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幸福,讓我們離婚吧!」|原創

2021-01-17 新周刊

2016年8月29日,上海,人們在離婚登記處排隊辦理離婚手續。有時候,結婚不一定是為了幸福,但離婚一定是。(圖/ Alamy Stock Photo)

7年時間裡,阮唐遇到過上百對婚姻出現問題的夫婦。

作為一名婚姻諮詢師,阮唐發現,現代人的思想進步了,他們覺得離婚不再是件丟臉的事,而是「給雙方一個更好的選擇」。

離婚律師許乃義也發現,隨著女性地位的提高,許多女性思維獨立,在職場發光發亮,經濟實力甚至高於男性,她們不再需要依附於丈夫。因此,女性更有自信提出離婚,追求真正的幸福。

最近引起討論無數的熱播劇《三十而已》,主要女角色也在經歷離婚然後去追求個人幸福的過程。

2003年起,我國離婚率連續15年上漲。民政部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婚姻登記機關共辦理離婚登記415.4萬對,這意味著每天有1萬多對夫妻各奔東西。

嘗試拯救婚姻的阮唐,給來諮詢的夫婦們布置過任務:擁抱、對視、送伴侶上班……遇到實在解決不了的問題,那也好聚好散。「結婚不一定是為了幸福,但離婚一定是。」阮唐說。

結婚這件大事

諮詢室布置得很溫馨,永遠有當季的鮮花,牆壁刷成淡藍色和淡紫色——這些顏色可以讓人沉下心來,還有甜點、餅乾、抱枕、地毯和紙巾。白天,陽光透過窗子照進來,房間顯得溫暖、明亮。

由於總有人情緒失控摔杯子,諮詢室的杯子索性都換成了塑料的;沙發柔軟,諮詢者可以斜靠在上面,抱著抱枕,很快放鬆下來;兩個沙發之間沒有茶几,沙發旁放了個小邊桌,可以用來放茶杯。兩個人坐在沙發上,面對面,中間只隔著不到一米遠,這樣能產生親近感。

結婚前,阮唐和丈夫列了15個問題,討論怎麼教育孩子、怎麼分配財產、怎麼看待雙方的工作變動、怎麼和長輩相處……兩個人各自寫了一張紙的答案,互相交換後,覺得挺合拍。

但等到進入婚姻生活,那個孩子真的成了有血有肉、會呼吸的生命,她突然發現,婚前的答案,並不能覆蓋生活裡的麻煩。

在婚姻裡頭,只有愛不足以解決所有問題。/ 《最完美的離婚》

女兒耳朵裡分泌物多,老公喜歡給她掏耳朵,阮唐告訴他,不能給小孩掏耳朵,孩子耳道嬌嫩,怕戳傷她。老公屢教不改,有機會還是想給孩子掏耳朵。前一段時間,孩子得了真菌性耳道炎,醫生說,小孩可能是用了成人不乾淨的挖耳勺。阮唐生氣了,找老公吵了一架:「我說,女兒6歲了,我給你講了6年,6年你一次都沒聽過。」

每一段婚姻裡,這樣的小事幾乎都是家常便飯,積累起來便成了婚姻裡巨大的委屈,愛就這樣被消磨了。

阮唐的客戶裡,來諮詢的女性居多,其次是夫妻倆一起過來的,其中絕大部分是80後,上有老,下有小,新一代的中年危機,在這一代人裡爆發得尤為突出。有冷著臉進來,還沒坐下就開始互相指責的;有的不願意說話,保持沉默;有的聲稱諮詢都是騙人的。

