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而「婆媳關係」可謂是家庭經書中最難念的一本了。縱使夫妻間再相愛,如若過不了婆媳關係這一管,恐怕也難言幸福。
如果遇上了個好婆婆,婆媳關係處得好,家裡自然氣氛和諧;如果遇上了個惡婆婆,婆媳關係處不好,丈夫在中間再怎麼努力也難以見效。
婆媳關係不和的家庭,婆婆都會有這3種表現,媳婦脾氣再好也難容。
1、思想守舊
有些婆婆生長在封建守舊的年代,多年兒媳熬成婆,接受了傳統的婆媳關係教育,打心眼裡就認為兒媳必須聽婆婆的、不能有半個不字。
每一個思想守舊的婆婆,當年都是這麼熬過來的,受了不知多少氣;好不容易自己成了婆婆了,兒媳卻不聽管教,不肯受自己的氣,這就讓婆婆們心裡很不平了。
然而,如今已經是思想開放的2019年了,沒有幾個現代女性能接受這種要求,自然難以和思想守舊的婆婆和睦相處。
2、性格強勢
有些婆婆性格過於強勢,掌控欲極強,家裡大事小事都一定要管,從老到小都必須聽她的,稍有不服就要大發脾氣。
遇到這樣的婆婆,兒媳但凡還有一點自己的想法就很難與之和睦相處,如果兒媳也比較要強那就更難辦了。
最要命的是,強勢婆婆往往會養出懦弱沒主見的媽寶兒子,面對媳婦和親媽的爭執無法起到應有的平衡作用,也不懂得保護自己的愛人,嫁給這樣的男人簡直就是悲劇。
3、戲精附體
思想守舊不好相處、性格強勢讓人難受,可最最影響婆媳關係,乃至影響家庭關係的,還要數那些戲精附體、什麼都喜歡攪合的婆婆。
這樣的婆婆,就像蘇大強一樣,各種作妖,沒事找事,非要把家裡攪合得一團亂麻,也不知道這樣做對她們有什麼好處。
攤上這樣的婆婆,兒媳要麼早早搬出去住,要麼還是趁早就離婚算了。
伯特·海靈格曾經說過,「家庭悲劇的最大來源,就是家庭成員關係的錯位。」
而這種錯位,在婆媳關係的矛盾衝突中,被表現得淋漓盡致。
有人說,母女是血緣關係,婆媳卻是一種社會關係。前者只需天然的情感流露即可平安無事,後者考驗的卻是百轉千回的情商較量與博弈。
遺憾的是,這種較量與博弈永遠沒有贏家,最後大多數以婆媳失和,家庭失衡結束,這是誰都不想看到的。
衷心希望天下婆媳都能各守本分,和對方好好相處,共同維護好這個家!
版權聲明:圖文無關,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