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儒文 繪
一道「老媽和老婆掉進水裡先救誰」的選擇題又有了最新版本。開學前,武漢華中師大一附中高級數學教師孟昭奎發了一條微博稱:「語文老師和英語老師同時掉進水裡,你先救哪一個?」,微博引來近15000條轉發,不少學生都表示「想將數學老師一起丟進河裡」讓人無奈又好笑。
孟昭奎老師表示,發這條微博既是一種調侃,又是一種「另類學科調查」,「學生喜不喜歡一門科目通過轉發就顯而易見,老師也能依此改進教學。」
投票
76%選擇把數學老師丟下河
開學前夕,微博身份驗證為「華中師大一附中高級數學教師孟昭奎」發了一條微博引起眾多「學生一族」的關注,孟老師將一道選擇題進行了「升級」:「語文老師和英語老師同時掉進水裡,你先救哪一個?」
就讀於浦東一所高中的高一學生小李果斷轉發表示:「還是救語文老師吧。」她告訴記者,自己的英語成績始終處於班級中下水平,幾經努力提高有限,「有時閱讀錯太多實在考差了,還要被老師叫到辦公室批評,實在不喜歡英語。」
已經進入大學的小徐也不禁感嘆:「能不能把化學老師踢下去。」他說,自己雖已脫離「苦海」兩年,但對於高中化學老師始終印象深刻,「那時我化學很差,有時只考30多分,化學老師會在班上公開我的分數並批評我,真的很沒面子。」
在網友轉發中,幾乎各個主科老師都「榜上有名」,網友「某某-孫」就感嘆說:「換物理和數學老師成嗎?」,此外「把數學老師丟進去」、「把政治老師丟進去」等評論比比皆是,甚至還有網友表示:「我選擇去吃飯。」
同時微博上也發布了相關投票,選項有「語文老師」、「英語老師」和「把數學老師丟進去」,在近2000人參與的投票中,有76%的網友將票投給了「把數學老師丟進去」。
博主
只是一種「另類學科調查」
昨天下午,記者輾轉聯繫上發布微博的孟昭奎老師,他聽聞後爽朗地笑說:「其實這就是一個調侃,在放假期間圖個好玩而已。」
他告訴記者,此前他還發布過一個「如果高考要取消一個科目,你想取消哪一科」的微博,也有幾千人次的轉發,「而我這次發這樣一個選擇題,一來是放假期間輕鬆一下,二來也算是個『另類學科調查』,想弄清楚學生們到底不喜歡哪個學科。」
孟老師說,自己教授高中數學27年,微博粉絲中50%至60%都是學生,「從學生的轉發與評論中,不喜歡哪一科顯而易見。」同時,他說這也是讓學生宣洩的途徑和手段,「現在孩子學習壓力大,轉發宣洩下表達自己的心聲,老師也能從中看出問題,改進自己的教學手法。」
對於多數人選擇將「數學老師一起丟進去」,孟老師也頗感無奈,「這正好說明數學教學的確不易,學生學著難,老師傳授知識也不容易。有了這樣的學生反饋,以後對於數學教學,我也會再下功夫讓學生更容易掌握知識點。」
提醒
「教育者應該注意自己的身份」
不過,儘管孟老師表示這道選擇題只是一個「調侃」,但也有教育專家表示,這種方式不是特別合適。上海市第八中學校長盧起升覺得,作為老師,應該注意自己「教書育人」的身份,要能預見這句話背後可能帶來的風險。
盧校長分析說,作為老師有兩種身份,一個是教育者的身份,另一個是個人身份,「如果是以個人身份過年時向周圍的小朋友問這個問題,這樣的調侃都能接受。但現在既然驗證了是數學老師的身份,那就代表了教育者的形象,為人師表必須注意自己的言行。」
他認為,這樣的問法對於一些學生而言可能造成誤導,「畢竟對象是學生,需要老師進行引導。不排除有些學生看到這道選擇題後,對不喜歡科目更反感,萬一產生了激進想法,那就是不必要的混亂了。老師也要專業,要能預料到所說的話帶來的風險。」
對此,孟老師卻表示不要小看如今的高中生,「我接觸學生20多年,現在的學生分得清什麼是真什麼是玩笑話。他們有些轉發就是為了發洩自己的學習壓力,並不會造成深一步的影響,所以這樣不會存在問題。」見習記者 周勝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