,我們不妨拭目以待。最後,我們可以再看一遍川普於12月5日晚在喬州發表助選演說的最後一段所表達出來的堅定決心:
「最美好的時刻尚未來臨,像你們這樣自豪的公民幫助建立了這個國家,(現在)讓我們一起奪回我們的國家。我們抽乾華盛頓沼澤、奪回美國命運的戰鬥才剛剛開始。我們不會低頭、我們不會垮掉,我們不會屈服、我們不會讓步,我們不會放棄、我們不會退縮,我們永遠、永遠都不會投降!因為我們是美國人,我們的心流淌著紅色、白色和藍色混合的血!」
註:紅、白、藍是美國國旗的顏色。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