諮詢室開在商場的樓上,有一對夫妻逛超市的時候吵了架,當即氣哄哄地找來,要「評評理」。

是不能溝通,還是不願意溝通,婚姻雙方才會漸行漸遠像背道而馳的陌路人?/ 《婚姻故事》

許乃義發現,一段婚姻走向離婚的原因各不相同,家庭瑣事、性格不合、兩地分居、家庭暴力、出軌……大部分人因為感情破裂而離婚,因為財產爭議導致離婚的不到20%。

而最先提出離婚訴求的,女性明顯超過男性,「在男性自以為婚姻得過且過的時候,可能女性已經失望透頂了」。

來找阮唐諮詢的女性,大都從生活中的瑣事談起:老公每天很晚回家、只知道玩手機、隨手亂丟衣服、不願意分擔家務、對陪伴孩子沒有耐心……細節的累積,讓女性失望。而男性的控訴成了事情的另一面,他們抱怨自己的妻子不夠體貼、脾氣暴躁,總是找茬吵架。

婚姻的殺手

阮唐發現,婚姻遇到問題,有近一半情況發生在孩子剛出生後的一年裡。有位諮詢者叫張怡,她和老公戀愛長跑 14 年後結婚,結婚兩年後有了孩子。

孩子成了兩個人之間的麻煩。

孩子會成為家庭的黏合劑還是鎖鏈,在於父母雙方的一舉一動。/ 《婚姻故事》

懷孕的時候,先是孕吐,「吐到最後,喉嚨和食道全蝕壞了,喝水就像在喝玻璃渣,喝水也吐,吐的也是玻璃渣,還是帶『硫酸』的玻璃渣,混著膽汁血水」。

一開始老公心疼她,給她倒水,替她撫背,吐得多了,漸漸有些麻木,老公開始抱著手機靠在衛生間門口,等她吐完。

婆婆心急如焚,她給張怡燉了雞湯、燒了海參還有幾十塊錢一斤的有機小米,張怡沒什麼胃口,勉強吃了,最後全吐了。張怡抱著馬桶吐的時候,婆婆心疼得在她身後抱怨:「這太可惜了,我這可是託人從遼寧捎回來的海參,可貴了。」

孩子出生後第七個月,一連兩天發高燒,吃了退燒藥也沒有用。張怡翻書翻資料,在網上問醫生,推測是幼兒急疹,在家喝退燒藥、細心護理就好。家裡人卻輪番上陣,勸她帶孩子去醫院。

爸爸媽媽們都知道,孩子有著天使般的臉龐,和魔鬼般的作息。/ unsplash

實在扛不住壓力,一家人把熟睡的孩子叫醒,帶去醫院檢查,結果就是普通的病毒性感染,和張怡的方案一樣,吃退燒藥,細心護理就好。但老人強烈要求開藥,醫生只得開了一大堆中藥衝劑。

整個育兒過程裡,老公從未主動學習育兒知識,每天下班回家,除了象徵性地抱抱孩子,就是在刷手機。一次遇上婆婆大怒,哭著在客廳說張怡自私,只肯為自己著想,張怡在臥室裡哭。等了很久,只等到半夜才進臥室的老公一句:「你怎麼還不睡?」

最終,張怡忍無可忍,提出了離婚。

阮唐發現,來諮詢的人說的大都是兩個家庭間的矛盾,「超過60%是小家庭和大家庭之間的矛盾,很多長輩界限感太模糊了」。

一是長輩對兒女感情的插手,二是長輩對孫輩的插手,孩子是兩夫妻間的事情,他們把孫輩當成了自己的孩子,而沒有讓年輕一輩去行使作為父母的權利和義務」。

最早的「送命題」大家都知道:老婆和母親掉進河裡,究竟先救誰?/ 《金婚》

「一個小家庭,任何一方的老人介入,對另一半其實都非常不公平。再好的婆媳,再好的嶽母女婿關係,原生家庭一旦介入,另一半其實就相當於孤立在另一個『家庭』中。」

和父母同住的情況下,你擁有一個完整的、共同生活了幾十年的家庭,而你真正的伴侶成了外人,偶爾用方言交流的時候、默契配合的時候,你的伴侶卻游離在家庭之外。

前陣子爆火的網劇《隱秘的角落》裡,張東升就是個游離在大家庭之外的角色。

「相比於女性,男性可能承受更大的壓力,他們更不善於表達。」阮唐遇到過類似張東升的諮詢者,在家裡感到壓抑,嶽父母對老婆的疼愛,讓他覺得在家裡沒有位置,不像個男主人。

