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鄭州管城區多名市民向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反映,9月9日,管城區五裡堡小學開學的第一天,家長們發現,小學一年級7個班的孩子,被安排在一排臨時搭建的簡易板房中上課。其中,簡易板房中還有不少異味兒。校方表示,這是因為學校的教室不夠用。這是咋回事?
反映:小學開學第一天,300多名學生在簡易板房上課
家長李先生說,9月9日,五裡堡小學開學第一天。家長們送孩子上學,因當天下了雨,學校讓家長可以送孩子進校園。但家長們發現,該學校在校園操場上建了一排簡易板房,一共7個班、300多個孩子被安排在簡易板房上課。
「9月8日下午,簡易板房還在施工,第二天就讓孩子們進去上課。甲醛揮發期在3至10年,剛裝修好的簡易板房,甲醛不超標嗎?孩子這麼小,身體出現問題誰負責?」李先生說,該學校是一所老學校。去年一年級一共10個班,全在教學樓中上課。今年一共招了11個班,其中4個班在教學樓上課,7個班被分在了簡易板房。
因孩子被分在簡易板房,家長張女士也十分不滿。她說,9月5日,在學校開學前,學校開了一個家長會。當時,校方告訴家長們,因學校教室不夠用,學校在操場上建了一排簡易板房。目前,學校已向上級主管部門申請了2000多萬元,計劃將學校門口的老教學樓拆除,建新的教學樓,以此滿足教室緊張的局面。不過,學生們暫時只能在簡易板房上課。「我們在這裡上課可以,但沒想到簡易板房剛建成,並且是讓一部分新生上課。為啥不採取抓鬮或輪流在簡易板房上課?這樣才能體現公平。」
「若早點知道,孩子在簡易板房上課,我們寧肯無學可上,也不願在這裡上學。」張女士表示,孩子一旦被分到簡易板房上課,至少要在簡易板房中待一年。而學校也不向家長們承諾,一年之後能否離開簡易板房,這是家長們無法接受的。
回應:今年要消除大班額,教室不夠建了模塊化房屋
9月11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多次撥打五裡堡小學校長馮女士的辦公電話,但一直無人接聽。
不過,一名學生家長提供的她與該校校長馮女士的通話錄音中,馮女士表示,學校從今年暑假就開始建設簡易教室,採用的是模塊化房屋的模式。今年疫情期間,雷神山、火神山搭建臨時醫院,採用的就是這種工藝和材料。這種材料是經過各級部門的檢測,完全符合教室建設、使用標準的。同時,校方已將甲醛檢測在內的一系列檢測報告,出示給了家長們。
馮女士還提到,這種房屋,與正常的教室一樣,統一安裝有空調等設備。按照規劃,該校有一棟教學樓要拆除,建新的教學樓,以滿足生源需求。按照預定計劃,新教學樓明年9月力爭投入使用,現在正在走相關程序。「現在不可抗因素比較多,例如今年的疫情就是例子。我們也不敢亂向家長承諾,明年9月一定能建好,只能督促相關方面儘量往前趕。」目前,新教學樓正在進行設計圖紙階段,接下來還有招投標、施工等階段。不過,在新教學樓蓋好之前,學生只能在簡易房中上課。
「若是簡易房材料不過關,孩子在學校出了問題,我這個校長可是第一責任人,咋承擔這個責任?希望我們之間能相互信任!」該校校長馮女士說。
管城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受訪時表示,今年,學校的招生數量並沒太大變化,只不過按照鄭州市統一要求,各個學校今年要消除大班額,因此,該校的班級數量才有所增加。「我們也做了很多努力,目前,這種方法是最優的選擇了。」在此之前,管城區教育局也協助學校在附近找教室,但確實沒有合適的地方。目前,該教育局已向管城區政府申請資金,在學校新建教學樓,以緩解教室緊張狀況。
該負責人稱,管城區消除大班額,導致教室不夠的,不只五裡堡小學一家,還有管城區第二實驗小學等學校。「這種模塊化房屋結構,與工地搭建的『板房』不一樣,不會存在健康和安全隱患。這算是一種比較新的事物,只是家長們不太了解而已。」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