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動漫#
《冰菓》是真的屬於那種看得越多,越能理解感悟的作品了,比如巧克力事件和繞遠路的雛人偶,這兩集是原作為數不多的直接描寫裡志和摩耶花,折木和千反田這兩對cp的劇情,而且京阿尼用幾盡「過度」的演出把小說「平淡」的寫作風格演得風生水起,不得不說京阿尼做很細膩。
看第一集看得很懵的同學們請繼續往後看,《冰菓》絕對神作無疑,故事有幾個主線的,第一集基本是交代背景,後面越看越上癮。很多地方多看幾次就會發現隱藏在裡面的意義,有些畫面甚至沒有實際做出而是想像出來的給觀眾暗示,冰菓有冰菓式的含蓄凝練,很多地方不仔細看體會不到人物的心境,甚至最後的表白也要看很多遍才知道他們是在表白。
冰菓主要面向推理,並不是純正的少女番,如果只想看少女漫的話那就與冰菓沒什麼關係了。冰菓中一切表達,甚至於表白都和尋常的少女漫不同,冰菓更多體現的不是感情線,而是每個主線隱藏的道理與現實,所以只是單純的喜歡少女漫的話請不要再刷了,冰菓的彈幕在b站裡面難得的比較和諧。
不能說我看懂了作者想表達的,但是感觸頗深。
崇尚節能主義的折木奉太郎,過著灰色的校園生活。灰色,好像與充滿色彩的校園生活相差甚遠,又不同與與世界毫不相干的「透明色」。灰色,也許也代表著折木看待自己的方式,無論是未來還是自己,折木都不敢去下定論,所以他是灰色,模糊不清。看似毫無特點的灰,又好像神秘,難以捉摸。誰又知道有沒有才能埋在這灰色之中呢,折木也想得知吧。但他沒有勇氣去自行發現,因為他害怕在付出努力之後,才發現自己根本沒有才能。
在這一點上,折木是懦弱的,而『節能主義』正是他懦弱的藉口,節能也逐漸成為了他的生活方式。
看到這樣的折木,有如看到現在的自己。不知道自己有沒有才能,也不想去發現,因為害怕殘酷的事實。漸漸的,我放棄了對才能的期待,變成了灰色。像折木一樣,我討厭別人對我的期待,因為不確定自己有沒有能力實現這個期待。這種自卑導致我無法向前,也造就了我的懶惰。
但折木是幸運的,不僅是因為他有才能,更重要的是他有能發現他才能的朋友。
在各種被強迫的推理中,折木開始發現自己的才能,灰色的生活漸漸有了鮮豔的色彩。從一開始是被強迫著破案,到自己主動推理,再到最後,在櫻花樹下看到的那抹刺眼的粉紅色,折木終於棄下了他那牢固的「節能主義」,開始感受粉紅色的校園生活。冰果的完結沒有留下任何遺憾。
在真實的世界,也許不會有能發現你才能的人,或者你也許根本沒有才能。但我相信冰果的本意是鼓勵我們去發現,探索。在平淡的灰色生活中找到自己的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