影視劇雖然只是影視劇,但機會還是得留給彼此的。/ 《隱秘的角落》

「一個家庭裡最重要的是夫妻關係,不是親子關係,長輩應該和自己的伴侶在一塊兒,而不是和自己的兒女綁在一起。」阮唐說。

當戀愛時的風花雪月撞上了孩子的屎尿屁,生活便成了一地雞毛。

阮唐遇到的那些夫妻,談戀愛的時候覺得吃也吃得到一起,玩也玩得開心,等有了孩子,這個小生命會牽扯出更多問題。

在上海,上幼兒園的孩子已經在學乘法和英文,於是媽媽開始焦慮,推崇「雞娃」教育,認為孩子就得從小上私立幼兒園、周末學鋼琴和舞蹈,還不到小學就開始學奧數;但爸爸覺得,孩子只要健康長大就好,「我混得也不咋樣,幹嗎要孩子累死累活的」。

婚姻生活的苦處與困難,難以與外人道。/ unsplash

除了孩子,夫妻長時間生活在一起,感情的敏感度降低,加上工作的壓力,兩個人交流的時間越來越少。來找阮唐諮詢的,有九成夫妻沒有性生活。「一旦親密的身體接觸都沒有,兩個人會越走越遠。」阮唐說。

孩子怎麼教育,吃母乳還是奶粉,生病了去醫院還是用土偏方,夫妻雙方的價值觀持續發生碰撞,孩子剛出生的兩年內,是夫妻最容易發生矛盾的時候。阮唐遇到過這樣的男人,他覺得妻子對自己沒有耐心了,「乾脆加班,或者下班了也不回家,他寧願在車裡坐著,在樓下抽抽菸」。

很多男性告訴阮唐,他們更願意在車上度過一段「賢者時間」,也不願意回到家裡,面對孩子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女性也會覺得委屈:「我要帶孩子,還要工作,已經沒有一點喘息的時間了,你還不回來幫我帶孩子?」

湯姆·伯德拍攝的離婚照。他說,不少人認為離婚是重生的一天,因為終於可以結束多年來的怨恨和謊言。(圖/ Tom Byrd)

拯救婚姻

有位男性來訪者前來諮詢,說:都是老婆不對,所以要分開。

這時,阮唐就會反問他們:你的愛人現在面目全非,只是她一個人的責任嗎?溫柔的女孩變成了兇悍、斤斤計較的女人,美麗女孩變成了黃臉婆,你就算離婚,找了新的女孩,也可能會重蹈覆轍,「當一段婚姻出現了問題,我們都應當先從自己身上找找原因」。

面對很久沒有肢體接觸的夫妻,阮唐會讓他們面對面,握著對方的手,凝視對方的眼睛。有的人會哭,有的人會激動,「肌膚相親,是人類的本能,從胎兒期就開始了」。

萬語千言,不如一個擁抱。/ 《婚姻故事》

此外,她要求諮詢者們給對方寫信,在信裡回憶第一次見面、第一次約會的場景。你記憶最深的是什麼事?對方最喜歡什麼顏色、什麼花、什麼菜?把信傳給對方的時候,兩個人熱戀的記憶被喚醒,也重新貼近了。

她給一對夫妻布置任務:這周回去,雙方要好好說話,不要出現反問句,不要用問號、感嘆號,說話要以句號結尾。兩個人回去試了一周,再過來的時候已經是手拉手了。

下一次諮詢,有的人被要求帶一件舊物過來。舊照片、結婚證、以前的聊天記錄和通話記錄,列印出來十幾頁紙;有的夫妻會被她要求晚上把孩子送到爺爺奶奶家,兩個人去吃頓燭光晚餐,或者去迪士尼玩一天,重新找回戀愛的感覺;有的夫妻被要求每天早上起床和睡前給對方一個吻,彼此擁抱一下才能出門。

這些嘗試馬上取得了效果,至少再來到諮詢室,兩個人不會氣衝衝地說話了。

關於愛的片段,其實總是無處不在。/ 《最完美的離婚》

有對夫妻第一次來的時候,兩個人總互相打斷對方的話,妻子講到一半,丈夫打斷,兇巴巴地說「根本不是你說的那樣」,就開始吵起來了。做了幾周的嘗試,再來的時候,他們可以讓對方把話說下去了,甚至會當場道歉:「對不起,我不知道給了你這樣的感受。」

也許,再歷久彌堅的婚姻,都需要時不時冷靜一下。

中國第一部《民法典》規定,2021年1月1日起,協議離婚須有「冷靜期」——申請離婚後30天內如果有一方反悔,就可以撤銷申請;並且,30天的冷靜期過後,如果雙方沒有在30天內到場領證,那麼也當做撤回離婚申請。

也就是說,在這60天裡,只要一方有不同的意見,協議離婚申請就無效了。

離婚冷靜期的設定,在網際網路上引起了非常廣泛的高熱度討論關注。/ 微博截圖

許乃義解釋,離婚冷靜期適用於協議離婚,而不適用於訴訟離婚。只有夫妻雙方都同意離婚,且無任何糾紛爭議的情況下,才會產生離婚冷靜期。至於因夫妻一方不同意離婚或糾紛爭議較大,需要通過法院訴訟的離婚,則不受冷靜期影響。

舉個例子,如果當事人因為感情破裂,配偶有長期的出軌、家暴、賭博、吸毒等行為,或配偶失蹤下落不明等原因起訴離婚,是不用考慮離婚冷靜期的。因此,不能說離婚冷靜期會讓離婚變得困難。

許乃義代理的離婚案件裡,有些當事人在協議離婚後,想變更或撤銷離婚協議的情況有很多,「離婚時可能考慮的沒那麼多,腦子一熱就同意了,領完離婚證回家就後悔了」。

設置30日的「冷靜期」,就是為了避免這種「腦子一熱」的情況。

腦子一熱,容易遍地雞毛焦頭爛額。/ 《婚姻故事》

在美國的普通離婚程序中,需要經過6個月的「等候期」,離婚手續才會辦理完成;英國法律規定婚姻當事人一方或雙方作出離婚聲明後,須經過9個月的「反省與考慮期」,如果離婚申請人和當事人都認為婚姻無法維持,則準許離婚;韓國為遏制不斷上升的離婚率,在2005年推出了「熟慮期」和義務調解制度,規定申請離婚的夫婦如有子女,必須經過3個月的「熟慮期」,如無子女,則「熟慮期」為1個月。

「經過多國長時間的實踐證明,離婚冷靜期的實施對於挽回部分婚姻有一定積極效果。」許乃義說。

有時離婚是件好事,

是為了讓自己活得更好

離婚並不見得是鬧得不可開交、深仇大恨,很多時候是日常瑣事的累積,愛情消耗在這些失望裡。

前段時間,有兩位老人來到諮詢室,進了諮詢室的門就開始吵架,吵得激動了用方言指著對方罵。阮唐提醒他們說普通話,因為她聽不懂方言。吵得激烈了,老兩口又切換成上海話對罵。

即使年事已高,也有不湊合過下去的自由。/ unsplash

老太太很時髦,喜歡跟別的老頭去跳廣場舞,老爺子覺得她水性楊花,每次跟著過去,黑著臉坐在旁邊看。

發展到後來,生氣之下,老頭子把老太太的舞伴打了。老太太提出一定要離婚,忍了60多年,不想再忍了。在諮詢室裡,兩個人列舉60年來的委屈,積攢的矛盾終於爆發,從幾年前老太太騎著車出去玩,到幾十年前買房子的時候老公把錢借給了弟弟,林林總總。

許乃義也接觸過不少老年人離婚的案件,曾經有位93歲的老人,要跟自己79歲的老伴離婚。兩個人是重組家庭,但也一起過了30年,到了老年,子女因為財產問題互不相讓,老人只能選擇離婚。

也有些老人已經攙扶著走了一輩子,終於等到子女大了,各自有了家庭和孩子,決定離婚。「(他們)覺得以前活得特別窩囊,在朋友、同事面前裝出恩愛的樣子,實際上一回到家裡,形同陌路。」許乃義說。

發現不合適,就要認真說出來。/ 《家族之苦》

有時離婚是件好事,兩個成年人共同面對自己締結的這段關係,走下去或者結束,都是為了讓自己活得更好。

在許乃義代理的案件裡,走到找律師這一步大都經過了深思熟慮。「反覆結離的,更多可能是假離婚,為了規避購房資格的限制,而不是因為衝動。」許乃義說。

現代社會,信任是最稀缺的東西。面對這些願意把婚姻最難堪的東西展示出來的人,阮唐希望能善待他們。

每次諮詢結束,她會告訴諮詢者,她最開心的是諮詢者不再需要她了。這些來到諮詢室的人就像不慎落水的人,在深海裡苦苦掙扎,諮詢師就是在水底抱著他們的人,教他們遊泳,等他們遊到淺水區甚至上岸,也就該離開了。

然後,諮詢師要回到深海,繼續幫助別的溺水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選自:《新周刊》第568期「我們不做工具人」

相關焦點

  • 《我們離婚吧》:離婚不是為了變得幸福,而是為了減少不幸
    那一刻她忽然明白,前夫大概沒有自己愛他的那樣喜歡自己吧,他把所有的愛心和柔情還有笑容都給了朋友、外人,甚至所有人,唯獨沒有給自己。她閃著淚光和前夫坦白:「40年前生孩住院子時,你從來沒有陪過床,當時的我很傷心很失望,可是儘管這樣,現在看到你,我還有有忍不住想哭的衝動。」
  • 世界上最荒唐的節目《我們離婚吧》
    當我聽到有《我們離婚吧 》這一檔節目出現的時候 就覺得是一個很搞笑的節目 很荒唐。真的不知道這個節目組是怎麼想的,難道不會尷尬嗎?既然出了這麼一部搞笑的綜藝,那麼我就為大家講解一下吧。這個節目的宗旨又是什麼呢?原來是希望前夫前妻可以像朋友一樣 ,而不是陌路人 。
  • 「高考完了,我們離婚吧」,顧全大局還是鬧劇?
    眾多高考後離婚的夫妻,雖然原因很多,但到高考後離婚的理由都是:「孩子考上大學,沒有顧慮了!可以不用為了孩子繼續勉強撐下去了……一句話:為了孩子!」一邊是無法挽回的婚姻,一邊是面臨高考的孩子,許多家庭選擇「為了孩子」「為了家庭的完整」的暫時自我犧牲。
  • 「我媽說,跟你在一起不會幸福的,我們離婚吧!」「呵呵」
    小顏在家裡附近的服裝店上班,平時趁著午休時間才能回家做飯,婆婆竟然還要讓她把飯帶到店裡,這樣午休的時間根本不夠,可是卻說,「我們一家子在店裡辛辛苦苦的,你連送個飯都不肯,又不耽誤你多少時間。」老公不僅不敢忤逆婆婆的意思,而且還幫著婆婆說話,「我媽說得對,你就聽我媽的,給我送飯也不耽誤多少時間。」
  • 韓綜《我們離婚了》也太真實了,倆個人不能獲得幸福一個人完成吧
    最近韓國熱播的綜藝《我們離婚了》,大家看了嗎?剛聽名字,網友都覺得滿臉問號,播出素材是什麼?讓離婚雙方去節目裡打架麼?真就為了噱頭什麼節目都播?上一個如此令人迷惑的節目,還是讓男明星和女素人蓋棉被純聊天的日綜《雙人床》。
  • 「兒子考上了,我們離婚吧」:我寧願沒有完整的家
    一個民政局的工作人員說:「每年高考分數發布後,好多中年男女平靜地來離婚。年輕人來離婚,勸勸有的也就算了。但這種孩子高考結束了來離婚的,一點兒都不用勸。這也反映了好多中國人的婚姻狀態——為了孩子,將就著過。」 一切為了孩子。多麼悲壯的六個字。很多中國夫妻,可能從孩子出生後沒多久,感情就已經走到了盡頭。
  • 法國寶媽:我們離婚吧!
    這次想與你們分享我們社群一位寶媽琪琪的故事,他們會帶給你們很多關於愛的智慧,愛是需要學習的,愛的能力是需要我們持續關注與培養!他們夫妻倆從曾經脫口而出的「我們離婚吧」再到每天的「我愛你」... ...琪琪居住法國十年,與先生相伴6年,如今育有一兒一女,哥哥4歲半,妹妹一歲,如今開始與線上一起創業。
  • 離婚吧!我這麼多年省吃儉用,不是為了讓你買花送給其他女人的!
    離婚吧!我這麼多年省吃儉用,不是為了讓你買花送給其他女人的!為了自己的幸福,我應該要離婚的。可是看著哭著的孩子,我的心底又有些不舍和糾結。我和劉尚是大學時候談的戀愛,當時的我也沒多考慮什麼,只覺得他對我好,我喜歡他,所以我就義無反顧的和他在一起了。等到畢業後,我媽讓我和他分手的時候,我和劉尚的感情已經很深了,怎麼可能分手呢?
  • 「老公,我不小心懷孕了,我們把他生下來吧」「離婚吧」
    有的人為了孩子,為了父母,選擇了隱忍,而有的人為了不再受這段婚姻帶給他的困苦,就選擇了離婚。離了婚之後,很多人會選擇再婚。雖然有的家庭是重組家庭,但大家互相體諒,日子也能過得風生水起;有的再婚家庭卻充滿了算計,最後也只能成為一場悲劇。
  • 說離婚立馬離?《你變了,我們離婚吧》這部短片中有更好的答案
    與這相比,我更欣賞韓國愛情小短片《你變了,我們離婚吧!》中女主的做法。讓我們一起進入影片。01.當愛的儀式成為一種習慣,驚覺曾經的愛已不再,送禮物也不再是愛的表達。男主和女主爛英是一對夫妻。他們兩個就像很多平常的夫妻一樣,在婚姻當中處久了,連愛都懶得向對方表達了。
  • 三對老人的離婚故事告訴我們:將就得不來幸福,且行且珍惜
    因為,兒女的孝順就是要讓他們在老去的路上快樂和幸福。老人都覺得不幸福、不快樂,覺得委屈。也許離婚是他們一生的想法,那就成全了他們的想法,也許是對他們最好的孝敬。2、60歲的同學老楊說,丈夫跟她離婚後,很快就與外遇對象結婚了,離就離吧。他心已經不在這個家裡了,不同意離婚,相互也是折磨。
  • 《我們離婚了》揭露離婚的真相:沒出軌沒家暴,但他們卻離婚了!
    隨後吳雅婷在微博也寫到:選擇換一種方式相處,也許是我們最好的結束。各自安好,祝你幸福!從他們的字裡行間裡可以看到他們對彼此的祝福。而不是互相往對方潑髒水,詆毀對方,這恐怕是近年來娛樂圈最為溫和的一次離婚事件了。體面的分手,為這段感情畫上圓滿的句號。有人說,結婚不一定是為了幸福,但離婚一定是為了幸福。
  • 一個離婚女人的自述:「為了離婚,我跟自己的親生父母決裂了」
    程敏信她的父親,但是她父親就是一個「唯利是圖」的男人,怎麼會為了她的終身幸福著想。著急的閃婚了,事實證明,從頭到尾都只是一個騙局。是不是很荒唐可笑,天底下竟然有這樣的父親,會為了自己的利益將親生女兒推進火坑!02.
  • 為了孩子不離婚的家庭,孩子是否會幸福?父母該如何應對?
    導語:相信很多人都經歷過並不那麼幸福的童年,之所以自己的童年並不怎麼幸福,有很大的原因是因為自己的父母婚姻關係的不和諧,父母沒完沒了的爭吵打架,給很多人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很多父母可能會對自己的孩子說這樣的一句話,要不是為了你,爸爸媽媽早就離婚了。為了孩子不離婚的家庭,孩子是否會幸福?父母應該如何應對?
  • 妻子:我們離婚吧,丈夫:我不會放過你的!網友:良心不會痛麼?
    婚姻,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選擇一個人什麼樣的人來度過餘生,會直接影響到自己未來幾十年的生活質量,和一個對的人結婚,一生幸福,和一個人錯的人相愛,一世悲哀。在婚姻當中,古代的人講究相敬如賓,現代的人講究三觀一致,其實無論什麼樣的要求,最終的結果都只是希望婚姻能夠長久,兩個人能夠更加幸福一點。不知道為什麼,隨時時代的不斷進步,婚姻好像已經變成了很多人眼中可以隨意兒戲的事情,離婚也已經成為了見怪不怪的平常事。
  • 「好兒媳,你搬回來坐月子吧,我原諒你了」「阿姨,我們離婚了」
    作者:壹號情感原創作品,抄襲必究婆媳關係,更像是婚姻通往幸福的一道障礙,始終難以逾越。石雪回到娘家之後越想越生氣,而卻更讓她寒心的是,老公竟然選擇了「愚孝」,在婆婆沒有解氣之前,他竟一次都沒有來看過石雪母女,或許這也是最終讓石雪下定決心離婚的原因吧!
  • 「老公,遊戲才是你老婆,我們離婚吧」「你說什麼?我剛沒聽清」
    「老公,遊戲才是你老婆,我們離婚吧」「你說什麼?我剛沒聽清」感情是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不要等到失去之後,才來悔恨當初,那也只是徒增煩惱罷了。其實,女人要求的並不多,只不過想要愛人的呵護罷了。由於經歷了太多的冷漠,事後她決定離婚。在她提出離婚要求時,她老公都沉溺於遊戲。「老公,遊戲才是你老婆,我們離婚吧」,光是這句話,她都說了不下三遍,後知後覺地老公才冷淡地回了句:「你說什麼?我剛沒聽清」一時間,宛如晴天霹靂。
  • 「你家人不給我準備改口費,我們就離婚吧」「我真是受夠你了」
    如果已經結婚了,那就不要怕離婚。離婚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而且有句話是這樣說的:結婚不一定是為了幸福,但離婚一定是。我現在對這句話真的是深有同感,結婚的時候,可能只是因為年齡到了,然後家裡各種催婚。於是,在很多人的推動下,也就答應了去相親。相親之後,覺得挺合適的,但是不確定有沒有愛情,就著急結婚了。然而,結婚之後,卻發現對方很多毛病,很多不足。
  • 為了孩子不離婚有錯嗎?但是將就的婚姻也許不幸福
    往往如此所以使我們更多人其實越走越迷茫……很多人離婚都是各種理由或者說感情破裂不合適等導致,但是也有很多女人即使不幸福也會選擇為了孩子好好過日子,這也許也是明智的一種選擇。妹妹海燕年齡跟我不相上下,我們從小一起長大、一起放牛、一起玩耍、一起上學、放學,直到上大學時候也是在同一個宿舍,那時候的感情也非常好。
  • 幸福原創畫吧畫友習作分享(4月25日)
    這裡,你可以盡情地舞動線條,沉浸在黑白灰之間;這裡,你也能肆意地放飛夢想,徜徉在奇幻色彩世界;這裡,是你步入繪畫藝術殿堂的助力;歡迎走進幸福原創畫吧。為了大家能更好的欣賞作品我們統一標註作者的群暱稱,不管是初學者還是大師,大家都在進步都在成長。因為只是對大家群裡發布的作品進行編輯,假如出現冒名頂替或侵權行為請及時留言告知,我將進行處理。感謝大家的包容和支持!